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又是一隻潛力股

公孫瓚愁坐驛舍,在絕望中等待起程去日南的通知,不料宮裡突然來人,天子赦免了劉基的罪,不用去日南了,接着又給了公孫瓚一個更大的驚喜,趕緊換衣服,收拾得利索點,天子要見你。

就像天上掉個大餡餅,正砸在腦袋上一樣,公孫瓚當時就蒙了。爲死裡逃生而慶幸的劉基畢竟是做過大官的人,他首先明白過來,連忙掏錢謝了來宣詔的小黃門,然後向公孫瓚賀喜,伯珪啊,你的機會來了,天子關心北疆的戰事,你一定要抓住機會,好好準備。

公孫瓚好半天才緩過神來,連忙按劉基關照的要點打扮了一下,又向劉基請教了見駕一些規矩,然後進宮請見。他身材高大,人長得精神,聲音又好聽,外形非常出色,思路也敏捷,對北疆的戰事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面對天子的垂詢,他開始雖然有些緊張,但很快就冷靜下來,侃侃而談。

天子非常滿意,即刻下詔封他爲涿令,又賞了十金,囑咐他爲國盡力。公孫瓚感激涕零,山呼萬歲。他以前是遼西郡太守府的書佐,算是吏,不算國家正式官員編制,是太守私闢的屬吏,而現在他是縣令,雖然官俸只有六百石,卻是國家正式的官員編制,算是正式踏上仕途的起點。涿縣不僅是涿郡的郡治,還是幽州刺史府所在,是幽州諸縣中地位最重要的一個,和涿郡太守、幽州刺史同城而治,以後升遷的機會無形中多了幾分。

更讓公孫瓚隱隱有些得意的是,涿縣是劉修他們幾個人的籍貫所在,他成了他們的父母官了,一想到以後再見到劉修等人時的情景,公孫瓚不免有些想笑。

回到驛館之後,他把情況告訴了劉基,劉基撫額相慶,對公孫瓚說,你有才幹,爲人又忠義,我就知道你以後一定不會屈居於一個書佐的,只是沒想到這麼快。好好幹吧,國家多事之秋,正是你們這些年輕人建功立業的好時候。

公孫瓚十分高興,等了幾日,從司徒府拿到了印綬便準備起程,臨行之前,他決定去步雲裡和劉修他們道個別。

劉修得知公孫瓚來訪,連忙迎了出來,得知公孫瓚授了官,劉修等人都非常高興,讓劉備去買了些酒肉來,一起吃了個飯。公孫瓚心情不錯,談笑風生,言語之間不僅沒有了前些日時的沮喪,反而多了幾分意氣。這幾個人中,他最年長,便以老大哥的口吻對劉修他們說,你們要努力,我看天子不像那些人說的那麼昏庸,還算得上知人善任。他還特別對劉修說,你在寧城的戰功是有目共睹的,我相信天子一定不會忘記你,說不定你很快也會授官,到時候可以好好努力,報效國家。

聽了他這話,劉修連連點頭,劉備等人的臉色卻有些尷尬,公孫瓚也沒太在意,只當是劉備他們覺得不好意思,直到告辭出門的時候,劉備才找了個機會悄悄的告訴他:“伯珪兄,我大兄剛剛授了虎賁郎。”劉備可能怕公孫瓚不高興,又補充了一句:“不過品級沒你高,才比三百石。”

公孫瓚當時就有些訕訕,不料劉備隨後又說了一句:“其實大兄挺關心你的,上次遇到你之後,他一直把這件事放在心上,爲了能讓人給你傳句話,他還答應爲掖庭令畢嵐造的渴烏寫賦,別看他能文能武,可是寫賦卻比我還差,子言都說他是狗屁不通,這兩天正發愁呢。”

劉備說完就後悔了,公孫瓚臉脹得通紅,他不用想都知道,自己能時來運轉,全是因爲劉修不惜自污的結果。他在門口站了片刻,反身大步進了屋,直入堂上,站在劉修面前,囁嚅了片刻,最後躬身一拜:“德然,你的大恩大德,我沒齒難忘。”

劉修一愣,看看一臉無辜的劉備,知道肯定是他說漏嘴了,也不好當面責怪,只得先把公孫瓚拉了起來,連聲說道:“伯珪,這是天子識人之明,也是你應得的。就算沒有我多嘴,以你的才華,遲早也會脫穎而出的。”

公孫瓚又感激又羞愧,再拜而去。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門外,劉修把劉備好生一通責怪。公孫瓚這人別的都好,就是自尊心太強,時刻都想着壓人一頭,特別是和他們在一起的時候,公孫瓚的條件是最好的,優越感也最強,是那種不自覺的做過第一人的角色,要不然當初也不會因爲敗給閻柔就一氣之下離開桃谷。上次大戰,他沒能立功,心裡本來就不舒服,現在當了官,總算佔了次上風,所以才興沖沖的來辭行,你非要把這後面的背景告訴他幹什麼呢。虧得他還算有點風度,要不然這好事就變成壞事了。

劉備非常不好意思,乾笑着連連撓頭。不過劉修當官的喜慶很快還是沖淡了這點小意外,雖然只是個比三百石的虎賁郎,但郎官向來是仕途的捷徑,劉修還年輕,對他們這種家庭背景來說,這個起步算是非常早了。

但高興之外,要忙的事情還多,劉修不僅要給自己準備入宮的各種手續,還要安排好這麼多人的生活。他入宮之後,按慣例要食宿在宮裡,每五天才能出宮一天,這一大家子人要麼是女流之輩,要麼是沒成年的孩子,如果不安排好可不成。劉備、張飛和毛宗三個都不是安份守已的主,惹事是一流,讓他們操持這個家可有點懸。他請來了房東羅氏,相看了她幫着請來的幾個僕人,挑了幾個看起來忠厚一些的留下服侍張氏,又和羅氏商量,請她幫忙照看。

幾天前,劉修在對漢人女子的妝容做過一番研究,結合自己前世的經驗,給羅氏建議了幾個適合她的妝容,羅氏依法裝扮起來之後,從裡到外像換了個人,不僅自己容光煥發,就連她的丈夫安權也大驚失色,第一次發現自己的老婆居然可以這麼漂亮,這樣一來,羅氏更是自信心大增,一笑一頻平添幾分風韻。

羅氏對劉修十分感激,也非常願意幫助他,一聽說劉修要入宮爲郎官,請她幫忙照應,她連聲答應,還拉着安權來祝賀了一趟。

安排妥當之後,劉修來到宮裡上崗,開始了大漢朝有編制公務員的生活。愛翹蘭花指的柳雲霜非常高興,忙裡忙外的帶着他熟悉情況,有了他的幫忙,劉修熟悉起來方便多了,不免對這個有些妖里妖氣的小宦官多了幾分好感。

虎賁郎的任務是看守各個宮門、殿門,他們的住處就在各宮殿外的廬中,是集體宿舍,一個屋住四個人。劉修辦完了相關的手續之後,抱着自己的行李向長樂宮外的廬舍走去。

推開門,屋子靜悄悄的,有些昏暗,劉修定了定神,打量了一下屋裡的情況,發現沿牆的四張牀鋪上只有靠門的一張空着,他放下行李,對睡在最裡面那個聽到聲音轉過頭來的漢子禮貌的笑了一聲:“我是新來的,幽州涿郡人,姓劉名修,字德然,以後還請多多關照。”

那人臉上不太好,聽了劉修的自我介紹後,勉力坐起身子,還沒說話先咳嗽了兩聲,然後纔不好意思的說道:“歡迎歡迎,我是涼州武威人,姓賈名詡,字文和。”

“久仰久仰。”劉修一邊習慣的應了一聲,一邊打開被子,剛剛抱起枕頭,突然覺得有些異樣,轉過頭看着賈詡,眨了眨眼睛:“你剛纔說什麼?”

賈詡又咳了兩聲,重新說了一遍。劉修扭過頭,揹着賈詡衝着老天翻了個白眼,強忍着沒笑出聲來。他放下枕頭,用力揉了揉鼻子,讓自己顯得不那麼驚訝,儘量平靜的說道:“原來是賈兄啊,你是西北人,我是東北人,能在洛陽相聚,還住在一個廬中,真是難得的運氣啊。”

賈詡顯然沒這麼激動,他無力的笑了笑,沒有吭聲。

“賈兄這是怎麼了?”劉修這才注意到他的臉色,關心的問道。

“沒什麼。”賈詡有些尷尬:“前兩天偶受風寒,身體有些不太舒服。”

劉修眼睛一掃,注意到他蓋在身上的是一件冬衣,而且有些破舊,頓時明白了。郎官們的衣服車馬都是自備的,換季衣服要麼是自已買,要麼是從家裡自帶,公家是不發的,賈詡可能是離家太久,已經是暮春了,還穿着冬衣,一熱就脫了,一脫就受涼,感冒了。

“吃藥了沒有?”號稱三國第一毒士的賈詡就在眼前,而且正好是生病需要人關懷的時候,劉修如果不知道抓住這個機會,他也就不是劉修了。也不管賈詡是不是習慣,他很自然的伸過手在賈詡額頭摸了一下。

我暈,還真有點燙。

賈詡不動聲色的撥開劉修的手:“沒事,我休息兩天就好了。”

劉修搖了搖頭,沒多說什麼,起身出了門,費了一番功夫,找到正在忙活的柳雲霜,向他討點藥。柳雲霜一聽,眉毛一挑,蘭花指一翹:“宮裡是有藥,可是沒有給郎官們吃的藥。”

劉修立刻不高興了,“郎官們就不是人,生病了連個藥都沒有?”

柳雲霜笑了,連忙解釋了一下。原來宮裡雖然有太醫署,但是他們都是爲天子和貴人們服務的,郎官們可不在其列。

“那郎官們要看病怎麼辦?”

“唉呀——”柳雲霜嬌媚的拍了拍劉修的肩膀:“現在的郎官有幾個是外地人?他們生了病,自然是回家找醫匠了,你看你那廬中有人住嗎?又不是沒人,是那些人根本不住在宮裡,他們除了當值,大多數時間都在宮外,要看醫匠還不是方便得很?”

劉修一下子沒聽明白,他本來以爲要全部住在宮裡呢,還費心費力的安排那麼多,早知如此,我也天天回步雲裡住算了。他也沒時間和柳雲霜閒扯,讓他趕緊準備一點薑湯,熬好送過來。柳雲霜眉頭一皺,嗔道:“你把我當什麼了,一個比三百石的郎官,居然敢使喚我六百石的小黃門,你膽子是不是也太大了。”

“嘿嘿,誰讓我們是朋友呢,官職的事先扔到一邊,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呢。”

“喲,你還知道浮屠?”柳雲霜頓時吃了一驚。劉修一愣,這纔想起了好象說漏嘴了,他眼珠一轉,反問道:“你也知道?”

“我當然知道了,宮裡就有浮屠祠。”柳雲霜不屑一顧的說道,幽怨的嗔了劉修一眼:“看在你把我當朋友的份上,我就替你跑一腿。唉,真是命苦啊,你不替我辦事也就罷了,我居然還要替你辦事。”

劉修雞皮疙瘩掉了一地,不管看在求人辦事的份上,他也只好忍了。又順手從柳雲霜的屋裡摸了兩個胡餅,便先匆匆趕回廬舍,先將胡餅用熱水泡開,喂賈詡吃下。賈詡雖然不適應他的熱情,可是的確也病得不輕,有人這麼關心自己,總還是很感激的,勉強吃了半個。

傍晚時分,柳雲霜做賊似的送來了薑湯,進門看了一眼歪在牀上的賈詡,先抱怨起來,一連聲的說他運氣好,居然碰到劉修這麼一個大善人,到宮裡來,沒給陛下辦差,先侍候你。你知道他是誰嗎,他可是憑軍功才進的宮,不是那些讀死書、死讀書、讀書死的儒生——這個評語是劉修和他閒聊的時候說的,他覺得深契我心,時不時的掛在嘴上,以示對那些儒生的不屑。

賈詡這才知道劉修是怎麼進宮的,他一直以爲劉修和他一樣是舉孝廉入宮的,大漢現在重文輕武,憑軍功入宮爲郎的人可不怎麼多見。

劉修把話嘮柳雲霜轟了出去,讓賈詡喝了薑湯,然後悶頭大睡,發了一身汗,第二天就起牀了,讓劉修暗自感嘆還是古代人身體素質好,換了前世,這麼重要的感冒到醫院不弔幾天水是搞不定的。

賈詡身體一好了點,就立刻要去銷了假,和劉修一起去上值。他們的崗位就是長樂宮門,門裡面便是永樂太后所住的嘉德殿,不過門裡門外兩重天,宮外由虎賁郎負責,主管是虎賁中郎將,宮內由宦官負責,主管是長樂五官史,虎賁郎沒有命令是不準進宮門一步的。

郎官們當值每天只有兩個時辰,每班八人,除了劉修和賈詡之外還有六個人。劉修很熱情的和他們打招呼,不過他們卻似乎沒什麼興趣。從他們的口音和說話的語氣可以聽得出來,這些人幾乎都是洛陽人,而且家裡的背景都不差,不像劉修和賈詡是從邊郡來的寒門子弟,別看劉修家在涿縣也算是過得去,可是在洛陽這種豪門世家扎堆的地方,他們就是標準的寒門。那些洛陽人頗有些自傲,不太願意和劉修兩人搭訕,有幾分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覺。

地方歧視,在大漢朝也不例外。

劉修雖然有些不高興,可是新來乍到,也不能要求太多,好在問了一圈之外,再也沒有發現賈詡這樣重量級的潛力股,索性也沒什麼興趣陪笑臉,只是和賈詡說說話。賈詡在宮裡被人冷落久了,突然來了一個和自己情況差不多的夥伴,而且劉修又是個熱心腸,還專門爲了他去找宦官討藥,讓他有幾分感激之外,不自覺的覺得親近一些。

賈詡雖然好多了,可是身體還是有些弱,兩個時辰站下來,臉色便有些難看。一下值,那些同僚便沒了影子,只剩下劉修扶着賈詡回到廬舍,讓他先躺下休息,自己便拿着碗和剩下的姜趕到宮署角落裡的竈上去熬薑湯。

竈房裡沒什麼人,劉修手腳麻利的燒水熬湯,時間不長,薑湯特有的辛辣味兒便在竈上飄蕩開來,他一邊燒着火,一邊想着賈詡的感激,不免有些得意,嘴裡哼起了小曲。

“什麼味兒啊?”一個尖利的女聲從外面傳了進來,劉修擡頭一看,見一個身着羅綺的年輕女子板着一張臉走了進來,掃了他一眼,便厲聲喝道:“你幹什麼,一股怪味兒,整得宮裡都聞到了,驚擾了太后,你還想不想活了。”

劉修吃了一驚,連忙上前拱手施禮,小心的把情況說了一下,那女子鼻子裡哼了一聲,上下打量了劉修一眼,見他眉眼端正,態度誠懇,又是爲了生病的同僚,臉色緩和了些,關照他趕緊弄完走人,這才一甩袖子,轉身出了門。劉修暗自抹了把冷汗,心道也不知道這是何方神聖,自己剛纔是有些得意忘形了,把這當自個兒家裡玩了。

“唉,新來的,你剛纔哼的那是什麼曲子,我怎麼沒聽過。”那女子掩着鼻子,站在門外叫了一聲。劉修連忙走到門外,恭恭敬敬的回答道:“回大姊,這是我家鄉的俚曲,驚擾了姊姊,還請多多海涵。”

“小子嘴倒是挺甜啊。”那女子撲嗤笑了一聲,饒有興趣的看了他一眼,問了劉修的姓名,轉身走了。劉修撓撓頭,心道我嘴甜嗎,幽州那邊都是這樣的,看到陌生女子都叫大姊,哪怕年齡足夠做老媽。這女人大概是誤會我想跟她套近乎,真是自作多情。他搖了搖頭,轉身回到屋裡,加了兩把火,燒開了湯,又盛了飯,一起端回廬舍。

賈詡正在啃剩下的冷胡餅,一聞到熱乎乎的薑湯味,頓時胃口大開,深深的吸了一口氣,顧不得燙,幾口便將薑湯喝了,出了一身汗,又吃了大半碗飯,原本有些蒼白的臉有了些血色。劉修見他精神比昨天大有好轉,也非常高興,順嘴便把剛纔的事情說了一遍。

“女子?”縮在被子裡發汗的賈詡愣了一下,問了問那女子的長相,搖搖頭,說了聲“好險”,劉修很好奇,便開玩笑說:“那女子很可怕嗎?我看她長得還是有些幾分姿色的。”

賈詡示意他到外面看看有沒有人,劉修見他這麼慎重,也不敢大意,連忙到外面查看了一下,見四處寂靜,這纔回屋關了門,湊到賈詡的身前。賈詡壓低了聲音說道:“你初來乍到,不知道她是誰,所以才能這麼隨便。要是知道她是誰,恐怕你就不敢這麼說她了。”

“這麼嚴重?”劉修也有些緊張了。

“她叫霍玉,官居長樂門史,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女官,可是她是太后的親信,是陛下的乳母趙嬈之後宮裡最受寵的女官。太常張顥、屯騎校尉蓋升看到她都要尊稱一聲姑姑的,你叫她大姊?”

劉修嚇了一跳,怪不得剛纔那女子走門時一臉的傲氣,原來這麼牛叉啊,還以爲她就是一宮女呢。不過這話也對,她雖然比宮女也大不了多少,但俗話說得好,宰相門前七品官,這太后比宰相可大了不少,更何況這兒還是人家的地盤。

他摸了摸脖子,笑道:“好懸,不經意之間在鬼門關上走了一圈。”

“也許你是個有福之人。”賈詡精神好了起來,開了句玩笑,“你也不用怕,她要是不喜,剛纔就要發怒了,既然放過你,想必是對你印象還不錯的,也許你入了她的青眼也說不定。”

“算了吧,我可不敢那麼想。”劉修哈哈一笑,給賈詡掖了掖被角:“你好好睡一覺吧,明天應該就好些了。”

“多謝德然了。”賈詡感激的點點頭:“想不到臨走之前,還能交上你這麼一個朋友。”

“你要走?”劉修一皺眉。賈詡是舉孝廉爲郎的,如果不能授官,他這趟京城之行就白來了。或許,他就是因爲到京城來沒找到出路,所以以後才和董卓混到一起的?不行,我得把他拉住,這傢伙到了董卓那兒可太危險了。

“不走還能怎麼辦,等着餓死在洛陽?”賈詡苦笑一聲,無奈的搖搖頭,說宮裡已經有幾個月不發俸祿了,我那點積蓄已經花得精光,要不也不會連夏衣也買不起。

“不發俸祿?”劉修一聽這話,頓時蹦了起來,怎麼大漢朝也跟無良的血汗工廠一樣欠薪?

見劉修這麼驚訝,賈詡也非常驚訝,兩人互相一問,劉修那顆因端上了金飯碗、吃上了皇糧而火熱的心頓時涼到了腳後跟。

第17章 見血第455章 巡邊(中)第267章 把柄和漏洞第344章 分兵第182章 道可道,誰知道?第245章 光明之神第764章 郭嘉的手段第120章 要和平,還是戰爭?第521章 柳暗花明第343章 麴義第405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3章 此路是我開第119章 難樓第244章 引狼入室第513章 趁着年輕要瘋狂第88章 以拙破巧第530章 公孫瓚的野望第757章 籌碼第635章 突變第510章 唯我獨尊第724章 保皇派第549章 山雨欲來第285章 結黨第66章 太史公書第555章 西陵之戰(二)第650章 最後一擊第479章 張任第419章 機不可失第110章 山雨欲來第20章 高手風範第173章 逼你上船第645章 治道與治術第275章 人外有人第521章 柳暗花明第213章 皇子落水事件第48章 風水輪流轉第736章 生死之戰(中)第740章 天佑袁氏第221章 文武分途第562章 袁術要拼命第707章 議婚第535章 變陣第106章 無恥的懦夫第722章 該來的總要來第622章 初戰第196章 落選第485章 慈不掌兵第439章 以退爲進第340章 飛將軍第298章 斬將奪旗第513章 趁着年輕要瘋狂第347章 涼州對第177章 炸鼎第332章 漢陽閻忠第605章 判若兩人第111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523章 未雨綢繆第116章 艱鉅的任務第687章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第625章 蜇伏四百年第473章 錦雉第22章 誤傷第20章 高手風範第65章 父以子貴第734章 最後的真相(四)第206章 你不要誣衊我第285章 結黨第336章 蒼天已死第551章 小媳婦第610章 權衡第214章 拜師第77章 戟與矛第768章 前因後果第409章 君子脫光光第68章 天外飛仙第754章 問心無愧第626章 大將風度第316章 試探第535章 變陣第30章 意外第120章 要和平,還是戰爭?第571章 打虎記(九)第346章 涼州漢七營第167章 立家規第220章 人質第712章 桃李不言第128章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第103章 心思第510章 唯我獨尊第604章 又是一個坑第485章 慈不掌兵第664章 壁上觀第604章 又是一個坑第519章 一線生機第246章 將計就計第416章 夜戰文丑第551章 小媳婦第386章 你纔是首功第732章 最後的真相(二)第393章 又見聖姑
第17章 見血第455章 巡邊(中)第267章 把柄和漏洞第344章 分兵第182章 道可道,誰知道?第245章 光明之神第764章 郭嘉的手段第120章 要和平,還是戰爭?第521章 柳暗花明第343章 麴義第405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3章 此路是我開第119章 難樓第244章 引狼入室第513章 趁着年輕要瘋狂第88章 以拙破巧第530章 公孫瓚的野望第757章 籌碼第635章 突變第510章 唯我獨尊第724章 保皇派第549章 山雨欲來第285章 結黨第66章 太史公書第555章 西陵之戰(二)第650章 最後一擊第479章 張任第419章 機不可失第110章 山雨欲來第20章 高手風範第173章 逼你上船第645章 治道與治術第275章 人外有人第521章 柳暗花明第213章 皇子落水事件第48章 風水輪流轉第736章 生死之戰(中)第740章 天佑袁氏第221章 文武分途第562章 袁術要拼命第707章 議婚第535章 變陣第106章 無恥的懦夫第722章 該來的總要來第622章 初戰第196章 落選第485章 慈不掌兵第439章 以退爲進第340章 飛將軍第298章 斬將奪旗第513章 趁着年輕要瘋狂第347章 涼州對第177章 炸鼎第332章 漢陽閻忠第605章 判若兩人第111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523章 未雨綢繆第116章 艱鉅的任務第687章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第625章 蜇伏四百年第473章 錦雉第22章 誤傷第20章 高手風範第65章 父以子貴第734章 最後的真相(四)第206章 你不要誣衊我第285章 結黨第336章 蒼天已死第551章 小媳婦第610章 權衡第214章 拜師第77章 戟與矛第768章 前因後果第409章 君子脫光光第68章 天外飛仙第754章 問心無愧第626章 大將風度第316章 試探第535章 變陣第30章 意外第120章 要和平,還是戰爭?第571章 打虎記(九)第346章 涼州漢七營第167章 立家規第220章 人質第712章 桃李不言第128章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第103章 心思第510章 唯我獨尊第604章 又是一個坑第485章 慈不掌兵第664章 壁上觀第604章 又是一個坑第519章 一線生機第246章 將計就計第416章 夜戰文丑第551章 小媳婦第386章 你纔是首功第732章 最後的真相(二)第393章 又見聖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