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背城而戰

第一百八十三章 背城而戰

也先立即下令,從其他城頭向這裡調兵。

也先忌憚攻城,但是野戰,從來不怕的,楊洪鑽進烏龜殼裡面。也先拿他沒有辦法,但是此刻,他主動從烏龜殼之中出來了。

也先豈能放棄這個大好機會。

而且也先雖然已經準備好撤軍了,但也不介意在臨走之前。給明軍更大的刺激,比如說來一個大同之屠。

他就不信,成國公朱勇還能坐得住,大明小皇帝還能坐得住,已經文官之中那些清流言官還能坐得住。

就在也先調兵遣將的時候。

楊洪帶領親兵一馬當先,衝進了瓦刺軍中。楊洪此刻表現出他天人一般的實力,長槍所過之處,無人能當。

而且瓦刺騎兵也沒有想到,一直龜縮在大同城內的楊洪居然敢出城一戰,一下子被打了一個冷不妨。

等楊洪接應到吳瑾的時候,吳瑾所部已經不足三百人,而吳瑾本人,也人爲血人,馬爲血馬。

吳瑾本人脫力不說,連吳瑾坐騎,一匹上好的戰馬,已經支撐不住,哀鳴一聲,栽倒在地了。楊洪一看,就說道:“給它一個痛快吧。沒救了。”

馬是一種會跑死自己的動物。它本身就是一種爭強好勝的動物,戰馬尤其是這樣的。

吳瑾抱住馬頭,雙目含淚,也只能用匕首,一刀割斷了戰馬的大動脈。鮮血噴涌,馬兒也漸漸沒有聲息了。

吳瑾晃晃悠悠的站起來,將最後一支箭雙手捧給楊洪。楊洪接過長箭,上面綁着一封書信,楊洪打開一看,卻是吳克忠親筆所寫,援軍三日必至。

僅僅爲了這個消息,大明付出了數百將士的性命。

楊洪說道:“賢侄辛苦,進城休息吧,剩下的交給我了。”

吳瑾與他的侄子算是同學,叫一聲賢侄,是沒有問題的。

剛剛作戰的時候,吳瑾還沒有覺得,但是此刻卻覺得渾身發冷。這是五月,進入了一年最熱的時間段。

所以,並不是吳瑾冷,而是他脫力再加上失血太多了,纔有發冷的感覺。

他只覺天旋地轉,就跌倒在地面之上,心中最後一個念頭,就是:“出兵容易收兵難,楊洪將軍這般出戰,瓦刺不會放過他的。該怎麼撤回去?”

楊洪見吳瑾昏倒,立即讓人擡進城池之中,並吩咐用海西送來的老參。

楊洪不知道打過多少仗了,一看就知道吳瑾是失了元氣。而今要好生養着,大加滋補,能熬過去就過去,熬不過去,就是死人了。

冷兵器時代,死人最多的時間,從來不是交戰之時,而是交戰之後,因爲種種傷勢而死。

只是吳瑾身份特殊,自然要用特殊待遇。

吳瑾與吳瑾本部人馬都入城了。

而瓦刺主力也都到齊了。

楊洪見狀,心中冷笑暗道:“我一直保存實力,讓你真以爲我大同鎮,九邊第一的名頭是白給的嗎?”

之前楊洪不敢放手打,卻是因爲擔心手中兵力不足。整個大同鎮,原額十三萬軍隊。但是之前所言,衛所軍隊缺額嚴重,再加上吞兵與戰兵的區分。大同鎮戰兵有五萬就相當不錯了。

而今即便是五萬戰兵,也不可能集中在大同。

因爲而今的情況,其實是瓦刺軍隊已經將大同鎮的軍隊,分割了。困在一座做城堡之中了。

所以楊洪麾下只有三萬戰兵,還有臨時徵召的民夫之類了的。

這些民夫,或者說屯兵,守城尚可,但是要他們與瓦刺大軍打硬仗,楊洪是沒底的。

所以,楊洪不敢讓戰兵損失太多。

畢竟要守大同這樣的大城,需要的人手並不少,人馬損失太多,恐怕連城池都無法堅守了。

且不說大同的重要性,單單說楊洪作爲大同總兵,守土有責,大同失陷的話,楊洪如果不殉死,大抵要與丘福一個下場了。

所以,不管怎麼想,楊洪都必須保存實力,不爭一時之勝負,以大同爲重。

而此刻,援軍馬上要到了。

楊洪怕個球。

即便今日一戰戰兵折損大半,楊洪也能堅持最後三天,再說大同士卒,軍心可用。

大同士卒都是本地人,即便是外地人,也是遷來的衛所兵,所有瓦刺在大同城外洗劫,殺戮的就是他們的家人,他們的父老鄉親。

而且瓦刺爲了激怒楊洪,做過很多過分的事情。

比如,將大量降軍在城下殺死,比如將城外的墳墓給挖掘了,將陪葬品正洗劫一空,任屍體暴漏。

等等,令人髮指的事情,不可勝數。

不知道有多少士卒向楊洪請戰,說着說着都泣不成聲了。你可以想象嗎?堂堂八尺男兒,在戰場上衝殺在前,即便是頭破血流,斷手斷腳,都沒有哭過一次,卻在這個時候,在大廳廣衆之下,哭的血淚橫流。

如果不是,楊洪的威望足夠壓制,不知道多少大同士卒,都準備擅自出戰了。

所以,這一戰,即便瓦刺不想打,楊洪還想打的。

楊洪自然不會被情緒衝昏了頭腦

他一口氣將三萬戰兵全部派出城來。就在城下一里左近列陣,步卒火器長槍橫列在前,而其餘分佈兩側。

城頭之上,無數大炮林立。

他要的就是背城而戰。

看也先敢不敢衝大同軍的堂堂正正之陣。

也先自然也看出來楊洪的成算。

不過,有時候總是要打上一場,才知道分量

也先忽然叫過了阿失帖木兒說道:“你帶本部人馬去衝一衝,看看楊洪成色如何?”

阿失帖木兒說道:“孩兒明白。”

說起來,阿失帖木兒的年紀與朱祁鎮的年紀差不多,但是他早就不是一個戰場初哥了,從十幾歲開始,他就跟着父親,參與各種戰事之中,親自上陣的時候也不少。

不要看他年幼,他已經是一個合格的將領。

否則也先也不會對他最喜歡,讓他從幾個兄弟之中脫穎而出。還能獨自領兵。

阿失帖木兒一聲令下,他本部數千人衝了出來。

數千騎兵並不直接進攻,而是繞了一個的圈子,就在明軍步兵陣前幾十步的距離上一掠而過,將一根根箭矢射了出去。

一時間箭如飛蝗。

明軍步卒紛紛舉盾,但是瓦刺騎兵都是拋射,舉盾也不可能完全擋住。自然有明軍士卒中箭。

明軍也立即開始反擊。

一時間無數火器轟鳴。硝煙飛散開來。

從明軍陣前一掠而過的蒙古騎兵,紛紛落馬,有的是人落馬,馬兒不知道主人怎麼了,反而留在戰場中央,用自己的頭,去拱已經倒地不起的主人。更多的是連人帶馬一切掀翻。還有一些馬已經死透,而人還沒有死透,甚至被馬屍壓住了大腿,想走也走不了。

一時間雙方彼此殺傷。

只是這樣的交換比,很難說誰吃虧,誰佔了便宜。

從明軍陣前橫馬而過的蒙古騎兵,似乎覺得他們只要跑的夠快, 就可以躲開子彈,但問題是,火器從來是規模打擊,而不是精確射擊。

而明軍步卒就不一樣了。

他們只能站在原地,承受箭雨一波波的洗禮,而且蒙古人準頭普遍不錯,明軍站的又比較密集,故而很少有箭矢落空。

只是箭矢的殺傷力又比不上火銃。

被火銃打中,基本上就失去了戰鬥力,但是中了十幾支箭後,還能活蹦亂跳的人,並不在少數。

只是這樣下去,楊洪卻堅持不住了。

原因很簡單,火藥消耗太快了。

明軍步卒從城中帶出來的火藥是有限,這樣高頻率的射擊,很可能火藥先消耗完畢。

第一百二十九章 首輔曹鼐第九十六章 開海八第一百三十一章 建州女真的末日第八十二章 殿試第七十三章 黎思誠徵占城第一百七十三章 脫脫不花賭贏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方鐵都第二十一章 仁政第一百三十一章 朱祁鎮的試探第一百零八章 南洋水師大出血第五十一章 彈劾曹吉祥第一百五十八章 財政緊急策略第一百六十一章 秋風秋雨愁殺人第四十五章 孔府案第三十三章 郕王就封第一百三十九章 張郎遺策第一百三十一章 監國第十二章 內閣與司禮監第二百一十二章 財政壓力第七章 聖誕安排第九十七章 開海九第一百六十章 失意的楊榮第一百五十九章 周忱的斂財手段第一百零一章 細川勝元,死第六十八章 諸子第六十六章 大疫第九十章 近乎破產的草原經濟第三十八章 景東之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男兒賭勝馬蹄下第十章 王直入閣第一百六十七章 內閣調整第六十二章 肇州第一百七十八章 決戰於大同城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出塞之前第一百三十四章 張輔之意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朝餘波第六十一章 太皇太后問計第一百零一章 困境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捷之後第九十一章 曆法的背後第一百一十一章 人間再無亦失哈第九十三章 小夫妻第二百五十一章 善後第十二章 內閣與司禮監第四十三章 萬方有過,罪在朕躬第一百二十七章 揚州謝氏析產案第一百四十八章 內閣人選的紛爭第一百零七章 迂迴計劃第九十三章 武器生產體系第八十二章 南浦溪之戰第七十六章 佛山鐵業第一百七十六章 瓦刺消息第五十八章 朱祁鎮的執念第十九章 瓦刺內奸第一百一十六章 易知單第七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二百三十五章 突如其來的血戰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年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蝗第八十章 西寧第七十一章 教子第十八章 瓦刺內亂的可能第七十八章 祖孫盡釋前嫌第一百二十九章 寧化巡檢韓鐵城第一百一十五章 羅倫之心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瑛訓子第一百四十四章 誰的西域?第一百六十四章 太皇太后崩第一百一十六章 海運總兵官第一百四十八章 十二渠圖第一百一十九章 男兒賭勝馬蹄下第七十三章 大宴第八十九章 陸永的抗爭第一百四十九章 黃河大工第一百三十章 太子第二百零八章 也先的嘗試第一百四十二章 限山隔海第八十四章 家族第六十一章 新內閣第六十九章 水師主導權第十六章 經筵第一百一十八章 未入京城已憂心第七十九章 北京的工業體系第五十六章 朱祁鎮之心第八十九章 開海第五十四章 金英第八十七章 江南士紳家族第三十章 安南盛世第二十三章 直隸省內部問題第六十五章 也先的東北戰略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子的錢袋子第六十九章 建文已死第一百四十三章 摸底第三十章 御前帶械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賢思路第十九章 修德養望馬性和第四十八章 廣西戰事第三十一章 崩潰的開始第一百一十八章 未入京城已憂心第一百三十八章 石亨謀主
第一百二十九章 首輔曹鼐第九十六章 開海八第一百三十一章 建州女真的末日第八十二章 殿試第七十三章 黎思誠徵占城第一百七十三章 脫脫不花賭贏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方鐵都第二十一章 仁政第一百三十一章 朱祁鎮的試探第一百零八章 南洋水師大出血第五十一章 彈劾曹吉祥第一百五十八章 財政緊急策略第一百六十一章 秋風秋雨愁殺人第四十五章 孔府案第三十三章 郕王就封第一百三十九章 張郎遺策第一百三十一章 監國第十二章 內閣與司禮監第二百一十二章 財政壓力第七章 聖誕安排第九十七章 開海九第一百六十章 失意的楊榮第一百五十九章 周忱的斂財手段第一百零一章 細川勝元,死第六十八章 諸子第六十六章 大疫第九十章 近乎破產的草原經濟第三十八章 景東之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男兒賭勝馬蹄下第十章 王直入閣第一百六十七章 內閣調整第六十二章 肇州第一百七十八章 決戰於大同城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出塞之前第一百三十四章 張輔之意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朝餘波第六十一章 太皇太后問計第一百零一章 困境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捷之後第九十一章 曆法的背後第一百一十一章 人間再無亦失哈第九十三章 小夫妻第二百五十一章 善後第十二章 內閣與司禮監第四十三章 萬方有過,罪在朕躬第一百二十七章 揚州謝氏析產案第一百四十八章 內閣人選的紛爭第一百零七章 迂迴計劃第九十三章 武器生產體系第八十二章 南浦溪之戰第七十六章 佛山鐵業第一百七十六章 瓦刺消息第五十八章 朱祁鎮的執念第十九章 瓦刺內奸第一百一十六章 易知單第七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二百三十五章 突如其來的血戰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年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蝗第八十章 西寧第七十一章 教子第十八章 瓦刺內亂的可能第七十八章 祖孫盡釋前嫌第一百二十九章 寧化巡檢韓鐵城第一百一十五章 羅倫之心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瑛訓子第一百四十四章 誰的西域?第一百六十四章 太皇太后崩第一百一十六章 海運總兵官第一百四十八章 十二渠圖第一百一十九章 男兒賭勝馬蹄下第七十三章 大宴第八十九章 陸永的抗爭第一百四十九章 黃河大工第一百三十章 太子第二百零八章 也先的嘗試第一百四十二章 限山隔海第八十四章 家族第六十一章 新內閣第六十九章 水師主導權第十六章 經筵第一百一十八章 未入京城已憂心第七十九章 北京的工業體系第五十六章 朱祁鎮之心第八十九章 開海第五十四章 金英第八十七章 江南士紳家族第三十章 安南盛世第二十三章 直隸省內部問題第六十五章 也先的東北戰略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子的錢袋子第六十九章 建文已死第一百四十三章 摸底第三十章 御前帶械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賢思路第十九章 修德養望馬性和第四十八章 廣西戰事第三十一章 崩潰的開始第一百一十八章 未入京城已憂心第一百三十八章 石亨謀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