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武媚娘進王府

聽到文心的追問,李愔苦笑着搖了搖頭道:“其實這個苦衷根本不用我來解釋,等你們見到媚娘時,自然就會明白,而且今天我已經把她來了!”

李愔說着伸手指了一下水簾殿的大門,只見剛纔還緊閉着的大門正在緩緩打開,緊接着一位豔麗的少婦走了進來,神態有些緊張,而在對方寬鬆的襦裙下,腹部高高聳起,看樣子已經懷孕很長一段時間了。而在對方進門之時,文兒急忙上前,替換下撫着對方的侍女,然後大門再次關閉。

看到這個只聞其名不見其人的楊媚兒終於出現,文心和惜君對視一眼,然後再次看向這個走來的少婦,只是當她們看清武媚孃的容貌時,兩人的眼中同時出現一絲迷茫和疑惑,然後仔細打量起對方,最後終於同時‘呀’了一聲,指着武媚娘開口道:“你……你不是那位武家二小姐嗎?”

當初武媚娘母女在李愔府上暫住,一直到文心嫁過去時也沒有離開,所以無論是惜君還是文心,她們都見過武氏母女,甚至文心還和武媚娘說過幾句話,所以三人之間雖然談不上交情,但卻也都認得對方,再加上武媚娘容貌如此秀美,更讓文心和惜君二人的印象十分深刻,哪怕是過去兩年時間,文心和惜君還是能一眼認出武媚娘。

“媚娘拜見兩位姐姐,之前因爲夫君吩咐,所以媚娘一直沒有前來拜見,還望兩位姐姐恕罪!”武媚娘一邊說着,一邊想要行禮。而文心和惜君看她大腹便便的樣子,實在行不得禮,於是一齊上前將武媚娘攙扶起來。

“媚娘,你不是被蜀王殿下擄去了嗎。怎麼會出現在這裡?”將武媚娘扶起來後,緊接着一臉迷茫的文心立刻開口問道,無論如何她也想不到,當初擄走對方的竟然是自己的夫君李愔。

相比心思單純的文心,惜君卻是商家女子,見慣了商場上的各種伎倆,大眼睛打量了一下身邊的武媚娘和李愔,再回想一下當初武媚娘失蹤的事,立刻就明白了是怎麼回事。當下指着李愔笑道:“夫君,原來是你,怪不得媚娘妹妹不敢來見我們。”

文心也是個絕頂聰明的女子,聽到惜君的話,再看到李愔尷尬的表情。以及武媚娘似嗔似喜的表情,當下也明白了是怎麼回事,不由得氣道:“夫君,原來是你把媚娘妹妹擄來,難怪當初怎麼也找不到她。”

其實李愔還是十分心虛的,畢竟當初武媚娘已經要進宮了,他把對方擄走。相當於是搶了他老爹李世民的女人,所以一直擔心文心和惜君知道後,會對自己產生看法,從而影響夫妻之間的感情。不過現在看到兩人雖然怪罪,但好像並不怎麼在意,這才讓暗暗的鬆了口氣。

其實李愔對於這點有些估計錯誤,並不是文心和惜君沒有想到這一點。不過她們既然已經嫁給李愔,自然一切都要替夫君考慮。況且大唐皇宮裡的女人那麼多,少一個武媚娘算什麼,更何況武媚娘還沒有進宮,搶走也不算什麼。

文心和惜君將武媚娘扶到座位上坐下,然後又問起她當初是怎麼被李愔擄走的,而武媚娘也沒有隱瞞,不但將當初的事詳細了講了一遍,還將近兩年自己的生活情況講了出來,而且她文心和惜君也十分尊敬,一口一個姐姐叫的很甜,這讓文心兩人都十分滿意。

其實以武媚孃的性子,絕對是個不甘心居於人下的人,但是她卻也十分聰明,知道李愔雖然寵愛她,但是對文心和惜君也同樣十分寵愛,若是她敢對她們耍什麼心機手段的話,那絕對瞞不過李愔,所以她若是還想在李愔身邊呆着的話,那就不能對文心和惜君做什麼,既然如此,那還不如與對方打好關係,也方便日後的相處。

對於武媚娘這兩年的經歷,文心和惜君都十分感興趣,不過當她們知道,當初在登州時,武媚娘就一直生活在離王府不遠的一處宅子裡,而她們卻沒得到一點消息時,兩女齊齊的瞪了一眼李愔,畢竟哪個女人知道自己的丈夫在外養了個外宅,而又將自己瞞在鼓裡時,都不會有什麼好臉色。

不過武媚娘也極有分寸,對自己生活上的事講的十分詳細,但對於自己幫李愔主管情報的事,卻是一語帶過,只說自己現在幫李愔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其它的什麼都沒有說。

文心和惜君在知道楊媚兒就是武媚娘,而且其中還有這麼多的隱情後,之前對她的心結自然盡去,三人又是當初在長安時的舊識,再加上武媚娘又刻意與兩女親近,使得三人倒是相談甚歡,並且很快就聊到武媚娘肚子裡的孩子,結果氣氛更加熱烈,卻將李愔給冷落到一邊去了。

看到三人見面後竟然能相處的如此愉快,雖然有些冷落自己,不過卻讓他也鬆了口氣。另外他也沒忘叮囑文兒和畫兒三人,讓她們守住這個秘密,打死都不能往外傳,其實這些文兒三人自然比誰都明白,不用李愔說她們也會保守秘密。

讓武媚娘與文心她們見面後,李愔又帶着她去見了蕭皇后,當時南陽公主和採兒也都在,她們並不知道武媚孃的真正身份,李愔也沒打算告訴她們,所以蕭皇后只知道這個懷孕的女子名叫楊採兒,是兒子楊暕一名得力手下的女兒,有了這一層關係,再加上蕭皇后也急於讓李愔有個兒子,所以對武媚娘自然是十分喜歡,至於什麼失德不失德的,卻根本不在她的考慮之中。

處理完家事後,李愔又過問了一下鼓勵生育政策的執行,發現沒什麼問題後,這才放下心來。另外王安也將倭國的情況不間斷的傳過來,這讓李愔發現,倭國正在一步步的安定中,若無意外的話,很可能到冬天時就能完全安定下來。

隨着倭國的安定,駐紮在倭國境內的軍隊也開始向外撤出,畢竟軍隊駐紮在那裡,每日的開銷也不是個小數目。而第一批撒出來的軍隊,就是由李士和徐德帶領的家將部曲軍隊。

這些家將與部曲的人數不算很多,加在一起才六千四百人,不過這支軍隊卻十分精銳,在蘇定方攻打降霜城,以及後來與蘇我入鹿的決戰時,這六千四百人的軍隊整齊,進攻之時如同猛虎,防禦之時如同山嶽,將官一聲令下,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他們也會毫不猶豫的闖進去,可以說除了在戰場上大放異彩的火器營外,就數他們的軍隊最爲出彩,讓草原人和新羅人,以及作戰兇猛的崑崙奴都見識到,爲什麼大唐的軍隊在戰場上所向無敵?

李士和徐德將軍隊撤到泗沘後,自然受到李愔的熱情款待,畢竟人家是客軍,這次主要是來幫忙的,而且爲了打下倭國,他們也損失了幾百名同袍,這些犧牲的將士被燒成骨灰,李士等人會把這些兄弟帶回長安,然後葬在各家的陵園內。

李士這些人都是見慣了生死,戰後該怎麼吃喝玩樂還是照樣,在李愔爲他們準備的宴席上,這幫老兵們是說說笑笑,並沒有受到什麼影響,而李士這些家將則被李愔請到王宮再次設宴款待他們,這次宴會即是他們的慶功宴,同時也是他們的送行宴,來接他們回長安的船隊已經到了泗沘,就等他們上船了。

“殿下,末將敬您一杯,這次跟隨您攻打倭國實在是太痛快了!”性格粗豪的徐德首先起身舉杯道,他是英國公李績的家將,是看着李敬業從小長大的,而李敬業更是和李愔關係最好的兄弟之一,所以他和李愔自然十分親近。

看到徐德站起來,李愔自然也是舉杯笑道:“徐將軍客氣了,這次倭國之戰,全賴各位將士浴血奮戰,纔有今天的這種局面,若說要敬酒的話,那也應該是本王敬大家纔是!”

看到李愔如此謙遜,李士也笑着站起來道:“殿下,我們兄弟都是粗人,不懂得什麼謙讓,不過殿下這次對倭國作戰,的確是計劃周密,而且後勤調度及時,所以前線將士才能盡情發揮自己的戰力,末將打了那麼多年的仗,這場仗算是其中最暢快的,甚至當年隨衛公征戰時,也要受到各方面的掣肘,很少能像這次一樣,只要我們在前線拼命撕殺就行了,根本不用考慮別的方面。”

李士是這些家將的頭,而且還是衛國公李靖府上最忠心的家將,能讓他如此評價這次倭國之戰,李愔自然也有些小得意,不過卻沒有表現出來,而是再次舉起酒杯道:“各位的誇獎實在讓本來慚愧,不如這樣,大家滿飲此杯,算是酬謝各位爲此戰付出的辛勞與血汗!”

“喏!”底下的家將們聽後高叫一聲,將手中的酒一起飲下。然後這才和李愔鬨然大笑。

酒過三巡之後,李士忽然和徐德對視一眼,然後只見李士站起來說道:“殿下,末將在將倭國的戰報送到長安之後,衛公和幾位老將軍聯手寫了封信,這次由船隊的人送給我,讓我親手交給殿下!”(未完待續)

第231章 李愔給李恪的重禮!第335章 落花崖第289章 醫學院第412章 乳名澳洲第75章 榮留王之死第343章 上海缺少一樣東西第188章 兩個題目第55章 高句麗潰兵第713章 甘露殿第7章 去小學讀書第271章 抱着思唐進宮第694章 五萬貫的天價第52章 朕將皇位傳給他如何?第572章 與美洲的第一次接觸第633章 “大掃除”行動第97章 漏氣的蒸汽機第230章 武媚娘也要去流求第444章 歸來第60章 席兄,賣戰俘嗎?第397章 演示新火器(上)第413章 受限制的蒸汽船第83章 又中了你的算計了!第12章 鬥詩第583章 李貞和李惲的小矛盾第340章 孫氏夫婦第4章 改變命運的切入點第253章 重操捕奴業第274章 李愔起名字的水平第290章 解剖學第290章 解剖學第732章 對長孫無忌的發難第640章 波斯女奴第471章 再次徵調草原人第120章 又見蕭瑀第4章 改變命運的切入點第353章 內部移民第16章 “神棍”的登州見聞(上)第111章 王兄,好久不見第198章 三箭併發第320章 大國與小國的差距第54章 李永逃了第55章 高句麗潰兵第584章 參觀喬拉城第202章 李承乾和李泰創造的奇蹟第219章 齊王府的貨物第410章 軍校少年班第201章 慘勝第329章 對馬海戰第559章 立國的顧慮第402章 謀反敗露第103章 有些不對勁第158章 崔氏有女名夢雪第284章 蕭皇后來了第664章 宙斯權杖第74章 攻破安市城第425章 南方的‘大島’第122章 “事實”就在眼前第556章 西突厥滅亡第557章 李愔的便宜不好佔第468章 屈辱的範鎮惡第331章 魏黑子與吳天德第679章 風暴海峽第269章 運動會與商標第495章 兄弟相逢第464章 寒災第603章 爪哇之殤第603章 爪哇之殤第723章 兕子與上官庭之第130章 報紙的影響力(上)第494章 越王號上第180章 傻丫頭第3章 捕奴船隊第117章 送李佑上路第52章 朕將皇位傳給他如何?第98章 李世民與三國第12章 鬥詩第545章 吐蕃賊心不死第142章 搶銀行?第479章 一邊倒的戰爭第359章 李佑的反叛鬧劇第274章 李愔起名字的水平第342章 上海改革第507章 屠殺與黃金第264章 航海學院第50章 軍用食品第309章 打獵的青年第593章 差點形成的大災難第73章 煙花絢爛第233章 華亭野店第555章 大唐與臺灣的差距第162章 溺水第218章 度量衡第64章 援軍到了!第111章 工商論第46章 大唐備戰第237章 女王薨第116章 長安流言第392章 原來如此第17章 釀酒作坊與發酒瘋第377章 倭國乞降
第231章 李愔給李恪的重禮!第335章 落花崖第289章 醫學院第412章 乳名澳洲第75章 榮留王之死第343章 上海缺少一樣東西第188章 兩個題目第55章 高句麗潰兵第713章 甘露殿第7章 去小學讀書第271章 抱着思唐進宮第694章 五萬貫的天價第52章 朕將皇位傳給他如何?第572章 與美洲的第一次接觸第633章 “大掃除”行動第97章 漏氣的蒸汽機第230章 武媚娘也要去流求第444章 歸來第60章 席兄,賣戰俘嗎?第397章 演示新火器(上)第413章 受限制的蒸汽船第83章 又中了你的算計了!第12章 鬥詩第583章 李貞和李惲的小矛盾第340章 孫氏夫婦第4章 改變命運的切入點第253章 重操捕奴業第274章 李愔起名字的水平第290章 解剖學第290章 解剖學第732章 對長孫無忌的發難第640章 波斯女奴第471章 再次徵調草原人第120章 又見蕭瑀第4章 改變命運的切入點第353章 內部移民第16章 “神棍”的登州見聞(上)第111章 王兄,好久不見第198章 三箭併發第320章 大國與小國的差距第54章 李永逃了第55章 高句麗潰兵第584章 參觀喬拉城第202章 李承乾和李泰創造的奇蹟第219章 齊王府的貨物第410章 軍校少年班第201章 慘勝第329章 對馬海戰第559章 立國的顧慮第402章 謀反敗露第103章 有些不對勁第158章 崔氏有女名夢雪第284章 蕭皇后來了第664章 宙斯權杖第74章 攻破安市城第425章 南方的‘大島’第122章 “事實”就在眼前第556章 西突厥滅亡第557章 李愔的便宜不好佔第468章 屈辱的範鎮惡第331章 魏黑子與吳天德第679章 風暴海峽第269章 運動會與商標第495章 兄弟相逢第464章 寒災第603章 爪哇之殤第603章 爪哇之殤第723章 兕子與上官庭之第130章 報紙的影響力(上)第494章 越王號上第180章 傻丫頭第3章 捕奴船隊第117章 送李佑上路第52章 朕將皇位傳給他如何?第98章 李世民與三國第12章 鬥詩第545章 吐蕃賊心不死第142章 搶銀行?第479章 一邊倒的戰爭第359章 李佑的反叛鬧劇第274章 李愔起名字的水平第342章 上海改革第507章 屠殺與黃金第264章 航海學院第50章 軍用食品第309章 打獵的青年第593章 差點形成的大災難第73章 煙花絢爛第233章 華亭野店第555章 大唐與臺灣的差距第162章 溺水第218章 度量衡第64章 援軍到了!第111章 工商論第46章 大唐備戰第237章 女王薨第116章 長安流言第392章 原來如此第17章 釀酒作坊與發酒瘋第377章 倭國乞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