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決戰在即

十二月七日,馮承乾收到了提爾皮茨發來的消息。

斯佩艦隊已經在聖喬治亞島完成了燃煤補給,在十二月六日就已啓程北上,預計在十二月二十日左右進入北大西洋。

如果馮承乾打算把斯佩伯爵接回來,他就得趕緊了。

當天,馮承乾就讓希佩爾下達了動員令,公海艦隊的十七艘戰列艦與六艘戰列巡洋艦全部點燃了鍋爐。

十二月八日上午八點,公海艦隊離開了威廉港。

幾乎同時,傑利科收到了情報。

四個小時後,大艦隊也駛出了比斯開灣。

艦隊出發前,傑利科給丘吉爾發了一封電報,告訴丘吉爾,如果大艦隊沒有能夠取得預料中的勝利,他得做好善後工作。

顯然,傑利科對這次行動不報任何希望。

雖然在他在以辭職威脅之後,丘吉爾做出了讓步,把留在地中海對付“格本”號的兩艘戰列巡洋艦派了回來,此外受損較輕的“瑪麗女王”號也在十一月底歸隊,大艦隊的戰列巡洋艦數量增加到了三艘,但是與對面的公海艦隊相比,依然處於絕對下風,而且戰列艦數量也不佔優勢。

如果與公海艦隊遭遇,大艦隊佔不到半點便宜。

事實上,這還不是最糟糕的。

傑利科並不知道,丘吉爾已經把自己的政治前程全不押在了這次行動上。

雖然皇家海軍與英國政界不缺乏丘吉爾這樣的強硬派與主戰派,比如已經離任的費希爾就堅決主張集中力量幹掉公海艦隊,徹底打垮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奪取絕對制海權,然後對德意志第二帝國進行全面戰略封鎖,但是並非所有人都有類似的主張,比如英國首相阿斯奎斯就反對直接與公海艦隊決戰,應該以歐陸戰場爲重,至少也應該等到皇家海軍完成了備戰工作,再去挑戰公海艦隊。

丘吉爾可以不把其他人放在眼裡,卻不能無視首相的反對。

結果就是,爲了讓大艦隊打得更積極一點,丘吉爾在首先面前做了保證,大艦隊有能力擊敗公海艦隊。

很明顯,如果大艦隊打敗了,丘吉爾的政治生涯也就完蛋了。

沒有了丘吉爾,傑利科的日子還能過得這麼舒坦嗎?

在很多人眼裡,傑利科與丘吉爾根本就不搭邊,因爲傑利科一直主張以謹慎爲主,反對在實力不濟的情況下與公海艦隊決戰,而丘吉爾卻始終堅持與公海艦隊決戰,而且得儘快進行決戰。

事實上,兩人的關係並非如此。

從某種意義上講,兩人的觀點並不矛盾,而是相輔相成,缺了其中任何一個,另外一個的日子都不好過。

比如說,在丘吉爾主戰的背景下,傑利科的謹慎讓皇家海軍更加理智。

相反,如果過於謹慎,就是畏首畏尾,而丘吉爾的堅持,讓皇家海軍不至於在逆境中喪失勇氣與鬥志。

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

如果丘吉爾完蛋了,傑利科也必然是孤掌難鳴。

顯然,這場海戰不僅將決定英國皇家海軍的命運,也將決定丘吉爾與傑利科的前程。

問題是,這場仗到底該怎麼打?

如果傑利科擁有兵力優勢,特別是有更多的戰列巡洋艦,他會打得更加積極一些,比如主動向東進發,把公海艦隊堵在家門口裡,不讓公海艦隊深入北海,對英國通往挪威的海上航線構成威脅。

可惜的是,傑利科手裡沒有兵力優勢。

更重要的是,公海艦隊肯定不會去挪威。所有情報都表明,公海艦隊出海的目的是迎接斯佩艦隊。

這下,問題變得更復雜了。

從理論上講,斯佩有三條路可走。一是經英吉利海峽進入北海,二是穿過設得蘭羣島進入北海,三是從設得蘭羣島與挪威之間進入北海。顯然,斯佩冒險進入已經被全面封鎖的英吉利海峽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冒險穿過設得蘭羣島也不大可能,因此斯佩很有可能繞個大彎子,從法羅羣島以西北上,再轉向南下。如果爲了安全起見,斯佩甚至有可能去挪威,沿着挪威海岸線南下。

那麼,公海艦隊會去挪威嗎?

雖然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公海艦隊會去挪威,但是傑利科卻不這麼認爲,甚至覺得公海艦隊的任務不是去迎接斯佩艦隊。

這個問題看上去很複雜,實際上卻非常簡單。

即便公海艦隊的任務是把斯佩艦隊接回去,最好的辦法卻不是與斯佩艦隊會合,而是牽制住大艦隊,讓英國皇家海軍沒有能力去攔截斯佩艦隊。這樣一來,斯佩艦隊就能安全返回威廉港。

相反,如果公海艦隊去接應斯佩艦隊,反而會束手束腳。

傑利科立即想到,公海艦隊的任務,實際上就是找大艦隊決戰,或者說利用這次機會與大艦隊決戰。

可以說,傑利科有着極爲清楚的認識。

在大艦隊得到加強,準確的說是英國皇家海軍完成部署調整,把分散在全世界的主力艦集中起來之前,優勢在公海艦隊手裡,因此積極尋求決戰的不是大艦隊,而是想一舉扭轉乾坤的公海艦隊。

可惜的是,傑利科的處境就沒有這麼妙了。

傑利科本人認爲,就算大艦隊不見得會敗給公海艦隊,也沒有理由在兵力達到鼎盛之前與公海艦隊決戰,因爲這等於拿大艦隊、拿英國皇家海軍三分之二的資本冒險,甚至是在拿英國的國運冒險。

問題是,並非所有人都有這樣的認識。

可以說,正是在實力上,大艦隊與公海艦隊旗鼓相當,才使得英國國內在是否應該與公海艦隊決戰的問題上,產生了極爲嚴重的分歧。別說政界與軍界,就連英國民間也在討論這個問題。

打的話,大艦隊沒有百分之百的勝算。

不打的話,公海艦隊就將掌握主動權,至少在大半年內橫行無忌,英國必然會因此顏面盡失。

顯然,打與不打,都有難以預測的後果。

對傑利科來說,這次沒得選,他必須打,而且得打勝,至少得在說辭上,能夠給英國國會與民衆一個說得過去的結果。

大艦隊出港後,傑利科就在考慮這個問題。

同樣的,在他的對面,馮承乾與希佩爾也在考慮同樣的問題,只是兩人面臨的選擇簡單得多。

艦隊出港之前,馮承乾就向希佩爾提到,此行的目的只有一個:與大艦隊決戰。

對此,希佩爾舉雙手贊成。

如果說,開戰之前,像希佩爾這樣的海軍將領還有所顧忌,認爲帝國海軍在整體實力上遠遜於英國皇家海軍,不應該主動挑戰對手,主要任務是確保帝國本土、以及波羅的海的海上航線不受威脅。那麼在設得蘭海戰之後,大部分帝國海軍將領的觀點都發生了改變,連舍爾也變得更加積極了。

不可否認,帝國海軍與英國皇家海軍確實有着較爲明顯的實力差距。

更加重要的是,英國皇家海軍還沒有來得及完成部署調整,有大量主力艦分散在遠離本土的地方。在大半年之內,英國皇家海軍不大可能在本土聚集一支足夠強大的艦隊,這就是帝國海軍的機會。

設得蘭海戰,無疑證明了這個推斷。

說得簡單一些,如果能夠抓住開戰後較爲有利的時機,帝國海軍完全有希望挫敗英國皇家海軍。

關鍵是,英國皇家海軍肯出來決戰。

設得蘭海戰已經證明,只有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大艦隊纔會出港,也纔有可能與公海艦隊決戰。

對英國皇家海軍來說,現在就算得上是迫不得已了。

斯佩艦隊在離開青島之後,一路上都在劫掠英國商船,還擊沉了幾艘英國戰艦,早已引起英國國內民衆的重視,英國皇家海軍與英國政府也放出了豪言壯語,絕對不會讓斯佩艦隊逃走。

雖然斯佩艦隊還沒有回到本土,但是英國佬的大話已經快被戳破了。

斯佩艦隊離開太平洋,進入大西洋,對英國皇家海軍來說,已經是莫大的恥辱,不然英國皇家海軍不會派遣以“無敵”號爲首的艦隊前往南大西洋。如果讓斯佩艦隊回到本土,那英國皇家海軍將顏面盡失。

正是如此,馮承乾與希佩爾都相信,傑利科肯定會率領大艦隊前來決戰。

如果能在北還擊敗公海艦隊,就算讓斯佩艦隊回到本土,英國皇家海軍也能給民衆一個滿意的交代。

只是,兩人的觀點並不完全一樣。

希佩爾認爲,傑利科將全力以赴的與公海艦隊決戰,甚至會爲了擊敗公海艦隊承受較大的損失。在希佩爾看來,只要能夠擊敗公海艦隊,英國皇家海軍就能確保北海的制海權,從而對帝國進行戰略封鎖。如果取得了更加重大的勝利,英國皇家海軍甚至能夠獲得進入波羅的海的機會。

僅從軍事上講,希佩爾的分析很有道理。

問題是,戰爭只是政治鬥爭的延續,因此作戰行動脫離不了政治束縛,特別是對海軍這種戰略性軍種而言。

正是如此,馮承乾相信,與傑利科的決戰不會像希佩爾預料的那麼簡單。

第84章 見好就收第309章 致命一擊第231章 悲劇命運第123章 新老對決第591章 化敵爲友第200章 以小搏大第516章 轉向西進第422章 進攻第213章 手到擒來第12章 追蹤第478章 接二連三第259章 保守與積極第207章 七日戰爭第205章 謹慎應戰第43章 出頭鳥第186章 太空競賽第110章 敵明我暗第231章 第二印度洋艦隊第75章 創造機會第37章 出發第226章 越俎代庖第569章 前沿部署第53章 犧牲第456章 軍事冒險第383章 轉折點第204章 披掛上陣第127章 不支第201章 有得有失第159章 反擊第341章 進攻開始第119章 躲藏第390章 最後的炮擊第74章 僥倖第29章 落荒而逃第174章 欲擒故縱第153章 協同攻擊第334章 進軍東南第81章 內訌第131章 美國參戰第30章 偷襲第28章 主力決戰第114章 主動迎戰第178章 參謀的戰爭第129章 意義第64章 無力迴天第97章 將錯就錯第484章 捷徑第412章 勞師遠征第92章 信心第534章 功敗垂成第88章 避戰與主戰第25章 再接再厲第183章 雨季攻勢第580章 新使命第424章 時間緊迫第413章 出征第134章 集體決定第589章 人才第一第109章 最後時刻第183章 等待時機第242章 一舉超越第142章 深入敵後第169章 轉移第120章 困獸猶鬥第596章 關鍵點第261章 堅強後盾第372章 誘餌第103章 餘波第79章 直擊要害第256章 矛盾與合作第208章 唯一的機會第85章 嘎然而止第276章 爾虞我詐第244章 最後的努力第98章 游擊隊員第25章 死有其所第572章 強渡第492章 多用途第152章 正面決戰第482章 前進基地第178章 參謀的戰爭第197章 利器第216章 根源第279章 恍然大悟第257章 關鍵島嶼第196章 新式武器第192章 拖延戰略第200章 大都市第28章 皇儲給力第158章 野心家第518章 無路可退第25章 再接再厲第310章 勇猛精神第236章 扛鼎之作第11章 主動出擊第292章 高下立見第223章 跟隨戰略第136章 守財奴第233章 不倫不類
第84章 見好就收第309章 致命一擊第231章 悲劇命運第123章 新老對決第591章 化敵爲友第200章 以小搏大第516章 轉向西進第422章 進攻第213章 手到擒來第12章 追蹤第478章 接二連三第259章 保守與積極第207章 七日戰爭第205章 謹慎應戰第43章 出頭鳥第186章 太空競賽第110章 敵明我暗第231章 第二印度洋艦隊第75章 創造機會第37章 出發第226章 越俎代庖第569章 前沿部署第53章 犧牲第456章 軍事冒險第383章 轉折點第204章 披掛上陣第127章 不支第201章 有得有失第159章 反擊第341章 進攻開始第119章 躲藏第390章 最後的炮擊第74章 僥倖第29章 落荒而逃第174章 欲擒故縱第153章 協同攻擊第334章 進軍東南第81章 內訌第131章 美國參戰第30章 偷襲第28章 主力決戰第114章 主動迎戰第178章 參謀的戰爭第129章 意義第64章 無力迴天第97章 將錯就錯第484章 捷徑第412章 勞師遠征第92章 信心第534章 功敗垂成第88章 避戰與主戰第25章 再接再厲第183章 雨季攻勢第580章 新使命第424章 時間緊迫第413章 出征第134章 集體決定第589章 人才第一第109章 最後時刻第183章 等待時機第242章 一舉超越第142章 深入敵後第169章 轉移第120章 困獸猶鬥第596章 關鍵點第261章 堅強後盾第372章 誘餌第103章 餘波第79章 直擊要害第256章 矛盾與合作第208章 唯一的機會第85章 嘎然而止第276章 爾虞我詐第244章 最後的努力第98章 游擊隊員第25章 死有其所第572章 強渡第492章 多用途第152章 正面決戰第482章 前進基地第178章 參謀的戰爭第197章 利器第216章 根源第279章 恍然大悟第257章 關鍵島嶼第196章 新式武器第192章 拖延戰略第200章 大都市第28章 皇儲給力第158章 野心家第518章 無路可退第25章 再接再厲第310章 勇猛精神第236章 扛鼎之作第11章 主動出擊第292章 高下立見第223章 跟隨戰略第136章 守財奴第233章 不倫不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