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中轉站和橋頭堡

肖天健非常關心這件事,也親自參與到了這次行動計劃的制定之中,經過海軍部和海貿集團公司共同的商議之後,肖天健親自在越南黎朝的海邊,圈定了兩個地點。

這兩個地點一個是土倫,也就是後世越南的峴港,另一個就是金蘭,也就是著名的金蘭灣。

肖天健之所以選擇這兩個地方,作爲大中朝的補給基地,原因無他,正是因爲這兩個地方,都是天然良港,而且自古以來,這兩個地方都是中國海商下南洋的時候,必經之地,也被他們當做避風港使用,有着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

另外一個就是肖天健因爲後世的原因,天然的帶有對越南的敵視態度,在他眼中,這個越南也是舊時空後世中國的一個心腹之患,必須要給予徹底的消滅,使之重歸於大中朝的版圖之內,徹底的消除掉這個未來中國的隱患。

現在正是對付他們的最佳時機,因爲黎朝現在本身就處於南北分裂狀態,北方是由黎朝鄭氏集團控制,而南方則是阮氏集團控制,作爲黎朝的皇室,現在只不過是一個傀儡,南北鄭氏和阮氏之間爭鬥不停,而且大中朝有足夠的理由來收拾他們。

不管是阮氏還是鄭氏,爲了獲取利益,都大肆勾結海盜,對海盜授官,充當他們的所謂的海師,然後和這些海盜分取搶、劫過往的中國人的商船所獲的財貨。

海貿集團成立之後,已經多次和這些依附於後黎朝的海盜發生過交手,所以大中朝有足夠的理由,來修理他們,而奪佔土倫和金蘭灣,就等於在後黎朝的腰眼裡面插了兩把刀,等解決了馬六甲海峽的事情之後,回過頭來,大中朝完全可以從陸上和海上兩路出擊,一舉將這後黎朝給滅了,重新恢復交趾省,將其並回到大中朝的版圖之中,如此一來,東有交趾省,西有呂宋省,再佔領了馬六甲海峽之後,整個南中國海,便徹底成爲了中國人的內海,今後不管誰想要進入亞洲,便都要看、中國人的臉色行事。

聽罷了肖天健的意見之後,兵部立即便同意了他的建議,將佔領金蘭灣和土倫港納入到了這次遠征馬六甲的行動計劃之中,作爲主要作戰計劃之中的兩個小項另外進行安排。

至於在進攻馬六甲海峽之前最後的落腳休整之地,鄭芝龍提出了一個想法,那就是可以聯絡現如今在馬六甲海峽東南入口處的柔佛蘇丹,在廖內羣島取得一個前出基地。

肖天健聽罷之後,立即相信詢問了柔佛蘇丹的事情,於是鄭芝龍便詳細的將他所知的情況稟告給了肖天健。

原來這個現在的柔佛蘇丹,其實就是當年馬六甲王的後代,馬六甲在被葡萄牙人侵佔之後,馬六甲王求援無效,於是便逃到了廖內羣島上的民丹島上,繼續和葡萄牙人作對,並且改稱爲柔佛蘇丹,佔據着廖內羣島中最大的民丹島,另外還控制着附近的巴淡島,在西面幾十裡之外,便是獅城,可以完全控制住馬六甲海峽的東南入口一帶。

以鄭芝龍的意思,大中朝可以聯絡一下這個現任的柔佛蘇丹,告知他之前大明坐視不管的事情,現如今大中朝願意幫助柔佛蘇丹收回馬六甲,重新讓他坐上馬六甲王的位置,但是前提就是柔佛蘇丹,要在巴淡島和民丹島提供兩個基地,作爲大中朝舟師的休整之地,另外柔佛蘇丹要爲大中軍提供後勤保障,特別是淡水和食物的供給,並且派出嚮導帶領大中朝舟師攻打馬六甲。

肖天健聽罷了鄭芝龍的話之後,立即便點頭肯定了他的這個建議,這是目前來說,最好的辦法,只要能在民丹島取得一個前出基地,作爲大中朝舟師的休整之地,那麼對於下一步攻打馬六甲控制整個馬六甲海峽將會是一個極大的幫助,另外還可以通過柔佛蘇丹給大中朝提供一部分補給,這樣對於大中朝來說,免去了很多麻煩。

於是根據衆人商議的結果,海軍部門開始最後休整制定整個南下馬六甲的作戰計劃,同時交給了內閣審批通過,肖天健御筆硃批了這份作戰計劃。

隨即海貿集團便派人和船隻從廣州出發,以商人的身份,開始了前期對於航線的勘察,另外也前往民丹島找尋柔佛蘇丹聯絡,談判未來合作的事宜。

經過大半年的緊張準備之後,海貿集團公司帶回來了一個好消息,那就是柔佛蘇丹在得知大中朝願意幫其復國之後,立即便答應下了大中朝所提出的一切條件,柔佛蘇丹並且表示,今後永世都願意做大中朝的藩屬國,世代接受大中朝的冊封,永不背叛大中朝。

得到了這樣的保證之後,大中朝的遠征行動隨即便開始啓動,這半年來,海軍方面和海貿集團公司合作,早已經將土倫港和金蘭灣一帶的航道、地形以及當地的後黎朝軍隊的情況打探的一清二楚。

後黎朝的阮氏集團,對於這兩個地方控制力並不強,兵力也很少,當地黎朝百姓日子過的非常之苦,另外當地還有一些華人,對當地情況非常熟悉,完全可以不費吹灰之力,便佔領這兩處地方,黎朝的阮氏集團可能不會答應,但是隻要大中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這兩處地方建立起一座堅固的橋頭堡,料想即便是阮氏集團不答應,也無力再將大中軍逐離。

而且這兩個地方不需要派駐太多兵力,各有一個營左右的兵力駐守,便足以對付當地阮氏集團的軍隊反撲,控制住這一帶。

於是在天元九年秋季,先期打前站的船隊便在廣州再次楊帆出航,這些船隻上面除了裝載了兩個海兵營之外,還裝載了不少的火炮作爲他們屯駐之用,另外還派出了兩個精幹的工兵營,準備了充足的建築工具,一同出發前往土倫和金蘭灣。

這支船隊在經過半個多月的航行之後,突然間便出現在了土倫和金蘭灣兩地,當地的阮氏根本就沒有任何準備,而大中軍方面也以要在這兩個地方修建一個供商船避風之地爲由,在兩地先後靠岸登陸。

隨船的海兵營立即登岸設立臨時營寨將這兩個海灣給控制了起來,隨行的工兵部隊馬上卸下大量的建築工具,並且在當地出大價錢招募當地的百姓,幫着他們營建堡壘。

僅僅經過一個多月的時間,兩座堅固的棱堡便出現在了土倫和金蘭灣之中,雖然這兩座棱堡還沒有最後完善,但是炮臺卻最先修成,將大炮架設在了炮臺之上,具備了抵禦當地黎朝軍隊進攻的能力。

黎朝的阮氏集團得知消息,反應十分遲鈍,在得知這些中國人居然在這兩地修築起了城堡的時候,才意識到事情有點出乎了他們的預料,於是派官員前往土倫和金蘭灣一帶,找當地的大中軍駐軍,要求大中軍拆毀城堡撤離此地。

但是黎朝的要求馬上便被當地主官拒絕,並且拿出了錢財賄賂了這些前來的黎朝官員,這些人見錢眼開,拿人手短,回去之後謊稱中國人只是建立了一個小寨子,並未有長期盤踞的跡象,如此居然也糊弄了過去,黎朝的阮氏聽罷之後,居然也就不了了之了。

但是大中軍的出現,卻威脅到了當地海盜的利益,海盜看黎朝人沒有動作,於是他們自行糾集了一兩千海盜,對土倫堡發動了一次進攻,想要將盤踞在這裡的大中軍給趕走。

結果自然很慘,海盜豈能是大中軍的對手,非但他們沒有能攻克土倫堡,反倒被當地守軍來了個反包圍,幾乎全部將其殲滅在了土倫港之中,還俘獲了八百多海盜,殺了頭目之後,其餘的全部關到了勞役營之中,給當地的駐軍充當勞役使用,一下又讓土倫堡多了八百多免費的勞工。

在土倫堡和金蘭堡建成之後,一部分工兵部隊便再次乘船南下,留下一部分人繼續帶領勞工修築碼頭棧橋,其餘的則立即前往了民丹島。

在接洽了當地的柔佛蘇丹之後,大中軍工兵部隊馬上便在巴淡港擇地開始修築堡壘,柔佛蘇丹也募集了大批當地土著,幫助大中軍修築港口碼頭以及棧橋。

經過近半年準備之後,作爲此次遠征馬六甲的前期準備工作基本上全部完成,一批批物資船隊也開始出航,將大批作戰用物資提前運往了巴淡港城堡,儲備起來,作爲未來開戰補充之用,另外在土倫堡和金蘭堡也開始提前囤積糧食,並且召集了不少漁船,先期前往這兩地在海上進行捕魚,以備爲船隊隨時提供新鮮漁獲,保證讓船隊沿途可以獲取足夠的肉類,供船上的人員食用。

這樣的準備行動,讓時間進入到了天元十年之中,在得知前期準備工作完成之後,肖天健立即下令早已籌備集結完畢的遠征軍開始行動。

(今天特別鳴謝yys1990、一醉人、skydiou三位朋友的打賞!)h!。

第3章 困境第7章 大戰四起第108章 輪式火炮第40章 收心第97章 破寨第81章 進來容易出去難第183章 赴京聽封第189章 輕取鳳陽第161章 不識時務者第183章 皇帝乞討第7章 誓師第50章 獻策第157章 襲破潞安第132章 底定武昌第186章 多喜臨門第177章 貓哭耗子第2章 薊遼糧荒第8章 北上第107章 屠城第154章 貨幣第62章 總結第136章 平西之戰2第140章 從天工開物說起第44章 自殺式阻擊第100章 突然襲擊第113章 金屋藏嬌第95章 宿敵第93章 潰逃第56章 倒黴的多爾袞第98章 山海關之役4第28章 送行第57章 奇蹟第94章 一觸即發第115章 水軍譁變第210章 殖民主義的發端第82章 保長上任第30章 各懷心思第127章 勸降不成第186章 父女相見第87章 請辭第125章 時光飛逝第117章 任憑處置第187章 兵發洛陽第135章 平西之戰第199章 履約第210章 大霧第79章 奴酋授首第207章 奇襲安慶府第59章 勾心鬥角第105章 兵至高嶺第93章 裝神弄鬼第217章 皇長子第115章 交手第26章 孤膽第136章 國債第29章 挑釁第186章 父女相見第8章 都是尿惹的禍第80章 李自成的無奈第211章 暴起第23章 韃子的震撼第92章 棄卒第155章 來而勿忘非禮也第119章 背叛第62章 收復失地第175章 丈人有求第65章 通州第126章 釜底抽薪第139章 海軍第一戰第59章 決勝4第97章 絕非君子第55章 直撲中軍第197章 豬油蒙心第76章 革左五營第2章 畝產千斤第36章 去留自便第155章 崇禎那本難唸的經書第52章 石橋攻防戰2第35章 隴州之戰2第51章 攜美出巡第78章 望遠鏡和燧發槍第115章 交手第43章 殺牛第121章 炮灰第8章 僥倖成功第96章 道與不道第84章 恍如隔世第29章 踏上征程第7章 反中其計第8章 流浪洋人第12章 單刀赴會1第105章 活刮之祭第189章 殺福王第131章 天不作美第97章 定策解圍第144章 大考第73章 要死要活第207章 克復臺灣第24章 言而有信第157章 襲破潞安
第3章 困境第7章 大戰四起第108章 輪式火炮第40章 收心第97章 破寨第81章 進來容易出去難第183章 赴京聽封第189章 輕取鳳陽第161章 不識時務者第183章 皇帝乞討第7章 誓師第50章 獻策第157章 襲破潞安第132章 底定武昌第186章 多喜臨門第177章 貓哭耗子第2章 薊遼糧荒第8章 北上第107章 屠城第154章 貨幣第62章 總結第136章 平西之戰2第140章 從天工開物說起第44章 自殺式阻擊第100章 突然襲擊第113章 金屋藏嬌第95章 宿敵第93章 潰逃第56章 倒黴的多爾袞第98章 山海關之役4第28章 送行第57章 奇蹟第94章 一觸即發第115章 水軍譁變第210章 殖民主義的發端第82章 保長上任第30章 各懷心思第127章 勸降不成第186章 父女相見第87章 請辭第125章 時光飛逝第117章 任憑處置第187章 兵發洛陽第135章 平西之戰第199章 履約第210章 大霧第79章 奴酋授首第207章 奇襲安慶府第59章 勾心鬥角第105章 兵至高嶺第93章 裝神弄鬼第217章 皇長子第115章 交手第26章 孤膽第136章 國債第29章 挑釁第186章 父女相見第8章 都是尿惹的禍第80章 李自成的無奈第211章 暴起第23章 韃子的震撼第92章 棄卒第155章 來而勿忘非禮也第119章 背叛第62章 收復失地第175章 丈人有求第65章 通州第126章 釜底抽薪第139章 海軍第一戰第59章 決勝4第97章 絕非君子第55章 直撲中軍第197章 豬油蒙心第76章 革左五營第2章 畝產千斤第36章 去留自便第155章 崇禎那本難唸的經書第52章 石橋攻防戰2第35章 隴州之戰2第51章 攜美出巡第78章 望遠鏡和燧發槍第115章 交手第43章 殺牛第121章 炮灰第8章 僥倖成功第96章 道與不道第84章 恍如隔世第29章 踏上征程第7章 反中其計第8章 流浪洋人第12章 單刀赴會1第105章 活刮之祭第189章 殺福王第131章 天不作美第97章 定策解圍第144章 大考第73章 要死要活第207章 克復臺灣第24章 言而有信第157章 襲破潞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