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崇禎困局

可是肖天健剛返回洛陽,便從山東傳來了消息,說奴酋嶽託率建奴軍攻下了城防空虛的濟南,入城之後大洗一番,殺城內外大明百姓數萬,並將濟南城中德王朱由樞、奉國將軍朱恩賞以及全城青壯百姓盡數擄走,和被逼入山東的多爾袞合兵一處,開始攜帶驅逐着本次入寇所獲的大批民衆、牲畜、金銀、糧食等等各種物資開始北返。

而幾乎算是與此同時三邊總督洪承疇和陝西巡撫孫傳庭也帶領十萬陝軍沿長城沿線,走山西太原進入到了京輔之地。

可是洪承疇和孫傳庭還是入衛的太晚了一些,當他們抵達京輔之地的時候,此時大部建奴都已經飽掠之後開始北返了。

再看一下朝廷這會兒的局面,可以說是一塌糊塗,整個京輔之地,在洪承疇率領陝兵入衛之前,僅剩下了新任宣大總督陳新甲麾下的一萬多山西宣大兵官軍還算是成建制的兵馬以及衛戍京師的幾萬京營以及關寧軍,而盧象升和高起潛控制的兩個兵團則基本上都被建奴擊潰,散佈在京輔各地,已經沒有了戰鬥力。

而崇禎在得知高起潛在丘縣被建奴擊潰之後,呆坐龍椅半晌時間都沒有說話,對於高起潛,他還是十分信任的,之所以他下旨要罷去高起潛的總監軍之職,讓劉宇亮接替他,其實也不過是爲了平衆怒罷了,倒也沒想過真的要把他逮問之後砍了他的腦袋,可是現在高起潛卻把整整三萬大明最精銳的關寧軍給搞成了這等模樣,崇禎這會兒可就是真的有殺了他的心思了。

可惜的是據戰場上傳回來的消息說大戰之後高起潛便不知所蹤,現在有幾種可能一是他被建奴所殺,棄屍於亂軍之中了,二就是這廝自知罪責深重,可能畏罪潛逃了,三就是可能會被建奴生擒活捉了去。

這三種可能性之中,他最希望看到的是高起潛死於亂軍之中,否則的話,這廝知道的事情太多,弄不好會成爲很大的威脅。

同時他也瞭解到高起潛之敗的原因之一,這一仗高起潛其實是被刑天軍給逗引到丘縣的,崇禎能想得出高起潛這是想要背水一戰,靠立一個大功來洗脫身上的罪名,可是沒成想卻被騙入到了戰場之中,成爲了建奴手下的犧牲品。

現在只要想到刑天軍和肖天健這幾個字,崇禎就恨的是咬牙切齒,他堂堂一個九五至尊的大明皇帝,卻奈何不了這夥刑天賊,每每想出的對付他們的辦法,總是被他們化解掉,並且會以十倍的代價報復過來,高起潛在丘縣兵敗失蹤,很大成分上就是刑天軍對高起潛的報復,同時也等於是對朝廷悍然動用武力堵截刑天軍兵馬南下的行爲的一種報復,這一次朝廷又是偷雞不成蝕把米,賠了夫人又折兵。

到了這會兒,崇禎已經產生出了一種不祥的預感,覺得自己屁股下面的這張龍椅搞不好可能會坐不穩了,這個刑天軍已經成了他最大的一個強敵,遠超過了其它各路變民軍對他大明王朝的威脅。

緊接着便是濟南被建奴攻克的消息,德王被韃子擄去,這無疑又給崇禎了很大的打擊,現在可以說大明已經徹底進入到了內外交困的地步,對內,有刑天軍這樣一支已經強大到朝廷無法對付的敵人,對外則有遼東對關內虎視眈眈的建奴,同樣也是一個幾乎無法對付的強敵,在這兩股敵人的擠壓之下,大明江山可以說是進入到了風雨搖曳之中,一個弄不好隨時都可能會被其中一個敵人給顛覆。

對於這種局面,崇禎再也不能忍受下去了,濟南告破之後,大批建奴軍已經開始北返,那麼接下來他就又要抽出更多的精力,來對付這支刑天軍了。

不過讓他心情稍好一點的是從河南傳來了消息,說左良玉已經在年後發大軍進入了河南,一舉克復了南陽府,並且在南陽府殺刑天賊近萬之衆,汝寧知府傅汝爲則上奏說汝寧府的官軍也克復了不少失地,在這樣的壞消息一個接着一個的局面下,這兩個消息無疑算是亮點中的亮點了。

於是崇禎當即一喜,便下旨獎賞左良玉以及傅汝爲等人,稱他們爲國之棟樑,勉力他們要繼續爲國效力,儘快將刑天賊剿滅。

但是這種高興也僅僅只是轉瞬之間的事情,崇禎隨即便被更多的憂慮給淹沒了,眼下盧象升和高起潛都不知所蹤,只是有人信誓旦旦的說在刑天賊軍中見到過盧象升的屍體,但是卻因爲口說無憑,始終無法確定盧象升的生死,某種程度上現在崇禎已經開始相信盧象升的死訊了,可是對於高起潛這個混賬東西,也同樣在丘縣大戰之後便不見了蹤影,他們不見也就不見了,重要的是他們當初手下的諸將們這段時間兵敗之後,似乎也都人間蒸發了一般,不知道都領着殘兵敗將藏到了什麼地方。

雖然這些軍將們顯得有點無能,可是畢竟朝廷對他們還要依仗,這打仗總是要有人來帶兵吧!軍將可不如當兵的好找,要是這幫人都畏於朝廷追究他們責任的話,帶兵不敢露面,這天下還指望誰來幫他守呢?更可怕的是一旦要是這些兵將們害怕事後追責,乾脆也投靠了建奴抑或是刑天賊的話,那豈不是就更麻煩大了嗎?

所以崇禎爲此和楊嗣昌商議了一番,決定公開下詔給那些敗將們,就說這次兵敗,責任不在他們這些人身上,而罪責都在盧象升和高起潛身上,免去他們的罪責,令其速速現身,朝廷依舊會留任他們。

如此一來,得知了朝廷已經下旨免於追究他們的責任之後,已經消失了很多天的這些敗將們才一個個的在京輔各地現身,最早現身的還是宣府總兵楊國柱和山西副將虎大威,他們二人當日在鉅鹿一戰之中,因爲大營被韃子兵攻克,營中將士被建奴軍分割開,使得他們沒有能和盧象升聚在一起,後來當刑天軍突然現身殺入戰場的時候,楊國柱和虎大威便趁勢率領數百官兵殺出了重圍,脫離了戰場。

本來他們是可以和刑天軍匯合的,可是因爲虎大威當年多次敗於刑天軍之手,現如今眼看要被韃子所滅,反倒被刑天軍所救,這臉上實在是無光,所以拒不肯領兵去和刑天軍匯合,同時楊國柱也擔心事後會揹負一個通賊的罪名,所以兩人商議之後,便率領殘兵一路上風餐露宿,隱秘行蹤逃到了定州一帶,直到聽聞朝廷下旨不追究他們的責任,他們纔敢領兵在保定府現身。

二人一現身便立即寫了奏疏,將鉅鹿一戰的詳細情況陳報給了崇禎,怒斥高起潛對其見死不救,以及後來他們如何突圍的事情都陳報給了朱由檢,而且二人還將盧象升這次大戰之中的表現寫的清清楚楚,一同報知了朱由檢,朱由檢直到這個時候,才發現他誤會了盧象升,而盧象升可能真的是已經重傷亡故了。

隨着洪承疇和孫傳庭的入衛,建奴軍離京輔,京師的安全也就基本上得到了保障,這個時候崇禎也等不下去了,熊文燦早已被逮問了,眼下因爲建奴入寇的事情,五省總督的位置一直空缺,刑天軍又坐大於河南晉南等地,如果不盡快想辦法壓住刑天軍的話,這天下今後是誰的還真就不一定。

所以雖然建奴軍還在山西北部和山東肆虐,尚未撤出關外,可是崇禎還是急不可耐的招對楊嗣昌,向楊嗣昌問計該如何對付刑天軍這個大麻煩。

招撫肯定是不行的了,雖然因爲韃子入寇朝廷說要招安肖天健,肖天健口頭上答應,但是雙方的條件根本就談不攏,肖天健所提的條件根本就是要割地稱王,養兵的錢還要朝廷來出,這條件換作誰都不可能答應的,所以唯有對刑天軍繼續進剿一途。

楊嗣昌其實這會兒也沒多少好辦法,眼下薊遼一帶的官軍隨着這次韃子入寇,崩潰了許多,兵力十分空虛,而高起潛又在丘縣丟了不少的兵馬,使得此次洪承疇和孫傳庭入衛的陝兵,多要留下來抵禦建奴,故此中原腹地的官軍實力便更加空虛了一些。

現在能和刑天軍對陣的也僅剩下了左良玉還有陝西那邊的左光先、賀人龍等部,可是靠他們能收拾得了刑天軍嗎?

楊嗣昌捫心自問沒有這個把握,畢竟這一次他比皇帝還清楚,刑天軍北上僅以萬餘人的兵力,便在京輔各地連敗建奴軍數陣,斬殺建奴數千人之多,卻未嘗一敗,這刑天軍天底下到底還有誰能收拾得了他們,楊嗣昌也不清楚。

崇禎看楊嗣昌平日裡很是能說會道,可是今日一問到剿滅刑天軍的事情上,便有點遮遮掩掩,頓時便心中不快了起來,回想一下這兩年楊嗣昌上位之後做的事情,崇禎突然間發現楊嗣昌這個人其實也沒有他起初想的那麼能幹,雖然起初他提出了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的計策,多少見到了一些成效,可是最終卻讓刑天軍在中原坐大,而他舉薦一個熊文燦,最終把偌大的一個河南基本上都丟給了刑天軍,只不過招撫了張獻忠等一衆賊酋罷了。

而現在他正在爲刑天軍的事情頭疼,可是楊嗣昌這個被他視作肱骨之臣的閣部卻支支唔唔拿不出什麼好辦法,這頓時讓他頗爲不喜。

說來說去楊嗣昌也只是說要重用左良玉,令其儘快克復河南失地,另外可以調用陝西賀人龍所部,入河南對刑天軍同時用兵,如此可以剋制刑天軍云云,始終也沒有拿出一個太好的辦法。

崇禎聽罷之後更是不喜,於是問其誰能坐鎮中原,總領對刑天軍剿撫之事,到了這會兒楊嗣昌實在是被逼到了死角上了,於是便無奈請命親自去湖廣坐鎮督戰,調度各部兵馬入河南剿撫刑天軍。

(今日鳴謝辣死神、不喝西北風、夢之守望、呼嚕呼嚕、feng41501、yyc0308_cn幾位弟兄的打賞,呵呵!昨天只是開個玩笑,沒想到弟兄們這麼給力!多謝多謝!)

第163章 強攻敵營1第63章 局面轉換第59章 石橋攻防戰、死神之鐮第120章 當場揭穿第3章 重編2第82章 定裝顆粒火藥第47章 惱羞成怒第100章 山海關之役6第237章 大閱兵5第173章 山雨欲來第49章 路遇同行合兵一處第164章 強攻敵營2第66章 試槍第140章 火箭彈第238章 大龍國旗第49章 兩強之戰4第58章 棱堡式寨牆第199章 履約第78章 噩耗第101章 大帥有請第34章 閹臣高起潛第61章 君子一言第49章 兩強之戰4第64章 城門3第87章 新作物第159章 微服私訪第216章 暗戰第81章 輕下一城第216章 暗戰第17章 覬覦第35章 多爾袞的圈套第216章 澳洲遠征軍第220章 輕取外城第58章 決勝3第47章 盧象升的判斷第19章 噴火的怪獸第101章 山海關之役7第50章 兩強之戰6第8章 北上第219章 倒戈第108章 白旗第146章 真有不信邪的第51章 石橋攻防戰第64章 建奴破關第89章 疑竇第175章 經濟圍堵第18章 豁然開朗第11章 夜襲第191章 叔侄密議第18章 義無反顧第38章 留髮不留頭第216章 澳洲遠征軍第79章 賀人龍的反擊第137章 多喜臨門第122章 不是結束的結束第140章 紅石山2第137章 多喜臨門第121章 一招失利分寸大亂第94章 伊河之屠第86章 磨刀霍霍第101章 以身涉險第100章 逆襲2第60章 決死一搏第188章 石冉第100章 逆襲2第98章 宿命第7章 誓師第166章 考量定策第66章 以寡敵衆第132章 屋檐之下唯有低頭第91章 殺奴第45章 京師第10章 靈機一動第136章 曹操來投第145章 名將之死第88章 困局第131章 借頭示威第56章 石橋攻防戰6第191 方向第89章 疑竇第77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85章 善後第9章 怒屠潰兵第232章 制服控第151章 向東掃蕩第6章 磨刀霍霍第79章 依舊不休第2章 全面歇兵第13章 成功脫逃第29章 分道揚鑣第118章 厲兵秣馬第86章 老農第33章 危局第156章 蛇之七寸第10章 宿命?第88章 何去何從第24章 言而有信第40章 內丘之戰1第211章 中轉站和橋頭堡第57章 禍害
第163章 強攻敵營1第63章 局面轉換第59章 石橋攻防戰、死神之鐮第120章 當場揭穿第3章 重編2第82章 定裝顆粒火藥第47章 惱羞成怒第100章 山海關之役6第237章 大閱兵5第173章 山雨欲來第49章 路遇同行合兵一處第164章 強攻敵營2第66章 試槍第140章 火箭彈第238章 大龍國旗第49章 兩強之戰4第58章 棱堡式寨牆第199章 履約第78章 噩耗第101章 大帥有請第34章 閹臣高起潛第61章 君子一言第49章 兩強之戰4第64章 城門3第87章 新作物第159章 微服私訪第216章 暗戰第81章 輕下一城第216章 暗戰第17章 覬覦第35章 多爾袞的圈套第216章 澳洲遠征軍第220章 輕取外城第58章 決勝3第47章 盧象升的判斷第19章 噴火的怪獸第101章 山海關之役7第50章 兩強之戰6第8章 北上第219章 倒戈第108章 白旗第146章 真有不信邪的第51章 石橋攻防戰第64章 建奴破關第89章 疑竇第175章 經濟圍堵第18章 豁然開朗第11章 夜襲第191章 叔侄密議第18章 義無反顧第38章 留髮不留頭第216章 澳洲遠征軍第79章 賀人龍的反擊第137章 多喜臨門第122章 不是結束的結束第140章 紅石山2第137章 多喜臨門第121章 一招失利分寸大亂第94章 伊河之屠第86章 磨刀霍霍第101章 以身涉險第100章 逆襲2第60章 決死一搏第188章 石冉第100章 逆襲2第98章 宿命第7章 誓師第166章 考量定策第66章 以寡敵衆第132章 屋檐之下唯有低頭第91章 殺奴第45章 京師第10章 靈機一動第136章 曹操來投第145章 名將之死第88章 困局第131章 借頭示威第56章 石橋攻防戰6第191 方向第89章 疑竇第77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85章 善後第9章 怒屠潰兵第232章 制服控第151章 向東掃蕩第6章 磨刀霍霍第79章 依舊不休第2章 全面歇兵第13章 成功脫逃第29章 分道揚鑣第118章 厲兵秣馬第86章 老農第33章 危局第156章 蛇之七寸第10章 宿命?第88章 何去何從第24章 言而有信第40章 內丘之戰1第211章 中轉站和橋頭堡第57章 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