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中南半島形勢

儘管朱永興說過大明和暹羅是兄弟之邦,但暹羅還是把自己擺在了從屬的位置。這是一種慣性思維,並不是那麼快便能改變的。

“呵呵,如此一說,倒是吾見外了。”朱永興爽朗地一笑,隨着蘭瑪菩提和帕碧羅闍走上大船,進了船艙。

好奢華啊,朱永興略一掃視艙中擺設,心中做了評價,這才落座,與蘭瑪菩提和帕碧羅闍敘談。

蘭瑪菩提是暹羅使者,朱永興不陌生;帕碧羅闍爲象軍副統帥,他卻知之不詳。要是朱永興知道這個傢伙在歷史上絕非泛泛之輩,幾十年後,在納雷王重病垂死之際,帕碧羅闍在“親王派”的支持下發動政變,幹掉了改奉天主教的王儲,做了暹羅國王,真不知該是如何驚訝。

“殿下,這是您要的千里鏡。”蘭瑪菩提很快便拿出了朱永興之前鄭重索要的東西,算是一種禮貌和親近的表示,“時間倉促,乃從數個西夷商人處購得,規制不一,還望殿下勿怪。”

確實是規制不一,連上面的外國字母也不一樣,朱永興略略看了一眼,只認得其中幾支望遠鏡上的英文字母,其他的那些上面也不知是法文,還是西班牙文。

“雪中送炭,吾只有感謝,豈有怪罪之理?”朱永興很滿意,把望遠鏡應用於軍事,這比清軍又領先了一步。

“這是外將送予殿下的薄禮,還望殿下不嫌粗陋。賞臉收下。”帕碧羅闍奉上一個錦盒,親手將蓋子打開,客氣地說道。

“多謝帕碧將軍了,吾甚喜歡。”朱永興伸手拿出盒中的望遠鏡。鑲金嵌玉的,這麼奢華,好象不太適合拿到戰場上用,只適合珍藏玩耍吧?

“西夷極擅此等淫巧之技。”帕碧羅闍突然有些低沉地開口說道:“但卻是狼心狗肺,東方國家友好接納這些西夷的命運,便是國家被掠奪,帝王被降爲奴隸。以柔佛爲例,引荷蘭人平亂,後竟爲其佔領。”

朱永興愣了一下,這有些偏離主題吧。但旋即皺了皺眉。開口問道:“貴國與西夷的關係很緊張?上回貴使並未提及啊?”

蘭瑪菩提有些尷尬。連忙解釋道:“啓稟殿下,我國與西夷關係尚可,帕碧將軍乃是居安思危。對西夷頗爲警惕。”

朱永興輕輕點了點頭,望向帕碧羅闍的目光有了一絲讚賞,說道:“居安思危,帕碧將軍真乃暹羅棟樑。若只是平等通商,自然不必提防。但西夷一貫的手段便是先以通商進行滲透,然後窺機進行軍事侵略和佔領,使弱國淪爲其殖民地,進行貪婪的資源掠奪。”

“殿下此言一舉中的。”帕碧羅闍得到朱永興的贊同,有些興奮,說道:“只有驅逐異族。方能使吾王的利益不受損害,使暹羅不爲西夷所佔。”

停頓了一下,帕碧羅闍又不無憂慮地說道:“只是,西夷精於火器,擅於航海,驅逐恐非易事。”

戰艦和火炮,也就是所謂的船堅炮利,確實是西方殖民者的倚仗,但卻不是無敵的存在。

朱永興沉吟了一下,說道:“據吾思之,可取師夷人之長技以制夷之法。”

“師夷人之長技以制夷?”帕碧羅闍愣了一下,又看了蘭瑪鐵菩提一眼,都紛紛搖頭。

“師夷之長技以制夷”,這是魏源在清代提出的對付“夷人”的方法。原意大概就是學習製造和使用洋人先進的技術(武器)來打擊制約洋人,其實按民間的說法就是“以惡制惡”。

當然,“師夷人之長技以制夷”又涉及到了中國傳統上的“夏夷之辯”,中國傳統的“夷夏之辨”包含着開放與封閉的雙重內涵。所謂的“開放”,是指以文化上分辨夷夏,強調夷夏之間的互變,即“進於中國則中國之,流於夷狄則夷狄之”;所謂的“封閉”,是指以族類、地域乃至政治關係辨夷夏,強調夷夏之間的對立,即“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內諸夏而外夷狄”。

魏源“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正體現了“夷夏之辨”開放與封閉性的統一。此中,他通過重新界定夷夏,說明了“師夷長技”的合理性。

朱永興把這套理論進行了加工和完善,並添加了不少自己的看法和理論,緩緩講述,“……西夷有所長,也有所短。其遠道而來,人數物資都極有限,長期作戰豈能與本地人相比。火槍火炮縱然犀利,但也不是沒有缺點,更不是他人無法學習掌握的技能。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要想擊敗西夷,便須先了解它,學習它,超越它,如此,夷人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無知和恐懼,衝動和自大。”

船艙中一片沉默,蘭瑪菩提皺眉冥思,帕碧羅闍臉色變幻,兩人皆沉浸於這套新穎嚴密的理論,心中翻江倒海,苦苦思索。

朱永興拿起望遠鏡,伸縮拉長,饒有興致地觀察着窗外的風景。這個望遠鏡送給阿珠玩兒,自己拿個普通的,在陣前才更象是領軍打仗,而不是奢侈無能的宗室子弟。

師夷長技以制夷,在表面上看來,似乎只是船堅炮利,朱永興也是就此論述。畢竟不是一國之人,涉及到更深的層次容易引起誤會。但在朱永興看來,西方國家的政治制度,纔是他們的長處。只要還存在着一人決定國家興衰的封建帝王體制,就算短暫的繁華過後,國家依然有沉淪的危險。不管出現過多麼英明的皇帝,攢下多大的基業,也難免被以後的敗家子給禍害光。

但這樣的觀點,他自然是不會說給帕碧羅闍和蘭瑪菩提聽的。因爲這兩個人肯定認爲自己國家目前的政治體制是很好的,他們關心的不過是抗拒西夷,維護目前的國家狀況。

“多謝殿下。”帕碧羅闍長長地吐出了一口氣,儘管還未完全理解,但朱永興顯然是贊同他的主張的,所以心中直嘆不虛此行。

朱永興收回望遠鏡,笑着說道:“帕碧將軍,不必客氣。這只是吾一時所得,粗陋得很。”

“殿下指點迷津,外臣受益良多。”帕碧羅闍只要朱永興贊同就感到滿意,至於那些理論也只是說西夷船堅炮利,與他的看法也是差不多,所以心中很是高興。

…………

暹羅,泰國,人x妖?朱永興坐在酒桌前,看着下面特意爲他安排的美女歌舞,心中一個勁兒的猜測狐疑。

暹羅舞蹈不僅有舞姿優雅的特點,更以服裝華麗、精緻而著稱。四個暹羅美女輕擡舞步,旋轉着擺動手臂,舞姿輕盈,眉目含情。

不滿意嗎?眼睛雖看着,但眉頭微皺,似乎若有所思。難道真的是不近女色,帕碧羅闍暗暗觀察着朱永興,心中也在狐疑猜測。

原來如此,朱永興的臉色一下子緩和了,眉頭舒展,他想通了。現在哪有什麼激素,人x妖是不可能出現的。況且這是什麼場合,既然是想表示親近,那就自然是貨真價實的美女無疑。

只是,朱永興知道收下這些被當作物品的美人是禮貌,但卻不能把這些美女帶在身邊。夢珠和龍兒是一個方面,還有就是保密問題。另外一個重要原因,便是他可不想身邊有他國的耳目,防範措施不管是不是多餘,都是必要的。

眼見朱永興的臉色由陰轉晴,帕碧羅闍也就放下心來,推杯換盞,氣氛也就熱烈起來。

朱永興對暹羅國表示親近,想得到援助是短期目的,長期的目標則是在真臘國。因爲真臘國是暹羅的屬國,一旦打通了出海口,作爲日後糧食基地的湄公河三角洲,便是朱永興要握在手中的。

看似無意的牽扯着,朱永興說到了安南,從鄭氏又談到南阮,中南半島的形勢,引着帕碧羅闍和蘭瑪菩提開口。畢竟他對中南半島的形勢瞭解得並不是很透徹,軍情司的注意力也還沒轉向那裡。

帕碧羅闍和蘭瑪菩提看似並不重要的講述和談論,卻一點點在朱永興的頭腦中匯聚,並且被重新拼合整理,慢慢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勢力分佈圖。

……南阮的兵力不多,但從歐洲人、尤其是葡萄牙人那裡購置了較先進的歐洲軍備,在城防中甚至僱傭歐洲的軍事專家……

……南阮與暹羅因爲真臘而關係不睦,南阮阮福瀕曾發兵三千干涉真臘王位的爭奪,迫使真臘臣服。此後,每逢真臘內亂,南阮與暹羅總是不失時機地介入其中,出兵幫助其中一方登上王位……

……南阮通過與真臘王室聯姻,獲得了在柴棍的居住權,鄰近湄公河三角洲一帶……

……占城在南阮的不斷侵擾下,實力越來越弱,已經把首都從新州遷往鶴頂……

紛擾的局勢,比當初朱永興想的幾**棋還要複雜幾分。但他已經初步估量出了這幾方的實力,並對實現自己的目標有了信心。

想想吧,只需三千兵便能左右真臘的王位更替,明軍又不是要滅國,佔塊地方應該沒有問題吧?

第174章 奇襲潮州第99章 定都之慮,拍賣逆產第61章 下龍開發,年節說客第107章 只是一小步第96章 各有安排第70章 開路迂迴第131章 良賤之分第9章 決戰第214章 家和萬事興第139章 不妙的前景第124章 隨想第21章 再見暹羅使者第126章 一年兩三歲第27章 攻勢與牽制第210章 戰局,焦點第45章 險地——灰坡第62章 論勢振人心第149章 再戰新會(二)第20章 緊鑼密鼓第65章 騎兵牆浪潮第231章 荊襄劇變第148章 元江那氏第28章 封官兒第35章 阻擊第38章 三師相會楔子第123章 有地有女人的天堂第225章 晉王表態,格局不同第159章 中華輝煌第49章 隔絕元江,衆軍合擊第135章 各自的心思第51章 渡河,渡河第111章 結果第233章 三桂之謀,鄭家再亂第34章 攀龍附鳳,議和煙幕第43章 鞏昌王的選擇第1章 陌生之地第112章 女考生第230章 暗戰第23章 暹羅國情第106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第247章 兵至衡陽,說客第206章 降明不降鄭,決戰第234章 香溪口阻擊第20章 三鬼的人生巔峰第260章 追擊第257章 會見十三勳,明末失政第60章 歸藩之議第130章 人力優勢,有女舒心第11章 祖上榮光第64章 蒼水之憂,佛朗機炮第205章 兵種重配置第73章 人心散第181章 賤民奴僕,攻陷梅州第132章 攻伐安南第26章 提點第128章 拉英第106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第223章 軍制改革,拉攏分化第52章 蒼水脫險,修約之議第193章 古之借鑑第155章 廣州戰役(一)第224章 討朔軍成,攻克福州第126章 無題第2章 高平莫氏第122章 大難臨頭幾人“忠”第118章 金殿傳臚第239章 揚帆海上,鄭經去臺第57章 豁賤爲良,成親納妃第21章 柔情蜜意第3章 召見羣將第42章 北伐新策第67章 排除萬難第50章 南岸殲敵,三鬼決擇第128章 扶弱擊強第115章 窮途末路第105章 二等輔兵第29章 破城第124章 授課第84章 失敗之源第98章 我認得你第28章 離心之象第68章 慷慨秦腔第270章 操切之心第223章 軍制改革,拉攏分化第95章 初印象第189章 東征前線第201章 總攻(一)第216章 水師大展開第79章 雪中送炭第123章 光復昆明第90章 俘虜處置第132章 廣西之變第115章 術業有專攻第86章 復臺建議第86章 輕視,放鬆第32章 賜名白族第85章 無題第242章 莽女衝撞,憲政之思第252章 三桂低頭
第174章 奇襲潮州第99章 定都之慮,拍賣逆產第61章 下龍開發,年節說客第107章 只是一小步第96章 各有安排第70章 開路迂迴第131章 良賤之分第9章 決戰第214章 家和萬事興第139章 不妙的前景第124章 隨想第21章 再見暹羅使者第126章 一年兩三歲第27章 攻勢與牽制第210章 戰局,焦點第45章 險地——灰坡第62章 論勢振人心第149章 再戰新會(二)第20章 緊鑼密鼓第65章 騎兵牆浪潮第231章 荊襄劇變第148章 元江那氏第28章 封官兒第35章 阻擊第38章 三師相會楔子第123章 有地有女人的天堂第225章 晉王表態,格局不同第159章 中華輝煌第49章 隔絕元江,衆軍合擊第135章 各自的心思第51章 渡河,渡河第111章 結果第233章 三桂之謀,鄭家再亂第34章 攀龍附鳳,議和煙幕第43章 鞏昌王的選擇第1章 陌生之地第112章 女考生第230章 暗戰第23章 暹羅國情第106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第247章 兵至衡陽,說客第206章 降明不降鄭,決戰第234章 香溪口阻擊第20章 三鬼的人生巔峰第260章 追擊第257章 會見十三勳,明末失政第60章 歸藩之議第130章 人力優勢,有女舒心第11章 祖上榮光第64章 蒼水之憂,佛朗機炮第205章 兵種重配置第73章 人心散第181章 賤民奴僕,攻陷梅州第132章 攻伐安南第26章 提點第128章 拉英第106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第223章 軍制改革,拉攏分化第52章 蒼水脫險,修約之議第193章 古之借鑑第155章 廣州戰役(一)第224章 討朔軍成,攻克福州第126章 無題第2章 高平莫氏第122章 大難臨頭幾人“忠”第118章 金殿傳臚第239章 揚帆海上,鄭經去臺第57章 豁賤爲良,成親納妃第21章 柔情蜜意第3章 召見羣將第42章 北伐新策第67章 排除萬難第50章 南岸殲敵,三鬼決擇第128章 扶弱擊強第115章 窮途末路第105章 二等輔兵第29章 破城第124章 授課第84章 失敗之源第98章 我認得你第28章 離心之象第68章 慷慨秦腔第270章 操切之心第223章 軍制改革,拉攏分化第95章 初印象第189章 東征前線第201章 總攻(一)第216章 水師大展開第79章 雪中送炭第123章 光復昆明第90章 俘虜處置第132章 廣西之變第115章 術業有專攻第86章 復臺建議第86章 輕視,放鬆第32章 賜名白族第85章 無題第242章 莽女衝撞,憲政之思第252章 三桂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