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皇帝不行,我行

勝利之後的明軍將領竟然感到鬱悶,全沒有歡欣鼓舞的氣氛,這讓朱永興既感到欣慰,又覺得這種情緒需要排解。

欣慰的是經過這連番勝利,明軍上下的心氣高漲起來,再不是以前那種迷茫失落徬徨的狀態。竟然因爲讓張勇逃跑而感到不滿,可見明軍已經把勝利的標準提高了好幾個層次。

“張勇棄軍逃竄,手下只剩了不足三千兵將,可謂是狼狽之極。”朱永興斟酌了下字眼,笑着對衆將說道:“喪膽之輩,日後見我大明軍旗定然膽怯懼戰,且讓他多活些時日,又有何妨?”

“是本王判斷失誤,過於膽小謹慎,方使張勇有可趁之機。”白文選起立躬身,說道:“大好形勢下未能全殲敵軍,請殿下責罰。”

“談什麼責罰,趙王言重了。”朱永興擺了擺手,示意白文選坐下,沉吟了一下,語重心長地說道:“謹慎用兵方是取勝之道,切不可因今日之事而改弦更張,以致他日之禍。天色將晚,派人召回汝陽王吧,切莫因怒窮追,萬一中了埋伏就不好了。”

白文選立刻派出了信使去通知馬寶。其實大家的心裡都很清楚,張勇施展詭計,至少爭取了將近四個時辰的時間。他又把軍中的騾馬,不管是戰馬還是拉車的都帶走了,此地離南齋公房又不是很遠,夜晚能追擊並擊潰清軍的可能性已經不大。只不過煮熟的鴨子飛了,讓衆人都有些咽不下這口氣。所以,都希望馬寶率領的騎兵能多有斬獲,而沒有人建議收兵。

朱永興見事情已經安排妥當,沉吟了一下,開口說道:“騰衝大戰能夠擊敗清軍,獲得大勝,全賴諸位精忠赤勇。等到把張勇殘部逼進高黎貢山,大功告成之時,吾要代皇上,代朝廷,論功行賞。”

白文選和衆將起身謙謝,什麼“全是殿下籌謀之功。”“皆是殿下甘冒矢石,身先士卒之力。”“乃是殿下所制神器之威,方能勢如破竹。”之類的讚頌之語。

朱永興心情暢快,雖然知道別人是吹捧恭維,但聽着就是高興。戴高樂嘛,戴上高帽還不樂?

“諸位過譽了。”朱永興故作矜持地擺了擺手,笑道:“戰事已近尾聲,也該是吾去安南的時候了。先準備準備,過個五六日或七八日,吾便要率隊啓程。介時,雖路隔千里,但抗清之志,中興大明之心,卻還是一樣的堅不可摧。吾與諸位共同努力,定要開創出一個不同以往的新局面。腥羶遍地、板蕩危難之時,難道不正是吾輩建功立業,大展宏圖之日。”

“殿下何去之匆匆?”白文選委婉挽留道:“軍合則強,力分則弱,不若就在此發展。”

朱永興輕輕搖了搖頭,只用一句話便阻塞了衆人的勸說,“此陛下之意,吾不敢違逆。”

從白文選接駕的提議,朱永興已經知道人們忠君的思想已經根深蒂固,不管永曆是英明神武,還是懦弱無能。特別是白文選和李定國,朱永興已經把他們歸爲抗清的盟友,只是盟友而已。而要拉攏腐蝕的對象,朱永興當然也有了初步的人選,那些纔將是他的嫡系。

忠臣啊,在置身事外讀史的時候,那是除了欽佩就是敬仰,恨不得與他們一起並肩戰鬥,青史留名。但真正處在那個環境之中,纔會發現要走出歷史的悲劇,要按照自己的意圖去扭轉乾坤,就只能對那些固執的忠臣近而遠之。

因爲他們要走的路註定是失敗的,而因爲一個棄國的皇帝卻把抗清大業置於次要地位,更是不對的。即便抗清大業需要一面旗幟,需要一個表面上共奉的朱姓君主,朱永興也不會本末倒置。

從另一方面講,嚐到了權力滋味的朱永興,也不會輕易放棄。哪怕你是千古名將,哪怕你是赤膽忠臣,只要你走的路是錯的,或者跟不上我的步伐,那就註定會被朱永興所拋棄。或早或晚,只是個時間問題。

要扭轉乾坤,要興復華夏,永曆行嗎?當然不行。這不是朱永興自吹自擂,妄自尊大,而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

張勇逃了。儘管很多人對此有些不太甘心,但朱永興已經調整了心態,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即將東去安南的征途上。

而要等上幾天的時間,除了部隊休整,挑選隨行人員,準備糧草物資外。朱永興還希望大勝清軍的消息能夠散佈開來,這對於好幾萬人的遷徒之路,能夠提供很大的便利。

不是擔心清軍阻截,而是有關沿途土司和民衆的態度。那些土司都年代很長,頗有積蓄,面對得勝之師,想必會有更多的支持。

此次大戰之後,明軍也有不少傷亡,但俘虜的清兵和輔兵則更多。如果全補充進來,明軍的兵力將大大超過從前,會有兩萬多人。

但對於補充兵員,朱永興還有自己的原則。對於輔兵,因爲沒有什麼罪惡,便採取自願加入的方式。很多輔兵都是清軍在雲南強行抓來的,家中或者有老有小,或者有父母妻兒,強行編入部隊,其心難安,對軍隊也是個不穩定因素;而對於俘虜的清軍戰兵,則還是歷數罪惡,促其悔悟,並殺官絕後路。然後,態度較好的編入軍隊,較爲猶豫遲疑的則服苦力贖罪。

而對於清軍俘虜中的傷病,朱永興則派人盡力醫治,並讓前期編入軍隊的表現較好的俘虜兵前去安撫宣傳。爲此,他還寫了不少後世政治思想工作的要領和方法,由新成立的宣教機關學習傳達。

張勇留糧,不過是小恩小惠。治傷療病,卻是救命之恩。兩下相比,高低立見。除了那些親兵,被將領餵飽了,或者說是視將領爲恩主,比較死塌地之外。大多數清兵只是爲了吃糧拿餉,並不是爲了什麼崇高偉大的理想。但人心換人心,朱永興不相信忘恩負義會是很多人的心理。

……

第78章 聯合部隊,籌劃大局第142章 會晉王第144章 空前激勵第18章 緊急商議第111章 春闈考題第99章 軍歌第154章 赴廣東第30章 宗室入滇第110章 勝利的意義第107章 厭炮厭勝?第190章 謹小慎微第92章 舉棋不定第98章 以南養北第178章 梅州城下第25章 靜夜思,眼中淚第73章 小朝會第113章 設想繁雜,姐弟情深第277章 登基即位,人生之巔第72章 廝殺第59章 名將展威,以勢制敵第75章 水西之謀,海外拓土第48章 急轉直下第44章 率軍南下,元江臨戰第23章 暹羅國情第90章 援助水西第250章 甘陝來攻,打擊土酋第260章 追擊第5章 琉球第48章 黯然收兵第108章 王在法下第225章 晉王表態,格局不同第175章 後來者的心思第158章 輝煌大勝,揚帆的風第187章 月夜之思第156章 廣州戰役(二)第68章 以誠待人,執着進諫第58章 新晉郡王第92章 舉棋不定第52章 縴夫,規矩第136章 進逼鬆錦,政府措施第90章 援助水西第104章 廣西,水西第86章 接戰第62章 倖存者的打擊第159章 廣州戰役(五)第3章 召見羣將第61章 縝密分析第73章 瘟病的擔憂第146章 撤退不易第53章 變革的縮影第102章 轟擊第26章 兵臨城下第20章 急躁,伏擊第104章 廣西,水西第135章 各自的心思第56章 張勇的決定第96章 各有安排第111章 轟擊,破陣第59章 無題第60章 會趙王第160章 大結局第108章 安步當車第24章 海外助力第32章 賜名白族第43章 鞏昌王的選擇第155章 無題第15章 正妃虛懸第60章 水師安排,根除“太監”第150章 軍、政攻勢第2章 無題第112章 女考生第98章 我認得你第277章 登基即位,人生之巔第73章 人心散第134章 非奇襲,即決戰第22章 血濺跳花節第97章 唯一生路第61章 縝密分析第146章 相似而不相同第138章 反撲第97章 唯一生路第129章 限期的安南攻略第113章 窮追第145章 相似的攻擊路線第29章 破城第45章 元江接觸戰第53章 變革的縮影第32章 慧眼識珠善攏絡第224章 討朔軍成,攻克福州第39章 三鬼與成醜第17章 元江宣慰第56章 張勇的決定第109章 得失,海戰第101章 夜談第135章 各自的心思第54章 海上武裝,廣西之弊第6章 詭異的族長第107章 只是一小步第13章 元江籌謀與少保勸諫第264章 山東,江西
第78章 聯合部隊,籌劃大局第142章 會晉王第144章 空前激勵第18章 緊急商議第111章 春闈考題第99章 軍歌第154章 赴廣東第30章 宗室入滇第110章 勝利的意義第107章 厭炮厭勝?第190章 謹小慎微第92章 舉棋不定第98章 以南養北第178章 梅州城下第25章 靜夜思,眼中淚第73章 小朝會第113章 設想繁雜,姐弟情深第277章 登基即位,人生之巔第72章 廝殺第59章 名將展威,以勢制敵第75章 水西之謀,海外拓土第48章 急轉直下第44章 率軍南下,元江臨戰第23章 暹羅國情第90章 援助水西第250章 甘陝來攻,打擊土酋第260章 追擊第5章 琉球第48章 黯然收兵第108章 王在法下第225章 晉王表態,格局不同第175章 後來者的心思第158章 輝煌大勝,揚帆的風第187章 月夜之思第156章 廣州戰役(二)第68章 以誠待人,執着進諫第58章 新晉郡王第92章 舉棋不定第52章 縴夫,規矩第136章 進逼鬆錦,政府措施第90章 援助水西第104章 廣西,水西第86章 接戰第62章 倖存者的打擊第159章 廣州戰役(五)第3章 召見羣將第61章 縝密分析第73章 瘟病的擔憂第146章 撤退不易第53章 變革的縮影第102章 轟擊第26章 兵臨城下第20章 急躁,伏擊第104章 廣西,水西第135章 各自的心思第56章 張勇的決定第96章 各有安排第111章 轟擊,破陣第59章 無題第60章 會趙王第160章 大結局第108章 安步當車第24章 海外助力第32章 賜名白族第43章 鞏昌王的選擇第155章 無題第15章 正妃虛懸第60章 水師安排,根除“太監”第150章 軍、政攻勢第2章 無題第112章 女考生第98章 我認得你第277章 登基即位,人生之巔第73章 人心散第134章 非奇襲,即決戰第22章 血濺跳花節第97章 唯一生路第61章 縝密分析第146章 相似而不相同第138章 反撲第97章 唯一生路第129章 限期的安南攻略第113章 窮追第145章 相似的攻擊路線第29章 破城第45章 元江接觸戰第53章 變革的縮影第32章 慧眼識珠善攏絡第224章 討朔軍成,攻克福州第39章 三鬼與成醜第17章 元江宣慰第56章 張勇的決定第109章 得失,海戰第101章 夜談第135章 各自的心思第54章 海上武裝,廣西之弊第6章 詭異的族長第107章 只是一小步第13章 元江籌謀與少保勸諫第264章 山東,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