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前緣縫翼(25)

第67章 前緣縫翼(25)

衆所周知,殲8系列戰鬥機的低空低速性能不好。

除了渦輪噴氣式發動機本身在低空低速工況下性能不好意外,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因爲客觀原因的限制,飛機在設計的時候選擇了相當簡單的機翼構型。

沒有前緣裝置,後緣也只是最普通的傳統襟翼。

這種襟翼由於流動很容易從產吸力的一側分離,尾跡並不穩定,在中等偏角下襟翼上就發生流動分離,增升能力非常一般。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考慮,起點低意味着進步空間大,對於現在的常浩南來說也不一定是壞事。

只是這一次,就沒有任何後人的經驗可供借鑑了。

所以他也還沒想好到底選擇安裝前緣襟翼還是前緣縫翼。

前緣縫翼的增升效果更好,但結構更加複雜,而且還會帶來更大的噪音。

當然,這只是概括性的規律,具體的性能如何最終還是要落實到設計水平上來。

總的來說,二者之間各有優劣,主要看怎麼取捨。

聽到常浩南對於把副翼鉸鏈整流罩擴展爲後緣翼刀的想法,在場的所有人幾乎都是眼前一亮。

但當聽到前緣增升裝置的時候,又有不少人露出了欲言又止的表情。

最後還是柳明開口總結道:

“關於翼刀的設計,小常同志的思路確實非常好。”

“至於前緣增升裝置……”

柳明和坐在前面的楊奉畑對視了一眼:

“其實在八三工程還處在預研階段的時候,大概80年代末,我們和法國達索公司合作設計過一種前緣縫翼,準備用於改進當時的殲8-2飛機。”

這倒是一件常浩南之前完全沒聽說過的事情。

“是啊,當初顧總也說過,假如殲8能裝上一套合適的前緣縫翼,綜合性能至少不會弱於幻影2000。”楊奉畑也回憶道:

“正好當時趕上我們和法國人在航空工業方面合作的蜜月期,就開展了一項聯合研究,大概是跟和平典範計劃同時進行的。”

當楊奉畑提到“和平典範”這四個字的時候,整個會場的氣壓都瞬間變低了些許。

那段故事堪稱華夏航空工業的恥辱,80年代中期幣值的將近6億美元白白打了水漂,兩架飛機還被無故扣押數年時間,才被以散件形式送回國內。

後世的某些親美媒體,竟然還恬不知恥地將這一計劃宣傳成所謂“華夏航空工業現代化的起點”!

實際上,八三工程之所以會被立項,並且得到如此多的資源,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爲這個和平典範計劃的恥辱性失敗。

我們要造出一架爭氣機,一架能夠證明我們不需要美國人幫忙也能行的戰機!

“嗯……那當時的設計完成度怎麼樣?”常浩南詢問道。

“老實說,不怎麼樣。”楊奉畑搖了搖頭:

“我們和達索方面的工程師合作了大概兩年時間,但直到最終拿出的設計版本,也還是沒能達到法國方面一開始預期的性能。”

“一方面結構有點太複雜了,另一方面也缺少足夠的設計工具,在風洞試驗的時候,我們發現前緣縫翼和後緣襟翼之間總是存在干擾,導致增升效果反而不如只有襟翼的時候。”

這個結果並不出常浩南所料。

中法合作的最大收穫,是我國從對方那裡學來了一整套的航空產業標準,最終參照法軍標形成了空軍領域完整的國軍標。

但是具體到技術方面,能拿得出手的成果確實不多,也就是直9直升機還有響尾蛇防空導彈等寥寥幾種。 阿格斯塔90B潛艇的設計被證明完全不如基洛。

超黃蜂直升機被一路修修補補了近40年,最後幾乎是從頭設計了一個新型號才頂着直8G/L的名號大規模裝備。

被認爲可以統一大中型水面艦艇主炮型號的100mm艦炮更是個天坑,只短暫地裝備了大概十幾艘艦艇之後,就連同100mm這個口徑被130/76兩種口徑全面取代了。

倒也不是說法國人故意使壞,實在是他們自己當年也是走在這些歪路上的……

總之有了這些先例,一個前緣縫翼的設計效果不佳似乎也並不很讓人意外。

不過話說回來,達索公司在大三角翼的設計方面確實經驗豐富,從幻影3到幻影2000,多種經典的無尾三角翼飛機都出自馬塞爾·達索之手。

所以常浩南對於他們給出的設計倒也有點興趣。

“楊總,不知道當年達索公司的設計是否還有存檔?”

“你準備改進他們的縫翼設計?”楊奉畑把玩着手中的鋼筆詢問道。

“未必是改進。”常浩南搖了搖頭:

“可能需要重頭開始設計,不過參照一下法國人的經驗總是好的。”

“縫翼在增升方面的性能本就比前緣襟翼更好,至於設計方面,我想既然已經過去了十年,很多當年無法解決的問題現在就未必是問題了。”

擱在十幾天前常浩南剛到601所的時候,要是有個二十出頭的小年輕敢誇下海口說自己要完成法國人都沒做到的縫翼設計,恐怕大多數人都會嗤之以鼻。

但是現在,考慮到常浩南之前展示出的驚人能力,會場裡面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都是,這件事或許能成!

……

大概一個小時之後,塵封已久的前緣縫翼設計資料被人從601所的資料室中取出,並送到了會議室。

飛行器設計這樣嚴肅的工作,所謂設計資料當然不可能就是一張設計圖,而是裝滿了整整兩個箱子的計算和說明文件。

當然,這些東西常浩南並不需要都看。他的重點一是設計方案本身,二是當年的法國人和601所到底遇到了哪些困難,以至於連紙面設計流程都沒能走完。

然而當常浩南打開總體設計圖,看到那個複雜的三段前緣縫翼設計時,幾乎下意識爆出了一句粗口。

“我草,怎麼是這種方案?”

沒錯,跟圖紙上幾乎一模一樣的縫翼設計,常浩南在重生之前見過。

不過既不是在華夏的飛機上,也不是在法國的飛機上。

而是在印度的飛機上……

從1983年開始設計,直到2016年才服役的LCA“光輝”戰鬥機,它的無尾大三角翼佈局就是達索公司操刀設計的。

而LCA的前緣縫翼就是這種精密而複雜的三段式結構。

現在看來,八成是達索公司回去之後把這個半成品經過一番完善,直接塞到了LCA身上……

(本章完)

第693章 美國人的報復第775章 是你懂渦扇10還是我懂渦扇10?第119章 摸不透的需求第487章 欲擒故縱269.第269章 驅虎吞狼,安70和伊爾76第564章 對圖160有點想法?第101章 能不能去航展?248.第248章 頻分多通道,規避高規格元器件第211章 不愧是你,常工(209章放出來了)第693章 美國人的報復第624章 渦扇10,全權限數字控制系統第523章 青出於藍251.第251章 技術換技術第453章 科工委編外副主任323.第323章 願者上鉤232.第232章 三座門的慶功會!(二合一)第497章 無需修改,直接發表!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531章 我們的工作,是對人民有益的第119章 摸不透的需求第48章第621章 不讓敵人開出第二槍278.第278章 我一個人就是一支軍隊第129章 這纔是真正的截擊機!(二合一)第467章 日本軸承產業感到有些不安第415章 航發,從核心機抓起第637章 霹靂13,準備立項第612章 兩個掛壁的思維碰撞第700章 內訌,打不下去了第632章 AL31F的上位替代297.第297章 逐漸發力的精工計劃,第三代航第658章 把航母項目整個搬回來?第165章 霹靂11的未來發展315.第315章 又見殲10368.第368章 爲支線客機徹底掃清障礙!395.第395章 渦扇10的全新設計方法365.第365章 從夢想公司手裡搶資源!第566章 聲吶無銅,撈之無用?第163章 讓殲8C試試346.第346章 是首相果然沒騙我第124章 最好的蘇27在華夏(爲月票金主flan第203章 在做了在做了(新建文件夾)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556章 聯合反潛演習!311.第311章 大佬給我當副手!第78章 殲83,第二次首飛!第575章 給小日子挖個坑第412章 也算是衣錦還鄉吧(繼續日萬)第153章 多體耗散粒子動力學402.第402章 試飛員的“護身符”第758章 流形學習第796章 先記在小本本上第487章 欲擒故縱第135章 華麗出場(爲flankerr的打賞加更)第593章 讓全國產三代機上閱兵!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第31章 全新的工程模型第26章 發個專利吧第682章 搶了日本人的生意第8章 全新的設計方法!第601章 NSK集團,東窗事發第654章 組織上已經給你準備好了第570章 翻身做甲方第661章 我,普通國企職工第545章 身法靈活的意大利人第772章 慶祝晚宴第67章 前緣縫翼(25)401.第401章 首飛前的最後準備第501章 華夏行,我也行?第563章 渦扇10的潛力第733章 設計定型不是終點356.第356章 小常同志的管理才能第456章 山鷹,兩個半月創造的奇蹟!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346.第346章 是首相果然沒騙我第505章 模鍛壓機,項目重啓!第798章 我的大佬導師jpg第629章 渦扇10,點火成功!278.第278章 我一個人就是一支軍隊第732章 法國人被卡脖子了?283.第283章 溜了222.第222章 轟6AIT第727章 真就買不如租了?第528章 頂級凡爾賽,江湖上盡是我的傳說389.第389章 拿專利授權換個大獎305.第305章 靈感來了!第15章 我們一般稱之爲學婊第708章 空軍,走出國門的機會第459章 我們中出了一個叛徒!285.第285章 區域防空,不能再拖了第783章 滬東造船廠的撒手鐗第601章 NSK集團,東窗事發第778章 幫法國人造陣風?第533章 女士,你也不希望第775章 是你懂渦扇10還是我懂渦扇10?第154章 普適性積冰生長模型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92章 理論水平精進(二合一)
第693章 美國人的報復第775章 是你懂渦扇10還是我懂渦扇10?第119章 摸不透的需求第487章 欲擒故縱269.第269章 驅虎吞狼,安70和伊爾76第564章 對圖160有點想法?第101章 能不能去航展?248.第248章 頻分多通道,規避高規格元器件第211章 不愧是你,常工(209章放出來了)第693章 美國人的報復第624章 渦扇10,全權限數字控制系統第523章 青出於藍251.第251章 技術換技術第453章 科工委編外副主任323.第323章 願者上鉤232.第232章 三座門的慶功會!(二合一)第497章 無需修改,直接發表!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531章 我們的工作,是對人民有益的第119章 摸不透的需求第48章第621章 不讓敵人開出第二槍278.第278章 我一個人就是一支軍隊第129章 這纔是真正的截擊機!(二合一)第467章 日本軸承產業感到有些不安第415章 航發,從核心機抓起第637章 霹靂13,準備立項第612章 兩個掛壁的思維碰撞第700章 內訌,打不下去了第632章 AL31F的上位替代297.第297章 逐漸發力的精工計劃,第三代航第658章 把航母項目整個搬回來?第165章 霹靂11的未來發展315.第315章 又見殲10368.第368章 爲支線客機徹底掃清障礙!395.第395章 渦扇10的全新設計方法365.第365章 從夢想公司手裡搶資源!第566章 聲吶無銅,撈之無用?第163章 讓殲8C試試346.第346章 是首相果然沒騙我第124章 最好的蘇27在華夏(爲月票金主flan第203章 在做了在做了(新建文件夾)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556章 聯合反潛演習!311.第311章 大佬給我當副手!第78章 殲83,第二次首飛!第575章 給小日子挖個坑第412章 也算是衣錦還鄉吧(繼續日萬)第153章 多體耗散粒子動力學402.第402章 試飛員的“護身符”第758章 流形學習第796章 先記在小本本上第487章 欲擒故縱第135章 華麗出場(爲flankerr的打賞加更)第593章 讓全國產三代機上閱兵!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第31章 全新的工程模型第26章 發個專利吧第682章 搶了日本人的生意第8章 全新的設計方法!第601章 NSK集團,東窗事發第654章 組織上已經給你準備好了第570章 翻身做甲方第661章 我,普通國企職工第545章 身法靈活的意大利人第772章 慶祝晚宴第67章 前緣縫翼(25)401.第401章 首飛前的最後準備第501章 華夏行,我也行?第563章 渦扇10的潛力第733章 設計定型不是終點356.第356章 小常同志的管理才能第456章 山鷹,兩個半月創造的奇蹟!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346.第346章 是首相果然沒騙我第505章 模鍛壓機,項目重啓!第798章 我的大佬導師jpg第629章 渦扇10,點火成功!278.第278章 我一個人就是一支軍隊第732章 法國人被卡脖子了?283.第283章 溜了222.第222章 轟6AIT第727章 真就買不如租了?第528章 頂級凡爾賽,江湖上盡是我的傳說389.第389章 拿專利授權換個大獎305.第305章 靈感來了!第15章 我們一般稱之爲學婊第708章 空軍,走出國門的機會第459章 我們中出了一個叛徒!285.第285章 區域防空,不能再拖了第783章 滬東造船廠的撒手鐗第601章 NSK集團,東窗事發第778章 幫法國人造陣風?第533章 女士,你也不希望第775章 是你懂渦扇10還是我懂渦扇10?第154章 普適性積冰生長模型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92章 理論水平精進(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