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吐蕃之議與修路

等文武大臣都退出去後,大殿上只剩下李世民和被他點名留下來的這些人。李愔現在還躺在擔架上呢,剛纔還有李景恆、燕北那些人做伴,所以倒沒覺得什麼,可現在就剩他一個人躺着了,想站又不敢站,躺着又感覺所有人的目光都注意在自己身上,那種滋味別提有多難受了。

李世民讓李恪和李愔留下來,卻再也沒理他們,而是徑自對李靖等人說道:“吐蕃現在羽翼已豐,又對我大唐向來無禮,今日吐蕃大使被這些小輩毆打,以吐蕃以往的囂張作派,肯定不會嚥下這口氣,諸卿以爲該如何應對?”

“陛下,吐蕃驕橫已久,我大唐在此事上又萬萬不能退讓,所以微臣料定,日後必定興兵侵我大唐,所以還望陛下早做打算。”房玄齡首先出來說道。

“房相所言不錯!”衛國公李靖也站出來說道,“若是吐蕃興兵,有很大的可能從劍南道進軍,那裡屬於大唐南疆,兵力本就薄弱,而且那裡又臨近南方六詔,這六詔除了南詔外,其它五詔都與吐蕃交好,更利於吐蕃出兵。”

“嗯,兩位愛卿所言有理,看來我大唐要做好與吐蕃動武的準備了。”李世民的頭腦也很清醒,對於房玄齡與李靖的分析十分贊同。躺在地上的李愔對李靖更是佩服無比,他記得吐蕃與大唐的第一次交戰,就是在四川的鬆州,那裡的確離吐蕃和六詔都很近。

“侯卿,你做爲兵部尚書,就由你來介紹一下吐蕃現在的情況!”李世民沉吟了一會,轉頭又對侯君集說道。侯君集時任兵部尚書,收集敵國情報這一塊屬於他的職權範圍。

“是,陛下!”虎目鷹鼻長相兇狠的侯君集站出來說道:“吐蕃位於我大唐西南,與我隴右道中間只隔着一些羌人部落,其國東北就是吐谷渾,東南便是六詔。吐蕃現任贊普名爲松贊干布,是囊日論贊之子,松贊干布繼位後,將都城由山南匹播城遷都於邏些,兼併了蘇毗、羊同等部,又破党項、白蘭,擊敗吐谷渾,取得其舊地,實力強盛之極,雖然比不上全盛時的**,但也是一個不可小視的敵人……”

侯君集對着殿上的衆人侃侃而談,主要從軍事方面介紹了一下吐蕃的情況。李愔大概聽了一下,心中對大唐的情報系統十分的失望,本以來能聽到什麼絕密的情報?誰知道侯君集講了半天,都是一些關於軍事方面的信息,比如吐蕃軍力幾何?軍隊戰力如何?主要將領是誰?兵力分佈的大概情況等等,至於國內民生、政治、經濟等方面,則幾乎沒有任何有價值的信息。

侯君集講了半天,最後喝了口茶又接着補充道:“除了軍力強盛之外,吐蕃還佔着地利之勢,因其地勢極高,與我國接壤之處險峻非常,絕大部分都無法讓軍隊通過,而少數幾個關隘,又都有吐蕃重兵把守,可以說是易守難攻。”

說到這裡侯君集遲疑了一下,似乎想到什麼難解的事,思量了一下然後接着說道:“而且聽去過吐蕃的人說,除了土生土長的吐蕃人外,外人很難適應吐蕃的氣候,比如有一些大唐商隊,一旦進入吐蕃境內,商隊中的人就會有不少人出現頭疼、眼花、耳鳴、全身乏力等症狀,而且人也會變得十分脆弱,一場小小的風寒就可能要了人的命。”

“噢?世上竟然還有這等事?”李世民一臉遲疑的問道,其它文武羣臣也都是第一次聽說這種事,紛紛小聲議論起來。

“啓稟陛下,此事千真萬確,吐蕃人曾自誇那是他們的大神保佑,讓吐蕃多了一道天然的屏障,有此屏障,就算是有千軍萬馬,也讓它國無法踏進吐蕃半步!”侯君集一臉肯定的回答道。

“鬼神之事雖然荒誕,但卻也不可不信……”李世民說完沉吟不語,看起來十分的糾結,其它大臣也都是一悉莫展。大唐皇族自稱是老子李耳的後代,所以對於道教十分推崇,上層貴族大部分都信奉道教,而道教中傳說最多的就是神仙長生之類的事情。爲了求長生,有不少王公大臣都在煉丹服丹,甚至連李世民也不例外,宮中就養着不少道士,偶而也爲他煉一些丹藥。所以對於鬼神之事,李世民雖然不全信,但也不是不信。

“父皇,這根本不是什麼鬼神庇護,只不過是吐蕃人自吹自擂罷了!”正在這時,躺在擔架上的李愔忽然站起來說道。

他剛纔忽然想明白了,自己演的這場戲估計早就被李世民等人看穿了,只不過沒有當面戳穿他們罷了,讓他這麼躺着估計也是李世民故意的。他正愁沒有正當的理由站起來,總不能自己承認說我是裝的?剛好這時聽到李世民這幫人被一個高原反應搞昏了頭,李愔心中大喜過望,乾脆直接厚着臉皮起來,反正自己未成年,耍點無賴也很正常。

“噢?六郞你且說說看!”李世民先是一愣,本來他將李恪和李愔留下來是另有深意,但沒想到李愔竟然敢戳穿自己的謊言站起來,不過他畢竟是一個心胸開廣的帝王,現在注意力都放在了吐蕃身上,對於李愔這些小節倒不怎麼在意。其它文武大臣也都是一愣,估計也沒想到李愔會開口說話!

“啓稟父皇,侯大人所言外人無法適應吐蕃氣候的事,的的確確是真的,但卻也沒那麼神秘,說穿幾乎是一文不值,而且也不是沒有辦法克服。”李愔自信滿滿的說道。

“噢?老臣愚昧,還請樑王殿下指教!”侯君集臉色有些難看的問道,畢竟他是兵部尚書,掌管整個大唐的軍事情報,連他也沒搞清楚的事情,李愔竟然會知道,而且還將其貶的一文不值,這讓他的面子上可不太好看。

“呵呵,指教不敢當,侯大人對於吐蕃的情報,已經收集的相當齊備,李愔十分佩服!”李愔對侯君集笑着說道,話說的雖然有些違心,但李愔也是無奈之舉,現在他的力量太弱,實在不是得罪人的時候,有一個長孫無忌已經讓他夠難受的了,他可不想再多一個侯君集看自己不順眼。

侯君集這個人自傲的很,倒不至於和十四五歲的李愔生氣,聽到李愔的誇獎後,臉色立刻好看了許多。

李愔鬆了口氣,繼續開口說道:“其實侯大人剛纔所說外人進入吐蕃後所產生的一系列不適,我們可以統稱爲高原反應。”

“高原反應?高原?難道這是和地勢有關?”衛國公李靖自言自語了幾下,忽然眼前一亮,似乎想到了什麼。

“衛公果然厲害,只憑這一個名字就想到了其中的關鍵,不愧是我大唐軍中第一人!”李愔讚道,對於李靖這位傳奇人物,李愔從心裡向外佩服。

聽到李愔稱呼李靖爲‘軍中第一人’,那些桀驁不馴的武將竟然都是一臉理所當然的表情,甚至連自視甚高的侯君集也不例外,由此可見李靖在軍中的威信。不過這也難怪李靖早早的就退了下來,現在只是充當軍事顧問之類的角色,並不掌管實際的兵權,畢竟李世民再怎麼寬宏大量,也絕對不希望軍中出現一個能威脅他帝皇身份的人物。

“呵呵,樑王殿下謬讚了,老夫哪裡稱的上軍中第一人?”李靖撫須微笑道,上次五王宴後他倒沒怎麼留意李愔,今日經過他仔細觀察之後,心中卻是大爲驚訝,無論是風度、氣質、見識,在他見過的年輕一輩中幾乎無人可比,甚至連他一向看好的李恪,現在站在李愔身邊也像是個陪襯一般,這哪裡還是以前那個紈絝皇子?

“哈哈,藥師客氣了,誰不知道你用兵如神,若不是得你與衆與卿家相助,哪裡有我大唐現在的興盛?”李世民也笑着說道,順帶還把在場的所有人都誇了一遍,然後又轉頭看向李愔說道,“愔兒,你還是快把那個什麼‘高原反應’大概講一講,又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是,父皇!”李愔躬身道,“所謂高原反應,其實簡單來說,主要還是因爲吐蕃地處高原,空氣比平原地區要稀薄的多,像我們這些生活在平原上的人,貿然進入高原地區後,身體必然會產生一些不適,其實如果症狀不是很嚴重的話,只要多適應一段時間就沒事了。”

“這……竟然如此簡單?”侯君集一臉的不可置信,爲了搞清楚這件事,他們兵部可是花費了不少的人力物力,但最後得到的仍然只是一個鬼神之說。

這時英國公李績也忽然站出來說道:“經樑王殿下這麼一說,這點倒讓老夫想起年輕時,我曾去高山上拜訪友人,但沒想到剛去一天就病倒了,一開始症狀倒和侯大人所言相差無幾,後來病情加重差點死掉,我那位朋友急忙將我擡下山,休養了幾天竟然自己好了,估計那次就是高原反應吧?”

“沒錯,只要是超過一定的高度,常年生活在平原地帶的人進入之後,根據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必然會產生各種不同的反應,不過有人的反應很微弱,甚至本人都沒有察覺,有些人則反應強烈,如果不及時處理,甚至有性命之憂,在這時最好的辦法就是像英國公一樣,迅速的回到平原地區,休息幾天就沒事了。”李愔再次說道。

“好!”李世民拍案而起,“如果真如愔兒所說,那麼我大唐只要在吐蕃尋一駐地,派軍隊先適應那裡的氣候,到時何懼區區吐蕃小兒?哈哈哈~”

估計是想到了以後馬踏吐蕃的壯舉,李世民是仰天大笑,一吐胸中的悶氣。下邊的文武羣臣也是議論紛紛,特別是那些武將,大部分人臉上都帶着喜色,這下終於又要打仗了。而文臣則大都皺眉思索,似乎是在衡量與吐蕃爆發戰爭的得失。不過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這時看向李愔的目光卻都帶上了一絲敬佩。

人羣中的長孫無忌一直冷冷的看着李愔,直到這時才突然開口說道:“陛下,吐蕃兵力雖盛,但對於我大唐來說,也只不過是羣土雞瓦狗,但大軍未動糧草先行,如果在劍南與吐蕃興兵,首先就要解決糧草的問題,劍南道處於吐蕃和六詔的夾擊之下,那裡雖然富庶,但交通閉塞,無法支撐太多的軍隊駐紮,如果兩軍相峙,對於我大唐來說極爲不利。”

長孫無忌的話你是一盆當頭倒下的冷水,立刻讓李世民清醒過來。劍南道包括了後世四川盆地的大部,以及雲南、貴州、甘肅的一部分,四川盆地雖然富饒,可是卻被羣山懷繞,再加上那裡多雨,道路極爲崎嶇難行,大唐的軍隊想要進入那裡,估計耗費極其龐大。

李世民沉吟了一會,忽然轉頭向房玄齡問道:“房卿,我記得前年,劍南組織民衆大修道路,現在交通狀況可有改善?”

“這……”聽李世民提起這件事,房玄齡就是一陣苦笑,“陛下,前年劍南的確組織數十萬民衆修路,可是南方多雨,剛修好沒多久的道路被雨水一衝,就立刻變得泥濘難行,現在已經荒廢大半,多數地方根本無法通行。”

古代都是夯土爲路,最怕雨水沖刷,長安城的朱雀大街倒是用磚石鋪路,可這只是一條大街,如果將大唐的道路都用磚石鋪上,估計就算是大唐政府破產也修不完。

“噝~”聽到房玄齡的話後,在座的衆人都是倒吸了口涼氣,數十萬民衆修建的道路,竟然不到兩年就全部被雨水沖毀,以前他們只知道南方多雨水,但沒想到竟然如此厲害。

李靖這時又站出來說道:“其實長孫大人太過多慮了,吐蕃與我大唐相比,無論哪方面都要差上許多,所以老臣料定,這次就算吐蕃興兵侵我大唐,絕對只是一次試探,不敢與我大唐決一死戰,所以我大唐只要派一支精兵,打掉吐蕃的氣焰,之後吐蕃必定退兵。”

不得不說李靖的眼光毒辣,一眼就看出了大唐與吐蕃之間的大勢,吐蕃人絕對沒有的膽氣與實力與大唐死戰,所以吐蕃與大唐的第一戰,註定了只是一場試探。

旁邊的李愔對李愔更是佩服的五體投地,據他所知,大唐與吐蕃的鬆州之戰,吐蕃興兵20萬入侵大唐,將鬆州團團圍住,可後來大唐的援軍一到,殺了幾千吐蕃軍後,結果吐蕃人立刻退兵,鬆贊士布更是親筆寫了認罪書認罪,一場氣勢洶洶的鬆州之戰就這麼結束了。

“哈哈哈~,英雄所見略同,朕也是這麼想的!”李世民撫掌大笑,不過很快臉色又轉爲憂慮道,“打掉吐蕃的氣焰容易,但是此戰也暴露了劍南道的兵力空虛,只怕以後隨着吐蕃實力增強,對劍南道會再起異心,看來還是要加強劍南與關中地區的聯繫纔是正理,可是這道路……”

李世民說到這裡,眉頭緊緊的皺在一起,下面的羣臣也都是一愁莫展,修路不是問題,問題是修好了很快就不能用,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做的全是無用功,大唐的國庫可經不起這樣的消耗。其實不只是劍南,長江以南的大唐彊域都存在着道路問題,誰都知道南方富庶,但交通卻一直是個大問題,畢竟出產再多,可運不出來也沒用。

“父皇,兒臣有一物獻上,可以解決道路問題!”這時李愔忽然站出來說道,看着大唐君臣被一個道路問題搞的愁眉苦臉,李愔卻是心中暗笑,這點小事對於他這個現代人來說,還真是小菜一碟,拿出來既能討好他的便宜老爹,說不定還能順手發筆財,簡直是一舉兩得。

第258章 趙復與陸洪的對話第623章 袋鼠肉的功效第3章 捕奴船隊第252章 甘蔗種植園第449章 銀幣太少了第173章 泛舟閒談第300章 指點薛仁貴第680章 封爵的深意第472章 推行漢化的糾結第661章 我還會回來的!第411章 忐忑的李治第46章 大唐備戰第84章 千年世家與大唐新貴第712章 回長安第531章 佛牙舍利第28章 左老爺買奴第204章 慶功宴第366章 風議郎第673章 再臨丁吉斯第631章 月光下的決斷第11章 落魄漁民第428章 飛來器第474章 編寫教材與南洋出生第695章 屠殺與伏擊第560章 剃髮與起航第700章 基督之爭第153章 皇室新成員第613章 李恪的心事第121章 崔氏女第654章 可怕的羅馬貴族第582章 新佛城的唐人街第290章 解剖學第24章 我都不如六弟第81章 碧玉指環第10章 經典船型第468章 屈辱的範鎮惡第683章 爪哇刺史第9章 官辦造船廠第201章 慘勝第91章 終於走了第387章 你說你該不該打?第89章 冶鐵鍊鋼(下)第671章 兕子戀愛了第169章 不拿感情做交易第662章 遭遇西哥特戰船第359章 李佑的反叛鬧劇第748章 到達長安第413章 受限制的蒸汽船第273章 李愔做父親了第386章 蕭氏與王氏第86章 李愔要離開長安?第108章 李愔的新婚之夜第5章 登州別駕第63章 又一支船隊第566章 海貿中心第178章 新羅傳來的驚人消息第730章 父子二人的心結第453章 收回鑄幣權第693章 叢林中的小隊第62章 即將開始的血肉盛宴第66章 蕭家來人第57章 開家冷飲店第366章 風議郎第52章 不倫不類的‘侍女’第403章 李承乾被貶第663章 炮轟哥特人第56章 斥候小隊(上)第9章 腹黑正太報應快第380章 倭國滅亡第113章 王安穩坐釣魚臺第455章 深夜送粥人第209章 六哥好志氣!第467章 下一個移民地第558章 改良婆羅門第60章 席兄,賣戰俘嗎?第572章 與美洲的第一次接觸第108章 賣奴隸的杜爾老爹第169章 不拿感情做交易第309章 打獵的青年第260章 再見金勝曼第295章 李世民要滅吐蕃第469章 異地駐軍第312章 救與不救第304章 第三次離開長安第317章 追擊第715章 明德殿之爭(上)第325章 偷襲泗沘城第75章 榮留王之死第417章 計劃行不通第564章 抵達獅城第232章 武媚孃的心機第134章 與李治的交談第103章 有些不對勁第15章 詩才之名滿長安第511章 馬六甲海峽第89章 冶鐵鍊鋼(下)第495章 兄弟相逢第119章 王安的推斷第554章 身份揭穿第47章 太原王公子
第258章 趙復與陸洪的對話第623章 袋鼠肉的功效第3章 捕奴船隊第252章 甘蔗種植園第449章 銀幣太少了第173章 泛舟閒談第300章 指點薛仁貴第680章 封爵的深意第472章 推行漢化的糾結第661章 我還會回來的!第411章 忐忑的李治第46章 大唐備戰第84章 千年世家與大唐新貴第712章 回長安第531章 佛牙舍利第28章 左老爺買奴第204章 慶功宴第366章 風議郎第673章 再臨丁吉斯第631章 月光下的決斷第11章 落魄漁民第428章 飛來器第474章 編寫教材與南洋出生第695章 屠殺與伏擊第560章 剃髮與起航第700章 基督之爭第153章 皇室新成員第613章 李恪的心事第121章 崔氏女第654章 可怕的羅馬貴族第582章 新佛城的唐人街第290章 解剖學第24章 我都不如六弟第81章 碧玉指環第10章 經典船型第468章 屈辱的範鎮惡第683章 爪哇刺史第9章 官辦造船廠第201章 慘勝第91章 終於走了第387章 你說你該不該打?第89章 冶鐵鍊鋼(下)第671章 兕子戀愛了第169章 不拿感情做交易第662章 遭遇西哥特戰船第359章 李佑的反叛鬧劇第748章 到達長安第413章 受限制的蒸汽船第273章 李愔做父親了第386章 蕭氏與王氏第86章 李愔要離開長安?第108章 李愔的新婚之夜第5章 登州別駕第63章 又一支船隊第566章 海貿中心第178章 新羅傳來的驚人消息第730章 父子二人的心結第453章 收回鑄幣權第693章 叢林中的小隊第62章 即將開始的血肉盛宴第66章 蕭家來人第57章 開家冷飲店第366章 風議郎第52章 不倫不類的‘侍女’第403章 李承乾被貶第663章 炮轟哥特人第56章 斥候小隊(上)第9章 腹黑正太報應快第380章 倭國滅亡第113章 王安穩坐釣魚臺第455章 深夜送粥人第209章 六哥好志氣!第467章 下一個移民地第558章 改良婆羅門第60章 席兄,賣戰俘嗎?第572章 與美洲的第一次接觸第108章 賣奴隸的杜爾老爹第169章 不拿感情做交易第309章 打獵的青年第260章 再見金勝曼第295章 李世民要滅吐蕃第469章 異地駐軍第312章 救與不救第304章 第三次離開長安第317章 追擊第715章 明德殿之爭(上)第325章 偷襲泗沘城第75章 榮留王之死第417章 計劃行不通第564章 抵達獅城第232章 武媚孃的心機第134章 與李治的交談第103章 有些不對勁第15章 詩才之名滿長安第511章 馬六甲海峽第89章 冶鐵鍊鋼(下)第495章 兄弟相逢第119章 王安的推斷第554章 身份揭穿第47章 太原王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