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火急火燎

當晚,發生了很多事。

史從雲讓宮女給小黃花找了一些保暖的衣物,問她吃飯沒有,小姑娘點頭,然後告訴他趙姐姐帶她去吃了,安排她和費氏族住在一個院子裡。

史從雲點頭,有趙侍劍幫他安排,家裡的事他根本不用擔心,他弄多少小老婆回去,都能養得好好的。

過了一會兒,趙侍劍也來了,史從雲連讓人請她來萬歲殿和自己睡,等趙侍劍一到就親熱的上去道:“媳婦,來來來,快坐,爲夫給你揉揉腿。”

半年不見,趙侍劍的小腹已經隆起明顯,他在前線就知道趙侍劍和周憲有身孕的事,如今再見,趙侍劍原本清瘦的臉蛋也圓潤一些,透露母性的光輝。

趙侍劍沒說,癟了癟最,淚光閃閃的鑽進他懷裡,一邊抽泣一邊委屈巴巴的說:“還不知道你,因爲幫你安頓好費氏,才說好話給我聽。”

“哪會,你纔是我的心頭肉啊!”史從雲臉不紅心不跳,張口就來。

過一會兒趙侍劍不哭了,史從雲把輕輕抱起來,放在大腿上,大手撫摸隆起的小腹,“好像有動靜,這裡面就是咱們的血脈啊。

我現在是天子了,他們都說天子是龍,裡面就是條小龍,可能正在游泳。”

趙侍劍被他逗笑,面露紅霞,“不許說怪話。”

“這怎麼怪了,你說說看,朕是不是龍。”史從雲哈哈大笑,又湊到她耳邊壞笑道:“本來想給你看看我的大龍,不過現在不行了,這小東西佔着他爹的窩,讓他爹不痛快,等將來長大了,非多打幾頓解氣不可。”

趙侍劍被他氣笑,“哪有這樣當爹的......”就和他笑鬧起來。

其實史從雲心裡是虛的,他剛剛在府符太后那騰雲駕霧,早沒了龍龍騰虎躍的威風。

之後夜色已深,宮裡他讓王秋帶着宮女去整理趙侍劍帶來的東西,把趙侍劍留下,在萬歲殿裡和他睡覺,小黃花在側殿睡。

他難得睡了一個安穩老實的覺,沒有動手動腳,反而小心翼翼。

第二天一早,史從雲起牀,早在外面等候的宮女要進來服侍,不過小黃花更勤快,史從雲讓他們照顧趙侍劍。

宮裡也是有官僚制度的,只是官吏多是女人。

總體來說就是唐朝延續下來的“六局二十司”制,其中六局的首官女官都是正五品,有正經俸祿。

尚宮局,管司言,

尚儀局,管司籍,

尚服局,管司璽,

尚食局,管司膳,

尚寢局,管司設,

尚工局,管司制。

其中和史從雲接觸最多的就是尚宮局,因爲她們是隨時跟在天子身邊,有什麼事需要隨叫隨到,很多時候都是天子吩咐尚宮局的女官,然後再傳令讓其它各局照辦,和他接觸最多。

進宮一晚他就已經感覺到了,一面讓宮小黃花伺候他洗漱,一面問更在旁邊的女官,“你叫什麼?”

“回稟官家,下官姓林,單名玉。”

“林黛玉.......”史從雲下意識道。

“官家說什麼?”

史從雲笑道:“朕給你賜個名,往後你叫林黛玉吧。”

“多謝官家!”女官林激動的跪下、

他惡趣味的點頭,讓她起身,這女官看起來不過二十五六的年紀,應該是從哪家勳貴家子女中選上來的。

“林尚宮,往後你要注意,有些事如果拿不定主意就問貴妃如何處理。”

“是!”

史從雲點頭,“林黛玉啊,會寫字嗎。”

“稟官家,不只寫在,些文章也成。”林尚宮急忙道,目光中充滿期待。

史從雲點頭:“好,你把宮裡的吃穿用度,比如平時吃幾個菜,大體有什麼,每天的花銷有哪些等,一一都寫寫,可以去問其它各局,儘量寫詳細些,等哪天閒暇,朕要看看。”

“遵旨!”女官非常激動,連領命。

進入皇宮事情很多,史從雲也不急着去看周憲、費氏,他還沒被衝昏頭腦,這兩天主要還是把一些事情走一遍流程。

太陽剛起來,史從雲草草吃了點東西,然後林尚宮來彙報,禮部官員,中書門下的宰相們已經求見。

史從雲便讓林尚宮找人同知皇后來萬歲殿。

不一會兒,早就盛裝打扮的符六妹在衆人簇擁下到了萬歲殿。

六妹其實年紀還小,哪怕現在也不過十八九歲的年紀,可愛漂亮的臉蛋上稚氣未盡脫,穿着皇后的華服,曾經她姐姐的鳳冠戴在頭上有些顯大。

史從雲伸手拉住她,六妹很激動。

她身後身後還有衆多兩列宮女隨行,當然太后也在旁邊,這是史從雲昨晚上一邊推車,一邊跟符太后交代的。

六妹第一次當皇后,不知道禮儀,讓後宮的女官教她需要時間,可事情不等人,不如讓親姐姐跟着她,到時指點一二,馬馬虎虎就混過去了。

當天,史從雲到垂拱殿和百官匯合,隨後天子儀仗擺開,滿朝文武隨行,天子和皇后輦駕從宣佑門往北,出拱寰門,到達內城,隨後往東到五丈河倉附近,隨後往南又走數裡,從朝陽門出。

隊伍漫長,陣仗很大,車馬連綿不絕,自然引來衆多百姓圍觀。

史從雲在輦駕中把玩六妹的小手,時不時往外面看一眼,感覺拉風極了。

出大梁城後往南,隨後一路都是禮部官員主導,登山祭拜山神,上天,就是一路走很累,有一段上山的石階,山上已經到處是王仲帶的士兵護衛,但臺階是實在太多,走到一半多有些走不動,不過她還咬牙堅持。

史從雲乾脆把她背起來走,六妹的體型和他相比簡直不值一提,輕飄飄的,不過皇后害羞得不敢看人。

周圍那些文武大臣見狀有些老流氓哈哈大笑,有些則不好意思的避開目光,也沒人說什麼。

很快到了山頂,祭祀的犧牲已經昨夜連夜送上來,隨後按着禮部官員的安排,整個流程十分順利,翰林院的官員們出來讀了一些他聽不太懂的文章,隨後就是到處燒香,又有禮部官員把一些禱詞恭敬送到他手中。

讓他告訴上天,告訴先祖自己的功勞也業績,已經開廟立國的事情。

結果史從雲有些懵了,這些禱詞裡有很多生僻字,古人就是這樣,覺得詞句越生僻,知道的人越少越高大上,所以在這樣場合的詞句可想而知。

好在這件事在李谷提醒下,由於六妹代勞,按李谷的說法,皇后也是一家人,可以向上天先祖彙報。

之後各種儀式其實都不累,就是站得腿麻。

到太陽西斜,浩浩蕩蕩的隊伍才陸續下山,所有事情都草草的來了一邊簡易版,雖然隆重,但也簡單。

原本史從雲需要在山上住一天或者幾天,不過他拒絕了,要求立即回宮,第二天舉行登基大典,一刻也不耽擱。

第二天,皇宮裡舉行了隆重的登基大典,史從雲昏昏欲睡的任由禮部那些老頭擺弄,感覺比上戰場還累人。

熬了半天,終於到下午,史從雲車架遊街,穿過了大梁的幾條主要大道,告訴京城百姓,新皇帝上位。

路邊到處都是百姓,擠着想看一看皇帝的樣子,還有小孩被父母放在肩頭,好奇的看向他。

百姓們們見皇帝車架過來,都紛紛好奇張望,也沒什麼跪拜,但歡呼聲確實不少。

王仲確實問過他,要不要路邊的內殿直士兵等車輦過來就讓百姓跪下,那樣更威風些,史從雲搖頭拒絕,告訴他不用,他就喜歡看人多熱鬧。

其實越是站得高,看得越清楚,對那些框框條條,各種東西也沒那麼重視。

再者現在還不是明、清,很多東西是很寬鬆的。

看社會風氣首看法律刑罰,因爲一朝的法律刑罰殘酷不殘酷是塑造社會風氣的重要原因。

宋代的刑罰比唐朝還輕,是古代封建帝國中最輕的,這本來正常,就像唐朝比漢朝輕,漢朝比秦朝輕一個道理,社會是要往前進步的。

可等宋之後反而看起來不正常了,就像來個大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特別明、清,不但沒輕,反而越來越殘酷,什麼滅三族不爽滅九族,滅九族不爽滅十族,腰斬,凌遲等等各種酷刑肉刑要麼被重新啓用,沒有的就自己發明出來。

這樣的刑罰下,社會風氣也越發保守、森嚴和死氣沉沉,這就是後來多數人對古代社會的理解,因爲明、清距離最近。

但現在其實是不同的,而且非常不同。

如今即便戰亂連連,很很多事是十分寬鬆的,大家也沒那麼“講究”。

特別是在忠孝節義,綱常倫理,稱呼,名號,以及一些虛頭巴腦的東西上,都沒那麼斤斤計較。

且不說普通百姓,皇帝都沒那麼多講究。

趙匡胤篡位後仍對郭榮遺孀叫太后,叫太后的父親還是叫國丈;叫前朝駙馬張永德依舊叫駙馬;叫他的一些愛將之類的還是老樣子,基本都是愛怎麼稱呼怎麼稱呼。

批示奏疏的時候也會髒話連篇,連登基大典,設宗廟社稷,祭拜天地的大事都是抓緊時間草草搞定了事。

文武百官也沒人覺得不妥,天下也沒人說什麼。只有竇儀有次批評趙匡胤,別見大臣的時候老是隨隨便便的,衣衫不整,身爲皇帝,少說穿戴整齊點。

這個時代,乃至之前的漢、唐,很多地方根本就沒明、清及其之後鬧出來的那些森嚴風氣,以及各種瞎講究,社會風氣也比較隨性,開放。

像趙匡胤和李世民等開國皇帝都差不多,至於劉邦就更不用說了,他簡直是一朵奇葩。

要說不循規蹈矩,劉邦幹出來那些目無崗紀,不守規矩的事都能寫本書,而且絕對是讓人忍俊不禁的書。

這種開放的風氣,從漢朝就已經定下,之後一直延續發展。

很多人只知道漢朝打仗很多,打仗很猛,但不知道跟隨衛、霍建功立業封侯的人好幾個都是匈奴人,率先進軍西域的先鋒將領也是匈奴人,甚至漢武的託孤大臣中有一個也是匈奴人,他當初是被霍去病俘虜的。

再比如趙破奴率七百騎兵出玉門關攻破車遲,樓蘭,圍困中亞兩個國家;還有那場“雖遠必誅”,在今鹹海附近殺了郅支單于的大戰等,這些大戰中遠征的漢軍其實數量不多,大頭是西域各國派出“協從軍”。

漢朝繼承秦朝很多東西,其中廣博開發,吸納天下人才這點也是。

所有人不會因爲出身而區別對待,也不會抱着自己的東西不放,兼容幷包,對外族殺歸殺,打歸打,也一直秉持開放態度,只要有本事,不看出身,不看是哪裡人,有功就賞。

這也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如果統觀歷史會發現一個有趣現象,無論是漢人自己,還是外族,用“漢”爲國號的國家,割據政權等,多到離譜。

以致歷史上都寫不過來,只能給他加別名來區別。

如西漢、東漢、季漢、南漢、北漢、後漢、玄漢、盆漢、成漢、漢(趙)、刑漢、侯漢、朱漢、王漢、郝漢、陳漢.......

乃至現在,北面的遼國很多人一廂情願的說他們是繼承大唐,可他們自己是不承認的,他們的皇帝直接就說過,想做漢高祖。

某種程度上,遼國算是成功了一些,因爲自漢朝立下規矩後,之後無論是魏晉北朝,還是隋、唐,乃至到如今五代十國,衆多無論哪裡來的人,多數都想着要做漢高祖,一旦立國也遵循漢人的規矩,以夏、商、周,春秋戰國的古國名爲國號,這樣無論怎麼變,都以示同源。

但遼國打破這千年來的規矩,並且沒有受到懲罰,於是規矩就變了。

之後在遼國治下女真人,蒙古人等紛紛立國,他們立國就不再如當初他們的祖先那樣,依舊循序漢朝的規矩,而是跟着遼國。

金國的金,就是仿效遼國,遼國以鑌鐵爲國號,女真人就以黃金的金爲國號,而蒙古人起初的蒙兀王也是遼國封的。

等到蒙古人徹底用武力吞沒所有南面的山河之後,通行千年的規矩徹底被打破,由漢朝留下的規矩變成了遼國爲開端的規矩,也標誌着農耕民族在在政治,文化,軍事上佔據千年的主導地位丟失。

這點來說遼國確實差點成爲他們夢想的漢高祖,制定新的規則,可惜他們始終沒法往南,沒把自己那套推行出去,最後還是靠蒙古人。

短短兩天,從立宗廟社稷,到登基大典,史從雲快馬加鞭,草草走了一遍,等第三天,朝議已經正常開始,龐大的國家機器再次運轉起來。

而此時,史從雲篡位,改國號爲秦的消息,差不多也已經陸陸續續到了天下各處........

第546章 肢解第539章 抉擇107、歸心似箭97、花蕊之心280、北面兵鋒472、俘獲林仁肇443、笑裡藏刀348、殺神史從雲323、劉繼業第544章 鋪開的網第520章 二十萬大軍482、東線戰事181、歷史的脈絡425、兵臨廣州209、大戰善後260、心頭大患259、彰武109、醉翁之意不在酒340、北漢亡國98、鳳州城破(二合一)230、遼國的大動作373、江南江北255、北面部署229、南北震動226、偷襲,接着偷襲!119、南下455、進軍路線359、暗流涌動394、玉帝與火炮第548章 聖駕到達上京411、出兵的消息+速戰速決40、內殿直(二合一)294、斯虎(下)+風雨欲來(一萬字)158、拿下壽州、泗州316、態勢290、投降之後241、鏖戰441、李煜對策17、史官誠不欺我!256、蕭綽51、伐蜀戰略第528章 北口戰役(二)241、鏖戰460、周憲的姊妹情深243、圍殲184、火藥作的事495、戰爭推動的漢化348、重圍429、霹靂陣(下)第518章 雲泥之別298、江中黑龍291、冰肌玉骨清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暖352、雁門北望480、令人失望的突火槍第554章 大內皇城(上)267、準備342、暗流128、攻城略地的序幕(4000字)219、老爹的執念335、神兵天降233、失利,敵軍高手212、燙手山芋171、史從雲的封賞457、下揚州381、槍出如龍94、一錘定音270、蜀國出兵341、符太后的處境110、周朝宰相們28、魏王符彥清232、南下265、顯德的最後一年234、三關之戰(一)89、戰地黃花分外香(一)271、旗開得勝179、蜀中後蜀110、周朝宰相們466、出兵之時28、魏王符彥清462、匪夷所思419、進攻的原則(下)199、三江口之戰(二)152、周軍在幹什麼?199、三江口之戰(二)467、四路大軍2、趙家小娘61、給老趙悄悄安排下(二合一)426、堅壁死守334、奇兵82、郭榮治佛331、全都想要198、三江口之戰(一)2、趙家小娘第540章 536北口之役(終)297、安排391、史從雲的xp177、史從雲的高論(續)352、雁門北望
第546章 肢解第539章 抉擇107、歸心似箭97、花蕊之心280、北面兵鋒472、俘獲林仁肇443、笑裡藏刀348、殺神史從雲323、劉繼業第544章 鋪開的網第520章 二十萬大軍482、東線戰事181、歷史的脈絡425、兵臨廣州209、大戰善後260、心頭大患259、彰武109、醉翁之意不在酒340、北漢亡國98、鳳州城破(二合一)230、遼國的大動作373、江南江北255、北面部署229、南北震動226、偷襲,接着偷襲!119、南下455、進軍路線359、暗流涌動394、玉帝與火炮第548章 聖駕到達上京411、出兵的消息+速戰速決40、內殿直(二合一)294、斯虎(下)+風雨欲來(一萬字)158、拿下壽州、泗州316、態勢290、投降之後241、鏖戰441、李煜對策17、史官誠不欺我!256、蕭綽51、伐蜀戰略第528章 北口戰役(二)241、鏖戰460、周憲的姊妹情深243、圍殲184、火藥作的事495、戰爭推動的漢化348、重圍429、霹靂陣(下)第518章 雲泥之別298、江中黑龍291、冰肌玉骨清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暖352、雁門北望480、令人失望的突火槍第554章 大內皇城(上)267、準備342、暗流128、攻城略地的序幕(4000字)219、老爹的執念335、神兵天降233、失利,敵軍高手212、燙手山芋171、史從雲的封賞457、下揚州381、槍出如龍94、一錘定音270、蜀國出兵341、符太后的處境110、周朝宰相們28、魏王符彥清232、南下265、顯德的最後一年234、三關之戰(一)89、戰地黃花分外香(一)271、旗開得勝179、蜀中後蜀110、周朝宰相們466、出兵之時28、魏王符彥清462、匪夷所思419、進攻的原則(下)199、三江口之戰(二)152、周軍在幹什麼?199、三江口之戰(二)467、四路大軍2、趙家小娘61、給老趙悄悄安排下(二合一)426、堅壁死守334、奇兵82、郭榮治佛331、全都想要198、三江口之戰(一)2、趙家小娘第540章 536北口之役(終)297、安排391、史從雲的xp177、史從雲的高論(續)352、雁門北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