第184章 一舉多得

曹‘操’一見,立刻明白了,不再多說,把劉修送到位之後,轉頭又回了宋家。宋奇兄妹已經有了主意,和曹‘操’一商量,不謀而合,決定雙管齊下,一方面由宋皇后努力獲取天子的歡心,另一方面無論如何一定要把劉修那個辦法討過來。劉修說得對,洛陽饑荒已成定局,到時候誰有糧食誰就等於有錢,而且比錢更好,錢再多,你不能吃啊。可以想像,到時候天子一定會承受着巨大的壓力——雖說有天災時,三公會被扔出來頂罪,但是罪名可全在天子身上,誰讓你是天子呢——這個時候別說拿出幾十萬石的糧食,就算是萬石,也能讓天子感到一絲絲暖意。

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這個道理並不複雜。

兩個方面的關鍵都在劉修,宋皇后要想獲得天子的歡心,需要劉修的指點,宋家要獲得糧食,爲天子解憂,也需要劉修的建議,既然如此,該怎麼做就很明顯了。

劉修都說過了,我就是個商人,要討好我最簡單了,給我錢就行。

你要真以爲他是隨便打個比方,那你就真是傻且了。

宋家雖然不能和袁家相比,可是宋家有一筆鉅款,那就是天子娶宋皇后時的聘金,一萬金。宋家一直沒敢動,總想着備用,如今已經到了生死存亡之際,再不用以後也許就沒機會了。

宋奇等人商量之後,狠狠心,決定拿出十分之一送給劉修,俗話說得好,要麼不送,要送就送個大的,不疼不癢的最矬了。劉修現在坐擁羅敷面館和太極道館,雖然他說太極道館有其他的東家,但是他自己估計也有不少錢在裡面,你送個二三百金的,他可能真不放在眼裡。

“千金?”劉修驚得一‘激’零,莫名的覺得自己成了一個鉅貪,前幾個月爲了一個月幾十石的俸祿辭官,現在就有人送我一千金?前世聽說某些公僕過個年過個節的就能收幾十萬,現在我怎麼也成這類人?而且比他們還貪。

“一點謝意而已,德然不要放在心上。”宋奇的心也在‘抽’搐,說不在乎,這是假的,這就是割‘肉’啊。不過宋家到了這時候,不割‘肉’也沒有辦法了。

劉修咋舌不已,不過,他還真是需要錢,需要大量的錢。前些天剛收到盧敏的信,盧敏在向他表示了歉意之後,實打實的說到了上谷的困境。上谷現在成了鮮卑人重點襲擾的地方,這才幾個月,鮮卑人已經來了十幾趟,幾乎是每隔幾天就來一趟,烽火迭起,警鐘常鳴。這樣的情況下,讓流民屯田就成了做夢,盧敏無奈,只得把流民安置到涿郡、廣陽一帶去屯田。

這時候,盧敏感覺到了劉虞的好處。原本他覺得劉虞太軟弱,處處掣肘,所以在天子面前很是批評了他幾句,天子免了劉虞的幽州刺史,現在換了個刺史才發現,劉虞就算有千般不是,至少他還不至於貪得無厭,表面功夫做得還可以,而現在這個刺史比起劉虞來更是不如。

盧敏現在最頭疼的就是糧食,上谷沒糧,幽州也缺糧,青冀二州大旱,今年冬天難熬,到時候如果沒有足夠的糧食安定百姓,那流民外逃在所難免,他們的努力就全白費了。

盧敏要劉修想一切辦法‘弄’糧,在糧價暴漲之前儘量多儲備一些糧食送到上谷。他同時讓人送來了購糧款項,這是‘毛’家、張家籌集的所有款項,看起來不少,但是和他需要的還是相差甚遠。僅是上谷現在就有十多萬軍民,再加上幾十萬的烏桓人,要想安然度過冬天,至少有百萬石糧食的缺口,依現在的糧價就是六七千金,一旦糧價上漲,恐怕就是幾億錢了。

災荒時的糧價,向來是沒譜的事情。一石糧賣個萬錢、幾十萬錢,都是有先例的。

劉修現在需要大量的錢,大量的糧。宋家的這一千金就等於送到他嘴邊的‘肉’,想不吃都不可能。他當然也知道宋家是有求而來,不過他也是待價而沽,本來就沒有守身如‘玉’的打算。

“真是受之有愧,受之有愧。”劉修嘴上謙虛着,心裡卻恨不得他再多一點。

“德然,不要謙虛了,你腹中有錦繡,當得此禮。”曹‘操’似笑非笑的看着他:“怎麼樣,把你那好主意說來聽聽。”

劉修笑着,把宋奇和曹‘操’引進了雅室,用手指蘸着酒水在桌上畫了個草圖:“孟德,大漢有幾個地方產糧,你應該很清楚吧?”

曹‘操’沉‘吟’片刻,大漢的產糧區最主要的在兗豫青徐,這四個州今年因爲大旱歉收,肯定指望不上了。剩下的有荊州、漢中和關中,關中,荊州和關中的人口也不少,餘糧也有限,最後剩下的只有漢中了。

“漢中不行,漢中的糧產量有限,而且還要防備西涼的戰事,根本不能動。”劉修連連搖頭。曹‘操’更不解了,那還有哪裡有糧?

“‘交’州。”

“‘交’州?”曹‘操’啞然失笑,連連搖頭:“我知道‘交’州多有奇珍異寶,每個到‘交’州的人都發了大財,可是要說糧食……”他擺擺手,示意劉修不要多說了。‘交’州漁民多,下海撈珍珠的人比種地的人多,要說珠寶也許不少,糧食卻有限。

“你只知道‘交’州有珠寶,卻不知道‘交’州有稻米。”劉修嘿嘿一笑,他早就知道曹‘操’會有種法想。‘交’州對於洛陽來說,現在還算是半蠻荒之地,最有名的是胡商,是珠寶,從來沒有聽說過產糧。但是他知道那地方有糧,後世的越南、泰國都是產糧大國,供應着全世界大部分人口,這時候雖然還沒有那麼發達,但是提供個百十萬石糧食,那卻是綽綽有餘的。

之所以那些胡商沒有販賣稻米的,只是因爲相對於珠寶來說,稻米的利潤實在太低,長途運輸更是無利可圖,而現在情況恰恰相反,價值連城的珠寶不能吃,只有稻米才能解決即將到來的饑荒。

“你從哪兒聽說的?”曹‘操’和宋奇都半信半疑,覺得劉修說的似乎有道理,卻又不完全靠譜。劉修‘胸’有成竹的微微一笑:“你們不像我,天天在市裡轉悠,從‘交’州來的胡商,我至少認識一半。你們有空去問問就知道了,看我有沒有說謊。”

見劉修說得很鄭重,曹‘操’的疑心略去了一些,決定馬上就去市裡找胡商們問問。宋奇想到了另外一個問題,‘交’州太遠,從‘交’州運到洛陽,這運費就非常嚇人了,到時候只怕賺不到什麼錢,可能還要虧血本。

“千里運糧,十鍾而致一石,你要從陸路運,肯定虧本,這是不用說的。”劉修笑道,“可是,你如果用船運,那就不一樣了。如果現在就出發,趕到‘交’州大概需要一個月的時間,給你兩到三個月購買糧食,做相應的準備工作,八九月份南風正勁,你乘風鼓帆南下,最多一個月就能到長江口,然後轉淮水、入鴻溝,一路直到洛陽,剩下來的事,不用我說了吧?”

宋奇又驚又喜,和曹‘操’互相看了一眼,都從對方的眼神中看到了閃閃的金光。剩下的話的確不用劉修再說了,他們是爲天子分憂,只要天子一道詔書,他們就可以徵用南海番禺船廠的大船和船工,沿途有官兵護送,連稅都不用‘交’。比起陸運來,船運的量大,成本低,只要按劉修所說能買到足夠的糧食,不僅能幫天子解決饑荒難題,而且絕對有錢可賺。當然了,如果順便再帶一點珠寶什麼的,那就不在書中‘交’待了。

“高明,高明。”宋奇連聲說道,有了這麼一個聞所未聞的主意,這一千金也就值了。“我馬上一回去,就讓人把金子送來,是到這道館裡,還是送到步雲裡?”

“送到‘交’州吧。”劉修笑道,“我也搭個順風船,這一千金算是我的份了。”

曹‘操’大笑,指着劉修說,你果然是個會生財的人,這一千金去,最多半年功夫,至少能變成三千金。

劉修笑而不答,喝了一口酒,鄭重的說道:“我想請宋君幫個忙,這一千金的糧食,能否幫我直接送到幽州。”

宋奇一想就明白了,劉修這一千金的米是爲盧敏準備的。他很仗義的點點頭:“德然高義,我也不是不通情理的人。反正有船,不過再向北駛上幾天的事情。我一定辦到,德然到時候安排人在那裡接貨便是了。”

“我代幽州百姓向宋君表示謝意。”劉修很嚴肅的施了一禮:“有了宋君的幫忙,幾十萬百姓今年冬天就能熬過去了。宋家積此‘陰’德,以後一定能光宗耀祖。”

聽到這四個字,宋奇也不敢兒戲。這年頭的人都相信積‘陰’德,前朝王家之所以能富貴,就是因爲王賀不妄殺,本朝的袁家之所以有現在,就是因爲袁安理楚王英謀反獄,活命者數百人。如果真如劉修所說,他此舉能救活數萬人,宋家以後一定能超過王家、袁家。

“敢不從命。”宋奇端端正正的還了一禮,臉上‘露’出一些神聖。

他們隨即又商量了一下細節,劉修沒有說太多,只是建議宋奇親自出馬,這趟生意至關重要,容不得一點閃失,由宋奇親歷親爲更顯得他對此的重視,相信天子一定會非常高興。最後他順便提了一點小建議,如果以後天子有賞賜的話,我希望你們能舉薦賈詡外放補缺。

宋奇一口答應。只要能得到天子的信任,這點事實在太小了。

劉修又說,我建議你們不要帶着金錢去‘交’州,既然去‘交’州,不帶點貨去賣實在太可惜了。畢嵐和渠穆正在搞印坊,第一批五經應該出來了,他們還在擔心能不能開‘門’紅,你們買一批書帶去‘交’州賣,一定能獲利。而且幫了畢嵐他們,以後宋皇后在宮裡也算有了有實力的支持者。

宋奇答應馬上就去和畢嵐聯繫,只要可能,他準備把畢嵐他們印出來的第一批書全部買下來,哪怕是虧一點也願意——宋家太需要在宮裡有幾個支持者了。

送走了宋奇和曹‘操’,劉修鬆了一口氣,一千金的稻米雖然未必能滿足盧敏的需求,但有了這些稻米,他們的壓力就少得多了。如果此舉能得到天子的嘉獎,以後在北疆屯田戍邊的阻力就會小很多。

宋奇和曹‘操’離開了太極道館之後,沒有立即回家,他們轉身就去了市井,找那些胡商驗證劉修的話。這一打聽,他們知道劉修所言不需,那些胡商都從不同的角度驗證了劉修所說的情況,‘交’州有糧,但是主要集中在日南和九真一帶,特別是九真,糧價便宜得很,只有二十錢左右。九真向西便是扶南國,扶南國盛產稻米,一年兩到三熟,產量非常大,不過一聽說運到洛陽來,那個胡商一個個把頭搖得飛快,連說沒賺頭,‘交’州的米雖然便宜,但是費運太貴了,不如販珠寶來錢快,十船米都不值半船珠寶值錢。

宋奇笑而不答,他們這次可不僅是爲了賺錢,更重要的是爲了賺天子的心。

得到了肯定的答案之後,宋奇和曹‘操’立刻行動起來,他們不僅把宋家和曹家手頭的閒錢集中起來,而且曹‘操’立刻派人趕回譙郡老家,爭取籌集更多的錢。既然要做,就做一趟大的。

宋皇后向天子請詔,說父親和兄長想爲天子分憂,兄長要親赴‘交’州販米,爲即將到來的饑荒做準備。天子聽了,龍心大悅,說實在的,他現在還被大旱的事情搞得焦頭爛額,根本沒有時間考慮到後面接踵而來的大饑荒。皇后能這麼想,宋奇還不遠萬里親自趕到蠻荒之地去‘操’辦這件事,他十分高興,立刻下詔任命宋奇爲特使,專‘門’負責這件事,沿途州郡都要給予支持。

天子最後說,你們宋家能爲天下着想,非常不容易,只要這件事辦成了,我一定不會虧待你們的。宋皇后大喜,連忙謝恩。當天,天子留在椒房殿傳膳,與皇后調琴作曲,琴瑟合諧,最後意猶未盡,半夜披衣起來命皇后磨墨,揮毫作書,賜給宋奇一副字:“國之幹才”。

第二天早上,天子離開椒房殿之後,宋皇后看着天子的墨寶喜不自勝,一方面是天子終於誇了宋奇一句,宋奇不再是個可有可無的廢物了,另一方面,她發現天子的愛好是琴棋書畫,她雖然在這一方面並不‘精’通,但是總比何貴人要強上一些,更重要的是劉修‘精’於書畫,如果能向他學上一星半點,以後她和天子可就有共有語言了。

接到天子御賜的墨寶,宋奇夫‘婦’也是欣喜若狂,事情還沒有辦成,他們已經得到了天子的嘉獎,可見劉修這個辦法是對的。宋奇一面等候曹‘操’籌集資金,一面趕到掖庭找到畢嵐,先誇了一通畢嵐的聰明才智,然後說,我想買下你們的第一批產品。

畢嵐和渠穆費了好多心血,投入了不少錢財,終於把活字印刷術搞出來了,可是還沒有開印,究竟能不能賺錢,他們也是忐忑得很,萬一要是搞砸了,那投下去的錢可就全打了水漂。這些錢是宮裡不少人最後的棺材本,準備着出宮之後養老的,如果投資虧了,他們要被人罵死。如今一聽說宋奇要做他們的第一個顧客,而且一下子就支付了三百金的貨款,把他們感‘激’得熱淚盈眶。就算只有這一筆生意,他們至少可以保本了。

畢嵐和渠穆二話不說,接下了這筆生意,隨即準備開工,可是他們隨即遇到了一個新問題,人手不足。要印書,光有人不行,還得會是識字的人,最好還是通五經的人,這樣有什麼錯誤,他們可以很容易的挑出來,可是通五經的人有幾個願意到印書坊做工人?

一看有生意做卻‘交’不出貨來,畢嵐急了,再次找到賈詡問計。賈詡也乖巧,這件事你去找劉修,他一定能給你最好的答案。畢嵐馬不停蹄的又找到了劉修。

劉修聽了畢嵐的問題,直接把畢嵐帶到了太學‘門’口,指着來來往往的太學生,這裡雖然魂日子的不少,可是找幾個通五經的人總不成問題吧。

畢嵐臉一苦,我當然知道太學生最合適,可是他們看不起我啊,有誰肯去印書坊做匠人。

劉修笑了,你啊,看來是被這些太學生嚇住了。太學生我見得多了,心高氣傲,不在乎錢財的人當然多,可是衝着太學生能補缺做官拿俸祿的人也不在少數,僅僅是爲了不‘交’賦稅而賴在太學魂的人也有,你以爲他們個個都是視錢財如糞土?替人打短工掙生活費的也不是一個兩個,只有家資豐裕,不在乎錢的人才牛的。你只要及時支付他們薪水,再象徵‘性’的比那些目不識丁的匠人多上一些,我保證有人搶着去。

畢嵐還是不相信。劉修又說,你不是怕他們嫌沒名沒份嗎?很簡單,按照舊例,太學生每年都要考試,從中選出一百個人充任郎官或者其他職位嗎?這些人現在已經成了天子的負擔,考吧,沒那麼多缺讓他們去補,不考吧,又怨聲載道,說國家養士卻不選士,左右爲難。你請天子下詔,從今天考中的人中選一部分任爲校書郎,安排到你的印書坊去,這樣他們名也有了,利也有了,你還爲天子解決了一部分難題,可謂是一舉三得。

畢嵐如夢初醒,樂得找不着北了,再也不願意多呆一刻,立刻驅車回宮,向天子請詔。

送走了畢嵐,劉修看着那些無所事事的太學生,心道真是‘浪’費啊,這麼多的人才卻成了負擔,不知道是不是讀書讀傻了。他一邊想着,一邊走回了羅敷面館,一進‘門’,就感覺到氣氛有些不對,他看了假掌櫃——胡‘女’劉莫愁一眼,劉莫愁指了指二樓:“東家,來了一個許家的高人,正在上面注剩下的石鼓文呢。”

劉修一愣,哪個許家的高人,莫不是許慎從棺材裡爬出來了?不過他隨即鎮靜下來,早在和袁家翻臉,許訓奏免了曹嵩的那一天,他就知道袁家已經退到了幕後,許家被推到了臺前,這一天遲早會來的。

“你去忙,不會有事的。”他笑笑,伸手取過一隻青銅爵,喝了杯酒,揹着手,不緊不慢的上了樓。

第533章 白馬義從(下)第98章 惡人第722章 該來的總要來第363章 士氣第383章 雪上加霜第9章 硬功第170章 攻心爲上第618章 我來了第479章 張任第739章 風雨欲來(下)第154章 黃雀在後第349章 窮山惡水出刁民第597章 講規矩第233章 小題大作第669章 疲軍第24章 閻柔第208章 較力第757章 籌碼第113章 天上掉下一美婢第526章 只願長睡不願醒第742章 風乍起第339章 心有大事第535章 變陣第668章 指桑罵槐第587章 心事第763章 不入虎穴、焉得皇子第355章 裝傻和拼狠第611章 明爭暗鬥第656章 窮途末路第546章 墨子機關術第315章 最後一擊第416章 夜戰文丑第625章 蜇伏四百年第391章 機會第524章 各取所需第665章 天意即民意第346章 涼州漢七營第62章 直道而行第731章 最後的真相(一)第385章 典韋發威第759章 根基第27章 意不在此第426章 合浦珠第136章 吃飽不容易第652章 一戰成名第232章 養虎成患第545章 內外兼修第275章 人外有人第655章 失落第760章 圍城第612章 機遇與風險並存第742章 風乍起第460章 決勝千里之外(上)第530章 公孫瓚的野望第290章 小手段第290章 小手段第348章 外戚第177章 炸鼎第611章 明爭暗鬥第452章 幷州問政(中)第185章 袁術的三斧頭第689章 風雪歸來第451章 幷州問政(上)第743章 攻其必救第730章 單刀直入第35章 我掏,我再掏第117章 捨我其誰第98章 惡人第689章 風雪歸來第365章 柱石與蛀蟲第474章 板楯七姓第540章 欲速則不達第264章 天意第463章 雪夜來客第9章 硬功第438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439章 以退爲進第6章 共逐鹿第495章 兵不血刃第349章 窮山惡水出刁民第267章 把柄和漏洞第439章 以退爲進第349章 窮山惡水出刁民第172章 開張大吉第555章 西陵之戰(二)第55章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第422章 慎重第111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665章 天意即民意第187章 打的就是你第636章 無毒不丈夫第657章 奪路而逃第580章 臺階第733章 最後的真相(三)第141章 突襲第554章 西陵之戰(一)第61章 百無一用是書生第118章 借大人虎威第463章 雪夜來客第518章 劉備的領悟第581章 講理要有資格
第533章 白馬義從(下)第98章 惡人第722章 該來的總要來第363章 士氣第383章 雪上加霜第9章 硬功第170章 攻心爲上第618章 我來了第479章 張任第739章 風雨欲來(下)第154章 黃雀在後第349章 窮山惡水出刁民第597章 講規矩第233章 小題大作第669章 疲軍第24章 閻柔第208章 較力第757章 籌碼第113章 天上掉下一美婢第526章 只願長睡不願醒第742章 風乍起第339章 心有大事第535章 變陣第668章 指桑罵槐第587章 心事第763章 不入虎穴、焉得皇子第355章 裝傻和拼狠第611章 明爭暗鬥第656章 窮途末路第546章 墨子機關術第315章 最後一擊第416章 夜戰文丑第625章 蜇伏四百年第391章 機會第524章 各取所需第665章 天意即民意第346章 涼州漢七營第62章 直道而行第731章 最後的真相(一)第385章 典韋發威第759章 根基第27章 意不在此第426章 合浦珠第136章 吃飽不容易第652章 一戰成名第232章 養虎成患第545章 內外兼修第275章 人外有人第655章 失落第760章 圍城第612章 機遇與風險並存第742章 風乍起第460章 決勝千里之外(上)第530章 公孫瓚的野望第290章 小手段第290章 小手段第348章 外戚第177章 炸鼎第611章 明爭暗鬥第452章 幷州問政(中)第185章 袁術的三斧頭第689章 風雪歸來第451章 幷州問政(上)第743章 攻其必救第730章 單刀直入第35章 我掏,我再掏第117章 捨我其誰第98章 惡人第689章 風雪歸來第365章 柱石與蛀蟲第474章 板楯七姓第540章 欲速則不達第264章 天意第463章 雪夜來客第9章 硬功第438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439章 以退爲進第6章 共逐鹿第495章 兵不血刃第349章 窮山惡水出刁民第267章 把柄和漏洞第439章 以退爲進第349章 窮山惡水出刁民第172章 開張大吉第555章 西陵之戰(二)第55章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第422章 慎重第111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665章 天意即民意第187章 打的就是你第636章 無毒不丈夫第657章 奪路而逃第580章 臺階第733章 最後的真相(三)第141章 突襲第554章 西陵之戰(一)第61章 百無一用是書生第118章 借大人虎威第463章 雪夜來客第518章 劉備的領悟第581章 講理要有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