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第522章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這裡的地形看起來不錯。”沽水河畔,史皇帝率衆將登上河東面的一處高地。

從這裡往北看,都是延綿的羣山,溝壑縱橫,這裡還屬於燕山山脈,北面的路並不好走了,不過這裡的山並不像蜀地的大巴山那樣陡峭,樹木也沒那麼茂密,在谷底的大道,大隊騎兵沿着河谷走依舊能夠輕鬆南下。

而往東面看去,山上則到處都是蜿蜒的長城,高高的城牆在山脊上順着山勢延綿曲折,這些城牆有些看起來比較新,磚石還是青色,雜草沒那麼茂密,那些都是隋唐之後才修建的。

有些則十分古老,女牆殘破,顏色歷經風吹日曬更顯得淺一些,那一看就是北齊時就修建的城牆了。

向西看則是沽水,西面的長城一直在羣山之間延綿,看不清有多長,東端則一直延伸到沽水邊上,在河邊有個城樓。

東岸有一座四方高大的城樓,扼守河邊大道,不過現在東側城樓已經被廢棄,遼國拆除了城門,門洞大開。

確實對於遼國而言,這裡的長城毫無作用,反而會成爲他們南下的阻礙,如果不是費時費力,他們說不定都想把所有城牆拆除。

這段長城被叫做北口長城,遼國大軍想南下檀州必須經過這裡,由於北齊在這修建城牆,他們的騎兵不可能爬牆,只能走大道上的關城出入。

如今這關城已經毫無作用了,殘破不堪,關北也沒有軍營駐地,百餘年前唐軍的駐地在關城東南的一處平緩坡頂,除去一些殘垣斷壁之外,已經沒有留下太多其它痕跡,四周的灌木比周圍矮了一截。

歷史的滄桑就被埋沒在這片荒土之中,自從唐末之後,這片土地第一次被南方的政權踏足。

史皇帝看了很久這裡的地形,早上騎馬往東走了數裡,下午又渡過沽水,在西段沿長城走了很久,最終得出一個結論,雖然這些城牆主體是北齊時修築的,但其作用依然十分巨大。

這樣的長城並非大多數人想象中那樣,駐紮大量人馬才起作用,起到作爲作戰防禦工事使用的作用,類比城牆。

其實這邏輯就錯了,長城的長度是非常恐怖的,光是北齊加上隋唐陸續修建的這北口一段長城,就長達數百里,如果要把長城長久的當成城牆一樣使用,關是這小段,每一里地駐紮一百個人都需要一支龐大的軍隊駐紮,再算是後勤,則更加能恐怖。

長城的一些要地關隘,確實可以作爲永久性作戰防禦工事,駐紮大軍。

但大多數城段,只是作爲哨塔使用,駐紮少量人馬,隨時監測和傳遞遊牧民族的動向。

不過其最重要的目的,是改變遊牧軍隊的進軍路線,製造戰略上的先機。

北方的山和西南那種到處都是九十度甚至超過九十度懸崖林立,山高溝深,稍有不慎就會粉身碎骨的山是不同的。

植被沒有那麼茂密,地勢沒有那麼險要,大量的遊牧騎兵南下時很多山地丘陵馬匹是可以越過的,只是速度慢了一些而已。

正因如此,他們選擇的進軍路線其實很多,想要南下非常迅速和自由。

可有了長城之後就不一樣了,史皇帝撫摸着這些古老的磚石,就像這條數百里的北齊長城,即便它已經飽經風霜,可一條平均高度三丈多,城頭可以跑馬的長牆立在這,橫亙數百里,即便沒有人把守,遼軍的大規模部隊也不可能翻越。

這樣的牆近千斤重的馬肯定是翻不過來的,人如果不着甲,可能有少數身手好的能翻過來,可要說一把一支大軍送過來那就是癡心妄想。

這就是這條長城最大的作用,如果沒有北齊修建的長城,契丹人南下完全可以不走大道,北口東西兩側的山並不高,也不是非常陡峭,他們可以翻山越嶺,到處去走,漫山遍野都是道。

有了這條長城在這,即便城頭無人把守,即便長城已經廢棄多年,遼軍大部南下,就必須集中走北口關門,無論來多少大軍,都要集中在北口關城越過大道,隨後走河谷南下檀州。

這就是長城最大的戰略意義,它能完全改變敵人的行軍路線,讓北方南下的軍隊必須聚集到某些固定隘口,並且使得防守方可以預料路線。

不然在漫長的數百里地界上,誰能猜到北方南下的大軍會從哪裡越過山地。

畢竟是隋唐也在使用的長城,這條長城上沒有什麼大斷口,保存十分完好,在北口關城附近,遼國人拆掉了關城大門,廢棄了城樓,因爲這裡的關門十分寬闊,他們沒有拆了城樓。

史皇帝和李處耘等將領實地研究了一天,得出結論,關城不用修復了,那裡也不是他們的主要依仗。

他們要在後方設三個蓮花堡,在關城南面河谷和東面山坡上組成豎着“品”字形的結構來阻擊遼軍。

這種佈置是史皇帝的意見,這與如滑鐵盧戰役中空心方陣的部署類似,主要是爲形成交叉火力,讓各個堡壘之間可以互相火力支援。

其二則是將兩個堡壘設在河邊,這樣沿河北上的船隻可以支援堡壘,運送補給,補充人員,撤離傷員之類的。

將遼軍放過北口是主要戰略,北口不寬,他們的人展不開,而秦軍也沒法佈置太多人。

所以史從雲的戰略是以北口最前方的蓮花堡爲基礎,連通後方檀州,順州構成一條防線和補給線,利用河谷山地和蓮花堡,火炮阻擊遼軍。

全局戰線上還有西面居庸關,東面行州,營州,渝關要防守,一旦遼軍集中兵力在一處,則另外兩處就快速往北突破。

如果他們分散兵力,則很可能在三路上都不是秦軍對手。

在一天前,史皇帝也給還在猛攻雲州的向訓送去加急軍令,讓他如果詔令到時還沒打下雲州,暫緩進攻,將兵力往東面涿州,居庸關一帶靠攏,隨時準備支援郭進,楊繼業,李繼隆,準備應對遼軍可能到來的反撲。

如果遼軍沒有從居庸關一帶反撲,他們也不用急着去打雲州,而是向東北迂迴,進攻燕山後方的奚王牙帳。

三天後,蓮花堡選址完畢,大批工匠開始工作,河道中,大道上到處都是秦軍人馬和船隻。

北口附近只有一個北口村,有十六戶人家,都被迫暫時南遷。

就在當天,東面也傳來好消息,林仁肇軍已經拿下平州和營州,正向渝關進軍。

史皇帝鬆了口氣,同時心裡的把握又多一分。

這場仗打到這,他們戰略上完全是主動的,無論遼國敢不敢南下,他們都穩賺。因爲燕山以南大片土地已經拿下。

對於耶律賢來說就不是了,他幾乎沒有選擇,他就算害怕,想要先穩定政權,養精蓄銳在與秦軍一決生死都很難。

國土淪喪,他上位不清不白,如果不敢出兵,如果任由秦軍攻佔他們的核心領土,即便外敵不動手,內部也會很多反對他的人跳出來。

對於史皇帝來說,遼軍要大規模南下必走北口澶州一段,數百里的北齊長城立在那,除非遼軍真有時間和精力去慢慢拆牆。

遼軍來,他們就用河谷加上棱堡火炮大量殺傷,遼軍不來守着就是,這樣各路軍隊能更加肆無忌憚的在燕山附近和雁門關以北攻城略地。

這也算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了,這些長城可不是一朝一夕能修建起來的。

很快,大量的工匠和士兵配合下,北口南面的蓮花堡正在拔地而起,而北口外的秦軍斥候也正向更加北面的奚人地盤靠近,探查遼軍動向

355、史從雲的好寶貝304、火急火燎272、漢中門戶202、三江口之戰(四)225、接連告捷404、騰龍二年445、女人的宿命第559章 定難軍的選擇89、戰地黃花分外香(一)274、兵臨利州285、宮中厲害343、太原,大梁130、破盛唐、壽州戰事;500字,求點點訂閱409、空前的艦隊82、郭榮治佛第544章 鋪開的網163、李處耘的機遇203、致命火雷310、愛民如子史從雲237、三關之戰(四)457、下揚州167、裝文化人的逼+受降(六千七百字)7、交代後事481、南唐棋局67、大工程師韓通343、太原,大梁第505章 黑山之變(上)第544章 鋪開的網416、高手遇上愣頭青第549章 西北部族軍371、魔幻現實主義的南漢32、忻口(二合一)93、戰地黃花分外香(終,二合一)230、遼國的大動作105、潼關偶遇河中監軍48、樞密使魏仁蒲455、進軍路線422、無力296、要三次才成401、占城國229、南北震動193、上兵伐謀第521章 掐出命運的咽喉471、兩軍差距177、史從雲的高論(續)382、閃擊(一)386、擴充水軍442、番禺不速之客250、迫在眉睫442、番禺不速之客196、偷襲老同志483、烈火烹油320、郭進245、宿命291、冰肌玉骨清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暖332、荊嗣165、沒辦法,他是帶着大軍來談判的172、大朝會265、顯德的最後一年35、熱心腸的史從雲59、郭榮的決策(下)53、此路不通122、不安475、四路開花236、三關之戰(三)35、熱心腸的史從雲第522章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318、聯盟利害388、使團到京71、勢如破竹(二合一4000字)496、能人老趙409、空前的艦隊386、擴充水軍273、老將王全斌第552章 反水260、心頭大患156、投降337、遍地開花497、技術的進步124、不動如山史從雲(一)四千字大章,求訂閱第569章 千古一帝(正文終)234、三關之戰(一)119、南下181、歷史的脈絡158、拿下壽州、泗州468、西路大軍43、再見潘美161、兵入長江,耀武揚威,風動金陵(中)304、輪到太后跪朕了第539章 抉擇128、攻城略地的序幕(4000字)5、戰爭的消息222、天子的縝密安排139、南唐全面反攻(四千)44、膨脹的史從雲419、進攻的原則(下)381、槍出如龍268、王昭遠給的意外理由184、火藥作的事326、反擊
355、史從雲的好寶貝304、火急火燎272、漢中門戶202、三江口之戰(四)225、接連告捷404、騰龍二年445、女人的宿命第559章 定難軍的選擇89、戰地黃花分外香(一)274、兵臨利州285、宮中厲害343、太原,大梁130、破盛唐、壽州戰事;500字,求點點訂閱409、空前的艦隊82、郭榮治佛第544章 鋪開的網163、李處耘的機遇203、致命火雷310、愛民如子史從雲237、三關之戰(四)457、下揚州167、裝文化人的逼+受降(六千七百字)7、交代後事481、南唐棋局67、大工程師韓通343、太原,大梁第505章 黑山之變(上)第544章 鋪開的網416、高手遇上愣頭青第549章 西北部族軍371、魔幻現實主義的南漢32、忻口(二合一)93、戰地黃花分外香(終,二合一)230、遼國的大動作105、潼關偶遇河中監軍48、樞密使魏仁蒲455、進軍路線422、無力296、要三次才成401、占城國229、南北震動193、上兵伐謀第521章 掐出命運的咽喉471、兩軍差距177、史從雲的高論(續)382、閃擊(一)386、擴充水軍442、番禺不速之客250、迫在眉睫442、番禺不速之客196、偷襲老同志483、烈火烹油320、郭進245、宿命291、冰肌玉骨清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暖332、荊嗣165、沒辦法,他是帶着大軍來談判的172、大朝會265、顯德的最後一年35、熱心腸的史從雲59、郭榮的決策(下)53、此路不通122、不安475、四路開花236、三關之戰(三)35、熱心腸的史從雲第522章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318、聯盟利害388、使團到京71、勢如破竹(二合一4000字)496、能人老趙409、空前的艦隊386、擴充水軍273、老將王全斌第552章 反水260、心頭大患156、投降337、遍地開花497、技術的進步124、不動如山史從雲(一)四千字大章,求訂閱第569章 千古一帝(正文終)234、三關之戰(一)119、南下181、歷史的脈絡158、拿下壽州、泗州468、西路大軍43、再見潘美161、兵入長江,耀武揚威,風動金陵(中)304、輪到太后跪朕了第539章 抉擇128、攻城略地的序幕(4000字)5、戰爭的消息222、天子的縝密安排139、南唐全面反攻(四千)44、膨脹的史從雲419、進攻的原則(下)381、槍出如龍268、王昭遠給的意外理由184、火藥作的事326、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