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朱氏水泥廠

升任七品監察御史的宋應晶,官服的顏色是青色。

宋應晶這次過來除了要借走蒸汽機,還帶來了一個好消息:“朱先生,選拔秀士那件事皇上鬆口了。”

“十個人的名額不變,但是把每三年選拔兩次的限制給取消了,京師大學堂每年都可以選拔朝廷承認的秀士。”

朱舜最想要的其實不是擴大名額,就是這個三年選拔兩次的限制,現在達成了這個願望,心想那張地圖沒有白給王承恩。

兩人聊了幾句,朱舜就把拆卸和安裝蒸汽機的重任,交給了大明的頂級發明家張燾,然後忙着去宣傳京師大學堂要招學子的事情了。

因爲要去良鄉縣的各鄉宣傳,打交道的都是各鄉的鄉紳,朱舜不擅長和這些鄉紳打交道,準備去把宋老太爺給請出來,幫忙處理這件事。

朱舜還沒走出京師大學堂,宋老太爺乘着一頂轎子已經過來了。

宋老太爺推開柴門走進籬笆院,一把攬住了朱舜的肩膀,哈哈笑道:“老夫就說你小子是個福星,只要是跟在你身邊,肯定能享福。”

“這才幾天,宋家大把大把的賺銀子不說,老四那個蠢玩意竟然當上了正七品的監察御史。”

“回頭老夫一定要讓人打造一個朱先生的金像,放在家裡天天上香,拜朱先生比起拜財神爺有用多了。”

朱舜忍不住被宋老太爺給逗笑了,笑了笑說道:“老太爺先別拜我,有件事還要麻煩老太爺。”

宋老太爺拍了拍胸脯,打包票道:“朱先生儘管說,只要是能辦到的,宋某一定做到。”

朱舜先把京師大學堂可以選拔秀士的事情,說給了宋老太爺聽,宋老太爺瞬間說不話了。

以他淵博的學識竟然不知道怎麼形容朱舜好了,只是在最後說了一句:“朱先生真有本事。”

朱舜笑了笑,接受了宋老太爺的稱讚,繼續說道:“招收學子這件事要和本縣的鄉紳打交道,這種事情我不是很擅長,還請老太爺幫忙。”

宋老太爺二話不說,跨上了家丁牽着的一匹遼東大馬,揹着線膛燧發槍大手一揮,頗有揮斥方遒的氣概:“老夫去去就來。”

朱舜淡淡一笑,拱了拱手,目送宋老太爺策馬消失在田野間。

關係最爲複雜難纏的就是鄉紳了,宋老太爺的一句去去就來,辦了好幾天到了立夏這一天才辦好。

趁着這幾天的清閒功夫,朱舜去了一趟老爹建造的那座私窯,圓窯已經打造好了,窯工也招募好了,正在研製水泥。

騎上小毛驢順着塵土飛揚的官道,來到了京城東郊潮河附近的圓窯,距離圓窯不到一里的路程,朱舜就看見了濃煙滾滾的窯廠。

年關剛過,朱舜的老爹拿着兒子給的二百兩銀子,開始建造圓窯,招募窯工,只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把這件事辦好了。

利用圓窯燒製各種東西,可是匠頭朱忠仁的拿手好戲,圓窯建造好的第二天,就按照朱舜給的配方,開始燒製那種叫做水泥的東西。

朱舜知道的配方只是一個大概,主要是以石灰石和黏土爲原料,至於燒製的工序和詳細比例,卻不知道,只能慢慢的去嘗試。

研究任何東西的早期,都是在燒錢,窯廠燒了三個月的銀子,還是沒有任何的進展,這可急壞了匠頭朱忠仁。

匠頭朱忠仁爲了給兒子的事業出把子力氣,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他決定辭去官窯的匠頭身份,全心全意的燒製水泥。

匠頭朱忠仁走進官窯,臉上的愁眉苦臉瞬間就沒了,樂呵呵的笑了起來。

“朱員外可是有日子沒來了。”

“是啊,聽說你兒子幫員外建立了一座窯廠,咱們可是幾十年的朋友了,員外發達了可不能忘了老兄弟。”

“朱哥,過去兄弟我可沒少請你喝酒,以後可要多幫襯幫襯兄弟我。”

匠頭朱忠仁剛開始聽到員外兩個字,還回頭看了幾眼,以爲是在喊後面的人,看了好幾眼後面都沒人。

聽到說兒子出錢建立的窯廠,匠頭朱忠仁明白了,這是在喊自己,立即大模大樣的給老兄弟們打招呼:“老李你看你說的哪裡話。”

“本員外混的再好,咱們還是兄弟,哪裡能忘了你。”

員外朱忠仁熱情的給官窯兄弟們挨個打過招呼,走到公廨門口,突然不走了,站在那裡沉思一件事情。

陳公公剛好從公廨裡走出來,看見員外朱忠仁在那沉思,笑眯眯的問道:“朱員外在想什麼?”

員外朱忠仁皺着眉頭說道:“咱現在也是員外了,總覺的手裡少點什麼。”

陳公公別的方面不敢,吃喝玩樂方面,絕對能在太監裡排在前列,笑眯眯的說道:“朱員外在這等等。”

過了半柱香時間,陳公公回來了,手裡多了一樣東西,一條狗鏈子,拴着一隻身體細長通體土黃的蒙古細犬。

員外朱忠義看見這隻蒙古細犬,緊皺的眉頭舒展開了,對啊,牽着狗才配得上員外的身份嘛。

不過又想到一個問題,沒去接走那條狗鏈子。

陳公公走過去,把狗鏈子塞到了員外朱忠義的手裡:“朱老哥放心,這種蒙古細犬是一種兇猛的獵狗,不想餵它了就撒出去,它自己會抓些鳥鼠獾狸填飽肚子。”

員外朱忠義聽到這話笑了,猛的一拍陳公公的肩膀:“哈哈,還是陳老哥懂我。”

說完這句話,員外朱忠義牽着這隻蒙古細犬,大搖大擺的走出了官窯,把正事都給忘了。

來到窯廠的朱舜,在正堂坐了小半天,沒等到老爹回來,就準備先去圓窯查看水泥的燒製情況。

剛剛走出正堂,瞧見老爹牽着一隻蒙古細犬從大門口走了進來。

員外朱忠仁看見兒子來了,樂呵呵的趕緊走過去,把狗鏈子塞到了朱舜手裡:“兒子這個給你,陳公公說這種獵狗非常兇猛,很適合防身。”

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八十一章 機械匠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學院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五十九章 挑選鋪子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二百八十六章 紮根松江府第五百九十九章 簡陋的知府衙門第一百零二章 來自松江府的震撼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四百四十七章 工人票號的推廣六百零七章 專利法第十三章 紡紗機的造價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十三章 紡紗機的造價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擊小隊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二百零一章 賣火箭第二十二章 建立軍工線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二百三十五章 興安伯的瓷器生意第四十五章 偷走線膛槍第二百一十八章 多爾袞的龍興之地第二百九十四章 湯若望的新發明第一百八十一章 工業魔改:輔糧變主糧第二百章 火箭改進型第五百九十四章 各大機械局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第二百八十一章 福王世子搶朱舜第二百九十六章 福王世子的顏良文丑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三百五十四章 幺弟朱玉的改變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來水廠第五百八十三章 工業派的力量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二百二十章 梳棉機第五百三十章 殺光西方騎兵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業革命對於大明的初步影響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第一百三十一章 焦勖的性格第十二章 水力珍妮紡紗機第二百一十五章 購買機械鋸牀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一百四十九章 宋家的福報第四百零六章 上去就是一刀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三百六十四章 八百斤就夠了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二百七十二章 東風快遞第四百九十三章 工業侯又來攪局了?第二百九十四章 湯若望的新發明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第五百八十一章 戰略處的爭執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門的整合機會第二百一十章 總結大會第五百六十三章 戰略處的應對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九十六章 朱舜是個好先生第二百二十一章 受到衝擊的手工業經濟第二百六十一章 列裝問題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波工業化紅利和延續國祚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二百零一章 賣火箭第二百二十七章 順聖川的出路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五百九十九章 簡陋的知府衙門六百一十一章 滿清圖謀蒸汽機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五百一十六章 山海關的戰術部署第二百三十三章 廠房構造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建奴攢積分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寧伯賣的木材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年終總結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萬支鬥米式步槍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下造船廠632.第628章 先帝駕崩第四十六章 賣田賣地第三百二十一章 永世佔據南洋的辦法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一百五十章 朱氏水泥廠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排新式棉布第四十章 大明金磚第七十二章 孫堂倌娶妻第四十一章 愛荷華膛線機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斤稻田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
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八十一章 機械匠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學院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五十九章 挑選鋪子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二百八十六章 紮根松江府第五百九十九章 簡陋的知府衙門第一百零二章 來自松江府的震撼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四百四十七章 工人票號的推廣六百零七章 專利法第十三章 紡紗機的造價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十三章 紡紗機的造價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擊小隊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二百零一章 賣火箭第二十二章 建立軍工線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二百三十五章 興安伯的瓷器生意第四十五章 偷走線膛槍第二百一十八章 多爾袞的龍興之地第二百九十四章 湯若望的新發明第一百八十一章 工業魔改:輔糧變主糧第二百章 火箭改進型第五百九十四章 各大機械局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第二百八十一章 福王世子搶朱舜第二百九十六章 福王世子的顏良文丑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三百五十四章 幺弟朱玉的改變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來水廠第五百八十三章 工業派的力量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二百二十章 梳棉機第五百三十章 殺光西方騎兵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業革命對於大明的初步影響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第一百三十一章 焦勖的性格第十二章 水力珍妮紡紗機第二百一十五章 購買機械鋸牀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一百四十九章 宋家的福報第四百零六章 上去就是一刀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三百六十四章 八百斤就夠了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二百七十二章 東風快遞第四百九十三章 工業侯又來攪局了?第二百九十四章 湯若望的新發明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第五百八十一章 戰略處的爭執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門的整合機會第二百一十章 總結大會第五百六十三章 戰略處的應對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九十六章 朱舜是個好先生第二百二十一章 受到衝擊的手工業經濟第二百六十一章 列裝問題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波工業化紅利和延續國祚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二百零一章 賣火箭第二百二十七章 順聖川的出路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五百九十九章 簡陋的知府衙門六百一十一章 滿清圖謀蒸汽機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五百一十六章 山海關的戰術部署第二百三十三章 廠房構造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建奴攢積分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寧伯賣的木材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年終總結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萬支鬥米式步槍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下造船廠632.第628章 先帝駕崩第四十六章 賣田賣地第三百二十一章 永世佔據南洋的辦法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一百五十章 朱氏水泥廠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排新式棉布第四十章 大明金磚第七十二章 孫堂倌娶妻第四十一章 愛荷華膛線機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斤稻田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