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一箭雙鵰

——董重立刻進宮求見太皇太后,把自己的猜測對太皇太后一說,太皇太后也是又驚又怒。她命人把宋太后召了來,怒斥了一通,要她給張忠償命。宋太皇莫名其妙,矢口否認有這回事,她很委屈的說道:“太皇太后,任命張忠爲益州刺史的事,臣妾是一點也不知情。”

“你不知情?”

“正是,天子年幼,尚未親政,臣妾又自知並非是什麼幹才,不敢胡亂指揮,一切朝廷的事務都由三公處理。張忠任益州刺史的事,臣妾也是剛剛知道。”

太皇太后將信將疑,命人去司徒府一查,這件事的確是司徒府辦的,和宋皇后一點關係也沒有。太皇太后把司徒盧植叫來責問,盧植也很委屈,從袖子裡拿出一封尺牘,雙手遞給太皇太后:“太皇太后,這事……可是張忠自己要求的,他說這是太皇太后的意思,臣……不敢不從啊。”

看着那封的確是張忠手跡的尺牘,太皇太后這纔想起來,好象這件事張忠是和她提過。

“張忠死於前往漢中的棧道,太皇太后悲痛,臣能理解,可是要追究責任人,那要有證據才行。”盧植很謹慎的說道:“臣建議,是不是派人先去查一查?如今關東戰事緊張,朝廷的財賦枯竭,難以爲繼,急需益州的財賦補充,這時候益州的確不宜大亂。”

太皇太后不敢再吭聲了,關東的戰事實際上是太尉段熲負責,但名義上卻是大將軍董重的事,她還指望着靠戰功爲董家多掙一點好處呢,可不希望益州亂了。可是讓她就這麼把這件事放過去,她又咽不下這口氣。盧植走了之後,她一邊流淚,一邊問霍玉該怎麼辦,總不能讓張忠就這麼死了。

霍玉推薦了盧慎。盧慎是盧植的兒子,他前年行了冠禮之後,就不再在太皇太后身邊任職,而是調到天子身邊做伴讀。他有個做司徒的老子,做上谷太守的兄長,再加上一個親如兄長的車騎將軍,背景之雄厚是不言而喻。他本人學問出色,武技也不錯,在郎官裡面也是難得一見的文武全才,現在做天子的伴讀,將來的前途不可限量。

盧慎在太皇太皇宮裡也呆過好幾年,和太皇太后的感情也非常不錯。一聽到太皇太后有召,他立刻趕來了。聽完了太皇太后的想法,他搖搖頭。

“臣覺得,劉修雖然魯莽,應該不會出此下策。”盧慎繼續說道是:“棧道危險難行,也許真是個意外也說不準。”

“真是個意外?”太皇太后不高興了,“你是不是也向着你師兄說話?”

盧慎笑了笑:“太皇太后言重了。不過,你有這個想法也很正常,換了誰,都會這麼想。”

太皇太后這才滿意了些:“那你說,怎麼才能確定一下究竟是不是意外。”

“這很簡單,再派一個人去任益州刺史。”盧慎笑笑:“如果這人又是這樣莫名其妙的死了,那車騎將軍的嫌疑就無法洗脫,如果這人很順利的上任了,太皇太后,那恐怕就真的只是意外了。”

太皇太后一聽,覺得非常有理。可是她又有些擔心,這要真是劉修下的黑手,再派一個人去,豈不還是送死?董家的勢力本來就不雄厚,死一個就少一個。可是如果派別的人去,萬一這真是個意外,益州刺史可就和董家沒關係了。益州可是一個大州啊,比什麼涼州、幷州的強多了,落到別人的手裡,豈不是太可惜了?

盧慎又給太皇太后出了個主意,派一個依附於董家,但不是董家嫡系力量的人去試探一下,如果死了,不傷董家元氣,如果沒死,那董家的利益也不會受損。

太皇太后大喜,連誇盧慎這一計好,馬上通知董重挑選合適的人選。

盧慎喏喏而退。晚上,下了值後,他回到司徒府,直接去了盧植的書房,把白天的事情一說,盧植笑了:“子言,你這一計好。”

盧慎卻沒有笑:“父親,將來師兄如果知道是我出的主意,只怕……”

“只怕什麼?”盧植沉下了臉:“社稷是公義,友情是私義,你難道連這個都分不清?”

盧慎沒有吭聲,低下了頭。劉修得了益州,要求委任自己的人爲益州刺史,引起了盧植的不滿,他擔心劉修有自立之心。劉修有並涼的精兵,手下有一幫猛將,只是一直沒有足夠的財賦,現在有了益州這個財賦充足的大州,他的短項很快就會得到彌補,如果他有不臣之心,天下只怕沒什麼人能製得住他。

出於這個擔心,盧植這纔想用益州刺史這個職務來試一試劉修。如果劉修接受了朝廷的安排,那暫時就不用擔心,可是現在張忠死了,雖然死得不明不白,好象和劉修掛不上鉤,但是盧植對劉修的擔心卻明顯增強了。

他和太皇太后一樣,非常想知道張忠的死究竟是不是意外。盧植也希望是意外,因爲那可以說明劉修還在控制範圍以內。

而推薦董家的人去益州,不過是順便打擊董家力量的辦法而已。董家沒什麼人才,但是很貪財,從太皇太皇開始,到董重,到張忠,都是貪得無厭之輩。把他們送到益州去,就算劉修暫時接受了,遲早也會激起劉修的反感,把他們趕出益州。劉修的身份特殊,又和太皇太后關係不錯,由他來處置董太皇太后的人,應該沒什麼阻力。

張忠想去益州做刺史,就是盧慎出的主意。

換句話說,盧植現在就是要試試劉修這把刀,一是試試這把刀還在不在控制之中,二是試試這把刀夠不夠鋒利。考驗劉修,藉以消除外戚的力量,可謂是一舉兩得,一箭雙鵰。

“可惜,宋太后太謹慎了,堅決不肯安排宋家的人。”盧植嘆了口氣,沉吟片刻:“那隻好等先除了董家再說了。”

盧慎眉宇間閃過一絲憂色,他覺得盧植這麼做非常危險。劉修的脾氣他是清楚的,一旦知道這是他們父子在利用他,他肯定會非常生氣。

朝廷很快又派出了新的益州刺史,爲了安全起見,朝廷事先行文車騎將軍府留府長史荀彧,要求他派人護送益州刺史去成都,不可再發生張忠那樣的事情。

荀彧接到公文,不敢怠慢,立刻派人通知劉修。

劉修最近很忙,接到荀彧的書札時,他正在視察錦官城和車官城。蜀郡的商業發達,手工業也非常發達,其中蜀錦、漆器是最聞名的,而成都製造的車也非常有名,不僅大量的皇室用車是在這裡製造的,很多達官貴人也喜歡用車官城所造的車。車官城四周還有四個兵營,駐紮着五千多精兵,是穩定成都周邊地區甚至整個益州的主要力量。

張郃給劉修送來了最新消息,經過他和邊章一年多的努力,絲綢南路的那些屬國已經大部分同意與大漢合作,重開絲綢之路,北路也正在洽談之中。開春之後,慕容風依約離開了浚稽山,正向金微山(今阿勒泰山脈)一帶遷徙,目前已經到達西漢和甘微河一帶。因爲再向西就要與匈奴殘部和呼揭、堅昆發生衝突,所以他們目前步伐比較謹慎。要想讓慕容風加快步伐西遷,就需要絲綢提供的財源。

劉修現在就是爲重開絲路籌集物資,蜀錦、漆器是其中的大項,目前蜀錦供不應求,沒有銷售的壓力,那些大族對重開絲路的支持也就沒什麼興趣。劉修給成都學堂的匠師們第一項任務就是改進織機,大幅度的提高蜀錦的產量,以備將來出口到西方諸國。

閻忠和王允陪在一旁,閻忠的益州刺史委任還沒到達,但是他接到劉修的命令之後,立刻將涼州的諸項事宜交給了夏侯淵,趕到成都,開始接手益州刺史府的職能。王允則是劉修召來做犍爲太守的,同樣是任命還沒有到達,先開始履行職能。原犍爲太守任岐是蜀郡豪強,劉修不想讓太多的本地人在成都附近做官,所以藉着他協作甘寧收復魚復有功,報功到朝廷,請朝廷嘉獎升職,騰出犍爲太守的位置。任岐自己心裡也有數,他雖然會失去犍爲太守的職位,但劉修肯定會給他一個比犍爲太守還好的,所以也非常願意。雖然任命還沒有到,他已經將一些事務移交給王允了。

說到底,還是利益交換,只要劉修能給他們帶來更多的好處,他們當然願意配合劉修。

劉修正和這些成都的豪強們談笑風生,見遠處鮑出走過來站在一旁等候,知道又有什麼要事不能讓這些豪強們聽到,便告了個罪,走到一旁。鮑出上次跟着他進益州立了功,領了賞之後,有了錢,剛剛給二兄成了親,他自己和兩個弟弟的親事也在籌備之中,精神非常旺盛,做事也更加用心,眼下已經是劉修身邊比較得力的近侍了。

“將軍,荀長史的急書。”鮑出雙手遞過書札。荀彧親自出席了他二兄的婚事,車騎將軍府長史出席鮑家的婚禮,這讓鮑出在同鄉人面前很有面子,他對荀彧非常感激,言語之間也非常尊敬。

劉修找開書札看了一遍,冷笑一聲,把書札遞給閻忠:“朝廷不死心啊。”

閻忠迅速的掃了一眼,淡淡一笑:“只怕這是有人想用將軍這把刀來剷除不順眼的人吧。”

劉修目光一閃:“你是說……”

閻忠點點頭。

“那我該如何?”劉修不動聲色的問道。

“既然有人要用將軍這把刀,將軍何不將計就計?”

(未完待續)

第554章 西陵之戰(一)第123章 丘力居第96章 立功第593章 陛下聖明第49章 動靜不逾禮第116章 艱鉅的任務第583章 家事第561章 汩羅江畔釣魚翁(下)第766章 圖窮匕現第1章 我的兄弟叫劉備第491章 亂戰第434章 絕處逢生第452章 幷州問政(中)第187章 打的就是你第165章 什麼也沒說第754章 問心無愧第764章 郭嘉的手段第304章 越陷越深第340章 飛將軍第483章 神棍左慈第427章 一線生機第155章 誰是黃雀第43章 行氣訣第213章 皇子落水事件第570章 打虎記(八)第527章 雲泥之別第346章 涼州漢七營第308章 意外第419章 機不可失第137章 打賭第674章 好戰與忘戰第479章 張任第656章 窮途末路第348章 外戚第646章 天與不取,不祥!第487章 捷徑第543章 海船第384章 蹇碩的奇謀第165章 什麼也沒說第452章 幷州問政(中)第203章 大賢良師第325章 冷眼第386章 你纔是首功第17章 見血第223章 經濟戰爭第431章 重驗第682章 恐懼第519章 一線生機第112章 太平道與太平經第638章 緩兵之計第520章 枕中書第400章 水渾了第540章 欲速則不達第538章 皇家無情第633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362章 心病第666章 羨慕妒嫉恨第184章 一舉多得第764章 郭嘉的手段第499章 晴天霹靂第418章 左右爲難第668章 指桑罵槐第276章 又見鄉音第122章 老子如龍第55章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第753章 悔之晚矣第424章 合血秘術第332章 漢陽閻忠第383章 雪上加霜第178章 無欲則剛第138章 激將第463章 雪夜來客第479章 張任第68章 天外飛仙第23章 政見不同第634章 助勢第339章 心有大事第1章 我的兄弟叫劉備第621章 對症下藥第198章 道術之源第235章 名士第119章 難樓第59章 太原溫恢第514章 雪下的溫泉水第109章 步騎合擊第757章 籌碼第404章 要做就做絕第470章 劉焉的計劃第716章 殺機第273章 斬馬劍第420章 風雨欲來第363章 士氣第61章 百無一用是書生第149章 我爲你報仇第181章 經濟是基礎第549章 山雨欲來第379章 進進退退第216章 反目成仇第411章 白馬寺論道第59章 太原溫恢
第554章 西陵之戰(一)第123章 丘力居第96章 立功第593章 陛下聖明第49章 動靜不逾禮第116章 艱鉅的任務第583章 家事第561章 汩羅江畔釣魚翁(下)第766章 圖窮匕現第1章 我的兄弟叫劉備第491章 亂戰第434章 絕處逢生第452章 幷州問政(中)第187章 打的就是你第165章 什麼也沒說第754章 問心無愧第764章 郭嘉的手段第304章 越陷越深第340章 飛將軍第483章 神棍左慈第427章 一線生機第155章 誰是黃雀第43章 行氣訣第213章 皇子落水事件第570章 打虎記(八)第527章 雲泥之別第346章 涼州漢七營第308章 意外第419章 機不可失第137章 打賭第674章 好戰與忘戰第479章 張任第656章 窮途末路第348章 外戚第646章 天與不取,不祥!第487章 捷徑第543章 海船第384章 蹇碩的奇謀第165章 什麼也沒說第452章 幷州問政(中)第203章 大賢良師第325章 冷眼第386章 你纔是首功第17章 見血第223章 經濟戰爭第431章 重驗第682章 恐懼第519章 一線生機第112章 太平道與太平經第638章 緩兵之計第520章 枕中書第400章 水渾了第540章 欲速則不達第538章 皇家無情第633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362章 心病第666章 羨慕妒嫉恨第184章 一舉多得第764章 郭嘉的手段第499章 晴天霹靂第418章 左右爲難第668章 指桑罵槐第276章 又見鄉音第122章 老子如龍第55章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第753章 悔之晚矣第424章 合血秘術第332章 漢陽閻忠第383章 雪上加霜第178章 無欲則剛第138章 激將第463章 雪夜來客第479章 張任第68章 天外飛仙第23章 政見不同第634章 助勢第339章 心有大事第1章 我的兄弟叫劉備第621章 對症下藥第198章 道術之源第235章 名士第119章 難樓第59章 太原溫恢第514章 雪下的溫泉水第109章 步騎合擊第757章 籌碼第404章 要做就做絕第470章 劉焉的計劃第716章 殺機第273章 斬馬劍第420章 風雨欲來第363章 士氣第61章 百無一用是書生第149章 我爲你報仇第181章 經濟是基礎第549章 山雨欲來第379章 進進退退第216章 反目成仇第411章 白馬寺論道第59章 太原溫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