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冶鐵鍊鋼(下)

有道是‘一句話點醒夢中人’,李愔一句看似戲言的話聽在焦主事耳中,卻好像是一道炸雷一般,將他早已經固定成型的思維炸開了一道縫隙,再加上李愔的那個比喻十分形像,讓他一下子就抓到關鍵,激動的說道:“殿下,您的意思是說,可以將這空氣加熱後再吹入爐中?”

“呵呵,焦主事果然經驗豐富,一下子抓住了要害!”李愔讚道,空氣預熱其實也就是一層窗戶紙,道理人人都明白,可是卻從來沒有人想過這麼辦,主要還是前人的經驗限制了他們的思維。

李愔上前走到水排的旁邊,伸手在地面上比劃道:“姑父和焦主事你們請看,可以在這裡建一個預熱室,將空氣加熱後吹入爐中,這樣一來,可以使得爐中的溫度不會因爲冷風而降低,而爐溫越高,鐵礦石中的鐵也能儘快被煉出,這樣不但節省了時間,而且煉出鐵的品質也要比以前強的多。”

段綸做爲工部尚書,對於冶鐵之術還是懂得一些皮毛的,所以對於李愔的話也能聽的懂,不過做爲一統籌大局的官員,他卻從李愔的話中聽出一個不當之處,當下提問道:“六郎,你說的這個預熱室我聽明白了,不過你想過沒有,這個預熱室也是要消耗燃料的,雖然煉出鐵來的品質好了,但是成本卻也增加了,這會不會有些不划算啊?”

聽到段綸的疑問,正在興奮中的焦主事卻搶先說道:“尚書大人,增加預熱室並不會增加成本,因爲爐溫提高後,冶煉的時間縮短,這樣一來,冶煉時就可以減少燃料的量,省下的燃料剛好可以用來加熱空氣之用。”

“咦~,妙啊!這倒是我的疏忽了!”段綸聽到焦主事的解釋。當下兩眼放光的讚道,同時對李愔的才能更是佩服的五體投地,人家剛來不一會兒,對高爐做了一個小小的改動,一下子就讓高爐煉出鐵的品質上升了,而且還能加快爐子出鐵的時間。不要小看這一點點的提升,大唐有無數個鍊鐵爐,若是每個爐子都按李愔所說的做了改動,那麼不但每年的鐵產量會增加不少。而且鐵的品質也能提升一個檔次,這可是一件了不起的功績啊!

“六郎,人人都說你得神人指點,本來我還不太相信。今日一見才知道,那些傳言對你來說簡直沒有任何誇大的成份!”段綸想到自己憑空得了一個這麼大的政績,心中興奮之下,再也顧不得什麼儀態,上前拍着李愔的肩膀大聲讚道。

“哪裡哪裡,姑父你太誇獎小侄了!”李愔急忙謙虛道,不過臉上的得意卻怎麼也掩飾不住,特別是看到焦主事對自己更是敬佩的兩眼放光,看自己好像是看到一堆金銀財寶似的。恨不得把搶過來抱在懷裡親兩口。

做工匠的都是行動派,焦主事立刻將幾個主要的匠人都召集過來,把預熱室的辦法一說,立刻引得這些人震驚不已,看向李愔的目光也都和焦主事如出一轍。

這些人都是專家,而且李愔也在。所以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很快就把這個預熱室的詳細方案給搞出來了,而且其中還有人提出來,這預熱室加熱時,燃料和空氣是隔開的。這就對燃料的要求很低,根本不必使用那些省下來的焦炭,大可以用更便宜的石炭來做爲燃料。這樣一來,雖然增加了一個預熱室,可其實卻能省下不少的燃料花費,絕對能讓一爐鐵的成本下降一些。

這個提議一出,立刻引得李愔和焦主事等人的讚賞,連被晾在一邊打瞌睡的段綸也是大聲叫好,別看工部每年能拿到的款項很多,可是花錢的地方更多,所以他這個工部尚書只要一聽到能省錢,馬上就會變得精神百倍。

預熱室的方案一搞定,焦主事本來想馬上親自去辦,不過李愔卻將他和那些工匠叫住,改造高爐只是李愔立威的一個小舉動,他最主要是想將這些工匠組織起來,幫自己一起把那個灌鋼法搞出來。畢竟高爐煉出來的來的只是生鐵,可是如何把生鐵變成鋼?這纔是最麻煩的一步。

大唐的鍊鋼用的還是炒鋼法,所謂炒鋼,其實就是把生鐵融化,然後不停的攪拌,就好像是炒菜一樣,這樣可以讓空氣中的氧氣和生鐵中的雜質和炭發生反應,使鐵中的含炭量降低,不過這種炒鋼法煉出來的大部分都是熟鐵和低碳鋼,如果掌握的好,也可以得到一些用處更廣的中碳鋼和高碳鋼。

李愔要搞的卻是更進一步的灌鋼法,雖然無論是炒鋼法還是灌鋼法,李愔都是隻知道一個大概,畢竟他也沒有專門學過這方面的知識,只是從一些雜書或網絡上看過這方面的介紹。不過即便是對鍊鋼之事一知半解,但李愔卻有十足的把握把灌鋼法搞出來,畢竟對於鋼鐵的本質,他卻是再清楚不過。說白了,所謂的鋼,不就是含碳量在一定範圍內的鐵嗎?

要想讓焦主事他們幫自己把灌鋼法搞出來,李愔就得先讓他們明白鋼與鐵的區別,因此李愔只好暫時客串一下化學老師,儘量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講了一遍。當然了,李愔可沒傻到講什麼原子分子之類的,只是告訴他們,這鐵裡面含有許多雜質,這個焦主事他們當然知道,然後李愔又說,這些雜質裡其中有一樣十分特別,它的含量會影響到鐵的性質,含這種雜質多了就是生鐵,少了就是熟鐵,正處於中間就是鋼了。

這麼一說所有人都聽明白了,然後李愔就將灌鋼法的原理講了一下,雖然灌鋼法在漢末就有了,不過直到宋朝時,纔開始大規模使用,所以在唐初時,知道這個鍊鋼方法的人極其稀少。其實所謂灌鋼法,就是把生鐵和熟鐵混合在一起,只要比例正確,鋼也就出來了。當然了,灌鋼法肯定沒有李愔想像的那麼簡單,不過原理卻是沒有錯的,只要按這個方向花點精力和時間研究一下。絕對能將灌鋼法搞出來。

聽完李愔的灌鋼法,焦主事和一幫子匠人都陷入了沉思,對於李愔的講解,他們也聽懂了,如果是別人在他們面前大講鋼鐵的區別,他們肯定是嗤之以鼻,畢竟論起對鋼鐵的認識,他們這些玩了快一輩子鐵的人,可誰都不服誰。不過剛纔李愔對預熱室的見解。已經讓他們對李愔這位與衆不同的皇子產生了一種敬畏,現在仔細聽了李愔的講解後,再和自己對鋼鐵性質的瞭解加以印證,發現以前自己只知其所然。而不知所以然的地方,如果用李愔講的理論加以解釋,竟然一下子都暢通起來。

焦主事和周圍的匠人小聲商量了一會,然後站起來稟報道:“殿下,您說的這個灌鋼法,屬下們都明白了,雖然實際操作起來,可能會遇到一些難題,不過倒也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若是給我們一段時間研究一下,的確有把握將這種辦法搞出來!”

“好!”李愔一聽有門,立刻大喜,伸手用力的在焦主事肩膀拍了兩下,“焦主事,若是能將這灌鋼法搞出來。肯定能使大唐的鋼產量增加好幾倍,而你們做爲此事的主要參與者,也絕對能名垂大唐史冊!”

“不錯!你們都給我大膽的去做,需要什麼就來找我,這段時間你們把手頭的其它事情都放下。全力將這個灌鋼法搞出來。”段綸這時也站出來說道,只是他臉上的表情卻有幾分奇怪,臉色紅通通的看起來不像是興奮。反而讓人覺得有幾分憋氣。

看到連尚書大人也全力支持搞這個灌鋼法,焦主事他們再也沒有了顧慮,立刻開口說道:“謝尚書大人支持,屬下定當全力以赴,爭取早日將灌鋼法研究出來!”李愔雖然身爲皇子,但畢竟管不到焦主事他們,段綸纔是人家的老大,所以在這裡,還是段綸的話更管用一些。

李愔交待完了灌鋼法後,接下來就沒他什麼事了,畢竟提起冶鐵鍊鋼的實際操作,他和焦主事這些人差的遠了,所以理論知識一說完,李愔和段綸也就不再打擾這些已經開始行動起來的匠人,一起離開了這個大工坊。

走在路上時,段綸怒哼一聲道:“六郎,你小子可真是滑頭,這就是你說的幫我們改進冶鐵鍊鋼的技術?”

“咦?姑父,難道一個預熱室和一個灌鋼法還不夠嗎?這可是能讓大唐的鋼鐵產量翻幾翻的好東西啊!”李愔眨巴眨巴眼睛,十分無辜的回道。

“屁!那個預熱室雖然是個好辦法,不過你那個灌鋼法純粹就是個畫餅,自己也就只知道個大概,然後和匠人們講一下,就讓他們自己研究去了,能不能研究出來暫且不說,可花費的人力物力肯定不少,這些可都是要我們工部掏腰包的。”看到李愔無賴的樣子,連段綸這麼一個文質彬彬的人都忍不住暴了粗口,李愔當初求他幫忙時,可是把自己吹的像個專家一樣,好像只要他一出馬,立刻就能把所有事情搞定,可誰知到了最後,李愔只指了一個大概有方向,至於具體的工藝流程,就要靠他手下的那些匠人自己去研究了,而且花費還要他這個尚書來報銷,這讓他怎麼能不生氣?

“姑父,話可不能這麼說,我那個灌鋼法可是貨真價實的,若是沒有我今天的指點,只讓他們自己去研究的話,估計就算是百年也很難研究出來!”李愔說的十分理直氣壯,其實他這的話顯然有些吹牛,灌鋼法早在漢末就出現了,只不過在大唐知道的人極其稀少罷了。

“哼~”看着堂堂樑王在自己面前耍無賴,段綸就算是李愔的姑父,可也拿他沒有辦法,最後只能冷哼一聲,扭頭轉向一邊,不再看這個無賴小子。

看段綸好像真有幾分生氣了,李愔也有些擔心,他以後要用到段綸的地方還多着呢,如果因爲這點小事把關係鬧僵了可不划算。於是李愔想了想,忽然靈機一動,一臉討好的扯了扯段綸的袖子,讓他轉過臉來,然後這才說道:“嘿嘿,姑父,這次是侄兒的不對,要不這樣,我再拿樣新東西出來,這次我保證,絕對不會再拿類似灌鋼法這種半成品糊弄您好了!”

“哼,你小子有那麼大方?”段綸對李愔的人品還是有些懷疑。

“那當然了,而且這東西還和農事有關,您也知道,我大唐最重農事,連我父皇都親自下田,只要我把那東西拿出來,然後由你們工部獻上去,若是以後推廣開來,姑父您做爲主要推廣人,也絕對能名垂大唐史冊。”李愔又開始忽悠了,最後一句話他剛纔就已經對焦主事他們說過一遍了,甚至連一個字都沒有改動。

“嘿嘿,這次就算是你所東西誇上天來,我也不會相信,除非你把實物給拿出來!”段綸也是個聰明人,絕對不會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的。

“不就是實物嗎,姑父你稍等兩天,我回去就讓府上的工匠做出來,做好了就當着你的面做個示範,到時你就知道這東西的好處了。”李愔仍然一臉牛逼轟轟的說道。

回到工部之後,李愔就和段綸告辭,哪也沒去,立刻就回了王府,準備把自己剛纔說要送給段綸的東西讓工匠做出來,不過他剛一到王府,就看到一個讓他十分意外的人,而且聽下人說,這人已經在府上等他好長時間了。

tt kan ¢ O

“八弟,你今天怎麼有空跑到六哥我的府上來?”李愔笑呵呵的走進客廳問道。來人正是在皇子中排行第八的李貞,李愔去小學時,這小子還曾和兕子搶過摺紙,可以說是一個比較沒品的傢伙。

“六哥,這次你可一定要幫幫我啊,要不然我可真的沒臉活下去了!”但讓人沒想到是,李貞一看到李愔,立刻激動的熱淚盈眶,好像是沒爹孃的孩子總算見到親人一般,撲上來一把抱住李愔的大腿,嚎啕大哭道。(未完待續。。)

第48章 侃暈王公子第672章 楊妃拐帶醜醜第433章 鑄造銀幣第87章 不許侮辱我堂姐!第16章 “神棍”的登州見聞(上)第187章 先過我大唐皇子這一關!第608章 羅馬大使的傳奇第338章 建設中的上海第403章 李承乾被貶第90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249章 基隆出事了第220章 搭棚子的李愔第231章 李愔給李恪的重禮!第236章 大上海計劃第203章 永不和親!第513章 九哥,帶上兕子吧!第299章 軍校的食堂第324章 封鎖對馬海峽第119章 上元驚變第579章 精舍外的漢僧第211章 身不由已第35章 周昆的身份第123章 調查結果第240章 推出去,斬!第554章 身份揭穿第629章 呂萬的新計劃第25章 打賭釣神棍第334章 細雨中的櫻花第71章 三國也是可以泡妞的第610章 三姐妹第717章 李愔出場第71章 推廣酒精第79章 生擒淵蓋蘇文第386章 蕭氏與王氏第311章 備用計劃第323章 泗枇城之議第627章 衛生問題第111章 王兄,好久不見第600章 爪哇局勢第162章 溺水第580章 偶遇玄奘第85章 專利司兩大打手第524章 解剖研究第30章 駕着漁船去卑沙城第652章 希臘火第94章 李世民又神出鬼沒了第600章 爪哇局勢第4章 處理完垃圾談正事第630章 三人進宮第720章 兕子的婚事第25章 打賭釣神棍第520章 李治的登州之行第111章 工商論第54章 李永逃了第133章 採訪(下)第450章 獨立女性第167章 茶樓混戰第668章 什麼叫羣毆第251章 懂外語的壞處第572章 與美洲的第一次接觸第101章 新老利益集團第395章 武媚娘進王府第686章 抵達椰城第514章 末羅遊第496章 母女相見第101章 新老利益集團第267章 長安雜事(下)第43章 勳章與航海時代第736章 文心的請求第717章 李愔出場第43章 火爆的招商第699章 伊琳娜來了第100章 崔氏浪蕩子第60章 席兄,賣戰俘嗎?第7章 去小學讀書第489章 去天竺吧!第453章 收回鑄幣權第662章 遭遇西哥特戰船第417章 計劃行不通第191章 引盧氏上賊船第261章 女皇對女王第472章 推行漢化的糾結第380章 倭國滅亡第614章 動物園第618章 李恪的決定第608章 羅馬大使的傳奇第229章 戰爭要提前第639章 異國婚禮第585章 當年的故人第74章 攻破安市城第431章 狗頭金第385章 賣作奴隸的馮氏兄妹第462章 山洞宿營第518章 成功的第一步第59章 虎嬸釋放的信號第222章 震動朝堂的鯨魚第626章 李恪訪天竺第164章 范陽盧氏又如何第530章 馬六甲獅城第27章 酒樓與早餐
第48章 侃暈王公子第672章 楊妃拐帶醜醜第433章 鑄造銀幣第87章 不許侮辱我堂姐!第16章 “神棍”的登州見聞(上)第187章 先過我大唐皇子這一關!第608章 羅馬大使的傳奇第338章 建設中的上海第403章 李承乾被貶第90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249章 基隆出事了第220章 搭棚子的李愔第231章 李愔給李恪的重禮!第236章 大上海計劃第203章 永不和親!第513章 九哥,帶上兕子吧!第299章 軍校的食堂第324章 封鎖對馬海峽第119章 上元驚變第579章 精舍外的漢僧第211章 身不由已第35章 周昆的身份第123章 調查結果第240章 推出去,斬!第554章 身份揭穿第629章 呂萬的新計劃第25章 打賭釣神棍第334章 細雨中的櫻花第71章 三國也是可以泡妞的第610章 三姐妹第717章 李愔出場第71章 推廣酒精第79章 生擒淵蓋蘇文第386章 蕭氏與王氏第311章 備用計劃第323章 泗枇城之議第627章 衛生問題第111章 王兄,好久不見第600章 爪哇局勢第162章 溺水第580章 偶遇玄奘第85章 專利司兩大打手第524章 解剖研究第30章 駕着漁船去卑沙城第652章 希臘火第94章 李世民又神出鬼沒了第600章 爪哇局勢第4章 處理完垃圾談正事第630章 三人進宮第720章 兕子的婚事第25章 打賭釣神棍第520章 李治的登州之行第111章 工商論第54章 李永逃了第133章 採訪(下)第450章 獨立女性第167章 茶樓混戰第668章 什麼叫羣毆第251章 懂外語的壞處第572章 與美洲的第一次接觸第101章 新老利益集團第395章 武媚娘進王府第686章 抵達椰城第514章 末羅遊第496章 母女相見第101章 新老利益集團第267章 長安雜事(下)第43章 勳章與航海時代第736章 文心的請求第717章 李愔出場第43章 火爆的招商第699章 伊琳娜來了第100章 崔氏浪蕩子第60章 席兄,賣戰俘嗎?第7章 去小學讀書第489章 去天竺吧!第453章 收回鑄幣權第662章 遭遇西哥特戰船第417章 計劃行不通第191章 引盧氏上賊船第261章 女皇對女王第472章 推行漢化的糾結第380章 倭國滅亡第614章 動物園第618章 李恪的決定第608章 羅馬大使的傳奇第229章 戰爭要提前第639章 異國婚禮第585章 當年的故人第74章 攻破安市城第431章 狗頭金第385章 賣作奴隸的馮氏兄妹第462章 山洞宿營第518章 成功的第一步第59章 虎嬸釋放的信號第222章 震動朝堂的鯨魚第626章 李恪訪天竺第164章 范陽盧氏又如何第530章 馬六甲獅城第27章 酒樓與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