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人不狠立不住

大殿上,宦官唱罷了,百官朝拜,隨後開始議政。

大朝會上慣例不說大事,都是一些瑣碎的,又不關乎大局的事,比如開封府那邊上奏城東百姓情願要在城外爲官家立廟,開春來各地的春耕情況如何等等。

這些事在大朝上都會說,不過今日顯然有些不同尋常,幾個開封府的官員說完之後,大家都不說話了,有意無意看向王樸和龔立那邊。

大家似乎都知道今天非比尋常了。

面對這樣的注視,年齡大的龔立有些侷促不安,王溥卻有種萬衆矚目,頗爲享受的感覺,他年紀輕輕登上宰輔之位,早習慣衆人的矚目。

便迎着衆人目光,踏出一步,頓時所有的視線都匯聚過來,王溥張開雙臂,深吸空氣,享受着萬衆矚目的感覺,隨後雙手一合,拱手道:“稟皇后,臣有事啓奏。

前朝太后符氏久居後宮,不合禮制。

何況這樣對官家的聲譽有損,官家是五百年不得一見的明君聖主,神武明睿,決斷天下大事,腹有良策,總攬乾坤,青史之中必定濃墨重彩。

我等身爲人臣,自當爲官家聲名考慮,所以才聯名上疏,希望皇后秉公處理此事,不要因親廢公,下教令將符氏逐出宮中。”

他說完之後,龔立帶頭出列,先拱手道:“臣附議!”

“臣也附議!”

“臣附議!”

一時間,有王溥、龔立帶頭,接連有幾十個官員站出來。

場面十分隆重,可一擡頭,王溥卻發現這次年輕的皇后沒有之前那麼慌張,似乎十分鎮定,高作在上方,毫無情緒波動的回了一句:“這是天子的決定,官家決定的事誰也不能改。

官家留太后在宮中,自有用意,因我不通曉政事,不明曉朝政,才令太后在宮中指教,諸位是覺得官家的安排不妥當嗎。”

王溥微微皺眉,覺得今天皇后似乎比之前更加強硬,也不像之前那麼慌亂失措。

於是眼神示意龔立。

龔立立即朗身道,“臣不敢,只是君爲臣綱,爲君謀是爲臣首要,只要是爲官家好,我們這些臣子義不容辭,無論皇后說我們大逆不道也好,說我們忤逆君意也好,不過憑一腔熱血,滿腹正氣行事,也不懼什麼。

想必青史後人,乃至官家都會理解我們的,若皇后不同意,老臣今天爲了正義,便以頸血染地也不退讓。”

龔立高聲道,一時間迎來一陣附和。

龔立紅光滿面,身邊有衆多同僚的擁護,他便不知不覺也不懼怕上方的人居然是皇后了。

符皇后氣得好看的臉龐有些漲紅,胸口起伏,不知該如何化解。

就在這時,殿外傳來嘩啦啦的腳步聲,在哄亂殿上也格外清楚。

衆人回頭,就見黑色洪流魚貫而入,衆多身着甲冑的禁軍士兵分開人羣,不少官員正要呵斥,卻發現甲具森嚴的禁軍中裹挾一人,正是天子史從雲。

大殿中滿堂寂靜,方纔還羣情激憤的人一下安靜下來,惶恐看向天子,龔立身邊的官員也紛紛擠着退開,一下身邊便空出一圈。

龔立眼睛瞪大,渾身顫抖,不可思議的道:“官.....官家!”像是大白天見了鬼。

史從雲面無表情看着他,解下腰間配劍,咣噹一聲丟在他腳前,“你不要以頸血染地嗎,來吧。”

這樣的開頭,直接把龔立嚇得雙腿一軟,差點跪倒。

史從雲滿肚子火氣,也看得清楚,這些附和聲中,大多數都是前朝,乃至前前朝的老臣。

秦朝的改朝換代的的時候是和平演變的,爲穩定局面是被迫全盤接收前朝班底,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但如今是一朝天子數朝臣,其中難免魚龍混雜,很多在新朝並沒有功的人也爲穩定局面不得不被保留。

而那些曾經的老臣,對隨新帝而崛起的親貴是十分不滿的。

這就好像武帝朝時武帝大量提拔衛青、霍去病爲首的新人去對抗老的官僚勢力。

爲什麼司馬遷在史記中對衛青等頗有微詞,又要過度拔高李廣等人,因爲他們的是一個利益集團的,代表漢朝舊勢力,李廣祖上是秦朝大將,是軍功世家的代表,司馬遷的祖上也是史官世家,都是世代爲官的官僚家族。

無論是漢朝還是後來的唐朝,乃至後來的宋、明、清等,長命王朝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必須在立國後,有皇帝出來頂住壓力,打壓舊勢力,啓用新勢力,形成接力,實現平衡。

漢朝是武帝,唐朝是高宗李治,到了如今他的秦朝,史從雲心裡早有預感,這天遲早會到來。

而且他的秦更加特殊,雖然立國不過幾年,但真要算就該從後周朝開始算起,因爲他是往前接周朝的班底,和平過度。

漢之於秦,唐之於隋,那都是武裝奪取政權的。

打壓舊勢力,啓用新勢力,幾乎不可避免。

這次衝突表面衝着皇后和符太后,其實是衝着皇帝去的,現在看來就是舊的官僚集團對新勢力崛起的權力集團之間的利益衝突,帶頭鬧事的基本都是後周、後漢、甚至後晉繼承下來的官員。

他們資歷老,覺得自己該享有權勢,可偏偏他們沒有太多功勞,功勞大多都是隨史從雲新崛起的新興勢力的,他們被壓了一頭,越來越被邊緣化,慢慢利益向背,自然就走到一塊,可能他們中許多人都不自知。

於是便有趁天子不在,鬧出事來,顯示他們的資歷威望,獲取關注和權力。

那邊龔立慌張之後臉色煞白,卻沒有完全亂了陣腳,他已經是後漢,後周,到如今秦朝三朝老臣,本事是有的。

一下撲通一聲跪下,大聲環顧左右道:“官家,老臣所言句句屬實,句句都是爲了官家啊,同僚們上百奏疏還在還在,請官家明察。”

史從雲心裡直呼老狐狸。

他這一句話看似給他說的,瞬間給所有官員提了個醒,現在可以跟他劃清界限,可奏疏已經上去了,白紙黑字,人證物證都有,已經來不及,根本逃避不了,還不如一搏。

果然,很多人都反應過來,紛紛跟着跪下,“請官家明察!”

“官家明察啊!”

“若官家不主持公道,我等就不起來了.....”

“......”

一下子,大殿上烏泱泱的跪下幾十人,最令史從雲失望的是,王溥也跪下了。

他對王溥原本是有期待的。

面對面前跪着逼迫他的衆人,史從雲冷笑道:“朕剛平了李筠,滅了僞漢,抓了僞漢國主劉鈞,殺敗了遼國大軍回來,沒想到你們還真給我朕一個驚喜。”

他的話,一下令朝堂上議論紛紛,跪着的人不少額角都流下冷汗來。

“正好,我也明白你們的心思,朕今天要是殺人了,在史書上就要留個暴君污名,你們都是忠臣直臣,敢於死諫啊。”史從雲道,隨即聲音完全冷下來。

“以往我只是覺得,對你們寬仁一些好,唐末以來殺孽太多,現在發現你們是真會蹬鼻子上臉,順杆子往上爬!

不過朕不是軟蛋,也不是怕事的人,是屍山血海裡殺出來硬漢,是刀槍下打江山的皇帝,身前身後名隨便說罷。

龔立,你說要以頸血染地,劍朕都給你備好了,我等着你,你們想要跟他一塊死的繼續跪着,別起來。”

話說到這,不少人都怕了,龔立嚇得冷汗直冒,這時也顧不得,狗急跳牆似的回頭喊:“別怕,我們人多,少了這麼多人朝廷沒法繼續運轉,不要起來,人越少死得越快!”

不過聽說天子幾個月平了李筠,滅了北漢,抓了北漢國主還順帶打敗契丹大軍,不少人早嚇得神不附體,連接二連三一面大罵自己請罪,一面起身來。

原本跪着幾十人,很快只有十幾個還跪在地上,連王溥都站起來了。

史從雲殺氣騰騰的看着帶頭的龔立,老頭這時已經嚇得涕淚橫流,不斷磕頭求饒,不一會兒把腦袋磕破了,地磚染成紅色。

史從雲心裡卻早有決斷,人不狠立不住,對於後世的普通人來說可能可能還被當成一句玩笑話,而他身爲皇帝,卻切身體會了,可以說這次的事,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他的寬仁和不想殺人導致的。

486、史皇帝的國策465、南北246、爲有犧牲多壯志40、內殿直(二合一)456、有備而來423、三喜臨門288、列寨成都27、肱骨之臣史彥超33、雲州往事(上)87、戰略預判(上)47、第一次開會286、南唐惶恐207、符皇后的心思250、迫在眉睫219、老爹的執念395、夢想中的炮艦438、爲天下立法285、宮中厲害第一章、史從雲的家人和日常310、愛民如子史從雲399、史皇帝的成長424、大潰敗第523章 全軍出擊第569章 千古一帝(正文終)第522章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416、高手遇上愣頭青399、史皇帝的成長323、劉繼業104、姐妹情深15、大會戰(三)433、疑雲第529章 道長的深謀遠慮122、不安215、大周與契丹的河北戰事265、顯德的最後一年423、三喜臨門305、是件好事373、江南江北458、萬事俱備只欠東風145、都招討!史大帥!第542章 犁庭掃穴47、第一次開會288、列寨成都346、吹角連營270、蜀國出兵121、援軍142、玉人何處教吹簫373、江南江北88、戰略預判(下)223、大軍北上+陽城大戰(六千二百字)248、牽一髮而動全身7、交代後事266、打一炮481、南唐棋局149、戰事起!73、花蕊夫人477、南院盤算213、熟讀兵書王昭遠353、衝着太后258、錢錢錢63、能力有限史從雲257、回京的危機161、兵入長江,耀武揚威,風動金陵(中)245、宿命370、儒將劉仁贍419、進攻的原則(下)第525章 優勢非常大445、女人的宿命第569章 千古一帝(正文終)264、訛詐214、史從雲的快樂生活145、都招討!史大帥!37、趙瑩、進京325、前程4、史彥超歸來307、安排226、偷襲,接着偷襲!135、截胡老趙(5000,有什麼求什麼,讀者老爺們,咱什麼都不嫌棄)189、點將401、占城國26、初見173、定格局396、新炮艦467、四路大軍276、退敵良策第531章 山後之戰(中)347、驍勇善戰史從雲32、忻口(二合一)第547章 上京風雲150、南唐軍之重465、南北362、平衡358、蕭思溫的路子387、兩個重心407、廟算(下)192、四路大軍第517章 由點向面170、未來的思考54、轉機在哪491、天下一統,滄海桑田
486、史皇帝的國策465、南北246、爲有犧牲多壯志40、內殿直(二合一)456、有備而來423、三喜臨門288、列寨成都27、肱骨之臣史彥超33、雲州往事(上)87、戰略預判(上)47、第一次開會286、南唐惶恐207、符皇后的心思250、迫在眉睫219、老爹的執念395、夢想中的炮艦438、爲天下立法285、宮中厲害第一章、史從雲的家人和日常310、愛民如子史從雲399、史皇帝的成長424、大潰敗第523章 全軍出擊第569章 千古一帝(正文終)第522章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416、高手遇上愣頭青399、史皇帝的成長323、劉繼業104、姐妹情深15、大會戰(三)433、疑雲第529章 道長的深謀遠慮122、不安215、大周與契丹的河北戰事265、顯德的最後一年423、三喜臨門305、是件好事373、江南江北458、萬事俱備只欠東風145、都招討!史大帥!第542章 犁庭掃穴47、第一次開會288、列寨成都346、吹角連營270、蜀國出兵121、援軍142、玉人何處教吹簫373、江南江北88、戰略預判(下)223、大軍北上+陽城大戰(六千二百字)248、牽一髮而動全身7、交代後事266、打一炮481、南唐棋局149、戰事起!73、花蕊夫人477、南院盤算213、熟讀兵書王昭遠353、衝着太后258、錢錢錢63、能力有限史從雲257、回京的危機161、兵入長江,耀武揚威,風動金陵(中)245、宿命370、儒將劉仁贍419、進攻的原則(下)第525章 優勢非常大445、女人的宿命第569章 千古一帝(正文終)264、訛詐214、史從雲的快樂生活145、都招討!史大帥!37、趙瑩、進京325、前程4、史彥超歸來307、安排226、偷襲,接着偷襲!135、截胡老趙(5000,有什麼求什麼,讀者老爺們,咱什麼都不嫌棄)189、點將401、占城國26、初見173、定格局396、新炮艦467、四路大軍276、退敵良策第531章 山後之戰(中)347、驍勇善戰史從雲32、忻口(二合一)第547章 上京風雲150、南唐軍之重465、南北362、平衡358、蕭思溫的路子387、兩個重心407、廟算(下)192、四路大軍第517章 由點向面170、未來的思考54、轉機在哪491、天下一統,滄海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