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外強中乾花架子

傍晚時分,落霞滿天,大興城的空氣透着一股寒氣,而大隋君臣的商議還在繼續,不過已從兩儀殿來到了軍機室,那架巨大的沙盤上面清晰的呈現出了大隋疆域的山脈、原野、河流、城池、道路、關隘、橋樑,那東起遼東、西至可汗浮圖城的萬里長城像一條矯健的巨龍,起向蒼茫大海、翻越巍巍羣山、穿過茫茫草原、跨過浩瀚沙漠,起伏在崇山峻嶺之巔,勾勒出了大隋或曲或直的國線境,充滿了氣勢雄偉的藝術魅力。

這是條萬里長城比東起鴨綠江畔遼寧虎山、西至嘉峪關的明長城還要長,囊括進來的地盤還要廣闊,這和大隋的強勢霸道、四塞沒多少領土概念有關。

見到楊侗注視着這條長城,李景笑道:“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陰山一直是中原和北方遊牧民族極力爭奪的前沿陣地。若中原王朝佔了陰山,遊牧民族則將被迫退往漠北;若遊牧民族佔據陰山南麓,擁有肥沃的漠南草原、河套平原,則實力大增,而中原失去屏障則門戶大開。秦朝蒙恬率軍打敗匈奴,奪下陰山之南的大地,設朔方、雲中、九原等郡。到了秦末亂世、楚漢相爭,匈奴趁機奪回陰山,實力大漲,剛建興的漢朝只能避其鋒芒,以和親相撫。直到漢武帝才把陰山徹底奪回,將陰山南麓的河套平原牢牢掌握在手中,匈奴只能逃,從此漠南(陰山以南)無王庭。如今高大雄偉的新長城直接把陰山包在南方,成爲北方第二道防線,以後只需派兵鎮守長城,北方遊牧民族就無法南度半步。”

“長城雖好,但我們不能將之當成不可逾越的天塹。”楊侗嘆了一口氣,說道:“秦長城西起臨洮、東至鴨綠水,它是在已有的秦長城、趙長城、燕長城的基礎上加以修建而成。漢魏晉一樣修長城,而齊之高洋爲了鞏固北方邊防和防禦北周,也修了僅次於秦長城、漢長城的齊長城。本朝武帝也修紫河長城,朕現在修的新長城更是規模空前。我們世世代代修長城的目的無非兩種,一是隔絕遊牧民族,二是將周邊敵人拒之門外,但我們最後發現長城只能取得一時之效,不會永遠起作用。”

“齊長城是什麼?朕認爲是高長恭、是斛律光,他們被高緯拆了;我大隋的朔方長城、紫河長城都很高大堅固,結果分別讓樑師都、劉武周拆了…要是朕的子孫不賢,這條長城遲早也被拆…所以說死長城不可能長久有用,明君和民心纔是真正的鋼鐵長城。”

“實不相瞞,朕修這條長城之前,就已經有被拆掉的心裡準備了。”楊侗最後說道。

“……”默不作聲的衆人,不約而同的露出一抹苦笑:這番話,大家是認同的,但也只有楊侗敢說。

“朕修這長城的初衷,一是希望庇護邊民,二是希望子孫後代有了長城這道防線,可以無後顧之憂去開拓進取。此外,還有一個更深的用意。”

“更深用意是什麼?”這回大家都敢說話了,紛紛出聲詢問。

“你們以爲武帝修紫河長城是抵禦突厥嗎?自然不是!”楊侗繼續說道:“武帝修長城的大業三年,啓民可汗連與大隋爲敵的勇氣都沒有,武帝不僅沒將突厥放在眼裡,還在滿天下找敵人,啓民要是露出敵意,估計武學求之不得,哪用得着修長城?”

李景這個三朝老臣細細回想,點頭贊同:“武帝北巡之時,帶兵無數,好像確實有攻打突厥意思,只不過啓民可汗不單進貢了兩千多萬頭牛羊,還親自除草開道。恭敬得讓人捨不得打。”

“也是那次北巡,陪駕的宇文化及和宇文智及違背禁令,將生鐵食鹽、武器鎧甲、做弓箭的原料等等違禁品拿去和突厥人做買賣,武帝得知大怒,南陽公主出面求情才免了宇文氏兄弟的死罪。但經此一案,武帝爲了阻擋不良商人運送禁物北上,於是就修了紫河長城。而以駐軍稀少、面面不到的長城來說,成千上萬人只需猛攻一處立即攻破。所以長城看似高大雄偉,實際能防防不法商販和小股南下的敵人就已經很了不起了。更多是給邊民一種心靈上的安全感。”

衆人全都愣住了,他們一直認爲長城就是爲了抵擋遊牧民族的南下鐵騎,沒想到楊侗竟說長城是花架子,主要作用竟然只是阻止販賣禁物商隊北上,這完全顛覆了他們對長城的認識。

“關於長城這番話要通通記錄下來,甚至連花架子之類的也要記,並當作核心機密存檔,以後每代皇帝都要拜讀,不要以爲有了長城就可以醉生夢死。”也是因爲在場的都是核心大員,否則楊侗也不敢說得這麼多。

“喏。”衆人凜然應命,這可真不是開玩笑。

遊牧民族和他們一樣,陷入思維盲區,以爲長城很了不起,要是讓他們知道長城外強中乾的本質,某一天忽然朝着某處長城發動猛攻,以那稀稀拉拉的長城守軍,還真守不住一兩個時辰,這可關係着千秋萬代之事,能瞞一時是一時,萬萬不能對外宣揚。

“聖上,微臣有話有說。”姜行本說道。

“請講。”

“工部從青州、冀州採集了大量的吸鐵石,這種石頭隨意擺動後,總是指向同一個方向,這便是它能製作指南針指針的緣故,除了這個特性還能吸起小塊鐵片,要是將吸鐵石安在邊城城門,定能起到搜查生鐵、鐵製禁制之奇效。”姜行本笑着說道。

“你這想法非常好,但它吸得起刀劍嗎?”楊侗大是心動,吸鐵石就是天然磁鐵,只是它的吸附力好像不太足,不可能遠遠的吸走刀劍。

姜行本說道:“刀劍鎧甲肯定是吸不起來,但是刀劍鎧甲可以把小塊的吸鐵石吸走。要是把帶着鈴鐺的小塊吸鐵石分佈在城門洞上下左右,當它被吸走的時候,鈴鐺就會發出聲音。”

“可以一試。”楊侗點了點頭,又說道:“不過朕覺得還可以在吊橋上作文章,要是兩相結合,必將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請聖上明示。”

“同樣大小的一車生鐵和一車皮毛,它們的重量不同,要是吊橋對岸與地面稍微空上幾寸,那麼兩者過橋之時,吊橋下沉深度不同,用到的鎖鏈環扣也不同。”

“聖上是說把吊橋設計成一把大秤?”姜行本心中一動。

楊侗點頭道:“正是。”

“此事倒是大有可爲,不過微臣需要造一座城門和一個吊橋來測試。”

“當然可以了。”

。。。。。

就在大隋君臣談論之時,一支有些落魄,卻始終保持儀仗的隊伍出現在大興城外,與來往人羣有些格格不入。

“那些是什麼人?”守門士兵指了指向這支自東而來的隊伍,這些人膚色淺黑,絡腮鬍須十分濃厚,他們和高大的西域胡人恰恰相反,長得十分矮小,別具一格的怪模怪樣自然引起了守衛的警戒。

“看樣子不是我大隋百姓,也不是西域胡人,讓弟兄警醒點!”城門校尉雖不認爲過了潼關到大興的這夥人有問題,但這夥稀奇古怪的人足有兩百多個,這名校尉還是按照規定,發出指令,讓三百名精兵自城上下來,攔住這夥人的去路。

校尉上前,大聲道:“來人止步!”

這支如同災民般的隊伍立即停住腳步,一人緩步出列,十分謙卑的用生澀漢話說道:“我們不是敵人!”

校尉發現這人身材瘦小,卻偏偏穿了成年漢人的衣服,明顯很寬鬆。這也就罷了,關鍵是這個歲數不大,偏偏長着滿臉絡腮鬍子,看上去極爲古怪。他又看了看其他人,發現一個二個也是怪模怪樣的,看起來跟難民沒兩樣,實在看不出這些人有什麼危險性,頓時來了興致,圍着這人打量一圈,像是發現了不起的稀有動物一樣,問道:“爾等是何來路?”

“我們是來自大海中的蝦夷使者團,特來朝見大朝天子!”來人被看得心裡發毛,十分謙恭的跪在地上,額頭觸碰在雪地裡,聲音裡帶着一股誠摯之意。

校尉聽得一臉懵然。他知道一些異國使臣會陸續前來晉見皇帝,但蝦夷這東西真沒聽說,這應該是不請自來的化外之民,所以沒有在朝廷下發的名單之上,既然潼關守軍已經放行,應該沒什麼危險,不過這種事情,非他一個校尉能夠決斷。

“你們在這好生等着,我去通報。”校尉吩咐道。

“好,好,將軍不必着急,我們可以等……”來人點頭哈腰、畢恭畢敬。

“嗯。”對方的恭敬、謙卑,使一種天朝上國的自豪感從校尉心中油然而生,身板挺得更直了。

“頭兒,這些是什麼東西?”當校尉回到城門外,一名旅帥上前詢問。

“他們不是東西,是前來朝拜聖上的蝦夷使臣,自稱來自海里,只是這個蝦夷並不在名單之上,我也不好放行。”說到這裡,校尉吩咐道:“你看好他們,我去城中稟報。”

“喏。”旅帥答應一聲。

校尉則拍馬飛奔入城,直往禮部官署奔去,找到了左侍郎張宣,行禮道:“東城門校尉陳充參見張侍郎。”

“免禮!”張宣還了一禮,問道:“找我何事?”

“回侍郎,東城外來了一支番邦使者隊伍,說是朝見聖上。”

“番邦使者?”張宣詫異道:“從東邊來的番邦使者極多,你問清是何方人士了嗎?”

“帶頭的人說他們來自一個名叫蝦夷的地方,又說蝦夷在大海里,卑職也不知真僞。”陳豪說道。

“蝦夷是倭國蕃屬,確實是生活在大海之中。”張宣向陳豪解釋道。

“多謝侍郎解惑,只是這夥人不在名單之上,要不要把他們轟走?”

“終究是前來朝拜的人,轟肯定是不能轟走。”張宣搖了搖頭,又問道:“來了多少人?”

陳豪躬身回答:“來了兩百多號呢,看起來跟難民差不多,不過……”

陳豪欲言又止。

張宣奇怪了:“不過什麼?”

“這兩百來號人又矮又瘦,估計加起來都不如我們一百號人重。”

“海中倭人、蝦夷人都這樣,沒什麼好奇怪的。”張宣聞言,好氣又好笑的吩咐:“把他們帶去驛館安頓,讓士兵嚴密監視,莫要讓這些化外夷民在城中鬧事。”

“遵命。”

第595章:來年攻略,各部窘境第234章:草原之狐第417章:黑冰臺在行動第895章:價值千萬石的人(求票)第469章:朕的煩惱你不懂第774章:這點鼠膽,也敢造反?第071章:討媳婦第916章:李秀寧請戰第546章:圖窮匕現第663章:逃出生天第427章:王世充之困惑第268章:殺出奴性第632章:雷霆萬鈞第518章:忽悠小舅子第629章:轉輪教之真相(祝賀共和國軍人一生平安)第446章:劉弘基建功第016章:安置第186章:獨孤之謀(求首訂月票)第597章:柳暗花明又一村第783章:緊急部署,急情驟臨第503章:蕭後的經驗第170章:三光(求收藏推薦)第503章:蕭後的經驗第160章:新年(求收藏推薦)第797章:大將之飭第143章:內亂再現(求收藏推薦)第124章:有計劃花錢第458章:李世民的抉擇第123章:新錢第919章:最後的戰役第027章:新政第984章:忠奸難辯第563章:玄藻佈設八門金鎖陣第892章:我是貧民的兒子第278章:可怕的習慣第407章:全軍覆沒第264章:一個不留第242章:長安議科舉(求月票全訂)第533章: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871章:亂軍砍死第955章:李淵作妖第364章:挖牆角進行時第910章:小卒過河頂大將第665章:陳智略宋城發威第526章:隋之五敗,應者雲集第354章:軍務司出世第005章:輸不起第578章:二代班子第920章:樂極生悲,李靖敗北第523章:戰爭一觸即發第349章:發威第284章:爲師教你做人第730章:我不相信徐世績,但我相信聖上第203章:楊侗贖將(求月票)第452章:戰略佈局第600章:馬嚼天下第753章:聯合行動第744章:滅‘世’神刃終出鞘第152章:對策(求收藏推薦)第030章:孤臣第916章:李秀寧請戰第905章:重大突破第878章:唐都之亂第308章:吃人魔王人人愛第225章:激化矛盾第115章:和談第778章:李世民窮則思變第918章:爽到立功的程咬金第195章:官方店鋪(六更)第393章:燕王妃裴清華第047章:做人要狠第789章:德不配位第426章:李淵謀洛陽第731章:天意,亦是人爲第160章:新年(求收藏推薦)第287章:李淵安排身後事第429章:誰佔了誰的便宜?第313章:國事家事,諸事不順鄭重提示第959章:自作聰明,過尤不及第932章:兵臨城下,內外交困第470章:袁紫煙帶來的嘉音第635章:上陣父子兵第720章:一夜風雲涌第860章:李建成的憤怒(求票)第320章:戰前吉兆第403章:房玄齡的一勞永逸第716章:夜郎王第699章:楊侗謀北鎮軍第791章:河岸遇伏第261章:一將誤全軍第962章:誘敵深入,定益北(求票)第387章:鑄寶刀贈名將第718章:走火入魔第579章:凱旋之師第752章:一路追趕第218章:鄭魏和解將軍怒第738章:和親之心不死第937章:飛天神舟墜毀第107章:將相失和
第595章:來年攻略,各部窘境第234章:草原之狐第417章:黑冰臺在行動第895章:價值千萬石的人(求票)第469章:朕的煩惱你不懂第774章:這點鼠膽,也敢造反?第071章:討媳婦第916章:李秀寧請戰第546章:圖窮匕現第663章:逃出生天第427章:王世充之困惑第268章:殺出奴性第632章:雷霆萬鈞第518章:忽悠小舅子第629章:轉輪教之真相(祝賀共和國軍人一生平安)第446章:劉弘基建功第016章:安置第186章:獨孤之謀(求首訂月票)第597章:柳暗花明又一村第783章:緊急部署,急情驟臨第503章:蕭後的經驗第170章:三光(求收藏推薦)第503章:蕭後的經驗第160章:新年(求收藏推薦)第797章:大將之飭第143章:內亂再現(求收藏推薦)第124章:有計劃花錢第458章:李世民的抉擇第123章:新錢第919章:最後的戰役第027章:新政第984章:忠奸難辯第563章:玄藻佈設八門金鎖陣第892章:我是貧民的兒子第278章:可怕的習慣第407章:全軍覆沒第264章:一個不留第242章:長安議科舉(求月票全訂)第533章: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871章:亂軍砍死第955章:李淵作妖第364章:挖牆角進行時第910章:小卒過河頂大將第665章:陳智略宋城發威第526章:隋之五敗,應者雲集第354章:軍務司出世第005章:輸不起第578章:二代班子第920章:樂極生悲,李靖敗北第523章:戰爭一觸即發第349章:發威第284章:爲師教你做人第730章:我不相信徐世績,但我相信聖上第203章:楊侗贖將(求月票)第452章:戰略佈局第600章:馬嚼天下第753章:聯合行動第744章:滅‘世’神刃終出鞘第152章:對策(求收藏推薦)第030章:孤臣第916章:李秀寧請戰第905章:重大突破第878章:唐都之亂第308章:吃人魔王人人愛第225章:激化矛盾第115章:和談第778章:李世民窮則思變第918章:爽到立功的程咬金第195章:官方店鋪(六更)第393章:燕王妃裴清華第047章:做人要狠第789章:德不配位第426章:李淵謀洛陽第731章:天意,亦是人爲第160章:新年(求收藏推薦)第287章:李淵安排身後事第429章:誰佔了誰的便宜?第313章:國事家事,諸事不順鄭重提示第959章:自作聰明,過尤不及第932章:兵臨城下,內外交困第470章:袁紫煙帶來的嘉音第635章:上陣父子兵第720章:一夜風雲涌第860章:李建成的憤怒(求票)第320章:戰前吉兆第403章:房玄齡的一勞永逸第716章:夜郎王第699章:楊侗謀北鎮軍第791章:河岸遇伏第261章:一將誤全軍第962章:誘敵深入,定益北(求票)第387章:鑄寶刀贈名將第718章:走火入魔第579章:凱旋之師第752章:一路追趕第218章:鄭魏和解將軍怒第738章:和親之心不死第937章:飛天神舟墜毀第107章:將相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