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圍城

冀州本就是黃巾軍的大本營,雖然黃巾起義已經失敗了好幾年,太平道在普通百姓的心目中依然和張角在世時差不多。由太平道出面組織百姓搶收秋糧,再加上分配土地的誘惑,事情進行得異常順利。眼着城外一片片麥田被收割乾淨,那些還在城裡負隅頑抗的人急了。糧食都被收了,以後還吃什麼?就算有餘糧,能熬一段時間,可是土地被人分了,還能拿得回來嗎?

爲了不讓那些人過早的投降以至於影響到土地重新分配的進展,劉修特地隱瞞了袁紹戰死的消息。袁紹不死,那些附從袁紹的人就不會心死,他們會寄希望於袁紹反敗爲勝,將來可以重新奪回今天被奪走的一切,纔會有信心繼續在城裡守下去,而不至於出城拼命。

人不到絕望的時候,是不會拼命的,更何況城外還有虎視眈眈的漢軍,就等他們出城搶糧,好砍下他們的頭顱立功。袁紹去年在兗州將八萬精銳損失一盡,現在這些縣城的守卒大多是剛剛徵集的,數量不多,戰鬥素養也不能和那些百戰餘生的精銳相提並論,面對城外那些眼神明顯不太善良的漢軍將士,他們沒有任何取勝的希望,只能依託城池,守住最後一個安生之所。

城外的百姓忙得興高采烈、熱火朝天,城內的守軍咬牙切齒、心有不甘,卻遲遲不肯也不敢出城一戰,這個奇怪的場面維持了近一個月,除了少數縣城抵抗不住心裡的煎熬。開城投降,又有極少數的縣城出城戰鬥,結果被摩拳擦掌的漢軍將士迎頭痛擊,損失慘重外,大部分的縣城保持了沉默。

當一切塵埃落定,糧食顆粒歸倉,土地基本分配完畢之後。劉修終於開始向各縣城放出消息:袁紹已經戰死,你們是降還是不降,給個話。否則我就強攻了。攻城的後果你們自己清楚,你們願意學審配,我沒什麼意見。你們願意學田豐、沮授,我也歡迎。

那些防守力量不足的小縣城頓時土崩瓦解,幾天之內,有半數以上的縣城投降。

癭陶沒有崩潰,於是劉修圍城,照慣例,在攻城之前派人進城勸降。

城下襬開陣勢準備攻城的是高覽,進城勸降的是沮鵠,廮陶人對這兩個人都不陌生,他們都是冀州的大戶。沮家就在鉅鹿郡的廣平縣,離癭陶不遠。沮授本人在太守府做事的時候,和很多人都有交往,沮鵠作爲他的長子,也爲大家熟知。

面對劉修這近乎威脅的勸降。想起前一個月的煎熬,幾乎所有的人都恨得牙齒癢癢的。有人質問沮鵠,“投降了,我們的土地還能收回來嗎?”

沮鵠一攤手,很誠懇的說道:“顯然不可能,就是大將軍願意。那些百姓也不可能願意。你們不願意把吃到嘴裡的東西吐出來,他們就願意嗎?要知道,你們丟失了那些土地還不至於斃命,最多就是窮一點,可是百姓丟了土地,就是死亡,孰輕孰重,你們應該分得清楚。”

有人勃然大怒:“那我們還投降幹什麼,決一死戰!”

沮鵠搖搖頭:“你們不可能決一死戰,只有一死。”面對對方的冷笑,他伸手一指城外:“現在城外有大將軍的五萬精銳,近六萬黃巾軍,在他們的身後,還有近百萬要保護手中土地的百姓,你們覺得你們還有什麼機會?”

那人沉默了好久,恨恨的說道:“癭陶城堅池堅,不是那麼好打的。”

沮鵠聳聳肩,很無所謂的說道:“那你們就慢慢守着,大將軍有的是時間。大將軍要在冀州推行新政,召集各郡的豪強商討大事,人來得太多,大將軍忙着和他們討價還價,一時半會的還顧不上癭陶城,你們大可放心。不過……”沮鵠話鋒一轉,促狹的笑道:“我還是想提醒諸位,誰讓家父和諸位都是老朋友呢。等冀州的工商之利全分配到位,你們再想加進去分一杯羹,恐怕就沒那麼容易了。當然了,你們可以等袁譚打敗大將軍,收復冀州,進而奪取天下,那時候你們今天的付出就可以獲利百倍萬倍。哈哈哈……”

沮鵠笑得很開心,很放肆,那些人聽了,一個個沉默不語,其中一人被沮鵠笑得按捺不住,拔出環刀,大聲喝道:“豎子大膽,就不怕你走不出癭陶城,看不到你沮家如何享受大將軍的恩典嗎?”

沮鵠冷笑一聲:“我既然敢來,就不怕你們動武。想當初我失守飛狐道的時候,就該死了。沒能爲袁車騎死,那就爲大將軍死,總還算不枉此生。只是委屈諸君爲我一個小子陪葬,我真是有些過意不去。”

衆人愕然,連忙拉住那位衝動的仁兄。殺了沮鵠,以後還怎麼和沮授見面,再送劉修一個殺人的藉口,實在不值得。

在仔細權衡之後,衆人一致認爲,既然袁紹已經死了,袁譚反敗爲勝是根本不可能的是,與其頑抗到底,最後連命都沒了,不如現在就降。正如沮鵠所說,土地被劉修分了,可畢竟還有家產,還可以在工商之利中分一杯羹,不管怎麼說,都比最後一無所有的好。

不過,他們損失太大,必須要劉修給一點補償纔好。面對這些如喪考妣的君子,沮鵠暗自感慨了一聲,大將軍說得對,德者得也,歸根到底,大家圖的還是利益,跟着袁紹是爲了利益,跟着他也是爲了利益,只有得到了利益,才能考慮所謂的道義。這叫什麼來着,利益是基礎,道義是上層建築,沒有利益的道義是空中樓閣?

沮鵠領着城中豪強的代表出城與劉修談判,劉修有些不高興,當着代表的面,斥責了沮鵠一頓,大意是說他辦事不力,戰便戰,降便降,我不想和他們談什麼之類的,現在想簽約的人多得應付不過來,何必把癭陶城裡的人再拉過來湊熱鬧?

沮鵠很慚愧,代表很無語,原本想和劉修討價還價的心思頓時淡了幾分。在劉修象徵性的讓了一點步之後,癭陶城開門投降。

九月初,李儒趕到癭陶,一看到劉修,李儒就上前賀喜。劉修從出兵到幾乎解決冀州的戰事,只用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現在只剩下鄴城一座孤城,這個速度實在是匪夷所思。

“沒什麼,大勢所趨,水到渠成,換一個人來,也能做到。”劉修很淡定的說道:“你在益州做得很好。不過益州的事沒什麼難度,顯不出你的本事,讓你到冀州來,雖說是平調,有些委屈你,可是我希望你能做得開心。”

李儒笑了起來,連連搖頭:“大王,正如你所說,益州有今天,其實和我沒什麼關係,先有大王打下的根基,後有長公主和閻公主持大事,又有王允等人襄助,我就是白拿俸祿,最多和朝廷吵兩句嘴而已,實在沒什麼意思。冀州好,冀州人向來自負,又有燕趙之風,一想到要和那麼多名士較量,我就興奮不已,所以一接到命令,就日夜兼程的趕來了。”

劉修撲嗤一聲,看來好鬥的人不僅僅是甘寧,這位李儒也是個好鬥份子。

“那我就放心了。鄴城尚未攻克,你暫時就把癭陶當成州治吧。先和各郡太守見見面,瞭解一下他們的情況,我收拾了一些資料,你可以看看。不過,這些資料大多是冀州人提供的,究竟有幾分準確,我不太有信心。我已經熬了他們十幾天,想必他們現在眼睛都紅了,你可小心一點,別被他們的熱情嚇住。”

李儒大笑:“大王放心,我一定不負大王所望。”正如他所說,他現在是鬥志昂揚。那一次他主動請纓去做益州刺史,其實就是想搏一搏,在益州幾年,他其實能做的事非常有限,不是他不能做,是他不想讓劉修的那些人感覺到他的威脅,上有長公主和閻忠主持大局,下有王允、張超等人進行實際操作,他這個益州刺史夾在中間發揮不了太多的作用。他一直在等,等劉修確認他的忠誠,如今,劉修把他調到冀州來任刺史,正是他多年期盼的結果。

有了用武之地,別說是平調,就是降職,他都非常樂意。更何況冀州是天下雄州,足以和益州並列。在某種程度上,冀州的位置比益州還要重要,將來對北疆用兵,冀州可是首當其衝的後勤基地,相信在有意向外征伐的劉修心中,冀州的地位一定非同小可。

李儒很興奮,可是鄴城的袁譚等人卻很忐忑。他們原本以爲劉修會盡快趕到鄴城來,要麼攻城,要麼和他們談判,可是事情的發展大出他們意料,劉修似乎把鄴城忘了,一心一意的在冀州分地,推行新政,彷彿鄴城不是冀州的郡治,他們甚至有一種錯覺,鄴城還是冀州的地界嗎,怎麼劉修好像已經平定了整個冀州似的?

被人遺忘的感覺實在不怎麼好,袁譚等人非常鬱悶。可是鬱悶的只是非冀州人士,那些冀州土著卻不是鬱悶,而是心急如焚。因爲他們收到了消息,他們在城外的土地被人分了,他們在城外的家產也被人分了,甚至有些人留在老家的妻妾都成了官奴隸,或者即將成爲官奴隸。

他們非常憤怒,難道我們已經被俘了?在劉修的眼裡,我們是不是已經和死人一樣?鄴城難道不是一座城,只是一座規模比較大的牢房?。。)

第347章 涼州對第443章 未雨綢繆第53章 勉強第106章 無恥的懦夫第362章 心病第339章 心有大事第669章 疲軍第72章 道術第26章 漢奸第187章 打的就是你第612章 機遇與風險並存第33章 十三刀第513章 趁着年輕要瘋狂第545章 內外兼修第734章 最後的真相(四)第67章 太平道第413章 阿媽第751章 再戰葛城(上)第385章 典韋發威第299章 因人善用第761章 太史慈第760章 圍城第620章 多謀寡斷第1章 我的兄弟叫劉備第657章 奪路而逃第631章 蹋頓和彌加第679章 勸降第520章 枕中書第487章 捷徑第660章 文武之道第437章 爲間第706章 天無絕人之路第185章 袁術的三斧頭第181章 經濟是基礎第673章 帝王術第267章 把柄和漏洞第31章 失之毫釐第104章 射鵰手第590章 用人不疑第48章 風水輪流轉第657章 奪路而逃第504章 一箭雙鵰第514章 雪下的溫泉水第688章 兼職馬賊第363章 士氣第20章 高手風範第411章 白馬寺論道第669章 疲軍第503章 借刀殺人第586章 夫人路線第366章 孟佗的計劃第86章 你是我的人質第266章 論衡第285章 結黨第3章 此路是我開第353章 因人而計第761章 太史慈第617章 鬱悶的第一戰第590章 用人不疑第703章 臥牛之地第53章 勉強第216章 反目成仇第299章 因人善用第558章 西陵之戰(五)第611章 明爭暗鬥第19章 重任第662章 曹操的威脅第287章 相由心生第632章 馬踹連營第185章 袁術的三斧頭第120章 要和平,還是戰爭?第170章 攻心爲上第165章 什麼也沒說第454章 巡邊(上)第396章 謠言第406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560章 汩羅江畔釣魚翁(中)第143章 大戟士第163章 造型第172章 開張大吉第357章 半渡而擊第167章 立家規第699章 害人不淺第52章 你收了我吧第135章 機遇第80章 怪力亂神第518章 劉備的領悟第405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101章 挑火第52章 你收了我吧第114章 襄邑錦第225章 班底第203章 大賢良師第48章 風水輪流轉第359章 出軌第257章 樂不思蜀第767章 塵埃落定第125章 別在我面前裝純潔第401章 焉支山下第349章 窮山惡水出刁民
第347章 涼州對第443章 未雨綢繆第53章 勉強第106章 無恥的懦夫第362章 心病第339章 心有大事第669章 疲軍第72章 道術第26章 漢奸第187章 打的就是你第612章 機遇與風險並存第33章 十三刀第513章 趁着年輕要瘋狂第545章 內外兼修第734章 最後的真相(四)第67章 太平道第413章 阿媽第751章 再戰葛城(上)第385章 典韋發威第299章 因人善用第761章 太史慈第760章 圍城第620章 多謀寡斷第1章 我的兄弟叫劉備第657章 奪路而逃第631章 蹋頓和彌加第679章 勸降第520章 枕中書第487章 捷徑第660章 文武之道第437章 爲間第706章 天無絕人之路第185章 袁術的三斧頭第181章 經濟是基礎第673章 帝王術第267章 把柄和漏洞第31章 失之毫釐第104章 射鵰手第590章 用人不疑第48章 風水輪流轉第657章 奪路而逃第504章 一箭雙鵰第514章 雪下的溫泉水第688章 兼職馬賊第363章 士氣第20章 高手風範第411章 白馬寺論道第669章 疲軍第503章 借刀殺人第586章 夫人路線第366章 孟佗的計劃第86章 你是我的人質第266章 論衡第285章 結黨第3章 此路是我開第353章 因人而計第761章 太史慈第617章 鬱悶的第一戰第590章 用人不疑第703章 臥牛之地第53章 勉強第216章 反目成仇第299章 因人善用第558章 西陵之戰(五)第611章 明爭暗鬥第19章 重任第662章 曹操的威脅第287章 相由心生第632章 馬踹連營第185章 袁術的三斧頭第120章 要和平,還是戰爭?第170章 攻心爲上第165章 什麼也沒說第454章 巡邊(上)第396章 謠言第406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560章 汩羅江畔釣魚翁(中)第143章 大戟士第163章 造型第172章 開張大吉第357章 半渡而擊第167章 立家規第699章 害人不淺第52章 你收了我吧第135章 機遇第80章 怪力亂神第518章 劉備的領悟第405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101章 挑火第52章 你收了我吧第114章 襄邑錦第225章 班底第203章 大賢良師第48章 風水輪流轉第359章 出軌第257章 樂不思蜀第767章 塵埃落定第125章 別在我面前裝純潔第401章 焉支山下第349章 窮山惡水出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