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祖上榮光

朱永興眨了眨眼睛,心說:俺們漢族也有句古話: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這老頭兒爲什麼幫自己,可得弄明白了。

“想知道我們爲何要幫助殿下,是吧?”老者似乎看透了朱永興的心思,幽幽一嘆,取出一本很舊的書,慢慢講述起來。

明代嘉靖末年到萬曆年間,緬甸東籲王朝的軍隊入侵我國雲南邊境,引起一場持續了數十年的戰爭。萬曆三十四年以後,中緬戰爭之間基本上停止了。這是因爲在中國方面,明王朝的統治已陷於危機,再也無力收復被緬甸佔領的廣大地區。

由此,明王朝喪失了對孟養軍民宣慰使司(轄境相當今緬甸八莫、開泰以北,伊洛瓦底江以西,那伽山脈以東地區,治所在今緬甸孟養)和木邦軍民宣慰使司(轄境相當於今緬甸撣邦東北部地區,治所在今緬甸興威)的統治。

而猛山克族確實是苗族的一支,苗族要真要分起不同分支來,光中國滇、黔、湘、桂四省的苗民,就不下數十種之多,苗民只不過是一個統稱而已。說到這個老者,卻也不是一般的族長,他的名字應該叫孟養思威,祖上曾是明王朝任命的孟養軍民宣慰使司的土司。當年在緬兵進攻孟養時,最後一任土司孟養思轟率兵抵抗,並嚮明王朝求援,然而援兵不至,思轟終於兵敗身死,猛山克族落入了緬人的統治。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句古話出自中國,但緬人也深以爲然。對包括猛山克族在內的原宣慰使司的居民百般遏制,不惜使用極其暴烈的手段。

“應裡(緬王)性極慘刻,凡有罪者,羣埋土中,露頭於外,以牛耙之,複復以柴草,舉火焚之,彼此縱觀以爲樂。江頭城(一說在今緬甸八莫,一說在今緬甸傑沙)外原有大明街,閩、廣、江、蜀居貨遊藝者數萬,而三宣六慰被攜者亦數萬,頃歲聞天兵(指明朝軍隊)將南伐,恐其人爲內應,舉囚於江邊,縱火焚死,棄屍蔽野塞江……”孟養思威合上了古舊的書,滿臉沉痛之色,拳頭握得緊緊的,臉上也顯出了青筋。

朱永興還真知道這段歷史,這裡原來都是屬於中國的土地,居民都曾是中國的屬民,這老頭兒痛恨緬甸政府,難道是想借助於自己的力量再度恢復祖上的榮光?

思威激憤片刻,慢慢恢復了正常,繼續說道:“緬人狠毒貪婪,不僅將我族趕至此偏僻地帶,且將大族又分若干小族,分隔居住。而緬派土司更爲陰鶩,不時用各種藉口加以刁難。聞山中有金毛熊王,便令我族獵殺,獻其皮。爲此,我族前後共傷亡數十人,卻無功而返。眼看限期將至,虧了殿下將其擊殺,令我族逃脫一劫。”

原來如此,朱永興點了點頭,問道:“老伯,那何以你會認爲我是神使,並且給了我這個。”他舉起手,亮出那個指環。

思威微微一笑,說道:“我族有巫師,能卜吉兇禍福。捕獵熊王屢遭挫折,巫師便祈告祖先和神靈,得一預示:將有神使降臨,解脫此次族難,並令我族重複昔日之興旺。這不正與殿下的到來相合嗎?”

巧合而已,那個巫師信口胡扯,卻正好撞上了。朱永興當然不信這個,但在閉門苦思的時間裡,他已經捋清了很多思路,也意識到想回雲南相當困難,必須有外力的幫助才能實現。而這個外力,現在來看,恐怕要着落到猛山克族的頭上。

永曆倉惶入緬後,因爲害怕清軍跟蹤而來,自身難保,離開蠻莫時即諭土官思線砍倒樹木,阻塞道路。思線既得此諭,就在車駕啓行後,對關內外山箐蒐括三天,碰上倉皇追駕的明朝官員一律加以拘捕,抄沒隨身財物,身強力壯者殺害於關前溝下,老弱者散給各土寨令其舂米,被折磨而死的即投入江中,銷屍滅蹤。

正因爲知道這個事情,朱永興纔不敢孤身上路。道路不熟是個原因,害怕被緬兵所殺,壯志未酬身先死,則是另一個重要原因。而且,今天的事情也給了他一個警醒,小說中虎軀一震,王八之氣立時引得衆相拜伏,那不是現實中的情形。要想有所作爲,還要靠自己腳踏實地,奮力打拼。

再者,就算入了雲南,自己一個遠系宗室,憑什麼指揮尚存的明軍嗎?李晉王雖忠義,但也是個堅毅、自信的名將,態度恭謹可能是有,但聽從他的命令,那就是在做白日夢。另外一些明軍將領,哪個不把軍隊視爲私物,當作晉身之資。即便是失敗投降,手中有兵,也會有與清廷談價錢的資本,爲自己賺個後半生富貴吧!

看着朱永興垂下眼瞼,陷入了沉思,思威也不催促,而是半閉上眼睛,象入定似的等待着他的回答。

難,真的很難,不管是幫助猛山克族從緬人的殘暴統治中解脫出來,抑或是更加困難的重複神州。但自己好象都沒有選擇,能忍受金錢鼠尾的醜陋,還是能忍受滿人的殘暴統治,等着那被吹噓的“糠稀盛世”的幸福時光。或者象個卑微的老鼠似的躲在這寨子裡,偶爾幫助他們解決困難,窩窩囊囊地活到頭白牙齒落。其實自己在江上慷慨發誓,所說的並不只是信口胡吹,而是發自內心的真切呼喚。

“老伯——”朱永興做出了決定,其實他早就本能地做出決定,只是沒有想到思威會提起舊事,並又給他施加了一副擔子,“猛山克族的興旺,與我驅除腥羶、重複神州的願望是有緊密聯繫的。但是,事情總要分個輕重緩急,興旺猛山克族恐怕要等上一段時間。”

“多長時間。”思威的眼中射出了精光。

朱永興沉吟了一下,苦笑道:“三年,五年,甚至是十年,或者我早就戰死了,也就無法實現您的願望了。”

第151章 有借無還第31章 故國風情第96章 各有安排第145章 大包圍第234章 香溪口阻擊第73章 小朝會第27章 攻勢與牽制第27章 攻城第129章 僱傭海軍,新皇新象第211章 瓶頸的突破第77章 意外之功第17章 意外之難第25章 靜夜思,眼中淚第78章 聯合部隊,籌劃大局第8章 依城挫敵第65章 佈署第218章 江南名士?第19章 蠱神之誓第221章 崇明之基,喪心病狂第89章 勝利第5章 琉球第34章 攀龍附鳳,議和煙幕第129章 縱橫家,中南海第19章 景東會師第140章 結局已定第63章 商品交易所,海軍陸戰隊第89章 反攻之謀,三鬼之難第41章 大理小吃,蒙化左氏第67章 廣西戰局,威壓懾服第246章 江浙內亂,朱三太子第68章 以誠待人,執着進諫第26章 提點第12章 困頓之局,天道好還第169章 譏諷第82章 燧發槍第109章 官員任用第69章 軟實力第238章 薩摩藩,綁架成功第160章 大結局第211章 瓶頸的突破第192章 戰爭年代的約定第43章 保寧第133章 立威第128章 扶弱擊強第47章 大戰(一)第68章 正戰穩進第108章 王在法下第23章 伏擊之地第28章 離心之象第115章 窮途末路第117章 困難的基礎工程第112章 分派,緬使第138章 大海戰第107章 厭炮厭勝?第50章 低估與高估第215章 後方形勢第263章 真假太子,山東於七第108章 安步當車第11章 衆採所長的文治第95章 初印象第5章 琉球第164章 廣州戰役(十)第38章 突破方向第134章 漢化土司第29章 宗室儀仗第277章 登基即位,人生之巔第174章 奇襲潮州第118章 極度震駭第256章 威懾重慶,王旗所至第19章 景東會師第111章 轟擊,破陣第73章 瘟病的擔憂第23章 綜合實力第88章 截阻的佈署第94章 相疑第7章 藩屬國的新思考第38章 突破方向第93章 棄城集軍第92章 無題第63章 攻掠遼東第115章 術業有專攻第150章 再戰新會(三)第162章 廣州戰役(八)第227章 天下新佈局第55章 地、鹽武器,民爵授封第45章 險地——灰坡第264章 山東,江西第43章 兵出大理,晉王退讓第20章 三鬼的人生巔峰第209章 欺瞞之罪,形勢之變第193章 古之借鑑第147章 一戰定遼?第16章 大巫的怨毒第19章 景東會師第130章 無題第140章 戰局急轉第18章 元江城防第52章 蒼水脫險,修約之議第89章 進退兩難第61章 下龍開發,年節說客
第151章 有借無還第31章 故國風情第96章 各有安排第145章 大包圍第234章 香溪口阻擊第73章 小朝會第27章 攻勢與牽制第27章 攻城第129章 僱傭海軍,新皇新象第211章 瓶頸的突破第77章 意外之功第17章 意外之難第25章 靜夜思,眼中淚第78章 聯合部隊,籌劃大局第8章 依城挫敵第65章 佈署第218章 江南名士?第19章 蠱神之誓第221章 崇明之基,喪心病狂第89章 勝利第5章 琉球第34章 攀龍附鳳,議和煙幕第129章 縱橫家,中南海第19章 景東會師第140章 結局已定第63章 商品交易所,海軍陸戰隊第89章 反攻之謀,三鬼之難第41章 大理小吃,蒙化左氏第67章 廣西戰局,威壓懾服第246章 江浙內亂,朱三太子第68章 以誠待人,執着進諫第26章 提點第12章 困頓之局,天道好還第169章 譏諷第82章 燧發槍第109章 官員任用第69章 軟實力第238章 薩摩藩,綁架成功第160章 大結局第211章 瓶頸的突破第192章 戰爭年代的約定第43章 保寧第133章 立威第128章 扶弱擊強第47章 大戰(一)第68章 正戰穩進第108章 王在法下第23章 伏擊之地第28章 離心之象第115章 窮途末路第117章 困難的基礎工程第112章 分派,緬使第138章 大海戰第107章 厭炮厭勝?第50章 低估與高估第215章 後方形勢第263章 真假太子,山東於七第108章 安步當車第11章 衆採所長的文治第95章 初印象第5章 琉球第164章 廣州戰役(十)第38章 突破方向第134章 漢化土司第29章 宗室儀仗第277章 登基即位,人生之巔第174章 奇襲潮州第118章 極度震駭第256章 威懾重慶,王旗所至第19章 景東會師第111章 轟擊,破陣第73章 瘟病的擔憂第23章 綜合實力第88章 截阻的佈署第94章 相疑第7章 藩屬國的新思考第38章 突破方向第93章 棄城集軍第92章 無題第63章 攻掠遼東第115章 術業有專攻第150章 再戰新會(三)第162章 廣州戰役(八)第227章 天下新佈局第55章 地、鹽武器,民爵授封第45章 險地——灰坡第264章 山東,江西第43章 兵出大理,晉王退讓第20章 三鬼的人生巔峰第209章 欺瞞之罪,形勢之變第193章 古之借鑑第147章 一戰定遼?第16章 大巫的怨毒第19章 景東會師第130章 無題第140章 戰局急轉第18章 元江城防第52章 蒼水脫險,修約之議第89章 進退兩難第61章 下龍開發,年節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