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渦扇10和殲10的發變匹配

歐洲人,尤其是南歐人的工作效率,自然是不能有過高期待的。

儘管對於領頭的皮埃爾來說,NH90這個項目眼下的情況已經接近火燒眉毛,因此主觀能動性拉滿,恨不得每天不眠不休地拉着王希博一起爆肝。

但他手下的其他技術人員卻不太有這種緊迫感。

畢竟,天塌下來也有個高的頂着,跟下面的打工人關係不大。

作爲西歐的老牌強國,法國上次面臨亡國滅種的危險都已經是50年前了,如今也沒有這個年代華夏人面臨的那種緊迫感。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冷戰都結束了,我還不能享受享受了麼?

況且另一方面,王希博不遠萬里從冰城飛到馬賽,也不是專門爲了伺候皮埃爾的。

作爲冰城飛機工業集團負責航電設計的研究室主任,他的主要精力肯定還是放在學習NH90的電傳飛控技術上面。

幫助皮埃爾他們消化吸收華夏方面帶來的設計方案,只能算是正常的履約行爲罷了。

因此,在接收到這批新的技術資料之後,NH90項目的推進速度確實比以往快了一些。

但不多。

要把新的傳動系統給造出來,再換裝到其中一架原型機上面,恐怕還得個把月的功夫。

而就在王希博帶隊在法國開展工作的同時,常浩南也已經結束自己短暫的休假,回到了盛京。

渦扇10的部件級測試雖然還算順利,但總歸也是項目關鍵節點,他這個總設計師也不好一直當甩手掌櫃。

尤其是風扇和高壓壓氣機的部分,還涉及到他使用葉片分離流主動控制技術對擴壓葉柵內渦結構進行精確利用的思路驗證。

“到底還得是常總啊,實際實驗得出的結果,跟設計方案的理論值,相差只有3.6‰,還不到5‰,簡直是……”

“簡直是神算吶……”

負責渦扇10抓總設計,以及壓氣機部分的十幾個核心成員正站壓氣機測試臺前面,看着剛剛被操作人員整理出來的報告。

海誼德看着結果一欄中25.16的升壓比,語氣中半是欽佩,半是難以置信。

之前在確定渦扇10設計指標的時候,常浩南就把總的升壓比確定在25-25.5的範圍內,以保證兩種裝機對象都可以在亞音速和超音速性能之間取得一個良好的平衡。

但正常來說,設計點的位置跟實際造出來的產品之間,還是會有一些差別的。

往往需要經過幾次甚至十幾次的迭代調整,才能真正實現想要的性能。

在之前的理論計算和設計階段,海誼德倒也想過,以常浩南表現出的非凡水準,有沒有可能減少這個過程所需要的時間,甚至實現一把過。

但想過歸想過。

當奇蹟真正發生在自己眼前時,他還是難免感覺到一種不真實感。

常浩南自然也看到了這個喜人的結果,這意味着在部件級測試過程中所耗費的時間可以進一步縮短。

“這麼好的結果……倒也不能完全算在我身上。”

聽到海誼德話都有些說不利索的盛讚,常浩南把目光從手中的報告重新投向正在試驗檯上的壓氣機,開口回答道。

實際上,這句話絕對是發自肺腑。

如果以他自己目前的水平,結合這個年代計算機的能力,那麼設計肯定還是能設計出來,但稍有偏差,進而做幾次修正肯定還是免不了的。

而能在設計點是25.25的情況下,一次就得到25.16的結果,畢竟還是仰仗了系統發揮的作用。

不過,這句話聽在其他人耳朵裡,自然以爲常浩南的意思是指在這裡的其他人也做出了重大貢獻。

於是紛紛表示自己只是在常總的領導下盡到本職工作,不敢貪天之功云云。

這種誤解對常浩南沒什麼壞處,他也不可能額外去解釋,只是笑了笑,就把話題轉移到了另外的地方:

“剩下幾個部件的測試也要加快進度了,尤其是燃燒室和渦輪。這兩個熱端核心子系統,再加上高壓壓氣機,就基本決定了發動機的關鍵核心性能特徵。”

“而有了性能特徵,尤其是進氣特徵之後,我就可以根據發動機的屬性,去針對性優化飛機的設計方案了。”

“飛機的設計方案?” 聽到常浩南突然轉而提到飛行器的外流,也就是氣動設計部分,海誼德一愣,有些沒跟上思路:

“您是指……”

“過去,咱們的航空發動機都是完全,或者部分仿製的,各方面性能參數,很多都不是自己說了算。”

常浩南把檢測結果放回旁邊的桌上,一邊轉身往外走一邊說道:

“再加上設計水平和製造水平都不太行,就導致造出來的發動機具體是什麼性能,在裝機之前都有可能是個未知數。”

“所以在發變匹配這一塊,也主要是以拓寬進氣道的適應範圍爲主,以儘可能匹配不知道抽獎抽出個什麼結果的發動機性能指標。”

聽到這裡,包括海誼德在內,好幾個人都表現出了有些不好意思的神情或者動作。

畢竟,常浩南所說的問題,確實存在。

航空動力領域長期以來的“心臟病”,確實給總體設計部門上了不少強度。

雖說確實有一些發動機型號,是因爲飛機項目的取消才中止了研發,但實際上,反過來的情況,也就是飛機型號因爲發動機水平不足而夭折的情況,更多。

負重訓練了屬於是。

當然,常浩南顯然不是爲了強調這些,因此稍作停頓之後,又馬上話鋒一轉;

“不過,現在咱們既然已經有了第一種完全自主研發、獨立知識產權的發動機型號,那麼在飛機的發變匹配這一層面,就可以往提高匹配精度這個路子走了。”

“這也是我跟611所那邊早就確定過的事情。”

常浩南所說的,自然是要更換DSI進氣道,並對氣動設計進行總體改進的殲10第二階段原型機——

雖然渦扇10有兩個主要裝機對象,但殲11的可調進氣道適用範圍極其寬廣,作爲重型戰鬥機也不差那二三百公斤的重量,所以無需在發變匹配這塊下太多功夫。

“也對……”

聽到常浩南的回答之後,海誼德輕輕拍了拍腦袋:

“這段時間下來,我都快忘了常總最開始就是搞飛機設計出身的了……”

“那您的意思是,十號工程目前的設計,還得改?”

眼下跟在常浩南旁邊的都是航發設計領域的人,雖然目前還沒分家,但終究跟幾個總體所之間隔着一層關係。

尤其611所的位置還在2000多公里外的蓉城。

所以他們對於常浩南對殲10所做的規劃不太清楚也很正常。

“那是當然。”

常浩南當即給出肯定答覆,緊接着又問道:

“貴航那邊去年首飛的新型號,殲教9,應該知道吧?”

海誼德點點頭:

“這個自然知道,總公司那邊去年年末還發過一個專題,來介紹他們通過這個型號渡過困難階段,實現扭虧爲盈的先進典型來着。”

“我準備給殲10換上像殲教9那樣的DSI進氣道,可以降低一些重量,對飛機性能很有幫助。”

大家都是航空系統的人,而且保密權限都足夠高,這塊倒也沒什麼需要隱瞞的。

作爲戰鬥機,殲10要面對的飛行工況遠比殲教9要複雜,因此對於進氣道設計的要求也會更高。

人們一般的印象是“DSI進氣道不擅長高速飛行”。

實際上這是個徹頭徹尾的誤會。

DSI進氣道只是優化範圍窄而已。

一個典型是很多高超聲速武器上面的超燃衝壓發動機,也會用的DSI進氣道。

只不過,導彈和飛機畢竟還是有億點點差別。

前者可以靠助推器來渡過進氣道效率低的這個階段。

但對於一般的飛機來說,高速工況有可能用不着,但低速工況永遠都能用上,所以不存在“只優化高速而不優化低速”的選擇。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進氣道的適應範圍足夠寬,那麼把優勢工作區間擴充到跨音速範圍,也並非沒有可能就是了……

第774章 數學界的震動287.第287章 該省的省,該花的花,轟6再改改367.第367章 向波音和美國航空局提條件,攻守易型!第146章 法國人的反應第766章 觀禮臺上第44章 富士電機的小動作第433章 軸承,是個大問題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293.第293章 常氏模型第18章 高超音速的設想第80章 蘇霍伊公司的決斷(爲舵主永遠的F4U235.第235章 一不小心成了行業帶頭人第117章 來自的需求(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403.第403章 殲10,起飛!(求一波月票)第158章 適航認證必須得自己做!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155章 三倍音速第68章 推倒重來的勇氣(35)275.第275章 航空工業今年賺麻了第639章 華夏國產蘇27的威脅第192章 無人機也可以搞一搞(爲上月月票金第483章 有實力,纔有平等對話的資本!第460章 殲11總裝下線,多弧離子鍍技術!第638章 電子偵察第504章 42億經費,老子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第79章 比幻影2000更強!第721章 南亞風雲第594章 “煥然一新”的NH90(4K)第578章 單晶葉片熔模精鑄第547章 合資,但不能當買辦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224.第224章 試驗開始第614章 華夏戰鬥機的心臟第671章 專職秘書第593章 讓全國產三代機上閱兵!249.第249章 美國人總是喜歡折中的256.第256章 找38所借飛機!第463章 要不要安70?第419章 困頓之中的二毛第149章 蘇霍伊的野望第141章 搶人,不能講武德第762章 大象漫步第195章 國際倒爺第456章 山鷹,兩個半月創造的奇蹟!第145章 二十年前的055型驅逐艦第761章 閱兵前夕第30章 一天,解決難題!第688章 笑死,汽車撞牆你知道拐了?晚啦!第743章 絕密檔案館(新的一月,求月票)第644章 起飛吧,太行!第624章 渦扇10,全權限數字控制系統第183章 華夏不同意收購第101章 能不能去航展?384.第384章 人在大堤在!第29章 國產客機的遺憾217.第217章 用光字母表的轟6改第707章 破局巴爾幹!355.第355章 一場大戲373.第373章 新軟件的第一個用戶!第71章 我選擇回國果然是正確的(爲盟主fla第15章 我們一般稱之爲學婊第590章 新一代教練機體系341.第341章 七月一日第758章 流形學習第620章 與安南海軍的又一次交鋒216.第216章 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第31章 全新的工程模型第786章 你這不是撞槍口上了麼?第686章 墜落的夜鷹第7章 方案敲定329.第329章 國企負責人提名,三百萬的項目第84章 不穩定工作線第497章 無需修改,直接發表!第703章 同志,你昨晚拯救了一切第175章 重熔層第189章 DSI進氣道的設想第607章 華夏產品,走進歐洲!第424章 我,就是標準第492章 過於先進,不便展示398.第398章 火炬集團成立!403.第403章 殲10,起飛!(求一波月票)第109章 抉擇391.第391章 殲教9,和多場模擬器TORCH Mul第778章 幫法國人造陣風?第693章 美國人的報復第680章 準備搞事,來自東方的支援第681章 神秘的雷達元器件第740章 蓋大樓,買設備,建實驗室第514章 一架過於安靜的直升機?第117章 來自的需求(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第442章 突破高端的阻力第600章 軸承,壞了286.第286章 神盾第577章 GPS導航干擾測試393.第393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元年!第165章 霹靂11的未來發展第715章 抱歉,我也是剛剛想出來276.第276章 馴服氣流第133章 百噸級客機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第98章 緊急起飛
第774章 數學界的震動287.第287章 該省的省,該花的花,轟6再改改367.第367章 向波音和美國航空局提條件,攻守易型!第146章 法國人的反應第766章 觀禮臺上第44章 富士電機的小動作第433章 軸承,是個大問題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293.第293章 常氏模型第18章 高超音速的設想第80章 蘇霍伊公司的決斷(爲舵主永遠的F4U235.第235章 一不小心成了行業帶頭人第117章 來自的需求(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403.第403章 殲10,起飛!(求一波月票)第158章 適航認證必須得自己做!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155章 三倍音速第68章 推倒重來的勇氣(35)275.第275章 航空工業今年賺麻了第639章 華夏國產蘇27的威脅第192章 無人機也可以搞一搞(爲上月月票金第483章 有實力,纔有平等對話的資本!第460章 殲11總裝下線,多弧離子鍍技術!第638章 電子偵察第504章 42億經費,老子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第79章 比幻影2000更強!第721章 南亞風雲第594章 “煥然一新”的NH90(4K)第578章 單晶葉片熔模精鑄第547章 合資,但不能當買辦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224.第224章 試驗開始第614章 華夏戰鬥機的心臟第671章 專職秘書第593章 讓全國產三代機上閱兵!249.第249章 美國人總是喜歡折中的256.第256章 找38所借飛機!第463章 要不要安70?第419章 困頓之中的二毛第149章 蘇霍伊的野望第141章 搶人,不能講武德第762章 大象漫步第195章 國際倒爺第456章 山鷹,兩個半月創造的奇蹟!第145章 二十年前的055型驅逐艦第761章 閱兵前夕第30章 一天,解決難題!第688章 笑死,汽車撞牆你知道拐了?晚啦!第743章 絕密檔案館(新的一月,求月票)第644章 起飛吧,太行!第624章 渦扇10,全權限數字控制系統第183章 華夏不同意收購第101章 能不能去航展?384.第384章 人在大堤在!第29章 國產客機的遺憾217.第217章 用光字母表的轟6改第707章 破局巴爾幹!355.第355章 一場大戲373.第373章 新軟件的第一個用戶!第71章 我選擇回國果然是正確的(爲盟主fla第15章 我們一般稱之爲學婊第590章 新一代教練機體系341.第341章 七月一日第758章 流形學習第620章 與安南海軍的又一次交鋒216.第216章 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第31章 全新的工程模型第786章 你這不是撞槍口上了麼?第686章 墜落的夜鷹第7章 方案敲定329.第329章 國企負責人提名,三百萬的項目第84章 不穩定工作線第497章 無需修改,直接發表!第703章 同志,你昨晚拯救了一切第175章 重熔層第189章 DSI進氣道的設想第607章 華夏產品,走進歐洲!第424章 我,就是標準第492章 過於先進,不便展示398.第398章 火炬集團成立!403.第403章 殲10,起飛!(求一波月票)第109章 抉擇391.第391章 殲教9,和多場模擬器TORCH Mul第778章 幫法國人造陣風?第693章 美國人的報復第680章 準備搞事,來自東方的支援第681章 神秘的雷達元器件第740章 蓋大樓,買設備,建實驗室第514章 一架過於安靜的直升機?第117章 來自的需求(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第442章 突破高端的阻力第600章 軸承,壞了286.第286章 神盾第577章 GPS導航干擾測試393.第393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元年!第165章 霹靂11的未來發展第715章 抱歉,我也是剛剛想出來276.第276章 馴服氣流第133章 百噸級客機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第98章 緊急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