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AL31F的上位替代

相比於中間推力狀態,加力燃燒室不能長時間開啓,否則對於發動機的壽命和穩定性都會產生不利影響。

因此,爲了湊夠單輪次實驗所需最低時長的數據,加力燃燒實驗只能以斷斷續續的形式進行。

最後,正如常浩南剛開始所估計的那樣。

一直持續到了第二天早晨。

以至於大部分操作人員中間都換了個班。

當然,作爲項目負責人,常浩南肯定得一直盯着。

好在他從重生以來就獲得了可以“儲存”睡眠時間的本事。

而前段時間在蓉飛那邊工作壓力不大的時候,正經睡了不少覺,所以倒還能撐住。

而姜甫和則基本完全是打醬油。

之所以也一併留在這硬撐,完全是想在第一時間看到海平面加力測試的結果。

哪怕已經明確知道這個發動機的性能應該會相當驚人,但也總有一種彩票開獎的興奮感在。

話雖如此,他畢竟已經年齡已經大了,不比常浩南年輕人的身子骨,有些事情,確實是有心無力。

到後半夜的時候,基本就已經困得撐不住了。

常浩南的意思是讓六十來歲的老同志回去休息,等結果出來之後,第一時間給他送過去一份。

但姜甫和此時的心態有點類似於球迷熬夜看球,還是買了結果的那種,哪可能答應這種事情。

於是直接就睡在了控制室裡的一條長椅上。

至於噪音……

對於一個幹了大半輩子航發的人來說,耳朵邊上沒點渦輪咆哮聲,可能反而還睡不踏實呢……

一直到常浩南已經有些分不清耳畔響起的到底是發動機的轟鳴還是自己的耳鳴時,測試指揮員終於蹭地站起身來:

“報告!”

“加力燃燒實驗數據已經收集完成!”

說話的時候,身子甚至稍微晃了晃——

測試指揮員也屬於這裡的領導崗位,所以並不能像普通操作人員一樣換班。

所以,他已經在工位上連續坐了有七八個小時的時間。

現在驟然起身,難免會出現供血不足眼前發黑的問題。

“可以了,準備結束實驗,歸納輸出數據。”

雖然對發動機測試結果有信心,但說出這道命令的時候,常浩南還是稍稍鬆了口氣。

稍微停頓了一下之後,他又用相對沒那麼正式的語氣說道:

“等發動機關閉,冷卻下來之後,你就先回去休息吧,後面的數據部分由其它同志可以負責。”

對方張了一下嘴,大概是第一反應想要拒絕。

但眼睛裡的血絲甚至讓他的視野有些微微發紅,因此斟酌片刻之後,還是點了點頭:

“是!”

“結果出來了?”

這個時候,剛剛還貌似睡得很沉的姜甫和已經穿好外套,重新來到了常浩南的身後。

只能說確實是寶刀不老,雖然熬夜能力沒法和年輕人比,但哪怕睡着了,也能捕捉到關鍵詞——

剛剛測試指揮員喊報告的時候,他其實就已經醒了。

“測試結束了,但結果還得處理一下才能輸出。”

常浩南沒有回頭,而是徑直來到了記錄數據的電腦前。

之前中間推力的數據是連續測出來的,所以實驗結束馬上就能輸出結果,但加力測試中間還夾雜着不少爲了冷卻發動機而進入的慢車工況,所以得把這些部分給排除掉。

“我來吧,這個我熟。”

姜甫和畢竟是624所這邊的人,而且剛剛睡過一覺養精蓄銳,操作起來確實比常浩南的速度快不少。

大概十幾分鐘的功夫,整理好的報告就被生成在了桌面上。

姜甫和甚至等不及打印出來,就直接點開了其中的內容。

推力部分,剛剛他們都已經看到過了。 雖然後面隨着加力燃燒室的長時間使用,數值出現了一些波動,但總體上仍然在14150KgF附近,並沒有太大變化。

至於油耗……

總計1.5小時的加力測試,平均結果是0.189kg/(N·h)。

剛開始的前15分鐘,也就是第一輪加力實驗,甚至能達到0.182kg/(N·h)。

對比起來,AL31F的這一指標是0.198,而性能取向偏低速的F110則已經要到0.210附近了。

“相比中間推力的時候,對比AL31F的性能優勢還是小了一些啊……”

常浩南看着屏幕上的數據,帶着些許可惜的語氣說道。

搞得旁邊姜甫和直撮牙花子——

您聽聽這是人話嗎?

別人都在操心性能追不上國外同類產品。

您擱這抱怨優勢不夠大?

不過,這會姜甫和早已經實現了完全和徹底的自我和解,所以在心裡吐槽了兩句之後,重點想的還是怎麼才能進一步抱緊這根大腿……

同時也沒忘了開口接上常浩南的話茬:

“我之前看設計資料,渦扇10的總壓比畢竟還是比AL31F稍高,而且加力燃燒室的工作狀態跟壓氣機之間關聯度不太大,一個噴油點火裝置,大家設計的都差不多,發揮不出您的水平來,所以不像中間推力的時候優勢那麼大也正常。”

常浩南當然也知道,以如今華夏這邊的加工製造水平來說,渦扇10能有如今的水平,都已經是靠優秀的設計在一定程度上進行了彌補。

就這,據海誼德說,410廠每個月也只能搓兩臺出來。

後發工業國之前欠下的債,哪怕開着掛,也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完全彌補回來的。

他絕對已經算是超額完成任務了。

當然,想歸想,表態的時候肯定不能直接說出來:

“也不完全是這樣。”

常浩南上半身靠在椅子上,雙手揉着耳蝸處。

此時發動機的轉速已經重新降低到了慢車狀態,高頻噪音也減弱了好幾個量級,只不過耳鳴聲仍然要困擾他一段時間:

“後續改進的時候,加力燃燒室這塊還是得重點關注一下,有短板可不行……”

這次姜甫和已經習慣,或者說麻木了,頭都沒回,繼續把目光放在下面的其它參數上。

“這臺發動機技術手冊上寫的國軍標重量是1560kg,上臺架之後實測是1575kg,這麼一算的話……”

他仰起頭稍微心算了一下:

“海平面推重比確實是9……”

儘管這個事早就跟常浩南確認過一遍了,但後者嘴上說說,跟實際真算出一個9.0的結果比起來,震撼程度還是不太一樣的。

“那當然,在還原紙面設計參數這塊,我還是有點信心的,說是多少就是多少,誤差基本在5%上下浮動。”

這次常浩南倒是並未過度謙虛。

“發動機總長度4805mm、最大直徑1250mm、進氣口直徑915mm……”

姜甫和又去瞄了一眼報告最下面跟本次測試無關,只是作爲技術背景給出來的渦扇10物理外形參數:

“我記得AL31F長度有5米,直徑在1280mm左右……”

“這麼說,渦扇10應該可以直接對AL31F做原位替代?”

“這個就要分具體情況了。”

整個人放鬆下來之後,常浩南也感覺到一陣睏倦感襲來,但還是撐着回答了姜甫和的問題:

“對於殲11來說,機體內部空間足夠大,進氣口直徑大10mm不是問題,也有足夠的冗餘來佈設全權數字控制所需要的通信線纜,所以只要飛控允許接入,兩種發動機哪怕在同一架飛機上相互替換也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如果是殲10這樣的中型機,那就需要在製造的時候就留出相應空間,雖然改動不會很大,但是飛機一旦下線,那就不可能再兼容另外一種發動機型號。”

“所以如果410廠產能不足,就只能優先保障殲10的供給,讓殲11那邊稍微等一等了……”

跟上一世殲10長期使用AL31FN,而殲11B在第二批就換上渦扇10的情況不同。

這條時間線上的渦扇10並沒有高到有點離譜的故障,完全可以支撐單髮型號所需的可靠性。

而且,是他常浩南做主,讓611所把殲10給改成了更大更重的II類設計方案,以至於原計劃的AL31FN難以滿足要求。

如果再不能保證國產動力供應,導致飛機交付出現問題的話,那未免也太不當個人了……

第83章 趕赴閻良400.第400章 雪中送炭第620章 與安南海軍的又一次交鋒216.第216章 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第778章 幫法國人造陣風?第568章 在你們找上華夏人之前,我們就已經第429章 你的鬼怪我的鬼怪怎麼不一樣270.第270章 被動雷達探測第575章 給小日子挖個坑405.第405章 怎麼又是你?(日萬,求月票)第144章 航改燃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加更327.第327章 本科畢業就被欽定是不是搞錯了第524章 總不能去求華夏人幫忙吧?第662章 那個飛機是我設計的第99章 渦噴14的重生(上)(二合一)第491章 你們不會自己改嘛?第571章 日本人在造假?第433章 軸承,是個大問題第408章 軍宣拯救計劃第706章 這臺階不就有了麼第178章 精工計劃(二合一)第150章 救火,機翼結冰!第104章 新發動機下線第580章 液態金屬冷卻法第650章 之前換裝殲8C的部隊都後悔了第621章 不讓敵人開出第二槍第86章 遠程偵察第652章 先把GPS干擾器運過去第492章 過於先進,不便展示第70章 差分進化算法(55)第29章 國產客機的遺憾第515章 新一代直升機的合作伙伴第594章 “煥然一新”的NH90(4K)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178章 精工計劃(二合一)第762章 大象漫步第557章 來自水下的神秘目標第115章 專家評審(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25章 從風扇葉片引發的思考第205章 獵殺狐蝠347.第347章 搞重型模鍛壓機!第562章 GPS軍用導航模塊,到手了第473章 半場開香檳的麻省理工第146章 法國人的反應第584章 常總巧施錦囊計(求一波月票)第778章 幫法國人造陣風?第184章 離間計第140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下)第794章 欺人太甚第111章 進氣畸變試驗第559章 圍獵海上自衛隊!第654章 組織上已經給你準備好了第43章 新改型第459章 我們中出了一個叛徒!第667章 常浩南的進部第571章 日本人在造假?第532章 一人三獎!388.第388章 GPS干擾,我們也能做!第450章 法國人的設計,不合理!283.第283章 溜了第175章 重熔層第525章 Nh90直升機,看向東方第21章 技術報國第659章 西巴爾幹之謀第447章 十倍壽命,還真不是吹牛逼?第612章 兩個掛壁的思維碰撞第55章 另請高明255.第255章 “9910”工程第480章 國產化渦扇9!第532章 一人三獎!第609章 火炬質量認證體系第113章 國防科工委要聽我的意見?(二合一第563章 渦扇10的潛力第752章 三大型號,給基層同志的定心丸第481章 無所適從的英國人第152章 這不比天氣預報牛逼?第526章 佈局工業控制領域第464章 還是從二毛那挖人吧第6章 你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第745章 關於艦載機的規劃第467章 日本軸承產業感到有些不安第613章 動力充沛的感覺,真爽!第35章 保研名額第180章 絕地求生的430廠第665章 現代戰爭是炮戰!第109章 抉擇第7章 方案敲定284.第284章 覆盤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第750章 我,央企高管218.第218章 已經有思路了第636章 一個相對複雜的算法第208章 你好,1997387.第387章 來自外太空的博弈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289.第289章 我原以爲他是來輔佐我的(日萬第187章 殲7,超進化!(二合一)第123章 提前落戶的殲11326.第326章 客機,C808和C909第779章 先把華夏航發的名聲給打出去
第83章 趕赴閻良400.第400章 雪中送炭第620章 與安南海軍的又一次交鋒216.第216章 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第778章 幫法國人造陣風?第568章 在你們找上華夏人之前,我們就已經第429章 你的鬼怪我的鬼怪怎麼不一樣270.第270章 被動雷達探測第575章 給小日子挖個坑405.第405章 怎麼又是你?(日萬,求月票)第144章 航改燃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加更327.第327章 本科畢業就被欽定是不是搞錯了第524章 總不能去求華夏人幫忙吧?第662章 那個飛機是我設計的第99章 渦噴14的重生(上)(二合一)第491章 你們不會自己改嘛?第571章 日本人在造假?第433章 軸承,是個大問題第408章 軍宣拯救計劃第706章 這臺階不就有了麼第178章 精工計劃(二合一)第150章 救火,機翼結冰!第104章 新發動機下線第580章 液態金屬冷卻法第650章 之前換裝殲8C的部隊都後悔了第621章 不讓敵人開出第二槍第86章 遠程偵察第652章 先把GPS干擾器運過去第492章 過於先進,不便展示第70章 差分進化算法(55)第29章 國產客機的遺憾第515章 新一代直升機的合作伙伴第594章 “煥然一新”的NH90(4K)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178章 精工計劃(二合一)第762章 大象漫步第557章 來自水下的神秘目標第115章 專家評審(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25章 從風扇葉片引發的思考第205章 獵殺狐蝠347.第347章 搞重型模鍛壓機!第562章 GPS軍用導航模塊,到手了第473章 半場開香檳的麻省理工第146章 法國人的反應第584章 常總巧施錦囊計(求一波月票)第778章 幫法國人造陣風?第184章 離間計第140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下)第794章 欺人太甚第111章 進氣畸變試驗第559章 圍獵海上自衛隊!第654章 組織上已經給你準備好了第43章 新改型第459章 我們中出了一個叛徒!第667章 常浩南的進部第571章 日本人在造假?第532章 一人三獎!388.第388章 GPS干擾,我們也能做!第450章 法國人的設計,不合理!283.第283章 溜了第175章 重熔層第525章 Nh90直升機,看向東方第21章 技術報國第659章 西巴爾幹之謀第447章 十倍壽命,還真不是吹牛逼?第612章 兩個掛壁的思維碰撞第55章 另請高明255.第255章 “9910”工程第480章 國產化渦扇9!第532章 一人三獎!第609章 火炬質量認證體系第113章 國防科工委要聽我的意見?(二合一第563章 渦扇10的潛力第752章 三大型號,給基層同志的定心丸第481章 無所適從的英國人第152章 這不比天氣預報牛逼?第526章 佈局工業控制領域第464章 還是從二毛那挖人吧第6章 你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第745章 關於艦載機的規劃第467章 日本軸承產業感到有些不安第613章 動力充沛的感覺,真爽!第35章 保研名額第180章 絕地求生的430廠第665章 現代戰爭是炮戰!第109章 抉擇第7章 方案敲定284.第284章 覆盤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第750章 我,央企高管218.第218章 已經有思路了第636章 一個相對複雜的算法第208章 你好,1997387.第387章 來自外太空的博弈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289.第289章 我原以爲他是來輔佐我的(日萬第187章 殲7,超進化!(二合一)第123章 提前落戶的殲11326.第326章 客機,C808和C909第779章 先把華夏航發的名聲給打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