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3、江南江北

江邊,江南的衆臣各有想法,年輕的國主遙遙北望,眼中盡是期待與不安。

三朝老臣,大理寺卿蕭儼臉色十分難看,他對唐國有很深的情感和期許,他一直覺得江南的唐國,是當初大唐王朝的繼承者,必將如漢朝光武中興那般,再現唐帝國的榮光,找回過去輝煌。

最初他把希望寄託在先主李璟身上,可先帝的搖擺怕事,處事輕率,貪圖安逸享樂讓他十分失望。

特別是被史從雲兵臨城下之後,居然嚇得想要遷都洪州避開北面兵鋒,他當時據理力爭,差點一頭撞死在朝堂柱子上,依舊沒能攔住先帝的怯懦。

自那時起,他氣得好幾天不上朝,有此先帝大動干戈,勞民傷財修建宮殿廟宇,落成之後好邀羣臣去欣賞,吟詩作賦,自詡風流儒雅。

他當時就忍不住,彼時江北十四州才丟幾年,北方史從雲連年征伐,開疆拓土,正對南方虎視眈眈,他卻不休軍備,放而奢侈享樂,錢都用在古玩字畫,宮殿廟宇和進貢北朝上。

於是當時便忍不住譏諷國主,說宮殿很好,卻還缺口井,因爲比起陳後主的景陽樓,還少了口井。

之後,他立即被貶黜發配了,今年先帝故去,新君繼位,他才得以起復,回到金陵。

只是這次起復,他也並未有太多喜悅,因爲登基的人是六皇子李從嘉。六皇子太像他的父親了,喜歡文墨山水,閒情逸致,酷愛佛理道經,卻不通國事,也無心治理國家。

原本太子李弘冀是他心中明君之選,他還以爲如果太子繼位,能夠帶領國家走向盛強,卻沒想太子年紀輕輕病死。

而六皇子.......

看着天天登上望江樓,盼着馮延魯消息的國主,他全然不知道說什麼好,果然是父子啊。

.......

待到傍晚,國主回宮,百官散去,蕭儼卻沒走,望着波光粼粼的大江,樓下五光十色的車馬,不知在想什麼。

老友徐鉉見他沒和百官一起走,就過來打招呼:“這樣江山光景真是壯闊,只有在我江南才能見到啊。”徐鉉是南唐赫赫有名的學者,文章詞賦十分有名,說話也多書卷味。

蕭儼搖頭嘆氣,目光看着江北:“這樣的江山美色,只怕看不了幾年了。”

徐鉉一愣,“蕭公何出此言.....”

蕭儼想開口說一些尖銳的直話,不過很快忍住了,心裡覺得徐鉉是個不錯的人雖然書卷氣重了些,但氣節人品卻是可以信任的。

於是便換了個角度:“你覺得江北的秦國國主史從雲如何。”

徐鉉聽了有些害怕:“蕭公慎言,秦朝如今是我國宗主,那是天子,不能稱國主。

國中進來也十分關心這些事。

登基之後前期監督,還再三強調對北朝的恭敬,下令將國中詔書改爲教書,自稱江南國主,向北朝的奏疏中也全改成臣,北朝使者來了要將黃袍換成紫袍,天子外出車架不得用六馬,要減少一匹。國中封的王侯各爵都降一級。

這些事國主一直在督辦,而且下了很嚴的命令,蕭公還是小小爲妙,不要說錯了話。”

蕭儼嘴角抽了抽,氣得當場怒道:“他可記得自己的妻子是被誰玷污,被誰奪走的!”

“慎言,慎言吶,國主也是無可奈何,迫不得已.......”徐鉉連道,不過話說到後面聲音也小了下去,大概連他自己也覺得難以開脫.......

蕭儼臉色不好看,不再多說。

徐鉉嘆口氣,目光投向如烈焰般火紅,被夕陽染血的大江,“其實蕭公的擔心和憤懣老夫也理解。

可縱觀古今數千年,漫漫歷史,這些事也不能全怪在國主頭上,就說當今天下,二百年內,還有誰能和北面那位比嗎?就是後梁太祖,後唐莊宗,若說文治武功,韜略神策,也不及他吧。

這樣數百年一出的人傑,相較之下,國主自然有很多地方令人不滿了......”

“老夫不是那個意思,也沒有硬要讓國主比得上江北的人主,只盼他能爭口氣,有些上進之心!也不至於搖尾乞憐,毫無尊嚴,連妻子被人玷污,江山被人奪走也不敢吭氣一聲,還要屈膝堂下,恭順求存!

匹夫尚知禮義廉恥,知道人要臉樹要皮,一國君主,滿朝文武卻不知道嗎!”蕭儼越說越氣。

徐鉉放而平靜多了,他飽讀詩書衆多,精通曆史,對天下的事放而更加看得開些。

“說不定是天下大勢罷了,這樣的事以往也有,以後想必也還會有,歷史漫漫長河數千年,這區區數十載中許多事就像註定一般,北師渡江也非第一次,大勢所趨吧。

蕭公,我沒太多本事,也有自知之明,絕非濟世救國之才,只願此身能提得動筆的時候做個見證人物,安然將江南土地上的浮沉往事,數十載光陰,記述下來留給後人。

如果他們能從其中學到些什麼,有所幫助最好,如果學不到,只作茶餘飯後談資也罷。

這便是我的必勝所願了,說到底只是個沒太多本事的讀書人,可讀書人也有讀書人的活法,只是不想虛度光陰罷了,跟多事也只能聽天由命,盡力而爲。”徐鉉說得竟然十分平和,言語舉手投足直接洋溢一種灑脫,說到最後連蕭儼也生氣不起來了。

只是點點頭:“你說得也不無道理,不過我們終究不是一路人,你能超然世外,老夫不成。”

“所以我是敬佩蕭公的。”

兩人並立,在樓頂站了許久,面對大江殘陽,居然有一種說不出的落寞,江南還有幾年?他們不知道,甚至不敢去深想。

而這樣的疑問肯定也不只在他們心頭縈繞,不安早就蔓延開了,無論是民間還是朝堂,大江南岸陰雲密佈。

.......

長江以北,中秋佳節,各國使臣齊聚大梁,張燈結綵,五光十色,車水馬龍。

相較之下,這裡沒有瀰漫的陰霾,秋高氣爽,繁星點點,蒸蒸日上的帝國帶來的還有喜慶歡騰的氛圍,生機勃勃的百姓,自信滿滿的秦朝子民。

大梁接觸宵禁,通宵達旦,徹夜歡騰,史皇帝大宴羣臣及各國使節,齊聚皇城,彰顯宗主上朝威德......

386、擴充水軍331、全都想要68、大軍向西開拔239、突如其來的決戰112、這人真有點東西!272、漢中門戶241、鏖戰52、百步穿楊4、史彥超歸來304、火急火燎88、戰略預判(下)第506章 黑山之變(下)199、三江口之戰(二)476、紙老虎30、趙侍劍的路19、李谷227、兵臨城下57、可能改變的歷史軌跡264、訛詐14、大會戰(二)415、潘崇徹369、被自己的英明神武折服第556章 掌控上京196、偷襲老同志248、牽一髮而動全身102、趨利避害496、能人老趙57、可能改變的歷史軌跡119、南下第515章 臨陣換帥93、戰地黃花分外香(終,二合一)282、越過劍門關204、塵埃落定(今日一萬六千字!)350、拿他去換蕭燕燕第569章 千古一帝(正文終)482、東線戰事301、流程安排238、北逐!38、史從雲的大寨子第520章 二十萬大軍32、忻口(二合一)23、對論+焦灼戰事171、史從雲的封賞335、神兵天降150、南唐軍之重第505章 黑山之變(上)403、分裂的前兆第560章 獻俘307、安排121、援軍266、打一炮292、飼虎(上)334、奇兵439、獻俘134、覺悟102、趨利避害158、拿下壽州、泗州464、解散神火軍388、使團到京351、兵不血刃336、日理萬機296、要三次才成256、蕭綽101、盧多遜第545章 直取上京256、蕭綽286、南唐惶恐第537章 北口之役(五)404、騰龍二年210、交鋒353、衝着太后333、飛來的秦軍313、打破常規156、投降302、禪位74、一決雌雄483、烈火烹油第543章 突襲奚王牙帳190、分道揚鑣第559章 定難軍的選擇328、得寸就要進尺369、被自己的英明神武折服113、李谷的捷報227、兵臨城下477、南院盤算321、史從雲的炮兵戰術(一)98、鳳州城破(二合一)208、史從雲的後院28、魏王符彥清444、外交攻勢3、五代兵將254、信息的價值143、二次親征287、山民217、北伐準備,擴編,火器營351、兵不血刃第513章 全線進展282、越過劍門關7、交代後事334、奇兵
386、擴充水軍331、全都想要68、大軍向西開拔239、突如其來的決戰112、這人真有點東西!272、漢中門戶241、鏖戰52、百步穿楊4、史彥超歸來304、火急火燎88、戰略預判(下)第506章 黑山之變(下)199、三江口之戰(二)476、紙老虎30、趙侍劍的路19、李谷227、兵臨城下57、可能改變的歷史軌跡264、訛詐14、大會戰(二)415、潘崇徹369、被自己的英明神武折服第556章 掌控上京196、偷襲老同志248、牽一髮而動全身102、趨利避害496、能人老趙57、可能改變的歷史軌跡119、南下第515章 臨陣換帥93、戰地黃花分外香(終,二合一)282、越過劍門關204、塵埃落定(今日一萬六千字!)350、拿他去換蕭燕燕第569章 千古一帝(正文終)482、東線戰事301、流程安排238、北逐!38、史從雲的大寨子第520章 二十萬大軍32、忻口(二合一)23、對論+焦灼戰事171、史從雲的封賞335、神兵天降150、南唐軍之重第505章 黑山之變(上)403、分裂的前兆第560章 獻俘307、安排121、援軍266、打一炮292、飼虎(上)334、奇兵439、獻俘134、覺悟102、趨利避害158、拿下壽州、泗州464、解散神火軍388、使團到京351、兵不血刃336、日理萬機296、要三次才成256、蕭綽101、盧多遜第545章 直取上京256、蕭綽286、南唐惶恐第537章 北口之役(五)404、騰龍二年210、交鋒353、衝着太后333、飛來的秦軍313、打破常規156、投降302、禪位74、一決雌雄483、烈火烹油第543章 突襲奚王牙帳190、分道揚鑣第559章 定難軍的選擇328、得寸就要進尺369、被自己的英明神武折服113、李谷的捷報227、兵臨城下477、南院盤算321、史從雲的炮兵戰術(一)98、鳳州城破(二合一)208、史從雲的後院28、魏王符彥清444、外交攻勢3、五代兵將254、信息的價值143、二次親征287、山民217、北伐準備,擴編,火器營351、兵不血刃第513章 全線進展282、越過劍門關7、交代後事334、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