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名將

曹操在行動,袁紹也沒歇着。

袁紹作爲冉冉升起的名士,身負朝野士人之厚望,有種“本初不出,奈蒼生何”的意思,時人比之當年號稱“天下楷模李元禮”的名臣李膺。

他雖是一介白身,但登門去拜訪誰,沒人會將他拒之門外。

袁紹也看出太平道有作亂的徵兆,與曹操希望藉機會領兵、小打小鬧不同,袁紹直接瞄準可能的領兵主將,一直努力與尚書盧植和諫議大夫朱儁結交。

盧植是大儒,也是朝野公認的名將。身高“八尺二寸”( 189釐米),“音聲如鐘”,性格剛毅,志向高潔,年輕時便有匡扶社稷,救濟世人的志向,能飲酒一石。

對袁紹到訪,他十分歡迎。袁紹一手救護黨人,在士林養望,一手豢養死士,增強手中武力。這很對盧植的脾氣。

竇武、陳蕃怎麼失敗的?還不是手中沒有武力,才被宦官反殺。

賓主落座,寒暄已畢,盧植道:“本初,前天太尉召我,說及太平道之事,你對此可有了解?”

太尉指的是楊賜。他一直對太平道抱有警惕之心。最近更是隱隱有種風雨欲來的感覺,因此召盧植、朱儁等人商議,命衆人提高警惕,有所預備。

袁紹正要談及太平道,聽了盧植問話,神情變得凝重,道:“子幹兄,張角此人傳道數十年,徒衆遍於天下,弟在汝南時,就多見如癡如狂、拋家舍業、前往冀州者。兗豫之地,信太平道者極衆。若是張角此人真是聖賢,還則罷了。若是包藏禍心,一旦作亂,危害非小。”

盧植生於公元 135年,袁紹生於 146年,後者比前者小十一歲,算是同輩,所以稱兄,而非盧公。盧植有三子,幼子盧毓今年( 183年)剛出生。

盧植嘆息道:“當年廬江、九江蠻民叛亂,我受命討伐,耗費糧帛,遷延一年方平。

朱公偉討伐交州叛賊,徵集數千精銳,調用七郡之兵,方纔斬殺樑龍,討平叛亂。

太平道何止數十萬衆,又大都在朝廷心腹之地,一旦亂起,必然天下糜爛,思之令人不寒而慄!”

朱公偉即會稽郡人朱儁,現任諫議大夫。

袁紹奮然道:“朝政昏暗,遂思忠臣。國家有亂,遂思良將。子幹兄文韜武略,當世無雙,正可一展所學,討平禍亂,振旅回師,誅滅閹宦,重整朝綱!如此漢室必可中興矣!”

盧植苦笑道:“才學有何用?四年前我就向天子上書,陳說政事,提出八策,一曰用良,任用賢士良臣,二曰原禁,解除對黨人禁錮,又曰備寇,又曰散利,天子皆不能用。就算天下有亂,天子會用我等爲將麼?”

袁紹道:“這正是弟來拜訪子幹兄的原因。我願爲子幹兄及朱大夫多方奔走,若天下有事,必促成朝廷以諸君爲將。”

盧植感動道:“辛苦本初了。如今諸常侍視君爲眼中釘、肉中刺,務必要多加小心。我聽聞張、趙等人多蓄刺客,須當警惕其明面上忌憚君之家世、聲名,不敢加害,而行暗殺之事。”

袁紹笑道:“子幹兄放心。弟身邊也聚集了一些壯士,必不會讓那些小人得逞。”

袁紹口中的壯士,不止是段煨,他最倚重的還是顏良和文丑二人。兩人年紀雖輕,卻膂力過人,精於騎術,有萬夫不當之勇。上次遭遇馬忠時,顏良、文丑未曾跟隨,這次來見盧植,何顒、逄紀等堅持讓顏、文隨從保護。

又數日,袁紹又去拜訪朱儁。

跟朱儁見面卻不太愉快。

朱儁性格剛強而敏感,心底深處對世家大族有些敵視。這與他的經歷有些關係。

盧植少年求學於大儒馬融,顯名也是以儒學、經術,朝廷屢徵不至,走的是名士路線。後被徵爲博士,四十歲拜爲九江太守。

朱儁出身寒門,家中以販繒爲業,乃是會稽郡有名的鉅商。沒有祖蔭和人脈,做官是不容易的。朱儁只能通過好義輕財積累名聲,終於獲得上虞長度尚賞識,推薦給會稽郡守,得任郡吏。

四十多歲被舉爲孝廉,自此仕途纔開始順利起來。先任蘭陵縣令,治政有能,上司東海相向朝廷上表舉薦。

將近五十歲時被朝廷任命爲交州刺史,秩六百石,負責平息交州叛亂。朱儁先回到家鄉,“簡募家兵”,調發士衆,得五千人,又調集七郡兵,遂破樑龍,平息叛亂。論功行賞,被封爲都亭侯,入朝擔任諫議大夫。諫議大夫秩六百石。

至於爲什麼不任命爲二千石的郡守?

因爲郡守是要賣錢的,而朱儁雖有錢,卻不肯出錢買,自然只能任個無權無勢的閒職了。

朱儁痛恨宦官, 對高門大族也沒什麼好感。

對於袁紹的示好,朱儁神情有些淡然,道:“張角看似氣焰囂張,不可一世,太平道號稱數十萬衆,其實是黔首愚氓,烏合之衆而已。莫說北軍戰士,就是某提家兵,亦足以將之削平。本初無須太過憂慮。”

袁紹道:“朱公如此信心十足,自是朝廷之幸、萬民之幸。”

兩人又聊了一會,袁紹便告辭離開。

回去後對逄紀、許攸等人道:“盧子幹文武兼備,朱公偉剛強自信,皆國之名將。”

袁紹推許盧植、朱儁,天子劉宏稱讚河東太守郭恂道:“郭文恭麾下用命,視死如歸,擊敗關羽,剿除流賊,況之古之名將,亦不遑多讓也。”

沒錯,河東太守郭恂“大勝”關羽的奏章上到朝廷後,中常侍郭勝及他的一些附庸官員,在劉宏面前大肆鼓吹郭恂的勝果,使得劉宏將郭恂當成了名將。

劉宏讓大司農張溫斟酌一下,怎麼給河東戰死郡吏一些撫卹和賞賜。

張溫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向劉宏報告說:“陛下,國庫空虛,恐怕難以支應河東所提撫卹數額。”

國庫沒錢,劉宏自然更不可能出“中帑”,於是一紙詔令下給郭恂,讓他自己想辦法籌措。

郭恂接詔大喜,這下子向地方上攤派戰亡撫卹,師出有名了!

關羽從郭泰處得知郭恂居然因爲大敗自己而獲得朝廷嘉獎,頓時哭笑不得,世道荒謬,天子昏庸,一至於此!

關羽拜訪徐晃時,提及此事。

徐晃目瞪口呆,半晌做聲不得。

第61章 有情第42章 惡戰第32章 胡女第67章 攻守第18章 風起第2章 董卓第49章 鮮卑第71章 天機第50章 東下第51章 見聞第69章 破敵第36章 招誘第53章 李傕第29章 殺將第2章 董卓第26章 玄德第84章 常侍第24章 賞賜第84章 常侍第32章 胡女第14章 種田第54章 流寇第18章 風起第70章 終見第5章 追兵第4章 夜炊第5章 追兵第73章 徐晃第23章 殺胡1、《三國志》中明確記載的人物身高第84章 常侍第65章 山賊第7章 衝陣第5章 追兵第5章 追兵第17章 將門第30章 酷烈第35章 都蘭第68章 突襲第77章 訪賢第80章 奪城第1章 雷擊第42章 惡戰第32章 胡女第62章 撲空第21章 破陣第85章 內應第83章 歌頌第87章 名將第42章 惡戰第14章 種田第78章 壯志第76章 北望第82章 繾綣第79章 豪強第69章 破敵第29章 殺將第30章 酷烈第68章 突襲第10章 名臣第36章 招誘第39章 征剿第37章 郭泰第57章 單于第18章 風起第50章 東下第77章 訪賢第38章 戰雲第39章 征剿第14章 種田第74章 報復第4章 夜炊第3章 西行第80章 奪城第23章 殺胡第66章 陳式第50章 東下第65章 山賊第83章 歌頌第26章 玄德第76章 北望第16章 心志第63章 諉過第64章 郡兵第79章 豪強第58章 威逼第18章 風起第77章 訪賢第56章 調動第46章 消沉第61章 有情第47章 贈馬第27章 激烈第50章 東下第74章 報復第31章 劉備第42章 惡戰第23章 殺胡第2章 董卓第48章 青騅
第61章 有情第42章 惡戰第32章 胡女第67章 攻守第18章 風起第2章 董卓第49章 鮮卑第71章 天機第50章 東下第51章 見聞第69章 破敵第36章 招誘第53章 李傕第29章 殺將第2章 董卓第26章 玄德第84章 常侍第24章 賞賜第84章 常侍第32章 胡女第14章 種田第54章 流寇第18章 風起第70章 終見第5章 追兵第4章 夜炊第5章 追兵第73章 徐晃第23章 殺胡1、《三國志》中明確記載的人物身高第84章 常侍第65章 山賊第7章 衝陣第5章 追兵第5章 追兵第17章 將門第30章 酷烈第35章 都蘭第68章 突襲第77章 訪賢第80章 奪城第1章 雷擊第42章 惡戰第32章 胡女第62章 撲空第21章 破陣第85章 內應第83章 歌頌第87章 名將第42章 惡戰第14章 種田第78章 壯志第76章 北望第82章 繾綣第79章 豪強第69章 破敵第29章 殺將第30章 酷烈第68章 突襲第10章 名臣第36章 招誘第39章 征剿第37章 郭泰第57章 單于第18章 風起第50章 東下第77章 訪賢第38章 戰雲第39章 征剿第14章 種田第74章 報復第4章 夜炊第3章 西行第80章 奪城第23章 殺胡第66章 陳式第50章 東下第65章 山賊第83章 歌頌第26章 玄德第76章 北望第16章 心志第63章 諉過第64章 郡兵第79章 豪強第58章 威逼第18章 風起第77章 訪賢第56章 調動第46章 消沉第61章 有情第47章 贈馬第27章 激烈第50章 東下第74章 報復第31章 劉備第42章 惡戰第23章 殺胡第2章 董卓第48章 青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