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滿壁荒唐紙

第一百七十四章 滿壁荒唐紙

朱祁鎮也算是一個有自知之明的人。

朱祁鎮雖然覺得自己並不是一個固執的人,但是在外人看來卻不一樣。

這就是價值觀的問題。

朱祁鎮一些想法,在儒家語境之中,並沒有太好的評價。而於謙卻是一個節操滿滿的人,是儒家語境之中的正人君子。

並非沒有權變之道。

但是在原則問題上,決計不會妥協的。

甚至而今朱祁鎮與于謙的合作愉快,朱祁鎮擔心是不是楊士奇做了于謙的工作。

朱祁鎮爲了確保自己的政策能推行下去。必然是一個強勢皇帝,不要看,朱祁鎮在楊士奇面前客客氣氣的。

並不意味着,朱祁鎮對楊士奇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只是而今楊士奇對朱祁鎮已經沒有威脅了。風燭殘年的楊士奇已經沒有年輕的心勁了,楊士奇的內閣也隨着三楊的身體狀態,權力也慢慢衰弱下去了。

而今的楊士奇從某種程度上,也是弱勢首輔。

看似強盛的姿態下面,隱藏着一個不堪重負的老人。

如果於謙上位,卻絕非如此,一個強勢皇帝與一個堅持原則的首輔,彼此之間,必然有激烈的碰撞。

太皇太后不知道有沒有仔細聽,說道:“也是。”

朱祁鎮說道:“娘娘,孫兒而今不知道該何去何從了。請娘娘指點迷津。”

太皇太后微微一笑,說道:“皇帝,而今我指點不了你。我深宮一婦人。能維持祖宗江山社稷不倒,已經足夠了。”

“我治國之策,皇帝是看不上的,又何必來問我?”

朱祁鎮聽出了太皇太后心中有氣,立即跪下說道:“孫兒不孝,讓太皇太后失望了。”

太皇太后見狀,微微一嘆,一手將他拉起來,說道:“起來吧,我不是真生氣,真生氣的話,你準備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我就出手了。”

“我總就不是太宗,也不是仁宗。治國之道,我哪裡知道啊,我所知道,其實就是蕭規曹循而已。這些問題,我不是不知道,只是我顧慮太多,而今江山交給你手中了,你來問我,該怎麼做?”

“我認爲最好的辦法,你不是已經見過了。”

“而今即便我再說一遍,你會聽嗎?”

太皇太后是怎麼治國的?其實就是依賴內閣羣臣。

從宣德十年到正統四年,太皇太后一直秉承兩個原則,一個是罷一切不急之務,修養民力,不管什麼事情,能不動就不動。

另外一個就是信任內閣,讓內閣放手施爲。

但是朱祁鎮對於這一些根本不能忍受。

他很清楚,他不是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看似什麼都沒有做,那是太皇太后能站得住腳。

但是他真正親政了,卻什麼也不做,等太皇太后去後,下面的大臣,真能讓皇帝變成垂拱而治。

在權力之爭上,從來不講情面的。

這還是僅僅是太皇太后與朱祁鎮本身權威上來說的,太皇太后年紀大了,很多事情有心無力,但是朱祁鎮帶着後世記憶,又有年輕的體力。正是志氣勃發的時候。

怎麼肯用如此保守的政策?

太皇太后不知道是惆悵,還是傷懷,說道:“我老了。今後的路要你一個人走了。你自己回去想想吧。”

朱祁鎮愣了一會兒,說道:“娘娘,孫兒明白了。”

朱祁鎮行禮退下去了。

太皇太后看着朱祁鎮遠去的身影,暗暗點點頭,她對朱祁鎮的表現還是比較欣慰的。

在政治上,很多方面還是很稚嫩的。但是有一股想做事的想法,爲人又非常自律。身邊沒有什麼亂七八糟的鶯鶯燕燕。

每日批閱奏摺,從來沒有斷絕過,即便生病擠壓了,第二日一定也要看完。

又能聽得了人勸。並不固執。

想來江山放在他手中,或許不會多興旺,也是一個守成之君。

即便有犯一些錯誤,也無關緊要,畢竟祖宗留下的根基厚實,一次兩次挫敗,是動搖不了大明根基的。

太皇太后隨即讓侍女將剛剛朱祁鎮看得那一副畫像拿了過來。

太皇太后細細打量,心中暗道:“皇帝唯一讓人擔心的,就是子嗣了。早些有子嗣,將來皇家也安穩多了。”

“將這一副留下吧。查查錢家的底細。”

“是。”一個女官說道。

朱祁鎮回到乾清宮之後。也無心看奏疏。心中亂如跑馬。如果能安定下來。

半夜忽然坐起,大喊道:“掌燈。”

隨即朱祁鎮披衣而起,來到大殿之中,而今是秋冬時節,天寒地凍,王振急忙過來,說道:“皇爺怎麼了?”

朱祁鎮一邊整理衣服,一指一面牆壁,說道:“將這一面牆壁給朕清理乾淨。”

“是。”王振立即讓人書架,瓷器,等亂七八糟的裝飾品給撤下來的,只剩下一層布幔,但看朱祁鎮還不滿意,隨即將這一層布幔也扯了下來。

露出用生石灰塗過的牆壁。

不過,因爲工匠的不同,即便是用生石灰塗過的牆壁,也很是平整,雖然比後世的塗料差不少,但是卻與六七十年代的牆壁差不多,一點開裂都沒有。

朱祁鎮坐在書桌上,讓下面的人用上好的宣紙,裁成一片片的。

隨即朱祁鎮在這些紙片之上,寫下一個個問題。

麓川,廣西,松潘,西北,青海,寧夏,河道,奴兒干,朝鮮。又有馬政,盧溝河 ,海河,漕運,海運,黃河,淮河。還有賦稅,江南重賦,衛所缺額,將領青黃不接,馬政,吏有封建。地方豪強,流民。開海。

朱祁鎮一個接着一個寫出來。一時間不知道寫出了多少。

令王振用漿糊貼在牆壁之上。

風輕輕一吹,無數紙片在牆壁上,上下起伏,一個個好像在招手一般。

朱祁鎮就在這面牆壁之上,來回踱步,面色僵硬,一句話不說。恐怖的氣壓壓在乾清宮之中,讓所有的宮女太監,連大氣也不敢喘一個。

王振也不敢上前多說一句話。

朱祁鎮忽然想到什麼,就令王振將上面的紙條挪移位置。有時候剛剛挪好,朱祁鎮就又改變注意了。有時候忽然想起什麼了,又寫出來,讓王振貼上去。

王振都忙不過來了。

不得不將叫進來兩個不識字的小太監幫忙。

等雞鳴時分。

朱祁鎮已經將上面的事情整理出一些頭緒了。

一個瓦刺的紙條,放在中心,外面放射性的貼着無數紙條。

如兀良哈,西北,馬政,青海,哈密,等等。

朱祁鎮意思很明顯,瓦刺是一個關鍵所在,想要解決瓦刺這個問題,就要解決瓦刺這大問題周圍不知道多少小問題。

朱祁鎮嘆息,緩緩走上去。從瓦刺這些問題之中,撕下來一個紙條,親手沾了漿糊,貼在另外一片空地之上。

隨即朱祁鎮不假手他人。一個個將牆壁上其他紙條挪移過來。

比如盧溝河,天津,遼東稻田,北京城牆修建,三大殿,京營。吏有封建,河北建省。等等問題都放在一起。

朱祁鎮後退了好一幾步,看着滿牆的紙條。最大一團是瓦刺,其次是賦稅,然後是衛所。而最小一團,就是朱祁鎮看看標出來。

朱祁鎮這一次,沒有寫在紙條之上,而是用毛筆寫在牆上:“京師根本。”

隨即朱祁鎮說道:“王大伴,將這一堵牆壁給朕罩上,任何人都不許觀看,私自窺視者斬。”

王振連忙說道:“是。”隨即問道:“皇爺可是免早朝?”

朱祁鎮淡淡一笑,說道:“不行。”

第七十八章 兩件大事第一百三十章 慶都公主駙馬二第二十四章 海運現狀第一百二十九章 慶都公主駙馬第四十章 雨夜奪城第十章 老臣于謙第一章 海內老臣心第四十七章 鐵壁鎮南第七十二章 嫁公主的難題第三十四章 倉稟足而識禮儀第二十五章 侯大苟第二章 大武學第一百二十二章 周忱辦事之道第一百五十八章 金牌止戰第五十五章 送別第二十九章 海西攻勢第六十章 徐有貞的目的第四十六章 大軍到位第十章 魯蘇之爭第一百二十九章 慶都公主駙馬第八章 千秋萬壽宴第一百六十一章 秋風秋雨愁殺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楊洪巡邊第一百五十二章 與勳貴的聯盟第一百一十七章 雨季的來臨第六十四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一百三十四章 施禮生死第一百六十八章 誰是叛徒?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二十一章 太子南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金牌止戰第一百四十七章 又是一年風雨時第一百九十四章 阿刺知院的去向第二十四章 於公堤第四十四章 孔弘緒第五十三章 福建亂局第七十一章 也先吐血第一百五十一章 馳道與運河第十八章 陳綱案第二百三十八章 挖出精銳第八十一章 馬政第一百零六章 倔老頭楊溥第二十七章 田賦第六十六章 突擊兀良哈第九十七章 風起西域第三十二章 跨過鴨綠江第一百一十五章 福建善後第一百二十五章 楊溥之死第五十七章 河北旱情第九十七章 建州衛的處境第一百三十七章 爲大皇帝賀壽第七十七章 日食將至第八十八章 錢婉兒的一天第六十七章 銀幣銅錢兩級體系第十二章 內閣與司禮監第二十七章 水部設想第八十二章 殿試第一百五十八章 財政緊急策略第五十五章 水利學堂的功課第一百五十八章 金牌止戰第七十二章 大朝會二第九十八章 關原之戰第二十四章 誰能解之第一百三十六章 北京城的變化第一百零三章 白藤江第一百八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二百零六章 分散突圍第六十四章 肇州攻防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私鹽產業鏈第一百一十九章 男兒賭勝馬蹄下第九十四年,徐有貞的日本任務第八十九章 太皇太后的考驗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征之議第八十六章 烏斯藏第二十七章 水部設想第一百四十一章 黃河,黃河第九十章 開海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南兵堪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首輔曹鼐第五十章 官茶與商茶第一百三十七章 爲大皇帝賀壽第一百三十九章 楊溥的政治理念第五十二章 于謙的去向第一百二十三章 也先死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黃河,黃河第九十二章 開海四第六十一章 太皇太后問計第一百零八章 銀鋪第五十三章 天下大水第一百三十七章 北京城中的稅收第一百一十八章 馬文升在天津第十九章 毛裡孩第一百章 楊溥奏對第一百六十八章 誰是叛徒?第九十四章 徵麓川餘波第一百二十六章 遺折第一百二十七章 揚州謝氏析產案第七十二章 瓦刺可伐第三十三章 一道德而同風俗第五十一章 西北茶馬
第七十八章 兩件大事第一百三十章 慶都公主駙馬二第二十四章 海運現狀第一百二十九章 慶都公主駙馬第四十章 雨夜奪城第十章 老臣于謙第一章 海內老臣心第四十七章 鐵壁鎮南第七十二章 嫁公主的難題第三十四章 倉稟足而識禮儀第二十五章 侯大苟第二章 大武學第一百二十二章 周忱辦事之道第一百五十八章 金牌止戰第五十五章 送別第二十九章 海西攻勢第六十章 徐有貞的目的第四十六章 大軍到位第十章 魯蘇之爭第一百二十九章 慶都公主駙馬第八章 千秋萬壽宴第一百六十一章 秋風秋雨愁殺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楊洪巡邊第一百五十二章 與勳貴的聯盟第一百一十七章 雨季的來臨第六十四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一百三十四章 施禮生死第一百六十八章 誰是叛徒?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二十一章 太子南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金牌止戰第一百四十七章 又是一年風雨時第一百九十四章 阿刺知院的去向第二十四章 於公堤第四十四章 孔弘緒第五十三章 福建亂局第七十一章 也先吐血第一百五十一章 馳道與運河第十八章 陳綱案第二百三十八章 挖出精銳第八十一章 馬政第一百零六章 倔老頭楊溥第二十七章 田賦第六十六章 突擊兀良哈第九十七章 風起西域第三十二章 跨過鴨綠江第一百一十五章 福建善後第一百二十五章 楊溥之死第五十七章 河北旱情第九十七章 建州衛的處境第一百三十七章 爲大皇帝賀壽第七十七章 日食將至第八十八章 錢婉兒的一天第六十七章 銀幣銅錢兩級體系第十二章 內閣與司禮監第二十七章 水部設想第八十二章 殿試第一百五十八章 財政緊急策略第五十五章 水利學堂的功課第一百五十八章 金牌止戰第七十二章 大朝會二第九十八章 關原之戰第二十四章 誰能解之第一百三十六章 北京城的變化第一百零三章 白藤江第一百八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二百零六章 分散突圍第六十四章 肇州攻防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私鹽產業鏈第一百一十九章 男兒賭勝馬蹄下第九十四年,徐有貞的日本任務第八十九章 太皇太后的考驗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征之議第八十六章 烏斯藏第二十七章 水部設想第一百四十一章 黃河,黃河第九十章 開海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南兵堪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首輔曹鼐第五十章 官茶與商茶第一百三十七章 爲大皇帝賀壽第一百三十九章 楊溥的政治理念第五十二章 于謙的去向第一百二十三章 也先死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黃河,黃河第九十二章 開海四第六十一章 太皇太后問計第一百零八章 銀鋪第五十三章 天下大水第一百三十七章 北京城中的稅收第一百一十八章 馬文升在天津第十九章 毛裡孩第一百章 楊溥奏對第一百六十八章 誰是叛徒?第九十四章 徵麓川餘波第一百二十六章 遺折第一百二十七章 揚州謝氏析產案第七十二章 瓦刺可伐第三十三章 一道德而同風俗第五十一章 西北茶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