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7、山民

四月中旬,天氣逐漸變得炎熱起來,白天原本溫吞和煦的日頭如今一天比一天咄咄逼人。

朝陽在西邊灑下炫目的的,橫貫天際,斜斜的割裂天地。

山的陰影,光的明媚,把腳下大地也分成光暗兩個世界。

東面大片的樹林,平緩羣山丘陵淹沒在漆黑陰影,西面曲折大道和半山村落沐浴朝陽,熠熠生輝,將士們的甲片反射着晨光,隨着長長的隊伍晃動,恍若山間游龍。

史從雲站在路邊,身後的山腳有一段石牆,長滿青綠苔蘚,牆角草尖的水珠還沒完全散去,遠處就是落差很大的河谷,山間怪石嶙峋,他心想如今周國大軍,也該如朝日當空,緩緩生起吧,

不過很快自己都都笑起來,太一廂情願。

或許對於蜀國來說,他就是個魔頭吧,別說什麼旭日朝陽,只怕是讓他們瑟瑟發抖的凜冽寒風,至少對於蜀國皇室來說是的。

是就是吧,也是沒辦法的事,不管怎麼說,戰打到這,已經有撥雲見日的景象。

史從雲詩興大發,這次卻不知道該抄什麼來應景了,畢竟才學有限,而伐蜀雖不簡單,比起和遼國的大戰,傷亡以萬計,伐蜀一路只算毛毛雨了。

這一路來北路軍細碎的傷亡總計千人不到,戰死者不會到三百,雖然依舊殘酷,可相較去年的大戰,那就小巫見大巫了。

東路軍可能更加慘烈些,因爲高彥儔的據守抵抗,遇到不少阻礙,但想必之下也算低烈度戰爭。

如果翻開史書會發現古代打仗屠城幾乎非常普遍,只是規模大小的問題,以前史從雲也不理解,那些人都沒腦子嗎?怎麼打個城老屠,怎麼得人心?

但真正經歷過慘烈的戰爭後他才明白原因,每個士兵並不是只會服從命令的機器,他們都是活生生的人。

很多時候經歷慘烈的攻城戰後,將領不允許屠城沒法平息士兵的憤怒和仇恨。

攻城戰是十分慘烈的,死的也格外悽慘,一旦殺紅眼,打下城後面對袍澤慘死,朝夕相處的戰友殞命,士兵的仇恨、憤怒已經積蓄到極點,要讓士兵們放下仇恨憤怒難上加難,畢竟是人之常情。

這種時候很少有將領能夠約束,或者將領自己也殺紅了眼。

就像去年他在北面殺了幾萬契丹人,對他來說是個艱難的決定,但對於周軍將士來說,人人高興,殺人的時候都很痛快,因爲戰場上契丹人也殺了他們不少士兵,那些憤怒、仇恨一旦積攢過多,只有血債血償,以敵人之血方能洗刷。

在這樣情況下還要能約束士兵,就十分困難,太考驗統帥的理智和在軍中威望,而威望是會耗盡的。

像伐蜀這樣的戰爭史從雲最高興的就是這點,傷亡小,敵人抵抗不激烈,衝突也不激烈,約束成本低,他就能更好的約束士兵,整肅軍紀。

史從雲看着路過精神飽滿的士兵,高聲道:“大清早的唱個歌。”

路邊將士靠近他,聽他的話大吼大叫起來,不過稀稀拉拉不整齊,帶隊的指揮使制止,隨後領着他們唱起來,這裡一唱,前後各處都開始跟着唱起來。

與其說唱,不如說吼。

古代的軍歌繁雜,沒有統一規制,但相同點是更在乎押韻和詞句氣勢,反倒不那麼講究韻律。

後方剛剛被史從雲整編爲劍南軍的蜀軍也不甘示弱,跟着高聲唱起來,不過他們才改編,唱的不是周軍的秦時軍歌,而是延續唐時軍歌。

兩方較勁,都在比誰嗓門大,一時鬼哭狼嚎,嘹亮軍歌迴盪山間,悠悠羣山丘陵似乎也在顫抖。

“四海皇風被,千年德水清;

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

回看秦塞低如馬,漸見黃河直北流。

天威直卷玉門塞,萬里胡人盡漢歌!”

.......

“四海皇風被,千年德水清;

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

主聖開昌歷,臣忠奉大猷;

君看偃戈後,便是太平秋.......”

聽着悠遠的唐時軍歌,史從雲一時有些入神。

秦朝的軍歌更像戰友兄弟間並肩戰鬥的素樸,唐朝的軍歌則是一個時代的壯闊回聲。

魏仁浦在他身邊,見他聽得入神,便在一邊說:“如今蜀地、漢中已算平了,遼國新敗,南唐,南漢,北漢,吳越也非秦王敵手,只要專心經營,想要恢復故土只是時日問題。”

史從雲回神點頭:“魏公說得有道理,只是聽了有些感慨。

那詞句裡好像有數代人,數百年基業的沉澱。

我們纔剛剛起步,大周建國不到十年,而我打仗也只是打了六七年,一想這些就覺得腳下的路太遠太長了,遠得都看不頭,怕自己會堅持不住。”

魏仁浦撫須笑起來,“正因爲長遠,所以艱難,才爲世人銘記,千古流芳。世上的蓋世功業多是如此,秦王能想到這些其實心中已經有打算了吧。”

史從雲看向遠方霞光,河谷山川間的崎嶇道路,東面天穹下還有大片黑壓壓看不見的黑暗,在山那邊蠢蠢欲動,他這邊是站在朝陽裡的,於是想到一句名言,也第一次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光榮在於平淡,艱鉅在於漫長;有雄心壯志可能不難,報仇初心,不被苦難和時光消磨纔是最難的吧。”

魏仁浦愣了一下,拱手:“大帥高見。”

他所說的艱鉅,可能比魏仁浦想的還要艱鉅,魏仁浦所說的故土就是唐中晚期的疆土,現在還有南漢、北漢、南唐、吳越、十六州、遼西不在手中。

但史從雲所想的還有河西走廊,以及漢朝開始控制,已經丟了快兩百年的西域,如果現在不能控制西域,等下次就要到一千年年之後的清朝了,那時又是滄海桑田。

感慨一會兒之後,史從雲很快將那些煩惱拋之腦後,路很長,長到看不見盡頭,那低頭別看不就成了。

大道旁半山有處小院,安置了二十多名周軍的傷兵,史從雲半道去看了一趟,發現隨軍的醫師們召了當地的一些婦人來幫忙照料。

這裡靠着北面羣山,和成都不遠但也不近,而且和外界是隔絕的,山中村寨裡不少人都是以獸皮,粗製麻布爲衣裳,更沒中原那麼講究。

這些村寨也幾乎是獨立的,史從雲和當地老人聊過,他們每年按時派人給的幾十裡外的官府上貢,官府就不會爲難他們,而且官差也不敢過於深入這些地方老爲難他們。

四川盆地表面上看中間是一片平坦,但其實大多數都是大大小小的丘陵,山頭林立,真正的平原只有成都附近那一片。

從劍門關南下之後,這些山勾勾裡有不少大大小小獨立村寨,因爲地理環境問題,官府也不好管,也不敢派人深入村寨盤踞,遍地山頭河谷的複雜地帶。

只要這些村寨的百姓每年按時納貢,官府也不管,他們與外界聯繫因此並不緊密,比較獨立,更顯野性,少有中原的繁文縟節,對所謂蜀國朝廷也沒什麼忠誠的概念。

也正因如此,這些山間百姓不在乎幫不幫周軍,並不不排斥他們。

周軍不殺人,不搶東西,這些村寨的百姓就願意爲他們指路,給他們送水,有償的幹活,比如班助軍隊打柴,修路,帶路,借家中的院子給軍隊傷兵用等。

這給周軍帶來不少方便,史從雲也越發強調軍紀。

看望傷員出了小院之後,史從雲見到遠處來了幾個年輕人,親兵把他們帶過來,說是當地村寨長輩的邀請,請他到半山的一處大寨裡赴宴。

一開始史從雲沒準備去,因爲這邀請很可疑,對方怎麼能知道他身份,直接找上來的,數萬人隊伍延綿好幾裡地,找人可沒那麼簡單。

他身邊的符昭願這是才一拍腦門告訴他,這件事是投降的綿州刺史做的中間人,幾天前和他說過,是綿州刺史的人告訴這些百姓找他的。

只是當時小舅子符昭願沒當回事,覺得只是些山野村夫的事罷了,何必攪擾他,就沒說。

史從雲聽後把小舅子大罵一頓,還告訴他以後有什麼事第一時間告訴他,再小也要說,小舅子理虧,連連點頭,表示一定堅決改正。

史從雲便同意了,提出帶着八十多名親兵過去吃飯。

但顯然這不是簡單的吃喝,山民的寨子設在半山,易守難攻。

半山有一處棧道,穿過去的門是一處天然的大樹洞,只能一人通過,史從雲的身高還要弓腰,後面就是一些帶着獵弓和長刀的獵戶把守。

他是讓親兵先過去的。

到了寨子,外圍是木質城牆,並不高,裡面匯聚了不少人,至少上百,還有一些幫忙的煮飯做菜的婦人,大多數年紀不小。

見到來目光匯聚過來,或許是因爲山民的樸素,這些人眼中的畏懼,不安等情緒。

隨後史從雲被請到寨子大堂的主桌落座,裡面都是一些年紀很大的老人,他沒有放鬆戒備,是帶着親兵進去的,幾個親兵一直站在他旁邊,也幾乎沒怎麼動筷子。

剩餘的親兵則熟練站在大堂門口,大門門口,棧道入口等地方,當地人也沒反對,只是時不時瞄幾眼。

史從雲頓時明白他們的意思了。

大軍的人數當地百姓看在眼裡,這些位高權重的長輩見識更多。

於是在衆人不安的眼神中,他起身,並直接走出大堂,幾個老人也連起身跟着他。

史從雲到了大堂外,對着外面落座的衆多各村各寨來的代表,舉起酒杯道:“這裡坐着的的父老鄉親,我們是北面來的,是來討伐成都那邊的國主,你們放心,我不是來和你們爲敵的。”

他一開口,坐着的人都安靜下來。

不過大概是不太聽得懂,這時候屬地的方言和後來四川話還有差別,成都是後世史從雲最喜歡居住的城市之一,如果不是沒錢,他曾想過移居成都,所以四川話也聽得懂。

但和現在還是差別很大的。

知道四川歷史的人應該都明白,因爲這些現在的蜀人,在明朝末天下大亂時幾乎被殺絕了,那是另一段血淚史。

後來的四川人,九成以上都來自五湖四海,重新融合。

史從雲便耐心下來,一字一句的向衆人解釋,最終還是有些一知半解。

史從雲突然想起來,問有沒有識字的人,雖然他們相對獨立,但既然他們和刺史還有聯繫,那應該有識字的。

更塊年紀比較大的老人明白了他的意思,找來筆墨和木板讓他寫。

wωw ¤тt kán ¤CO

這下即便方言不通,靠着差不多的文字,很快就明白互相的意思。

史從雲心裡感慨秦始皇統一文字的巨大的貢獻。

雖然秦始皇其實並沒有辦到,因爲他選擇好看但難以書寫且複雜的小篆來統一文字,加之秦朝十五年就亡國,在當時沒有實現,不過理念是好的。

到漢朝真正統一了文字,用隸書統一,從此之後哪怕天南地北,方言各異,但只要寫字大家就能交流了。

史從雲和幾個長輩一面寫,一面夾在語言交流,終於把他的意思傳達過去。

互不相害,互幫互助,同時希望他們回去告知各個村寨,不要阻攔他們的大軍通過,以免引起誤會衝突。

明白他的意思之後,在場所有人無論是年輕人還是長輩都鬆了口氣,年紀最大的長輩連連向他表示謝意,不過他不太懂禮儀教化,顯得有些不倫不類,兩手緊握,向他跪拜磕頭,反倒像是祭祖的意思。

史從雲趕緊把老人家扶起來。

之後雙方交流也越發順暢,山民們殺了雞,雙方喝雞血酒盟誓,表示互相不相害,有如兄弟。

其實一開始他們是準備殺人的.......

山民們認爲以人血盟誓是最牢靠的誓約,甚至已經選出了一個年輕人,準備殺了放血,被史從雲厲聲呵止,才改爲殺雞的。

等喝雞血酒之後,外面又有人急匆匆進來驚恐彙報什麼,不過情況很快搞了,原來又是符昭願那憨貨小舅子見他上山幾個時辰沒下去,着急之下居然帶兵把山腳圍住了。

史從雲只得出面讓他撤圍。

當天山寨裡的幾個長輩壯起膽子,親自送他到軍營,以表示信任。

史從雲沒有拿他們怎麼樣,只是建議他們,往後祭祖或者盟誓不要用人,可以用雞或者羊之類的代替。

幾個老頭連連點頭。

雙方就這麼愉快的定下了約定,到第二天,各處村寨都派人來爲大軍指路。

當天史從雲正準備出發全速往成都趕,那天主持大事的山民長老居然帶着三四十人,用扁擔挑了一些東西來路邊大帳見他。

史從雲讓親兵放行之後,起身出去迎接,心想山民見他要走,給他送土特產。

結果等環繞的衆人逐漸散開開紅,被他們圍在中間的居然是一個忐忑緊張的嬌滴滴小姑娘。

史從雲立即心領神會.......

396、新炮艦282、越過劍門關336、日理萬機207、符皇后的心思124、不動如山史從雲(一)四千字大章,求訂閱288、列寨成都261、擺平李重進190、分道揚鑣393、苦主李煜73、花蕊夫人211、回京414、靜江34、雲州往事(下)366、南望491、天下一統,滄海桑田45、雲哥兒的關係網117、拉開序幕第512章 桑乾河之戰(四)406、廟算(上)291、冰肌玉骨清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暖454、新銳154、當塗大捷(四千)422、無力160、兵入長江,耀武揚威,風動金陵(上)457、下揚州500、全局部署(不知不覺居然五百章了,淚目)166、史大帥談判的藝術266、打一炮201、三江口之戰(三)42、調動之難489、獻俘儀式467、四路大軍117、拉開序幕452、塞翁失馬焉知非福419、進攻的原則(下)402、天子殺伐225、接連告捷第520章 二十萬大軍24、郭榮的難第539章 抉擇24、郭榮的難144、個人信譽+捨我其誰415、潘崇徹376、雙鳳(下)78、武威城破69、符皇后287、山民31、閭丘仲卿368、防潮問題140、新軍馭浪直第544章 鋪開的網276、退敵良策217、北伐準備,擴編,火器營156、投降第503章 代州集結84、青帝萬里月輪孤,掃盡浮雲一點無(二合一)199、三江口之戰(二)354、三個女人一臺戲350、拿他去換蕭燕燕189、點將357、南來的恐怖392、洸口練兵124、不動如山史從雲(一)四千字大章,求訂閱468、西路大軍第559章 定難軍的選擇第539章 抉擇3、五代兵將303、光速登基306、調轉矛頭168、中流砥柱426、堅壁死守335、神兵天降30、趙侍劍的路323、劉繼業400、炮艦(四百章)19、李谷425、兵臨廣州327、史從雲的炮兵戰術(三)165、沒辦法,他是帶着大軍來談判的210、交鋒18、華州節度使120、南唐援軍94、一錘定音166、史大帥談判的藝術第一章、史從雲的家人和日常127、萬軍從中取上將首級453、歲月如梭40、內殿直(二合一)37、趙瑩、進京20、面見天子47、第一次開會172、大朝會213、熟讀兵書王昭遠338、炮轟太原55、男人本色91、戰地黃花分外香(三)476、紙老虎190、分道揚鑣42、調動之難83、符氏動作
396、新炮艦282、越過劍門關336、日理萬機207、符皇后的心思124、不動如山史從雲(一)四千字大章,求訂閱288、列寨成都261、擺平李重進190、分道揚鑣393、苦主李煜73、花蕊夫人211、回京414、靜江34、雲州往事(下)366、南望491、天下一統,滄海桑田45、雲哥兒的關係網117、拉開序幕第512章 桑乾河之戰(四)406、廟算(上)291、冰肌玉骨清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暖454、新銳154、當塗大捷(四千)422、無力160、兵入長江,耀武揚威,風動金陵(上)457、下揚州500、全局部署(不知不覺居然五百章了,淚目)166、史大帥談判的藝術266、打一炮201、三江口之戰(三)42、調動之難489、獻俘儀式467、四路大軍117、拉開序幕452、塞翁失馬焉知非福419、進攻的原則(下)402、天子殺伐225、接連告捷第520章 二十萬大軍24、郭榮的難第539章 抉擇24、郭榮的難144、個人信譽+捨我其誰415、潘崇徹376、雙鳳(下)78、武威城破69、符皇后287、山民31、閭丘仲卿368、防潮問題140、新軍馭浪直第544章 鋪開的網276、退敵良策217、北伐準備,擴編,火器營156、投降第503章 代州集結84、青帝萬里月輪孤,掃盡浮雲一點無(二合一)199、三江口之戰(二)354、三個女人一臺戲350、拿他去換蕭燕燕189、點將357、南來的恐怖392、洸口練兵124、不動如山史從雲(一)四千字大章,求訂閱468、西路大軍第559章 定難軍的選擇第539章 抉擇3、五代兵將303、光速登基306、調轉矛頭168、中流砥柱426、堅壁死守335、神兵天降30、趙侍劍的路323、劉繼業400、炮艦(四百章)19、李谷425、兵臨廣州327、史從雲的炮兵戰術(三)165、沒辦法,他是帶着大軍來談判的210、交鋒18、華州節度使120、南唐援軍94、一錘定音166、史大帥談判的藝術第一章、史從雲的家人和日常127、萬軍從中取上將首級453、歲月如梭40、內殿直(二合一)37、趙瑩、進京20、面見天子47、第一次開會172、大朝會213、熟讀兵書王昭遠338、炮轟太原55、男人本色91、戰地黃花分外香(三)476、紙老虎190、分道揚鑣42、調動之難83、符氏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