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出軌

劉修匆匆走進了客房,正在看書的戲志才聽到腳步聲,起身到門口相迎。劉修一把抓住他的肩膀,上下打量了好一會,滿意的笑了:“看起來精神不錯。”

戲志才一笑:“謝將軍掛念,志纔在鮮卑每天吃肉喝酪,身體比以前還結實呢。”

“這裡不是說話之地,你隨我來。”劉修帶着戲志纔出了門,向書房走去,轉過一條小巷,劉修推開門,吩咐趕過來迎接的郭嘉道:“到門口關照一聲,沒有我的允許,誰也不準進來。”

郭嘉應了一聲,輕快的走了出去,剛出了小院,就看到一個侍女快步走了過來,擡腿就要進院子。郭嘉連忙攔住,那侍女急道:“我有急事要稟告將軍。”

“將軍剛剛吩咐過,有急事也得等他的允許才能進去。”郭嘉看看她,笑得很溫和,態度卻很堅決,擋在她面前一步不讓。“要不你等我進去通報一聲?”

“是這樣啊。”那侍女猶豫了一下,探頭看了一眼屋裡,又笑道:“既然將軍有事,那我就先去回報長公主吧。”說完,向郭嘉笑了笑,轉身走了。郭嘉微笑着,看着她消失在一個小門內,這才轉身回到書房內,湊在劉修耳邊說了兩句。劉修想了想,沒有多說什麼,指着戲志才道:“這便是你的同鄉戲君志才。”

郭嘉一聽,又驚又喜,連忙重新向戲志才施禮。戲志才含笑打量着郭嘉:“將軍,這便是你提及過的郭嘉郭奉孝?”

“是啊。怎麼樣,還是個可造之材吧?”

“將軍看人的眼光一向高明。”戲志才笑呵呵的說道:“奉孝雖然年幼,可是處理的幾項事務都可圈可點,將來必成大器。”

郭嘉不好意思的坐在那裡。紅着臉,給他們煮茶。他在劉修身邊做書僮,戲志才送回來的那些消息全部經過他的手處理,雖說他只是負責整理一下,並不涉及太多的機密,但是戲志才那些神鬼莫測的手段、精闢入微的分析早就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一直在想象這位隱身在黑暗中的大才是何等樣人,沒想到今天出現在他面前的戲志才卻是個其貌不才的書生。更重要的是。他剛纔已經奉長公主之命檢查過戲志才的令牌,卻沒有想到他就是戲志才,只當他是一個普通的密諜。

戲志纔看出了他的窘迫,輕聲笑道:“奉孝。爲秘事者,要隱於衆人之中,外表越是普通,才越便於行事。一塊玉如果打磨得非常精緻,如何能藏身於頑石之中?可是如果有石衣包裹。那就方便多了。”

郭嘉連忙躬身致謝:“多謝先生教誨,嘉定銘記在心。”

戲志才微微一笑:“將軍,此子將來必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劉修大笑,心道這是必須的。要不然我花那麼大代價幹什麼。兩人說了幾句閒話,水開了。郭嘉泡上茶,恭恭敬敬的送到兩人面前。然後安靜的在旁聽着。

戲志才雙手握着杯子,呷了一口茶,品了品,這才輕輕的放下杯子,慢悠悠的說道:“鮮卑如今已經亂成一團糟,正月初,我安排慕容風的舊部從虎都救出了慕容風,和連亂了手腳,如今正到處搜尋慕容風的下落,我估計再過兩三個月,他應該就會向將軍求援了。”

劉修微微頜首,沒多說什麼,這些事他已經從戲志才的月報上了解到了,只是現在戲志才當面解說更加詳細一些。

“正月底,我離開鮮卑,趕到了鉅鹿。”戲志才頓了頓,眼皮一擡,兩道精光一閃而沒,“將軍,山東的事情恐怕與我們預先估計的有些不同。”

“哦?”劉修也放下了茶杯,靜靜的看着戲志才。

“鉅鹿附近現在有近十萬大軍對壘,但是戰況卻不激烈,雙方一直在不斷的交手,每次規模都不大,我覺得,他們好象都不是在作戰,而是在練兵。”

戲志纔不緊不慢的向劉修介紹的了鉅鹿的情況。他說,鉅鹿是張角的家鄉,根基深厚,僅在鉅鹿周圍就有七八萬黃巾,袁紹人不多,只有兩萬五千左右,但是他的部下都訓練有素,最差的也是各郡的郡兵,而指揮這些郡兵的大多是跟着袁紹在北疆作戰的,也就說,這些原本屬於朝廷的郡兵現在已經被袁紹完全掌控了。

最精銳的當然還是袁紹那五千親衛營。在袁紹和張角的多次交手中,張角好幾次已經圍住了袁紹,但袁紹都仗着這五千親衛營突圍而去,張角用了很多辦法,都無法困住這五千人。但袁紹也不是無敵的,從最近幾次的交手來看,張角能困住袁紹的時間越來越長,這說明他已經找到了對付袁紹的辦法,而手下也漸漸訓練出了一支能和袁紹匹敵的精銳。

不僅如此,張角手下的那些烏合之衆在經過幾個月的戰鬥之後,也慢慢的在發生驚人的變化,他們由開始漫山遍野的衝鋒,到現在有重心的突破,尋找官軍的薄弱點,他們在一步步的成長,而且速度驚人。

“太平道傷亡很大,交戰三個多月,傷亡的將士已經達到了兩萬以上,這還僅僅是在鉅鹿。”戲志才眉頭微皺,“但是,能活下來的已經不再是普通的百姓,他們已經漸漸的像一支軍隊。”

劉修的臉色嚴峻起來,他聽出了戲志才的擔心。袁紹是想借太平道的事掌握兵權,進一步培植自己的根基,而張角也是在以戰代練,在戰鬥中成長,以期訓練出一支強悍的軍隊。這是他在汝南想做而沒有最終做成的事,如今,他可以光明正大的做了。

官軍的消極怠戰,給了張角成長的時間和空間。

“歷史上是這樣嗎?”劉修在問自己。他記得最後撲滅黃巾的人裡面沒有袁紹,是皇甫嵩和朱儁,還有他的老師盧植,可是現在真正面對太平道主力的卻是袁紹。其實。他現在不太敢拿既有的經驗來做參考,畢竟他記得的黃巾起義應該是在甲子年,比現在要晚得多。

這說明歷史已經不再是他知道的那個歷史,因爲他的到來,這個歷史已經發生了不可逆轉的改變,接下來的歲月裡,他作爲先知先覺的優勢會慢慢消減。

歷史出軌了,不再是他知道的那個方向。

“那你覺得。張角能成事嗎?”

“現在還很難說。”戲志才搖搖頭:“但張角是個人才,從他的這些舉動來看,他的心志不小。”

劉修沒有吭聲,他現在真有些後悔了。如果不是他把張角引入朝廷,張角也許不會有機會見識到朝廷內的矛盾,也許不會想到練兵,可是現在的張角已經不僅僅是一個邪教頭目那麼簡單了,他更像一個有理論指導的農民起義者。真正把宗教當成了一個手段,迷惑人卻不被迷惑,他自己更清楚,要想成事。關鍵還是在兵權。

黃巾的犧牲也許是巨大的,但是黃巾最大的資源就是流民。他們有着官軍難以企求的兵源儲備,而隨着戰爭的持續。將會有越來越多的百姓無路可走,成爲流民,並加入他們的隊伍。

難道我所有的一切努力,最後卻成就了張角?

“除了張角之外,他的幾個弟子都和他差不多,南陽的張曼成是戰績最突出的一個,在擊敗了董卓之後,他又擊殺了南陽太守禇貢,奪取了宛城,南中郎將朱儁和新任南陽太守秦頡合兵一處,一萬八千人攻擊宛城,卻拿他沒辦法。”

劉修擡起手,打斷了戲志才:“荊州刺史劉表在幹什麼?”

“據說要去江南平叛。”戲志才端起茶杯,淺淺的抿了一口:“江南四郡有豪宗響應黃巾,桂陽太守陸康被困,長沙太守張機被趕出郡,零陵、武陵情況也好不到哪兒去,劉表帶着人馬趕去解圍了,不過他兵力不足,目前還在江陵等待支援。”

劉修點了點頭,黃巾還真是全面開花,來勢洶洶啊。

“太平道佔領的地區如何?”劉修接着問道,“那些世家豪強們如何應對?”

“具體情況不太清楚,但是到目前爲止,沒聽說那些人和張角有太激烈的衝突。”戲志才搖搖頭,“張角很聰明,他選擇下手的人都是一些實力不足的,想反抗都反抗不了,既平了民憤,得了民心,又沒有引起豪強們強烈的反擊,甚合道家之妙。”戲志纔想了想,突然說道:“對了,他好像挾持了兩個王,一個是安平王,另一個應該是甘陵王。”

劉修對這個沒印象,不過張角要挾持宗室幹什麼?難道他想以這些人爲幌子來反對天子?還是想另立新君,與朝廷抗衡?不過,他不是說蒼天已死,黃天當立嗎,既然不承認漢家火德了,又何必挾持什麼宗室?

亂了,全亂了,劉修鬱悶不已。

兩人詳細交流了情況,覺得鮮卑的事既然已經達到了預期的目標,那戲志才就沒有必要再長期的呆在鮮卑,只要派一兩個得力的手下在那裡監視就行了。中原大亂,現在的重心應該是國內,而不是鮮卑。

“你馬上回洛陽去,在黃巾活動的地區都要安排人手,不僅要收集黃巾的動向,還要收集世家的動向。”劉修簡明扼要的說道:“鮮卑的事情說明,諜報的投入是值得的,要想平定中原的動亂,我們也不能太小氣了。張角是對手,袁紹他們也不能忽視。”

戲志才點頭答應,隨即拿出一份擬好的方案給劉修過目,劉修看了之後,又加了幾條,讓戲志纔在涼州適當的安插一些耳目,收集羌人的消息。羌亂雖說已經基本平定,但是羌人只是被打散,遠遠沒有到元氣大傷的地步,及時把握那些實力強勁的部落的動向非常重要。

……

送走了戲志才,天色已黑,劉修到中庭和長公主一起用餐,一家人開開心心,說說笑笑。劉協和劉和手腕上、腳踝上都繫着五彩絲絛,脖子裡也扎着絲線,還掛着一個用綵線結成的蛋兜,裡面裝着煮熟的鵝蛋。

也許是先前已經吃了糉子。肚子不餓,劉協吃了兩口就放下了筷子,興致勃勃的和劉和鬥起了蛋。兩隻小手握着蛋互相撞擊,劉協是步步緊逼,劉和卻有些捨不得手裡的蛋,躲躲閃閃的,不願意和劉協比鬥,劉協拉着她。又是央求,又是威逼,最終得逞了,把劉和手裡的鵝蛋撞破。劉協高興得哈哈大笑。劉和卻委屈得眼圈紅紅的,握着撞破的蛋,縮着脖子坐在一旁,抽抽噎噎的抹着眼淚。

劉修皺了皺眉,“我家這丫頭怎麼這麼膽小?”

“女兒家。和你一樣膽大包天,那還得了?”長公主嗔了劉修一眼,把劉和拉過來,摸着她的髮髻安慰道:“阿和不哭。明兒讓人再給你找一個皮厚的蛋,一定要把阿協的蛋撞破了。讓他得意不起來。”

劉和這纔開心了些,賴在長公主的懷裡。衝着劉協擠了擠眼睛,露出得意的笑容。劉協見了,撇了撇小嘴,也不甘示弱的爬到劉修的背上,拿着自己的鵝蛋在劉修面前晃悠:“阿翁,你說這個蛋是不是和你一樣,是個長勝將軍?”

劉修一聽就火了,把劉協從背上扯下來,掀起他的衣襬,在他的小屁股上輕輕拍了兩下:“胡說什麼,你阿翁是個蛋?”

劉和聽了,帶着淚咯咯的笑了起來,衝着劉協颳了刮臉,吐了吐舌頭:“該,讓你胡說!”

劉協也不怕,在劉修身上扭了扭,翻身坐起,抱着劉修的脖子親了一口:“阿翁,我說你是常勝將軍嘛,何嘗說你是蛋了。就算是蛋,你也是個好蛋,不是壞蛋。”

長公主忍俊不禁,“撲哧”一聲笑出聲來,旁邊侍候的侍女們也掩着嘴笑個不停。劉修將劉協拉到懷裡坐好,暗自嘆了口氣,多好的娃啊,卻是人家的兒子,怎麼不是我的呢。

一家人開開心心的吃完了晚飯,長公主哄孩子們去睡覺,劉修想起了戲志才遞上來的那份計劃書還沒有看完,看看天色,估計長公主沒有半個時辰是不能回房,便信步回到書房。今天是端午節,郭嘉去和他阿母一起吃晚飯了,書房裡黑漆漆的,一個人也沒有。劉修推開門,伸手去拿火摺子,手伸出一半,卻停住了。

他靜靜的站在門邊,過了一會兒,他反手掩上了門,順手插上了插銷,然後拿起火摺子,迎風一抖,火光亮了起來,他點上燈,坐到案前,拿起案上的茶杯,倒了兩杯水,自取了一杯,將另一杯推到對面,這才輕聲笑了笑:“你侍候過我幾個月,如今我也侍候你喝杯水,你是自取呢,還是等我送到你的手上?”

房裡靜悄悄的,過了一會兒,一個苗條的身影從帷幕後面走了出來,正是太平道的藍蘭,她穿着府中侍女的服飾,手裡卻提了一柄長劍。

“將軍原來早就發現我了?”藍蘭走到劉修對面,卻沒有坐下,而是向後退了一步,緊靠在門後,聽了聽外面的動靜,眼睛留神看着劉修的一舉一動。

“放心吧,沒人。”劉修輕聲笑道:“不是我警惕性高,而是你根本不知道怎麼做一個刺客。”他晃了晃手裡的茶杯,“其實要殺一個人,有很多辦法,你現在用的辦法是最笨的辦法,因爲你根本不是我的對手。比起劍,你如果用毒,可能更方便一些。藍姑娘,你還是不夠狠。”

藍蘭皺了皺眉,過了半晌,才嘆了一口氣:“是的,我做不到。”她頓了頓,又說道:“其實,我不下毒,也是因爲我並沒有打算殺你,只想……只想刺傷你,讓你無法與我太平道作對。”

“大賢良師真看得起我啊。”劉修放下茶杯,雙手按在大腿上,聳了聳肩,彷彿一頭欲撲的猛虎。藍蘭臉色一緊,下意識的豎起了手中的長劍,直指劉修。劉修見了,愣了一下,又搖着頭笑了:“你不要緊張,我不會偷襲你的。坐吧,我們……聊聊?”

“我們有什麼好聊的?”藍蘭黯然神傷,慢慢走過來坐下:“如今你是朝廷的衛將軍,我們卻是叛逆,遲早有一天會在戰場上拼個你死我活。”

“不然。”劉修搖搖頭,把水杯向前推了推:“如果真是這樣,大賢良師絕不會讓你手下留情,也不會只是派你來刺殺我。因爲他知道,太平道除了他本人,大概沒有人能是我的對手。”

藍蘭的眉心蹙了起來,不解的看着劉修。劉修也不解釋,他知道藍蘭只是一個普通弟子,雖然在教中地位不算低,但遠遠還涉及不到那些真正的機密。

“坐吧,我們聊聊,我很想知道,你們是怎麼在涼州攪出這麼大的事的。”

院外,長公主帶着兩個侍女走了過來,一眼就看到了劉修書房裡的燈光,以及映在窗戶上的一個纖細的身影,她愣了一下,轉過頭問隨身的侍女:“那是誰?”

那侍女仔細的看了一會,“好象是……那個新來的侍女,她是外院的,怎麼跑到這裡來了?”

長公主沉下了臉,眉梢顫了顫,轉身就走,聲音冰冷:“我們回去。”(未完待續。。)

第336章 蒼天已死第707章 議婚第332章 漢陽閻忠第291章 六月債,還得快第616章 回家第124章 鬥法第199章 聖女第513章 趁着年輕要瘋狂第674章 好戰與忘戰第36章 別了,公孫瓚第746章 陣前歡(中)第744章 露崢嶸第249章 好鼎第379章 進進退退第218章 論道第763章 不入虎穴、焉得皇子第416章 夜戰文丑第738章 風雨欲來(上)第727章 物是人非事事休第668章 指桑罵槐第343章 麴義第528章 故布迷陣第698章 不速之客第113章 天上掉下一美婢第337章 龐德第763章 不入虎穴、焉得皇子第102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第269章 做餅第132章 投鼠忌器第240章 江河日下第529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393章 又見聖姑第284章 神話第725章 郭嘉請纓第595章 抗詔又如何第64章 柳暗花明第730章 單刀直入第664章 壁上觀第608章 當仁不讓第17章 見血第338章 斬將第267章 把柄和漏洞第559章 汩羅江畔釣魚翁(上)第623章 虞翻第653章 智將與福將第12章 心虛第554章 西陵之戰(一)第284章 神話第217章 物歸原主第494章 我爲刀俎,你爲魚肉第481章 從事賈龍第651章 應用之妙,存乎一心第396章 謠言第480章 以利誘之第221章 文武分途第264章 天意第494章 我爲刀俎,你爲魚肉第525章 霸道之上是王道第262章 自相殘殺第57章 扯虎皮,拉大旗第428章 我有什麼罪第502章 喪家之犬第604章 又是一個坑第528章 故布迷陣第51章 觀桃花而悟書第390章 及時雨第447章 後繼有人第401章 焉支山下第95章 你錯了第551章 小媳婦第768章 前因後果第641章 毫釐之失第103章 心思第87章 大丈夫刀法第384章 蹇碩的奇謀第301章 一身是膽第612章 機遇與風險並存第536章 逆轉第583章 家事第464章 妙不可言第75章 常山趙第79章 世上究竟有沒有神仙第29章 公孫瓚的雄心第448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第301章 一身是膽第198章 道術之源第749章 誤會第743章 攻其必救第423章 玄陽子第755章 一聲嘆息第59章 太原溫恢第10章 俗書第209章 問計第721章 投鼠忌器第127章 志在必得第519章 一線生機第113章 天上掉下一美婢第26章 漢奸第665章 天意即民意第65章 父以子貴
第336章 蒼天已死第707章 議婚第332章 漢陽閻忠第291章 六月債,還得快第616章 回家第124章 鬥法第199章 聖女第513章 趁着年輕要瘋狂第674章 好戰與忘戰第36章 別了,公孫瓚第746章 陣前歡(中)第744章 露崢嶸第249章 好鼎第379章 進進退退第218章 論道第763章 不入虎穴、焉得皇子第416章 夜戰文丑第738章 風雨欲來(上)第727章 物是人非事事休第668章 指桑罵槐第343章 麴義第528章 故布迷陣第698章 不速之客第113章 天上掉下一美婢第337章 龐德第763章 不入虎穴、焉得皇子第102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第269章 做餅第132章 投鼠忌器第240章 江河日下第529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393章 又見聖姑第284章 神話第725章 郭嘉請纓第595章 抗詔又如何第64章 柳暗花明第730章 單刀直入第664章 壁上觀第608章 當仁不讓第17章 見血第338章 斬將第267章 把柄和漏洞第559章 汩羅江畔釣魚翁(上)第623章 虞翻第653章 智將與福將第12章 心虛第554章 西陵之戰(一)第284章 神話第217章 物歸原主第494章 我爲刀俎,你爲魚肉第481章 從事賈龍第651章 應用之妙,存乎一心第396章 謠言第480章 以利誘之第221章 文武分途第264章 天意第494章 我爲刀俎,你爲魚肉第525章 霸道之上是王道第262章 自相殘殺第57章 扯虎皮,拉大旗第428章 我有什麼罪第502章 喪家之犬第604章 又是一個坑第528章 故布迷陣第51章 觀桃花而悟書第390章 及時雨第447章 後繼有人第401章 焉支山下第95章 你錯了第551章 小媳婦第768章 前因後果第641章 毫釐之失第103章 心思第87章 大丈夫刀法第384章 蹇碩的奇謀第301章 一身是膽第612章 機遇與風險並存第536章 逆轉第583章 家事第464章 妙不可言第75章 常山趙第79章 世上究竟有沒有神仙第29章 公孫瓚的雄心第448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第301章 一身是膽第198章 道術之源第749章 誤會第743章 攻其必救第423章 玄陽子第755章 一聲嘆息第59章 太原溫恢第10章 俗書第209章 問計第721章 投鼠忌器第127章 志在必得第519章 一線生機第113章 天上掉下一美婢第26章 漢奸第665章 天意即民意第65章 父以子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