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往垂直起降方面努努力吧

最開始的時候,常浩南確實設計出了完整的3-7-1-1結構,甚至直接把海平面推重比拉到了9.5-10.5的驚人水平。

完全就是個第四代發動機。

ωwш ▪Tтká n ▪c o

不過很快他就意識到,哪怕自己開了掛,這個東西在短時間內也根本不可能被真正造出來。

所以後面乾脆做了些微調和性能上的妥協,並減掉了一級風扇,成爲了有點奇特的2-7-1-1結構。

當然,就算是這樣,這臺渦扇10的綜合性能在當今軍用航空發動機裡面也足以名列前茅了。

反正坐五望三肯定沒問題。

常浩南的這一番表態,直接把整個設計評審會的氛圍給搞不對了。

這還評審個啥啊。

取取經吧。

像常浩南剛纔提到的葉片分離流主動控制技術,比如附面層抽吸,這放在傳統航空強國那邊也是還處在裝機試驗過程中的技術。

非要較真的話,別人在試驗,咱們還在圖紙上,那確實還是落後個幾年功夫。

但是一方面以目前華夏這邊的追趕速度來看,誰能先把這些技術給用上都還是兩說。

另一方面,就說落後幾年這件事,對於過去華夏的航空發動機領域來說,那也是做夢都不敢想的事情。

畢竟,僅僅兩年之前,大家日思夜想的事情還是怎麼把差距縮小到20年以內!

當時國內最好的渦噴13,說穿了就是個R11F300的有限改進型而已。

哪怕渦噴14服役的時候,雖然進步很快,但那也主要是得益於起點太低,隨便搞點東西出來就是巨大飛躍……

然而這渦扇10,雖然眼下還在PPT上,但至少從總體方案來說,那已經是妥妥的最頂尖水平了。

評審會當然還是得繼續下去。

不過,後面提到的1250℃渦輪前溫度,以及全覆蓋氣膜冷卻這些熱端部件的相關技術,比較起來已經不那麼令人震撼了。

倒不是說不重要。

主要是……

已經麻了。

沒有一開始那種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感覺了……

而對於坐在更後面會場裡的其它列席人員來說,常浩南的這一段內容,也讓其中相當一部分人第一次意識到,自己正在參與的是一項多麼宏大的項目——

沒錯,實際上對於一個高度複雜的項目來說,大多數螺絲釘類型的參與者直到項目結束,都未必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些什麼。

這甚至跟保密沒有關係,很多沒有密級的民用項目也是如此。

只是社會分工高度專業化以後帶來的一點副作用罷了。

“我去,老周,我才知道咱們這渦扇10的設計目標……這麼誇張啊?”

趁着一個專家組討論環節的當口,坐在中間靠後位置上的工程師林志兵補充完剛剛用速寫方式記下來的筆記,揉着有些發酸的手對旁邊另外一名同伴說道。

然而說完之後好一段時間,他都沒得到任何迴應。

擡起頭一看,這才發現對方還在全神貫注地往手邊的本子上寫着什麼,顯然根本沒聽清楚自己剛剛在說什麼。

“老周?煉紅?”

連着叫了幾聲,顯然是叫做周煉紅的同伴才反應過來:

“怎麼了?”

有些無奈的林志兵只好重複一遍自己剛剛的話,順便瞅了瞅對方本子上的內容。

確實是常浩南剛剛講的那些內容,熱力學模型之類。

但在這些內容周圍,卻還密密麻麻地標上了很多批註,還有簡圖。

“這是……”

二人都來自湘省建寧,只不過林志兵是331廠負責工藝的工程師,而周煉紅則是608所的航發設計人員。

他們之前就在工作中認識,又被一起調過來參與太行項目,一來二去也就熟絡起來,不過工人出身的林志兵對於這些內容的理解顯然不如好友。

“哦,剛剛聽常總介紹的內容,一點感想,覺得可以用在咱們那邊的工作裡面。”

周煉紅嘴上回答着,手中的筆卻始終沒停:“冰城飛機集團那邊這兩年不是一直急着要更高功率的發動機麼,直9艦載型用的,我這有點想法,就趕緊記下來。”

建寧的南方航空動力機械公司主要負責渦軸和渦槳型號發動機的研發和製造。

這兩種輸出軸功率的航發當然和渦扇有很多區別,比如壓氣機都是軸流加離心的混合結構,但是在最基本的熱力學原理上總歸是一致的。

“渦軸8E不是已經交付他們了麼?”

林志兵一愣。

“不夠用,渦軸8E需要用起飛功率才能讓直9在作戰狀態下維持懸停狀態,但起飛功率最多隻能用5分鐘,運個人什麼的還行,要反潛肯定不夠。”

周煉紅搖搖頭回答道:

“所以現在我們所正在兩條腿走路,一方面考慮引進更新型的阿赫耶1M1,另一方面麼,也爭取在渦軸8E的基礎上自行改進,畢竟外匯有限,法國人要價又高,總找他們也不是個辦法……”

……

一整個上午的會議議程很快就結束了。

領導們一來聽不懂後面的具體技術細節,二來也還有其他事情,所以中午就會陸續離開盛京。

但專家組還是要再呆兩天。

雖然現在大家給渦扇10做評審的底氣都有點不太足,但哪怕從長見識的角度,也得把這個流程走完。

吃過午飯之後的休息時間,姜甫和單獨找到了劉振響。

“老院長,現在這個情況,咱們所的高推預研項目……下一步……”

他確實有點慌了。

你這邊的“預研”,進度走的比人家正式立項的型號還慢,那還預研個錘子。

但搞R79技術資料的資金是624所自籌的,如果這預研項目走不下去,肯定免不了虧上一筆。

可要是硬着頭皮繼續搞,那沉沒成本只會越來越大……

“我的建議啊,是把研究重點轉變一下。”

劉振響畢竟在624所工作了幾十年,對於老單位的基本情況還是有所瞭解的。

以常浩南這個逆天貨表現出的能耐來說,既然他已經在渦扇10的核心機上面留了升級空間,那絕對不會是虛言。

材料和工藝的突破相比起來當然會慢上很多,但真要論難度,反倒沒有那麼高,只要資源投入夠了,很多東西就是水到渠成。

到那個時候,這個3.75代發動機也將順理成章地進化成正經的第四代。

而以624所的能力來看,要說在覈心機研發這塊後來居上,把渦扇10改進型從四代航發的位置上擠下去……

確實有那麼億點點難度。

那就只能避其鋒芒了。

“轉變……轉到哪裡?”

姜甫和一時間還有點沒跟上劉振響的思路。

“大推力發動機,以現在太行項目的情況來看,應該是不用繼續打這條線的主意了。”

後者只好進一步解釋道:

“但是R79那套動力系統不是還可以垂直起降麼,上面那個三軸承旋轉矢量噴管的設計我看過,相當超前,你們下一步可以往這個方向努努力嘛……”

“這……”

垂直起降動力這個思路,確實是姜甫和沒考慮過的。

主要以過去華夏航空工業的實力,別說雅克141,哪怕想復刻一個鷂式都很有難度。

而且垂直起降飛機在各方面性能上勢必遠遠弱於同樣技術水平的普通固定翼。

對於目前連殲6這種第一代戰鬥機都沒退乾淨的華夏海空軍來說,也不太可能急着往這個領域大量傾注資源。

但過去是過去,現在是現在。

要想讓R79的技術資料繼續發揮餘熱,恐怕也只有這條劍走偏鋒的路子了。

第632章 AL31F的上位替代第172章 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暢想第655章 準備跨國挖人!第165章 霹靂11的未來發展第596章 渦扇10和殲10的發變匹配第657章 你知道二毛有一艘沒完工的航母吧?402.第402章 試飛員的“護身符”第83章 趕赴閻良第134章 衆生相(二合一)第94章 焉知非福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231.第231章 院長,我要寫教材!(二合一)第434章 新DLC:軸承高速滾動動力學第71章 我選擇回國果然是正確的(爲盟主fla第726章 41的大勝第133章 百噸級客機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301.第301章 那就說點什麼吧(二合一)第2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460章 殲11總裝下線,多弧離子鍍技術!第75章 這次真直博了(爲盟主flankerr加更3第638章 電子偵察286.第286章 神盾第693章 美國人的報復第601章 NSK集團,東窗事發第765章 十月一日,晴第103章 製造難題(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第417章 正式開工!第64章 我真上天了第525章 Nh90直升機,看向東方234.第234章 干擾吊艙,逆向工程247.第247章 元器件卡脖子?不是問題!第27章 你就是姚夢娜的學長?第160章 阿古斯塔要深度合作!366.第366章 航空產業的大勝利!第142章 新型護衛艦(上)第544章 打破封鎖,還是要用技術說話359.第359章 我要曙光2000的優先使用權326.第326章 客機,C808和C909第492章 過於先進,不便展示第445章 竟然真有用?第574章 真就造假仙人啊?第211章 不愧是你,常工(209章放出來了)第598章 咱們也有力大磚飛的一天吶?第465章 友誼計劃!第601章 NSK集團,東窗事發第79章 比幻影2000更強!第100章 渦噴14的重生(下)(二合一)第122章 你晚上有空麼?第108章 渦輪前溫度第579章 F14還是拿到手了第122章 你晚上有空麼?359.第359章 我要曙光2000的優先使用權253.第253章 預警機的高低搭配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684章 確實需要一個課題組了269.第269章 驅虎吞狼,安70和伊爾76第719章 上閱兵!第624章 渦扇10,全權限數字控制系統第161章 讓我們的飛機再不懼霜雪(二合一)第174章 工藝問題第739章 火炬實驗室第28章 咱們會有更好的!362.第362章 最強大腦,模塊化並行程序開發第762章 大象漫步第456章 山鷹,兩個半月創造的奇蹟!第682章 搶了日本人的生意386.第386章 功在千秋!第446章 高端鋼材擴產,十倍!第545章 身法靈活的意大利人第160章 阿古斯塔要深度合作!第573章 爲華夏機械行業正名的機會!第772章 慶祝晚宴第759章 進入理論數學界?第73章 特別優待第751章 正式上崗總規劃師299.第299章 獲獎了第697章 雷達抓鬼,高炮驅邪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245.第245章 基於數字射頻的雷達干擾技術254.第254章 空警200,楔尾天線第451章 直升機主減速器第648章 這麼好的平臺,光拿來對第644章 起飛吧,太行!第475章 2711發動機結構222.第222章 轟6AIT第710章 巴爾幹,終局第176章 喝水帶來的靈感(384.第384章 人在大堤在!第560章 成功的反潛戰第469章 貼牌生產第519章 新世紀的陸軍主力(日萬,祝兄弟們第66章 解決方案【求首訂!!!】(15)224.第224章 試驗開始213.第213章 一些小小的東方震撼224.第224章 試驗開始第611章 殲10A與殲10E第736章 挑戰NS方程的第15步第506章 正好,稍有研究315.第315章 又見殲10
第632章 AL31F的上位替代第172章 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暢想第655章 準備跨國挖人!第165章 霹靂11的未來發展第596章 渦扇10和殲10的發變匹配第657章 你知道二毛有一艘沒完工的航母吧?402.第402章 試飛員的“護身符”第83章 趕赴閻良第134章 衆生相(二合一)第94章 焉知非福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231.第231章 院長,我要寫教材!(二合一)第434章 新DLC:軸承高速滾動動力學第71章 我選擇回國果然是正確的(爲盟主fla第726章 41的大勝第133章 百噸級客機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301.第301章 那就說點什麼吧(二合一)第2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460章 殲11總裝下線,多弧離子鍍技術!第75章 這次真直博了(爲盟主flankerr加更3第638章 電子偵察286.第286章 神盾第693章 美國人的報復第601章 NSK集團,東窗事發第765章 十月一日,晴第103章 製造難題(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第417章 正式開工!第64章 我真上天了第525章 Nh90直升機,看向東方234.第234章 干擾吊艙,逆向工程247.第247章 元器件卡脖子?不是問題!第27章 你就是姚夢娜的學長?第160章 阿古斯塔要深度合作!366.第366章 航空產業的大勝利!第142章 新型護衛艦(上)第544章 打破封鎖,還是要用技術說話359.第359章 我要曙光2000的優先使用權326.第326章 客機,C808和C909第492章 過於先進,不便展示第445章 竟然真有用?第574章 真就造假仙人啊?第211章 不愧是你,常工(209章放出來了)第598章 咱們也有力大磚飛的一天吶?第465章 友誼計劃!第601章 NSK集團,東窗事發第79章 比幻影2000更強!第100章 渦噴14的重生(下)(二合一)第122章 你晚上有空麼?第108章 渦輪前溫度第579章 F14還是拿到手了第122章 你晚上有空麼?359.第359章 我要曙光2000的優先使用權253.第253章 預警機的高低搭配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684章 確實需要一個課題組了269.第269章 驅虎吞狼,安70和伊爾76第719章 上閱兵!第624章 渦扇10,全權限數字控制系統第161章 讓我們的飛機再不懼霜雪(二合一)第174章 工藝問題第739章 火炬實驗室第28章 咱們會有更好的!362.第362章 最強大腦,模塊化並行程序開發第762章 大象漫步第456章 山鷹,兩個半月創造的奇蹟!第682章 搶了日本人的生意386.第386章 功在千秋!第446章 高端鋼材擴產,十倍!第545章 身法靈活的意大利人第160章 阿古斯塔要深度合作!第573章 爲華夏機械行業正名的機會!第772章 慶祝晚宴第759章 進入理論數學界?第73章 特別優待第751章 正式上崗總規劃師299.第299章 獲獎了第697章 雷達抓鬼,高炮驅邪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245.第245章 基於數字射頻的雷達干擾技術254.第254章 空警200,楔尾天線第451章 直升機主減速器第648章 這麼好的平臺,光拿來對第644章 起飛吧,太行!第475章 2711發動機結構222.第222章 轟6AIT第710章 巴爾幹,終局第176章 喝水帶來的靈感(384.第384章 人在大堤在!第560章 成功的反潛戰第469章 貼牌生產第519章 新世紀的陸軍主力(日萬,祝兄弟們第66章 解決方案【求首訂!!!】(15)224.第224章 試驗開始213.第213章 一些小小的東方震撼224.第224章 試驗開始第611章 殲10A與殲10E第736章 挑戰NS方程的第15步第506章 正好,稍有研究315.第315章 又見殲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