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顯德的最後一年

“秦王這是拿我開心麼......”

聽到史從雲的計劃之後,符皇后非常生氣,畢竟史從雲是以她生辰的名號斂財。

說好聽點叫供奉,說難聽點叫訛詐。

這事情如果傳出去,會壞了太后的名聲,所以符皇后聽後非常生氣,難得對他冷着一張臉。

“小國朝貢大國本就是理應的事,秦王直接和他們商議就成,用得着這樣。”萬歲殿裡,符皇后板着臉,面色難看,她知道這要是被記到史書裡去是很難看的。

“朝貢那最快也是明年的事了,明年我要發兵,急着用錢,太后多擔待嘛。”史從雲連連道歉,他臉皮厚,道歉可以,堅決不悔改。

符皇后氣得胸口起伏,關乎後世名譽,也顧不得怕他,想要張口罵人,卻最終忍住了,因爲不遠處還站着起居郎,是個女官,因爲她要跟着太后。

起居郎是史官制度的一種,衆多的史書中經常有某某皇帝實錄,如《太祖實錄》《太宗實錄》之類的,就是這些起居郎記錄的。

他們的工作就是每天跟在皇帝或者攝政太后身邊,記錄一整天的言行舉止,還要帶時間。

當然少兒不宜的是不會記錄的,比如皇帝如果去找某個妃子玩耍,只會記某月某日某時,帝幸某宮。

一些機要之事,皇帝也會可以避開起居郎。

太后大概是因爲起居郎在一邊候着,所以說話收斂了。

年輕的起居郎有些害怕,因爲要避嫌,所以是個女官跟着太后,大概是哪家勳貴子女,知書達理的,所以讓她來。

她連過來小聲問:“太后,秦王,要我出去嗎?”

史從雲道:“不必,你原原本本記着。”

“就說今天秦王來找太后議事.......不對,反正你聽着,該記下的都記下來。”史從雲直接說:“這件事是某要做的,太后也沒辦法。

明年要發兵一統四海,但如今府庫空虛,只好假借這麼一個理由讓各國替我籌措軍資,這件事和太后無關,太后的生辰也是我假借的藉口。”

聽他這麼直言不諱,年輕的起居郎愣住了,一時不知如何下筆。

“記下吧,我怎麼說你就怎麼記,不用爲難自己。”史從雲毫不在意的說。

符皇后有也沒那麼生氣了,“你......你不怕後人非議嗎。”

“等我死了,隨便他們怎麼議論,我活着就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數萬大軍兵發西蜀,軍餉不能等,萬一咱們打得太順,到時候發不出東西來,引起將士不滿怎麼辦,難道我要反縱他們劫掠蜀地,自行獲取獎賞嗎?”史從雲攤手。

說完跪下請求道:“太后,這件事無論如何你都要協助臣啊!”

符皇后猶豫一下,終於點頭:“好吧,我答應你.......”

史從雲立即起身,高興道:“某就知道太后是深明大義的人,那臣也不打擾了,這就告退,這件事請太后一定要做全了,朝臣那邊也要應付好。”

之後史從雲便拜別了,只留一臉委屈的皇后,確實這件事還有困難和尷尬,不過史從雲很狡猾的把那些都留給皇后了,他只想要錢。

要求各國朝貢是可以的,但那樣太慢,史從雲急需一筆錢來填補這個緊要關頭的空缺,等拿下蜀國,他就能回本了。

.......

當月,南唐使節馮延魯還帶來另一個重要消息,南唐太子李弘冀病死,國主立六子李從嘉爲太子,特向大國彙報。

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太后也十分老道,禮節性的表示哀悼,隨後准許南唐國主的奏報,讓翰林院起草哀表,傳去南唐。

史從雲聽到這個消息時心裡卻是高興的,他之前還擔心過,自己在江南的動作會不會擾亂歷史進程,讓李煜不繼位,太子李弘冀安然無恙。

李弘冀可不是個好對付的人。

比起只因香軟之詞被人們記住的李煜,他哥哥李弘冀是個狠人,曾親自帶兵打敗吳越,殺了上萬吳越兵;之後在南唐之戰中,奪回淮南北部沿江諸州的就是李弘冀和朱元,此人殺伐果斷,身爲皇嫡長子親自帶兵打仗,是個狠人。

南唐可不是蜀國,南漢。

國主雖不行,綜合國力在,手下人才濟濟,猛將不少。

如當初反攻周軍的朱元,死守楚州的張彥卿,死守壽州的劉仁贍,絕地反擊的林仁肇,郭廷謂;還有未曾謀面的盧降等,歷史上大周全力去奪淮南,連續打了三年多,雖然最後成功了,也無力再過長江。

如果大周是竭盡全力打蜀國,南漢,南平、武平之類的割據政權,那早拿下了。

好在南唐中主李璟是個詞人,喜歡詩詞,風花雪月,天生軟弱。

後主李煜也是如此,還格外酷愛佛教,反正就是父子兩都沒什麼骨氣。

聽說李弘冀死了,李煜被立爲太子之後,史從雲表面和太后逢場作戲,表示沉痛哀悼,心裡已經樂開了花,南唐使者明白誰掌權,所以格外恭維他,也在乎他的態度。

還說站出來當真百官和使節的面說了幾句場面話,大意是李從嘉的大名他聽說過,必定會是個仁君,希望南唐國能安穩下來,造福一方百姓。

這種場面話跟着皇后久了,他學得很快,史從雲是個有悟性的人。

結果這話說出來之後,不少人在憋笑,南唐使者馮延魯的臉色也不太好看。

史從雲一開始沒反應過來,隨後才後知後覺,是了六皇子李從嘉的大名他當然記得,搶了人家老婆周憲的不就是自己嗎.......

這話從誰都嘴裡說出來都是好話,可在他嘴裡就特別.......尷尬。

當天回去後,史從雲找周憲捉刀代筆,寫了一封信給南唐國主的信,以前這種信都是讓趙侍劍寫的,這次找周憲寫是爲了拉近關係。

大意是官家在世的時候保證過與南唐交好,只要官家還在就能保李家子孫無恙,準他們修葺城郭,保境安民,自己是官家忠臣,只要大周還在,就會履行此諾言。

所以讓南唐國主大可放心,只要每年供奉孝敬沒有少,只要繼續奉大周爲宗主,北面天兵就不會跨過長江。

周憲爲他起草這份書信的時候十分高興,因爲史從雲這是在保證她父輩和兄弟姊妹的安全,卻不知道史從雲心裡是什麼想法。

即便是枕邊人,人心還是看不透的,史從雲心裡這這是緩兵之計。

他要對蜀國用兵,北面遼國剛剛被打怕,北漢有李筠和王審琦堵着,吳越向來以中原馬首是瞻,只有史從雲南唐需要安撫。

兩線長久作戰是兵家大忌,兵員只是翻倍,可後勤壓力卻是呈指數增長的,這種時候需要說好話,把南唐安撫住。

.......

到十一月初,南唐國主拍了一千多人的龐大使團,帶着價值二十多萬緡的財帛,絹布,珍寶等來朝見,慶賀太后生辰。

同時還給秦王史從雲帶來回信,信中說他們他十分感謝大國的恩德,並保證所有的供奉都會按時送到,任何大小事都會派人請示大朝,從此不敢北顧。

這樣的反應史從雲並不意外,歷史上的中主李璟和後主李煜甚至比這還要慫,史從雲相信如果自己想要壓榨,他們還會繼續妥協。

之後蜀國也派使團送來大量財貨,吳越則少很多,大概值十萬緡,因爲史從雲事先給吳越王的使者通過氣,不用他們進貢那麼多,三萬就可以。

沒想到吳越王給他湊了十萬。

吳越大概後世浙江省全境、江蘇省東南部(蘇州市)、上海市和福建省東北部(福州市)一帶,若五代十國這個亂世中,身爲普通百姓生活在吳越國治下應該是最幸福的了。

因爲這地方難得繁榮,戰事少,還沒像南漢那樣接連出什麼暴君,昏君;國主賢明,因爲靠近中原十分看得清天下大勢,以大周馬首是瞻,最後也是和平解放的形勢納入北宋,實現一統。

在吳越國治下,百姓富足,安居樂業,經濟重心南移,亂世中讓一方之民安然無恙,這樣的吳越王史從雲還是很佩服的。

之後幾天,史從雲喜不自勝,在太后配合之下,國庫回了一波血,雖然不多,但至少讓史從雲懸着的心放下不少。

......

“你二姐回去了嗎。”晚上吃飯後,院子裡下着雪,史從雲難得悠閒,抱着符六妹說話,外面的小亭裡,幾個女人正在鬥地主,烤着火看着雪鬥地主叫風花雪月,要史從雲看,那是腦子有毛病,她們都讓周憲帶壞了。

兩個老婆無情的拋棄了他,帶着侍女鬥地主。這就是婚後男人的生活,有時候在老婆眼裡,男人還沒打麻將重要。

只有乖巧的六妹願意陪他。

這年頭也沒什麼太好的娛樂手段,除了做點傳宗接代的大事,像史從雲教她們的打牌這樣的活動已經無限吸引人了。

周憲更是精通這些,她不僅琴棋書畫,各種棋牌也很厲害,教會她鬥地主之後,立即就成了其中高手和領頭羊。

符六靠在他胸口點頭,“二姐好可憐,她是身不由己留在京城的,當初父親讓她來京城,是爲了讓她入宮,後來官家南征北戰,根本沒有心思,之後幾年身體也不好,這件事就一直拖着。

現在官家不在了,二姐年紀又大了........”

符六說得傷感,史從雲倒不以爲然,二十五週歲,不大呢,況且符家的家世擺在那,如果公開招婿,別說二十五,五十二都一堆人搶着要娶。

“魏王府也不遠,平時有空你可以多過去走動。”史從雲說,以前他不敢太讓符六去魏王府,他自己去都要十分小心,因爲聰明人都知道符二符金環是給皇帝準備的。

史從雲也怕自己老婆不小心讓皇帝看上了,男人是最瞭解男人的,再正經的男人只要他沒毛病,也經不住誘惑。

現在就沒那麼多顧慮了,讓老婆整天窩在家裡對她不好,外出旅遊這年頭又沒那麼安全,去魏王府走走也好。

符六點點頭,“那夫君帶我去。”

“你想去就自己去,叫幾個護院送你去就成。”史從雲道。“有我在,大梁城肯定安全。”

符六這才點點頭。

比起江南長大的周憲,河北長大的符六是缺乏安全感的,哪怕在大梁城中。

因爲這幾十年來,河北的戰亂幾乎就沒停過,她也知道大梁城並不安全。

“往後肯定會越來越好的。”史從雲安慰她,將她好好摟在懷來,“我些年廝殺,就是想着咱們能安享晚年,我們的子孫不用像我們一樣擔驚受怕。”

“夫君......”

史從雲輕撫她的脊背以示安慰,沒有經歷過這個年代的人是很難體會那種不安和焦躁的,隔三差五就打仗,死人家常便飯,經常餓殍滿地,人作軍糧。

唐朝名義上有國祚二百八十九年,但自安史之亂後,中晚唐開始兵戈不斷,打仗吃人是常事,其實就是一種節度使做大,中央難以控制地方的情況。

作爲繼承唐朝之後的宋,就非常重視削弱武將權力,打壓武將,甚至到變態的地步,從而走向另一條路。

回想起來不由感慨,但並非誰能左右的,而是後人對唐中晚期、五代十國數十年來這接近兩百年曆史教訓的反思和糾錯,當時的人們不可能遊離於歷史事實之外,這是大環境造就的選擇。

“現在你們要好好享受,把自己養得白白胖胖的,其它事不用去想,不用去操心,你也可以跟着你周姐姐她們打牌,下棋,好好玩就成。

不然爲夫的努力,我在外面打仗就毫無意義了。”史從雲安慰她,比起江南來不知兵禍的周憲,符六剛好反過來,她心裡充滿不安,沒有安全感。

想想也是,她從小到大這幾十年,河邊經歷多少大戰了,小的不說,契丹入侵,節度使叛亂,豪強爭鬥,改朝換代,河北基本就沒消停過,死人家常便飯,打仗從來沒停。

聽他這麼說,一向乖巧的符六突然淚眼朦朧,趴在他胸口小聲哭泣起來。

“怎麼還哭了。”

“不知道......”她搖搖小腦袋,又往他懷中拱了拱,“就是聽了夫君的話,想哭。”

“想哭就哭吧,是那些苦太深了,在心裡抹不去吧。”史從雲感慨,符六家在河北,父親是節度使還如此擔驚受怕,何況是普通百姓呢,平常朝代人們說風調雨順的年就是好年頭,但唐末以來對於河北的百姓,應該說不打仗的年就是好年頭。

中國的農耕民族創造的文化有兩個歷史節點,一個在西漢武帝時期。

漢武帝讓衛青重創匈奴,奪回河套之後,朝堂上發生巨大爭論,很多官員表示既然已經教訓了匈奴人,就該停止戰爭,不用趕盡殺絕,咱們繼續過日子就成了。

那是第一次對整個民族命運的選擇,漢武帝力排衆議,一改往日農耕民族的作風,選擇繼續擴張。

之後接連拿下後世河西走廊,廣東,廣西,越南北部,雲南,貴州,海南,朝鮮北部,寧夏等多地納入版圖,設立郡縣,將秦朝版圖擴大一倍之多,武帝死後,他向外擴張的精神和政策並沒有停止。

之後漢朝延續擴張,完全控制西域,直接延伸到帕米爾高原以西。

自漢武開始,之後的漢唐上千年都是這種擴張的延續,這對一個農耕民族來說是難以想象的。

隨擴張而來的就是開放,比如漢朝末期朝廷的其它各族軍隊甚至比漢族軍隊更多,多達數十萬,唐朝的將帥中也有不少外族,這個事情,大家對所謂的民族身份,華夷之辨並沒有那麼敏感,因爲漢唐足夠強大。

直到安史之亂,安史之亂是另一個歷史轉折點。

安史之亂後,朝廷政策開始逐漸轉向保守,排外,因爲安史之亂的教訓太過慘痛,之後的宋就是對這一態度的延續。

但地理已經決定了中國農耕區天然的被蒙古高原,西域,青藏高原三大遊牧區c形包圍,而且陸地連接,不像漢武帝那樣往外擴張打破封鎖就只有被困農耕區,不斷被消耗圍攻。

其實想想也很奇妙,如果當初在報復匈奴完成報仇之後,漢武帝聽從大臣的建議放棄繼續進攻,沒有打通河西走廊,沒有鑿穿c形包圍,那歷史肯定又是另一種走向。

在三大遊牧區夾攻之下的農耕區將更加難以生存,或許像魏晉南北朝,或許像南宋,元朝。

歷史就是這樣,中國地理註定農耕區是難突圍的,所以像漢朝、唐初那樣從農耕區殺出去的農耕文明就令人印象深刻。

史從雲抱着六妹,心已經飄的很遠。

不知不覺又一年冬天來了,禁軍一個月的休息期也要結束,和史從雲以及符皇后的憂心不同,剛剛大敗契丹,俘斬五萬,擒獲南院大王,之後得到封賞的周國禁軍和子民正士氣旺盛,上下一心,很多人都踊躍參軍。

前景是好的,未來是有無限可能的!

不過說起遼國之戰,有件事很令史從雲窩火,他當初撤軍時給郭廷謂交代,讓他“用蕭思溫換回董遵誨的母親和他女兒。”

但他忽略了一天,那就是漢語的.......“博大精深”。

他當時走得匆匆,就這麼交代了,結果郭廷謂沒有理解他話的意思,在郭廷謂聽着就是“用蕭思溫換回董遵誨的母親和她女兒。”

大概郭廷謂也不會想到史從雲這麼會想要蕭思溫的女兒,就理解成說的是董遵誨母親的女兒.......

董遵誨和高懷德都因爲這件事對他感激涕零,好幾次登門拜訪,再三感謝,那既是董遵誨的母親,也是高懷德的姐姐。

史從雲表面笑嘻嘻,心裡媽賣批,他主要想要的還是蕭思溫的女兒啊!但這時也不好去責備郭廷謂。

一來他確實交代得不清不楚,走得匆匆忙忙;

二來郭廷謂也不可能理解他爲什麼要素未謀面的蕭思溫的女兒;

三來董遵誨和高懷德都感動成那樣了,哭得涕淚縱橫,發誓以死效命,以爲他爲了換回他們的親人,不惜以遼國南京留守爲代價,這時候怎麼好戳破呢;

最後按理說這時候的蕭燕燕應該就是個七八歲的孩子吧,萬一別人懷疑他是個變態可不好........

......

顯德最後一年的年關,雖然過得曲折,忙得腳不沾地,但對史從雲來說,大致正在向着好的方向發展。

有好有壞,有無奈有妥協,但總體是有利的......

顯德的最後一年,他也幹了不少缺德的事,但也沒辦法,不缺德做不了事啊。

164、如何討好史從雲+江南的國色美人(一萬零兩百字)437、美中不足176、史從雲的高見448、阻力444、外交攻勢408、集結72、“單槍匹馬”35、熱心腸的史從雲418、入賀州14、大會戰(二)81、同是七夕,有人歡喜有人愁第563章 北方戰事226、偷襲,接着偷襲!310、愛民如子史從雲304、輪到太后跪朕了379、君臣37、趙瑩、進京第532章 山後之戰(下)421、前方與後方351、兵不血刃352、雁門北望358、蕭思溫的路子137、意外383、閃擊(二)165、沒辦法,他是帶着大軍來談判的369、被自己的英明神武折服301、流程安排148、澤國江山入戰圖(三)473、事實勝於雄辯53、此路不通328、得寸就要進尺121、援軍460、周憲的姊妹情深274、兵臨利州171、史從雲的封賞205、武陵魚和大梁魚377、水陸並進第525章 優勢非常大第527章 北口戰役(一)272、漢中門戶8、傳說中的郭榮393、苦主李煜第533章 戰略轉機394、玉帝與火炮416、高手遇上愣頭青第503章 代州集結第522章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109、醉翁之意不在酒430、擊破最後的抵抗114、成家立業336、日理萬機135、截胡老趙(5000,有什麼求什麼,讀者老爺們,咱什麼都不嫌棄)第551章 沒想到和更沒想到第534章 孟玄喆417、進攻原則(上)353、衝着太后121、援軍360、人不狠立不住395、夢想中的炮艦177、史從雲的高論(續)469、夜襲(上)457、下揚州第569章 千古一帝(正文終)394、玉帝與火炮15、大會戰(三)第567章 甘州之戰(下)+西域聯橫+南征(7034、雲州往事(下)219、老爹的執念493、康定元年425、兵臨廣州129、大周忠臣史從雲(5000字)483、烈火烹油41、不會是都使吧!438、爲天下立法56、李谷回京394、玉帝與火炮36、一路南撤+回家(二合一)303、光速登基85、與王景的交易173、定格局264、訛詐12、長平、高平!58、郭榮的決策(上)161、兵入長江,耀武揚威,風動金陵(中)232、南下163、李處耘的機遇66、控鶴軍左廂38、史從雲的大寨子206、天子的決心473、事實勝於雄辯210、交鋒302、禪位446、文化改組144、個人信譽+捨我其誰第539章 抉擇89、戰地黃花分外香(一)103、符家老六424、大潰敗327、史從雲的炮兵戰術(三)66、控鶴軍左廂
164、如何討好史從雲+江南的國色美人(一萬零兩百字)437、美中不足176、史從雲的高見448、阻力444、外交攻勢408、集結72、“單槍匹馬”35、熱心腸的史從雲418、入賀州14、大會戰(二)81、同是七夕,有人歡喜有人愁第563章 北方戰事226、偷襲,接着偷襲!310、愛民如子史從雲304、輪到太后跪朕了379、君臣37、趙瑩、進京第532章 山後之戰(下)421、前方與後方351、兵不血刃352、雁門北望358、蕭思溫的路子137、意外383、閃擊(二)165、沒辦法,他是帶着大軍來談判的369、被自己的英明神武折服301、流程安排148、澤國江山入戰圖(三)473、事實勝於雄辯53、此路不通328、得寸就要進尺121、援軍460、周憲的姊妹情深274、兵臨利州171、史從雲的封賞205、武陵魚和大梁魚377、水陸並進第525章 優勢非常大第527章 北口戰役(一)272、漢中門戶8、傳說中的郭榮393、苦主李煜第533章 戰略轉機394、玉帝與火炮416、高手遇上愣頭青第503章 代州集結第522章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109、醉翁之意不在酒430、擊破最後的抵抗114、成家立業336、日理萬機135、截胡老趙(5000,有什麼求什麼,讀者老爺們,咱什麼都不嫌棄)第551章 沒想到和更沒想到第534章 孟玄喆417、進攻原則(上)353、衝着太后121、援軍360、人不狠立不住395、夢想中的炮艦177、史從雲的高論(續)469、夜襲(上)457、下揚州第569章 千古一帝(正文終)394、玉帝與火炮15、大會戰(三)第567章 甘州之戰(下)+西域聯橫+南征(7034、雲州往事(下)219、老爹的執念493、康定元年425、兵臨廣州129、大周忠臣史從雲(5000字)483、烈火烹油41、不會是都使吧!438、爲天下立法56、李谷回京394、玉帝與火炮36、一路南撤+回家(二合一)303、光速登基85、與王景的交易173、定格局264、訛詐12、長平、高平!58、郭榮的決策(上)161、兵入長江,耀武揚威,風動金陵(中)232、南下163、李處耘的機遇66、控鶴軍左廂38、史從雲的大寨子206、天子的決心473、事實勝於雄辯210、交鋒302、禪位446、文化改組144、個人信譽+捨我其誰第539章 抉擇89、戰地黃花分外香(一)103、符家老六424、大潰敗327、史從雲的炮兵戰術(三)66、控鶴軍左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