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5、進軍路線

林仁肇裸着一邊胳膊,身上青色猛虎紋身格外猙獰,此時已經初冬,即便在大江以南,也已經冷得嚇人,像他這樣的着實不多。

林仁肇生性剛強,武藝高強,身材魁梧,他站在船頭,就如一隻巨熊,旁邊人看着都覺得自己變小了,加之身上虎形紋身,光看着就令人敬畏害怕。

不過將士們倒是不怕,因爲林仁肇和他們所有跟過的上司都不同,從來都是跟他們同甘共苦的,平日吃喝拉撒,都和將士們一樣,這樣的人物在軍中打着燈籠都難找。

他們只聽說林將軍原是閩國裨將,因爲兇悍在當地很出名,人稱林虎子,閩國滅亡後纔到江南。

如今身爲南都留守,也是位高權重,這其中有十幾年前在淮南立下的戰功,也有朝堂中樞密相公陳喬的提攜。

他看着南岸,好久沒有回神。

過了一會兒,手下指揮使來交接,他們今天的巡江結束了。

指揮使一面交接腰牌,一面說着江面情況。

他們巡江在南都附近(南昌),林仁肇身爲南都留守,附近的江防都是他的職責所在,他向來一絲不苟,而且十分謹慎,同僚們的輕慢態度讓他十分不爽。

他們都太過輕慢,麻痹大意,北方的國主說不會南下,他們便天真的信以爲真,對北面卑躬屈膝,不敢反抗。

國主再三交代他,在南都不得擴軍,不得太靠近江南北岸,以免引來史從雲的不滿。

林仁肇覺得十分窩囊,卻也只能答應。

因爲他想起陳公對他的交代,樞密使公陳喬是提拔他的人,也是對他最好的人,他是個頂天立地的漢子,恩情自然要還。

他還記得當初送別他來南昌時,陳公送他到江邊,還對他說“仁肇將外,喬居中掌機務,國土雖蹙,未易圖也。”

自那時起,他便將陳公視爲恩人知己,好幾次他差點和朝中大臣和國主鬧翻,因爲他們軟弱怕事,根本不敢正視北面的威脅,最後都被陳公攔着。

他如今還清晰記得,年前他曾藉着入宮的機會,在宴會間隙面見國主,與花園中向其諫言:“淮南兵弱,秦國又連年用兵,先後平定西蜀、荊湖、嶺南,千里奔波,士卒勞累,這正是可乘之機。

陛下只要給臣數萬兵馬,臣就能奪取淮南。陛下可以對外宣稱臣起兵反叛,那麼臣若成功,淮南歸國家所有,臣若兵敗,陛下便滅我滿門,以此表示陛下並不知情。”

當時國主大驚失色:“你千萬不要胡說,這會連累到國家的。”

自那之後,國主再也不見他,還讓他不要擅自離開南都

林仁肇嘆口氣,這才發現對他彙報的指揮使也心不在焉,隨意交接便想離開。

他大怒道:“站住,江防大事,死生之重,北面大敵虎視眈眈,你怎麼能這麼兒戲!給我重來!”

指揮使被嚇一跳,也不敢反駁,立即挺直腰桿,認認真真的報告了今天巡邏的情況。

林仁肇聽完,這才讓他離開,船上氣氛一時有些壓抑,旁邊的士兵也嚇得連直起腰桿來。

他的書記文官連笑道:“將軍,他們也是無心之失,這幾年來,北面的秦軍從來沒有過什麼動作,也不怪將士們不上心,何況國主那邊也再三交代,不能與秦軍起衝突。

大江沿岸,咱們的同僚也沒那麼上心的,只有咱們的將士在死撐並不合適。”書記官斟酌了一下用詞,最終突出合適兩字。

林仁肇看他一眼,一臉嚴肅:“他們是他們,我們是我們,他們怎麼做事不能影響我們。

他們都是蠢貨,輕信秦國,如果在你嘴邊放一塊肥肉,就算是條蠢狗也知道去咬上一口,他們居然會蠢到以爲史從雲能放着不咬!”

書記官嚇了一跳,連道:“留守,可不能說這樣的話,被外人聽去,咱們有麻煩的。”

林仁肇十分不滿,卻也沒辦法。

他如今駐守的位置是國家的西大門,沿江往西,就是秦國的荊南,江陵。

他早想過,如果秦國要出兵江南,他們的主力不太可能直接走大江對岸過來,因爲萬一渡江不成,主力大軍被堵在江畔,很可能就前功盡棄,到時再繞路就來不及了。

最穩妥的主力進兵方式,是走潁州,下襄州,從荊南,江陵,沿着長江從西向東進軍江寧府(金陵),這樣一路上上有很多地方都方便渡江。

基於這種判斷,他好幾次向國主上疏,希望加強武昌守備,同時將鎮南軍的兵力加強到奉化軍鎮去。

鎮南軍在洪州附近(今南昌附近),看似重要腹地,實則如果秦國真打過來,都不會多看一眼,國家在那囤積大軍,完全沒有必要,浪費糧餉。

反而是北面江州(今九江市),湖口一帶纔是關鍵,那裡的奉化軍應該加強,如果他這裡的南都(武昌)軍團作爲第一防線被突破,那九江,湖口必成第二防線。

可惜他的所有上疏都如石沉大海,毫無反應,之後還收到陳公的秘信,說讓他不要在上疏,國主對此已經厭煩了,對他不好。

從那之後,他便不再上疏,只能不斷加強自己的武昌守備。

而南面新上任的鎮南軍節度使朱令贇據說是國主欽定的大將,不過見面之後他卻覺得是個慫包,和其關係也不太好。

或者說與同僚以及朝中官員,除去陳公,以及徐公之外,就沒有誰和他關係很好的。

徐公(徐鉉)是他一一個看得起的文人,在和朝中那些軟骨頭不同,雖然都是讀書人,但徐公格外有骨氣,見面不多,可他映象很好。

林仁肇不管將士們的抱怨,又在下午重新制定了計劃,加強了南都武昌附近江防部署,雖然沿江其它同僚大多散漫不當回事,可他卻一刻都不敢放鬆。

“主力走唐州,襄州(襄陽),荊南(今荊州市),沿江陵動進,進攻南都武昌。”樞密院中,魏仁浦提出自己的建議。

年關將至,戰爭準備已經進行一年,樞密院裡擺着暖和的炭火,門窗都留了縫隙,一圈人正一面烤火,一面圍坐着商議光於進攻南唐的進兵路線。

如今打南唐,可謂敵我最懸殊的一次戰爭,南唐的實力完全沒法和秦國相提並論。

所以這次打仗,史皇帝定下了目標,不只是能打過去那麼簡單,最重要的還是少殺人,少破壞南唐的經濟基礎,不讓百姓受苦。

基於這樣的要求,樞密院提出兩點。

一、沿江進攻,不向南縱深展開開兵力,主力軍隊打沿江重鎮。

二、各路軍隊直取其首都江寧城,打下江寧其它地方自然就臣服投降。(既金陵,南唐改爲江寧,但北方人大多數時候依舊習慣叫金陵)

三、戰爭如果不順利,就改爲消耗戰,不發動強攻,大軍不就地就糧(就地搶糧)。

史從雲十分同意,第一點從戰略上來講,如果拿下江邊重鎮,那南唐基本也就亡國了,而南唐幾個重要軍鎮,武昌朕,鎮南軍,奉化軍,鎮海軍,江陰軍,基本都是沿着長江部署的,不向南打,能加快戰爭速度,又能避免戰爭的大規模破壞。

第二點則最爲重要,直取金陵,其它不管,這樣能把對南唐全國的破壞降到最低,而南唐戰鬥意志也不強,如今他們已經三面被大秦國土包圍,成了小的國中之國,只要金陵陷落,其它地方絕大多數也就投降了。

第三點則是基於兩國國力來說,根據盧多遜和武德司間諜的秘密回報,南唐國人口大致在五百萬左右,這和如今地大物博,人口兩千萬左右的秦國來說,完全不是一個量級。即便不能迅速取勝,耗也能耗死他們。

閭丘仲卿就提過,據他的推算,就算情況最壞,秦軍渡江都不成功,也之需要常年襲擾,讓南唐國在長江沿線保持三十萬軍隊,那也只需十年,龐大的軍費開支和後勤補給就會讓他們的國家完全撐不住而崩潰。

當然,那是下策,史皇帝等不了十年,他也不想要一個餓殍遍野,人口銳減的江南。

他想要的江南是物產豐富,魚米之鄉,人丁興旺,美女很多的江南。

正當史皇帝躊躇滿志,用手劃過襄州,荊南,江陵等沿江城市時,手一下停住了,停在南唐國的西大門武昌上。

他皺眉,因爲南唐西面的守門人是南都留守林仁肇

林仁肇可是老朋友了,十幾年前的淮南之戰的老朋友,他的悍勇和膽色至今還讓包括史皇帝在內的很多後周老將記憶猶新。

魏仁浦,閭丘仲卿,範質等人見他皺眉,也很快猜到了原因在哪。

林仁肇守着武昌,主力進軍的第一道大門,多少會讓人有些不安。

“這是個變數,如果有辦法的話最好想想。”史皇帝下了定論。

“遵命,官家,我們和武德司那邊溝通溝通,看看在接下來的一年裡能不能想想什麼法子。”閭丘仲卿拱手。

史從雲點頭:“別的都行,最好把這個換了,讓盧多遜那邊也運作運作,先摸清楚林仁肇在南唐國的處境,他在那實在不讓人放心。”

243、圍殲206、天子的決心477、南院盤算369、被自己的英明神武折服464、解散神火軍403、分裂的前兆293、蜀國亡國494、北望373、江南江北216、三角形的權力334、奇兵390、討價還價112、這人真有點東西!35、熱心腸的史從雲138、雲哥兒的軍隊(四千)262、擺平皇后392、洸口練兵465、南北296、要三次才成265、顯德的最後一年140、新軍馭浪直第530章 山後之戰(上)第548章 聖駕到達上京3、五代兵將131、敏感的符皇后152、周軍在幹什麼?474、破奉化300、天下大勢355、史從雲的好寶貝80、雲哥兒的情書170、未來的思考296、要三次才成124、不動如山史從雲(一)四千字大章,求訂閱94、一錘定音69、符皇后第549章 西北部族軍429、霹靂陣(下)294、斯虎(下)+風雨欲來(一萬字)379、君臣413、打穿246、爲有犧牲多壯志349、遙知百戰勝,定掃鬼方還第528章 北口戰役(二)92、戰地黃花分外香(四)410、江邊的套路436、番禺城破23、對論+焦灼戰事第564章 國務433、疑雲74、一決雌雄274、兵臨利州303、光速登基299、坤寧宮的愁緒第563章 北方戰事227、兵臨城下456、江山美人的選擇84、青帝萬里月輪孤,掃盡浮雲一點無(二合一)414、靜江23、對論+焦灼戰事68、大軍向西開拔231、北進,繼續北進!28、魏王符彥清372、996192、四路大軍296、要三次才成413、打穿109、醉翁之意不在酒403、分裂的前兆462、匪夷所思394、玉帝與火炮35、熱心腸的史從雲250、迫在眉睫第514章 喜憂參半32、忻口(二合一)53、此路不通215、大周與契丹的河北戰事123、某爲前鋒!(五千字,求訂閱)407、廟算(下)212、燙手山芋292、飼虎(上)302、禪位149、戰事起!221、戰爭藉口第514章 喜憂參半352、雁門北望204、塵埃落定(今日一萬六千字!)210、交鋒289、大理寺206、天子的決心222、天子的縝密安排196、偷襲老同志4、史彥超歸來142、玉人何處教吹簫第510章 桑乾河之戰(二)424、大潰敗232、南下281、氣氛267、準備85、與王景的交易182、馮繼升
243、圍殲206、天子的決心477、南院盤算369、被自己的英明神武折服464、解散神火軍403、分裂的前兆293、蜀國亡國494、北望373、江南江北216、三角形的權力334、奇兵390、討價還價112、這人真有點東西!35、熱心腸的史從雲138、雲哥兒的軍隊(四千)262、擺平皇后392、洸口練兵465、南北296、要三次才成265、顯德的最後一年140、新軍馭浪直第530章 山後之戰(上)第548章 聖駕到達上京3、五代兵將131、敏感的符皇后152、周軍在幹什麼?474、破奉化300、天下大勢355、史從雲的好寶貝80、雲哥兒的情書170、未來的思考296、要三次才成124、不動如山史從雲(一)四千字大章,求訂閱94、一錘定音69、符皇后第549章 西北部族軍429、霹靂陣(下)294、斯虎(下)+風雨欲來(一萬字)379、君臣413、打穿246、爲有犧牲多壯志349、遙知百戰勝,定掃鬼方還第528章 北口戰役(二)92、戰地黃花分外香(四)410、江邊的套路436、番禺城破23、對論+焦灼戰事第564章 國務433、疑雲74、一決雌雄274、兵臨利州303、光速登基299、坤寧宮的愁緒第563章 北方戰事227、兵臨城下456、江山美人的選擇84、青帝萬里月輪孤,掃盡浮雲一點無(二合一)414、靜江23、對論+焦灼戰事68、大軍向西開拔231、北進,繼續北進!28、魏王符彥清372、996192、四路大軍296、要三次才成413、打穿109、醉翁之意不在酒403、分裂的前兆462、匪夷所思394、玉帝與火炮35、熱心腸的史從雲250、迫在眉睫第514章 喜憂參半32、忻口(二合一)53、此路不通215、大周與契丹的河北戰事123、某爲前鋒!(五千字,求訂閱)407、廟算(下)212、燙手山芋292、飼虎(上)302、禪位149、戰事起!221、戰爭藉口第514章 喜憂參半352、雁門北望204、塵埃落定(今日一萬六千字!)210、交鋒289、大理寺206、天子的決心222、天子的縝密安排196、偷襲老同志4、史彥超歸來142、玉人何處教吹簫第510章 桑乾河之戰(二)424、大潰敗232、南下281、氣氛267、準備85、與王景的交易182、馮繼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