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風雨欲來

劉修這個年是在洛陽過的。從冀州回來之後,張鳴親自趕到洛陽,和馬強做了溝通,他們拿着劉修提供的那張畫像在黃巾軍之中進行了查訪之後,發現事情正與劉修估計的一樣,英子的母親曾經在鉅鹿城晃盪了很久。

她的外表特徵非常明顯,一身破舊的絲衣本色是不是白色,倒是沒幾個人說得清,但是從冬天到夏天,再到秋天,總是那一襲單衣,冬天也不見她叫冷,夏天也不見她叫熱,這倒是給見過她的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爲她長得還算端正,還有人曾經想過她的心思,不過這女人兇得很,接連撓傷了幾個不軌之徒之後,就沒人敢再惹她了。

馬強破口大罵,這麼一個瘋女人,在城裡轉了大半年,你們居然沒發現?別人看不出這女人有道術,你們這幾個也看不出來?

張鳴捏着鼻子,一聲不敢吭,這事兒他自己也覺得挺丟人的。

不過,黃巾軍內部的矛盾可以暫放一時,如何渡過眼前的難關,保證百萬流民的生存,纔是最大的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只有向天子和劉修求援,向天子求援,最後還是要向劉修求援,因爲天子也是兩手空空。

不過,天子雖然沒錢,卻有權,要想劉修支援,先要天子點頭。張鳴和馬強聯袂拜訪了劉修,真心誠意的討教了一番,然後心領神會,回去就在黑山搞起了游擊戰。

要說張角抄襲劉修辦軍校的成果還是有的,黃巾軍在王國的教導下,的確培養出了一批有用兵能力的信徒,他們在慘烈的戰爭中迅速的成長起來,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將王國制訂的一個調虎離山的戰術發揮得淋漓盡致。

十一月初,沉寂了一段時間的黃巾突然出動,殺入常山國,在真定一帶大肆劫掠。袁紹得到常山相馮巡的報告後,立刻率軍進入常山。雙方在常山你來我往的戰鬥了大半個月。就在袁紹全力以赴,打得黃巾節節敗退的時候,三萬黃巾主力殺向了邯鄲。袁紹帶走了大部分的主力,黃巾軍如入無人之境,在短短的半個月內橫掃趙郡、魏郡和清河。他們不去攻打縣城。而是集中力量攻擊那些豪強的塢堡。這些豪強幫了袁紹不少忙,和黃巾軍結下了深仇,攻擊他們既可以搶到過冬的糧食,又報了仇,可謂是一舉兩得。

豪強們的塢堡的確夠堅固,但還沒堅固到能抵擋上萬人攻擊的地步,更何況是這些在血與火中成長起來的復仇之師,幾乎是望風披靡,無一倖免。

袁紹得知這個消息。連忙率師回援,結果在薄落津被黃巾伏擊,雖說他見機快,實力也的確強悍,沒損失太多,但是卻領教了黃巾多變的戰術。他再也不敢輕敵,只得穩紮穩打,步步爲營。可是這樣一來。他的行軍速度也大打折扣,等他趕到趙郡,黃巾軍已經滿載而歸了,留給他的只有滿目瘡痍。

那些豪強們的臉色頓時難看了。如果你不能保護我們,那我們支持你還有什麼意義?

袁紹叫苦不迭,顧不得年關將近,只得率軍到黑山剿匪。可是要論在山裡跑步,袁紹最犀利的騎兵可就用不上了,更何況黑山之大。袁紹的幾萬兵一撒進去,連個影子都看不到,黃巾沒打着,反倒因爲兵力分散而損失了不少人馬,可要是集中兵力攻打,他哪裡追得上那些流民。

黑山像個泥潭,袁紹深深的陷在了裡面。戰報傳到洛陽,那些正準備爲袁紹請功的人一個個識相的閉上了嘴巴,這個時候誰還好意思爲袁紹請功,這不是自打耳光嗎。

於是。論功的事情就不知不覺的停了下來,朝堂上再也沒人提這事。天子反倒積極起來,三天兩頭把司徒袁隗請進宮去,要和他探討封賞的事,袁隗每一次都被他臊得無地自容,回頭之後免不了要對袁逢發火,相比之下,倒是南陽比較安靜,總算沒讓他把臉面全丟光。

劉修的任務就是每天進宮陪天子閒扯,然後商量如何削弱袁家,大部分時候都是天子在說,劉修在聽。不得不說,天子很具有詩人的氣質,這想法真是天馬行空,一會兒一個主意,可惜大部分都不具備可行性。唯一靠譜的事情就是天子看到了黃巾軍的作用,讓劉修從幷州調一部分糧食支持黃巾軍。

劉修提出了一個問題,黃巾百萬之衆,不僅救濟的困難很大,而且更大的問題是明年春耕怎麼辦?總靠救濟是不行的,沒有人能長期救濟這百萬人,唯一的辦法就是讓他們自己耕種,可是黑山能有多少土地?最好的辦法,就是先遷一部分人到上黨,再逐步遷到西河、上郡一帶,如果有可能,再遷一部分人到關中。把那些老弱西遷,可以減~~.~~輕黃巾軍的負擔,增強他們的戰鬥力,同時也把他們分散開來,免得最後養虎爲患。

天子答應了,於是劉修下令北中郎將趙雲率軍出征,從滏口陘和井陘兩路出兵,在黃巾軍心照不宣的配合下,他們“斬獲”頗豐,分別擄獲人口十餘萬人,把他們遷到離石、膚施、高奴一帶,隨後主動“投降”的更是絡繹不絕。戰功報到朝廷,明眼人都知道這是在幹什麼,可是袁隗卻只能眼睜睜的被天子打了耳光,無計可施,對天子要派幷州軍深入冀州協助作戰的好意,他只好婉言謝絕,然後悄悄的把申請擴軍的上疏撕掉了。

當然了,天子不給袁紹擴軍的詔書,不代表袁紹就不能擴軍,在冀州豪強的幫助下,他一下子多了三萬大軍,總兵力達到七萬餘,幾乎整個冀州都被他綁上了袁氏戰車。

雙方的爭鬥已經到了針鋒相對,只剩下最後一張薄薄的紙沒有捅破的地步。天子還掌握着名義上的優勢,但面對袁家日益膨脹的勢力,他也是憂心匆匆,夜不成寐,身體狀況越來越差。

論功雖然暫停了,但是曹操的任命卻很快就下來了,他因功升任鎮東將軍,領兗州刺史,坐鎮陳留。主持對相鄰州郡的軍務,除了兗州之外,徐州、青州亦在其統轄範圍以內,可謂是位不高而權重。如果他能控制好這三州,那天子東西合縱的計劃就可以實現了。

天子的目光落在了曹操身上。對他每一個舉動都非常敏感,甚至敏感到了有些神經質的地步。曹操今年已經二十九歲,在官場上也混了近十年,這次擔負這樣的重任,他一點也不顯得怯場,到了兗州之後大刀闊斧的進行整頓,藉着清除淫祀的由頭,一口氣殺了許多和他不對付的豪強。

這其中他在對濟南的處理最爲突出。濟南在西漢時是城陽景王劉章的封國,因爲在剷除諸呂的鬥爭中。劉章有大功,所以被特詔在國內立祠。濟南屬齊文化圈,齊人本來就比其他地方的人更相信神仙之類的說法,神仙文化昌盛,西漢一代大半方士都出於齊,所以國內各種祠也非常多,僅濟南一國就有六百餘祠,可謂是隨處可見。祠多了。藉着鬼神名義斂財的人也就多了,普通百姓沒多少錢,祭祀當時掌握在那些有錢有權的人手裡,在政權之外,他們又掌握了神權,更加不可一世。

曹操一到,首先彈劾青州刺史不稱職,然後上書推薦自己在巴蜀征戰時認識的巴郡閬中人嚴羽爲青州刺史。他的上書自然得到了天子的認可。嚴羽上任之後,曹操對濟南下了手。把那些祠堂一一毀壞,那些把握神權,橫行鄉里的人也一一抓拿歸案,關的關,殺的殺,下手之狠厲讓人不寒而慄。

說來也奇怪,曹操毀了那麼多祠,卻沒有毀壞老君祠,而老君祠正是張樑任青州刺史時主持建造的,那些掌管老君祠祭祀的人。多少都和太平道有些關係。這裡面的原由,就不足爲外人道了。

當然,做任何事都不可能一帆風順,曹操雷厲風行的手段也遭到了不少反抗,彈劾他濫用權力的奏章像雪片一樣飛來,不過都被天子摁住了。這時候不要說殺錯幾個人,就是曹操在青徐一帶大開殺戒,哪怕他把青徐一帶的豪強全部殺光,只要他還控制得住局面,天子都不會說他一個字。如果控制不住局面呢?控制不住局面的人只剩下一個用處,那就是當替罪羊。

曹操對此心知肚名,所以他也是如履薄冰,過得比天子還緊張。

唯一輕鬆的似乎就是劉修了。劉修除了每天進宮聽天子暢談中興藍圖或者擔心袁家坐大之外,就是回家陪老婆,用心耕地,功夫不負有心人,沒人競爭的王楚再次懷上了,每天幸福的吐着,吐得稀里嘩啦的時候卻眉開眼笑的說,這次孕期反應比上次還強烈,應該是個兒子。

劉修很無語,不過他也知道王楚是什麼心思,她和長公主沒法比,能比的只有風雪,風雪是個胡人,她的兒子有胡人的血脈,在重視華夷之辨的大漢,她生的阿牛隻比女兒好一點,只要她能生個兒子,就肯定會比阿牛地位高一些。

劉修自己對此無所謂,可是他無法扭轉其他人的思維,而從他內心來說,他也不希望自己將來的繼承人有胡人血統,畢竟這不僅僅是他一家的產業,而是整個漢人的產業。

如果長公主命中註定無子,那由王楚生一個兒子來繼承,的確也不錯,誰讓王楚命中註定有子爲帝呢。這話現在不能亂說,可是等到要爭天下的時候,就多少能有點用處。

也許,這就是命中註定也說不準,自己橫刀奪愛,把她從天子的魔掌中搶了過來,那她生個兒子繼承自己的事業,倒也和相士的預言相符。

劉修偶爾用玩笑的口吻和王楚說起這件事,王楚就又歡喜又害怕,歡喜的是劉修也希望她生個兒子,害怕的劉修真有造反的念頭,雖說如今天下大亂的徵兆已經很明顯,可是造反畢竟還是一個滅族的滔天大罪,輕易說不得的,更何況天子還對劉修一直保持着戒心。

“在外面可不能胡說呢。”王楚關照劉修說。

“哈哈哈……”劉修撫着王楚還沒有變化的肚子,笑着說道:“這些話,我只能對你說說,就是長公主那兒,我也是一個字不能露的。你也要留心些,誰也不能說。”

“這個我省得。”王楚連連點頭。

劉修一時興起,“我兒子雖然還沒出生,可是說不定是個貴命的人,我得扎個彩燈,爲他祈祈福。”

王楚喜不自勝,免不得又要和劉修溫存一番。

正月十五元宵節的習俗源於漢文帝時,漢文帝因周勃在正月十五平定諸呂之亂而登帝位,所以每逢正月十五都要出宮遊玩,與民同樂。到漢武帝時,司馬遷創《太初曆》,就把元宵節正式列爲重大節日。不過元宵節開始只是解除宵禁,卻沒有燃燈的習俗,這個習俗是從佛教傳入中原開始的,最初是漢明帝在宮裡和白馬寺燃燈表佛,後來就演變成普通百姓也燃燈祈福了。

彩燈當然有賣的,可是爲人父母者給自己的孩子扎一個彩燈,卻是大多數人的習慣。正月之中正是農閒季節,就算是官員也沒有正式開始工作,扎個彩燈給孩子,享受一下天倫之樂,也是人之常情。就連天子也不例外,今年特地給兩個皇子各紮了一個彩燈。不過皇嫡子每個都會得到一個劉修扎的彩燈,如今雖然入了宮,卻還是捨不得放棄這個權利,特地讓天子下詔,要劉修按照往年的慣例給他扎一個。

正月十二,就在劉修忙着扎彩燈,爲王楚腹中的孩子祈福的時候,劉備風塵僕僕的趕到了洛陽。

“袁家去涿郡查我家的事?”劉修吃了一驚,放下了手中的彩紙和漿糊,沉吟了片刻,又冷笑一聲:“他們還真是夠執着啊,非要從我父母身上找出點事兒來?我倒要看看,他們能整出什麼事。玄德,你一路趕來,辛苦了,好好休息一下。明天正好到宮裡去一趟,給皇太后拜個年,順便把我給皇嫡子扎的彩燈給他帶去。”

第31章 失之毫釐第487章 捷徑第46章 初進言第312章 天賜良機第153章 追擊第110章 山雨欲來第46章 初進言第748章 恩威並施第241章 挑撥第552章 桓階第152章 誰對誰錯第295章 芻狗第165章 什麼也沒說第457章 壯志未酬第113章 天上掉下一美婢第79章 世上究竟有沒有神仙第76章 赤子之心難長保第377章 搶人第718章 聖人不仁第354章 以步破騎的麴義第55章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第472章 寶劍新硎第635章 突變第92章 挑撥生事第523章 未雨綢繆第218章 論道第9章 硬功第711章 風險與機遇共存第694章 飲鴆止渴第443章 未雨綢繆第690章 一家人第415章 逃之夭夭第412章 見識第124章 鬥法第275章 人外有人第329章 風起雲涌第183章 投其所好第427章 一線生機第694章 飲鴆止渴第168章 又是一隻潛力股第719章 真醜第16章 戲水美人第101章 挑火第544章 娃娃親第297章 侵掠如火第308章 意外第438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596章 天子求和第266章 論衡第659章 不戰而降第407章 不白之冤第618章 我來了第586章 夫人路線第49章 動靜不逾禮第265章 雙喜臨門第448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第486章 郭嘉的養成第544章 娃娃親第156章 有深意焉!第522章第88章 以拙破巧第162章 洛陽街頭灑水車第402章 緊俏物資第77章 戟與矛第450章 虎帳夜談兵(下)第162章 洛陽街頭灑水車第119章 難樓第358章 善後第550章 孫策第27章 意不在此第204章 第一場雪第194章 根基第707章 議婚第45章 畫美人,我最牛第115章 雅歌將軍第616章 回家第111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346章 涼州漢七營第111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167章 立家規第570章 打虎記(八)第726章 曹操的態度第530章 公孫瓚的野望第725章 郭嘉請纓第191章 以史爲鑑第517章 突襲第323章 留香荀彧第697章 坐享其成第709章 太后的擔心第352章 制人而不制於人第384章 蹇碩的奇謀第196章 落選第191章 以史爲鑑第398章 敲山震虎第741章 東海麋竺第250章 壓力第423章 玄陽子第352章 制人而不制於人第30章 意外第336章 蒼天已死
第31章 失之毫釐第487章 捷徑第46章 初進言第312章 天賜良機第153章 追擊第110章 山雨欲來第46章 初進言第748章 恩威並施第241章 挑撥第552章 桓階第152章 誰對誰錯第295章 芻狗第165章 什麼也沒說第457章 壯志未酬第113章 天上掉下一美婢第79章 世上究竟有沒有神仙第76章 赤子之心難長保第377章 搶人第718章 聖人不仁第354章 以步破騎的麴義第55章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第472章 寶劍新硎第635章 突變第92章 挑撥生事第523章 未雨綢繆第218章 論道第9章 硬功第711章 風險與機遇共存第694章 飲鴆止渴第443章 未雨綢繆第690章 一家人第415章 逃之夭夭第412章 見識第124章 鬥法第275章 人外有人第329章 風起雲涌第183章 投其所好第427章 一線生機第694章 飲鴆止渴第168章 又是一隻潛力股第719章 真醜第16章 戲水美人第101章 挑火第544章 娃娃親第297章 侵掠如火第308章 意外第438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596章 天子求和第266章 論衡第659章 不戰而降第407章 不白之冤第618章 我來了第586章 夫人路線第49章 動靜不逾禮第265章 雙喜臨門第448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第486章 郭嘉的養成第544章 娃娃親第156章 有深意焉!第522章第88章 以拙破巧第162章 洛陽街頭灑水車第402章 緊俏物資第77章 戟與矛第450章 虎帳夜談兵(下)第162章 洛陽街頭灑水車第119章 難樓第358章 善後第550章 孫策第27章 意不在此第204章 第一場雪第194章 根基第707章 議婚第45章 畫美人,我最牛第115章 雅歌將軍第616章 回家第111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346章 涼州漢七營第111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167章 立家規第570章 打虎記(八)第726章 曹操的態度第530章 公孫瓚的野望第725章 郭嘉請纓第191章 以史爲鑑第517章 突襲第323章 留香荀彧第697章 坐享其成第709章 太后的擔心第352章 制人而不制於人第384章 蹇碩的奇謀第196章 落選第191章 以史爲鑑第398章 敲山震虎第741章 東海麋竺第250章 壓力第423章 玄陽子第352章 制人而不制於人第30章 意外第336章 蒼天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