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新改型

611所那邊的動作相當迅速,兩天之後,常浩南就見到了乘飛機匆匆趕到京城的盧育英。

昨天組會開完之後,他特地打開系統看了一眼,發現科研點數變成了36點。

顯然,儘管他講的都是之前已經做過的東西,但下面的聽衆畢竟不再是4個教授而是大半個學院,其中不乏頗具影響力的教授,因此還是獲得了10個科研點數。

而如今正坐在他面前的盧育英,雖然只有一個人,不過在影響力這塊並不會比昨天那上百號人加起來小。

實際上,昨天上午常浩南剛剛接到這位打來的電話時,甚至有那麼一瞬間覺得怕不是個騙子。

畢竟他那篇論文還沒發表呢。

哪怕後來弄清楚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也多少覺得有些發懵。

ωωω ¸Tтkд n ¸c○ 盧育英這個名字到了外面可能不太出名,但在航空系統,尤其是這個年代的航空系統內部堪稱如雷貫耳。

由於殲7C/D這一型號並不算成功,加上宋聞聰已經擔任十號工程的總設計師,因此他目前就是在殲7這個系列飛機型號上最有話語權的人。

雖然發論文的目的就是爲了讓航空工業內部的人看到,但常浩南確實沒想過第一個聯繫自己的人就有如此分量。

“盧總師,您好。”

“小常同志,很高興見到你。”

見面之後,二人握了握手,然後便坐到了學院給專門安排的一處小會議室中。

盧育英在航空系統裡的地位雖高,但他的身份畢竟敏感,行程也不好大肆宣揚,因此京航方面知道這件事的人就只有杜義山和唐林天。

後者也是實在沒想到,才過了十來個小時,自己就在這樣一種場合下再次見到了這個學生。

實際上原本就連唐林天也是不需要知道的,但杜義山昨天晚上突然說要趕去盛京開會,就把接待的事情交給了他。

由於昨天在電話裡面已經溝通過一次,所以常浩南也算是有備而來。在坐定之後,就從書包裡掏出了幾張裝着工程文件的軟盤,還有那份最早交上去的完整版計算說明。

旁邊的一個助理見狀打開筆記本電腦,把第一張軟盤插了進去,而盧育英則戴上眼鏡開始翻閱那份紙質文檔。

“小常同志,我有點好奇啊,你既然在期刊上發表的文章裡有意隱去了一部分內容,那爲什麼現在又這麼痛快地就拿出來了?”

盧育英微微擡起頭,看着坐在對面的常浩南問道。

“毫不自誇地說,我在這些工程文件裡面體現出的設計方法,在全世界範圍內應該都算是比較領先的,所以至少在短時間內,不能隨隨便便就讓外國人給學過去。”

這已經不是常浩南第一次被問到類似的問題了,因此幾乎是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而現在既然是盧總師您親自來問,那我自當毫無保留,畢竟這些研究,本來就是爲了能讓咱們華夏造出更好的飛機來。”

聽到這句話之後,盧育英原本微眯的眼睛猛地睜大了些許。

也不怪他感到震驚。

常浩南的這種想法,擱在20年前或者20年後都很正常,但在90年代中期這會,確實是相當稀罕。

沉默許久之後,盧育英點了點頭:“能有這種覺悟,不愧是小常同志啊!”

這句有些沒頭沒尾的話反倒讓常浩南有些懵逼,怎麼對方突然表現出一副之前就認識自己的樣子?

實際上,

由於常浩南本來就知道盧育英的大名,因此二人在昨天通電話的時候,自我介紹都相當簡短。

再加上作爲導師的杜義山今天又沒露面,所以就好像昨天的唐林天一樣,盧育英到現在也不知道常浩南的真實身份是個學生,他還一直以爲對方是京航從國外挖回來的青年教師。

而在這種別人都搶破腦袋要出國的年頭選擇主動歸國,表現出如此高的覺悟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這纔有了剛纔那句略顯奇怪的感嘆。

……

盧育英畢竟對殲7飛機非常熟悉,並且在此之前就已經對下頜式進氣道設計進行了一些研究,因此只花了大概四十分鐘就看完了常浩南提供的這些技術文檔。

“小常同志,你這個設計的完成度……確實遠遠超過了我的想象。”

“盧總師謬讚了,雖然我對自己的進氣道/圓錐前體一體化設計方式非常自信,但真要說到飛機的總體設計,還只能算是開了個頭,很多細節都需要風洞數據進行完善和優化,這樣……”

常浩南的話還沒說完,盧育英就擺了擺手:

“這些不用你說我也能看出來,但你一個人在缺乏相關硬件的情況下,能給出這樣一個初步設計方案就已經非常驚人了,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自己都是不會相信的。”

“至於後面的工作,我們航空工業系統的人也不是吃乾飯的,難道還要事事都等着讓人喂到嘴裡?”

聽到這句話,常浩南也笑了出來。

的確,上一世在沒有他這個外掛幫忙的情況下,航空工業的同志們還不是在15年之後的2011年就把殲20給造了出來?

自己剛纔確實有些低估他們的行動力了。

“那麼,不知道您對於這個設計方案的想法是……”

常浩南又試探着問道。

雖然一開始作爲敲門磚的目的已經超額達成了,但他也絕不會介意搞個一魚兩吃,從而獲得更多的科研點數和經驗值。

前一世由於相關經驗不足,因此那個殲7FS項目從一開始其實就帶有濃重的試驗意味。

型號名稱FS中的S就是代表“試驗”的意思。

但現在,有了自己提供的更完善的設計方法,不知道是不是有機會把殲7FS變成殲7F?

“不瞞你說,我確實還有幾個關於雷達罩,也就是圓錐前體的設計想要諮詢一下小常同志你的看法……”

實際上,在之前第一次看到那篇論文的時候,盧育英的心中就已經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方案。

而在看到常浩南提供的工程文件之後,他更是欣喜若狂地發現,這個設計的實際性能潛力竟然比寫在論文上的更大!

於是他有了更加大膽的想法,也就是進一步增大雷達罩直徑到600mm,以安裝正在開發中的新型號脈衝多普勒(PD)雷達。

至於因此而增加的重量,則可以通過把雷達罩壁結構由實心半波壁更改爲更輕的C型夾層來彌補。

但考慮到在這個設計中,雷達罩本身還是進氣結構的一部分,要負責對來流進行一級壓縮。

所以這個看似不大的改動,卻有可能牽一髮而動全身。

這纔想要諮詢一下常浩南的看法。

顯然,對於這個型號,盧育英是認真的。

第585章 NH90直12,同分異構體第8章 全新的設計方法!403.第403章 殲10,起飛!(求一波月票)第788章 把他們批判一番!407.第407章 我超,鴨翼!第209章 安排一班專機!第786章 你這不是撞槍口上了麼?第587章 渦扇10渦輪葉片生產,開始!(求一第78章 殲83,第二次首飛!271.第271章 獵殺獵人,殲轟電7(日萬)第741章 數學不會就是不會第46章 航空技術,爲您護航274.第274章 老型號也有新春天第544章 打破封鎖,還是要用技術說話第45章 降維打擊的風扇設計第183章 華夏不同意收購第743章 絕密檔案館(新的一月,求月票)第60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361.第361章 對燕京大學的無情NTR第105章 高空臺模擬第9章 學霸之間,亦有差距!第771章 餘波迴盪(6K章)第137章 技驚四座第636章 一個相對複雜的算法第775章 是你懂渦扇10還是我懂渦扇10?295.第295章 我成教父了?第680章 準備搞事,來自東方的支援第738章 來自母校的驚喜第673章 有一句話叫做悶聲大發財第134章 衆生相(二合一)第4章 下一步工作255.第255章 “9910”工程281.第281章 老對手,來湊熱鬧的F4EJ222.第222章 轟6AIT332.第332章 拯救華夏的機械製造業第549章 火炬CB法拉利機牀有限公司第464章 還是從二毛那挖人吧第438章 華夏民用航空工業的里程碑!第196章 讓我編寫教材?第42章 破格,直博!第480章 國產化渦扇9!第129章 這纔是真正的截擊機!(二合一)第592章 閱兵空中梯隊(4K)309.第309章 楊韋大佬的震驚第158章 適航認證必須得自己做!288.第288章 我一個本科生,怎麼就成了超算第598章 咱們也有力大磚飛的一天吶?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85章 喘振位置,可以算出來!218.第218章 已經有思路了第697章 雷達抓鬼,高炮驅邪第721章 南亞風雲第64章 我真上天了226.第226章 他們還得謝謝咱呢!第82章 發動機故障第610章 完全屬於華夏的三代機第456章 山鷹,兩個半月創造的奇蹟!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第432章 重新定義“火箭炮”第8章 全新的設計方法!第617章 反巡航導彈寶具第701章 你們信我啊,真是巧合!第34章 關鍵抉擇第677章 相控陣雷達第770章 繼往開來第91章 我們全部歸你指揮!(爲舵主fhtvbn加243.第243章 金陵,電科14所!第483章 有實力,纔有平等對話的資本!第697章 雷達抓鬼,高炮驅邪第505章 模鍛壓機,項目重啓!第752章 三大型號,給基層同志的定心丸第620章 與安南海軍的又一次交鋒第59章 這個機翼還有改進的餘地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第418章 全國首個壓氣機研究中心283.第283章 溜了第20章 中華兒女多奇志276.第276章 馴服氣流第89章 意大利人的橄欖枝第699章 亂套了,全亂套了(算昨天的)234.第234章 干擾吊艙,逆向工程第555章 法國艦隊來訪第193章 首見殲10(上)230.第230章 “973”計劃第529章 獲獎懸念揭曉!第510章 論文又上封面了?第211章 不愧是你,常工(209章放出來了)第719章 上閱兵!第413章 給父母買個房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332.第332章 拯救華夏的機械製造業367.第367章 向波音和美國航空局提條件,攻守易型!第708章 空軍,走出國門的機會第185章 00批次殲8C,交付部隊第207章 繳獲干擾吊艙!第620章 與安南海軍的又一次交鋒第689章 一架F117,不夠252.第252章 搞預警機也要有備無患第89章 意大利人的橄欖枝213.第213章 一些小小的東方震撼
第585章 NH90直12,同分異構體第8章 全新的設計方法!403.第403章 殲10,起飛!(求一波月票)第788章 把他們批判一番!407.第407章 我超,鴨翼!第209章 安排一班專機!第786章 你這不是撞槍口上了麼?第587章 渦扇10渦輪葉片生產,開始!(求一第78章 殲83,第二次首飛!271.第271章 獵殺獵人,殲轟電7(日萬)第741章 數學不會就是不會第46章 航空技術,爲您護航274.第274章 老型號也有新春天第544章 打破封鎖,還是要用技術說話第45章 降維打擊的風扇設計第183章 華夏不同意收購第743章 絕密檔案館(新的一月,求月票)第60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361.第361章 對燕京大學的無情NTR第105章 高空臺模擬第9章 學霸之間,亦有差距!第771章 餘波迴盪(6K章)第137章 技驚四座第636章 一個相對複雜的算法第775章 是你懂渦扇10還是我懂渦扇10?295.第295章 我成教父了?第680章 準備搞事,來自東方的支援第738章 來自母校的驚喜第673章 有一句話叫做悶聲大發財第134章 衆生相(二合一)第4章 下一步工作255.第255章 “9910”工程281.第281章 老對手,來湊熱鬧的F4EJ222.第222章 轟6AIT332.第332章 拯救華夏的機械製造業第549章 火炬CB法拉利機牀有限公司第464章 還是從二毛那挖人吧第438章 華夏民用航空工業的里程碑!第196章 讓我編寫教材?第42章 破格,直博!第480章 國產化渦扇9!第129章 這纔是真正的截擊機!(二合一)第592章 閱兵空中梯隊(4K)309.第309章 楊韋大佬的震驚第158章 適航認證必須得自己做!288.第288章 我一個本科生,怎麼就成了超算第598章 咱們也有力大磚飛的一天吶?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85章 喘振位置,可以算出來!218.第218章 已經有思路了第697章 雷達抓鬼,高炮驅邪第721章 南亞風雲第64章 我真上天了226.第226章 他們還得謝謝咱呢!第82章 發動機故障第610章 完全屬於華夏的三代機第456章 山鷹,兩個半月創造的奇蹟!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第432章 重新定義“火箭炮”第8章 全新的設計方法!第617章 反巡航導彈寶具第701章 你們信我啊,真是巧合!第34章 關鍵抉擇第677章 相控陣雷達第770章 繼往開來第91章 我們全部歸你指揮!(爲舵主fhtvbn加243.第243章 金陵,電科14所!第483章 有實力,纔有平等對話的資本!第697章 雷達抓鬼,高炮驅邪第505章 模鍛壓機,項目重啓!第752章 三大型號,給基層同志的定心丸第620章 與安南海軍的又一次交鋒第59章 這個機翼還有改進的餘地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第418章 全國首個壓氣機研究中心283.第283章 溜了第20章 中華兒女多奇志276.第276章 馴服氣流第89章 意大利人的橄欖枝第699章 亂套了,全亂套了(算昨天的)234.第234章 干擾吊艙,逆向工程第555章 法國艦隊來訪第193章 首見殲10(上)230.第230章 “973”計劃第529章 獲獎懸念揭曉!第510章 論文又上封面了?第211章 不愧是你,常工(209章放出來了)第719章 上閱兵!第413章 給父母買個房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332.第332章 拯救華夏的機械製造業367.第367章 向波音和美國航空局提條件,攻守易型!第708章 空軍,走出國門的機會第185章 00批次殲8C,交付部隊第207章 繳獲干擾吊艙!第620章 與安南海軍的又一次交鋒第689章 一架F117,不夠252.第252章 搞預警機也要有備無患第89章 意大利人的橄欖枝213.第213章 一些小小的東方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