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第256章 找38所借飛機!

第256章 找38所借飛機!

王曉模最終還是沒有抵擋住誘惑,決定按照常浩南的建議,照着9910工程拼上一把。

這樣的話,很多原本並不着急的事情就變得迫切起來了。

“小常同志,既然要以9910工程作爲目標,那你這邊的前期項目論證……”

“這點您放心,招標結束之後,我可以在金陵這邊直接開工,算出來的結果直接拿到涪城29基地的風洞做測試,這樣兩邊可以做到接近同步進行。”

常浩南自然是有所準備的。

這種在極限時間內並行處理多項任務的事情,他之前就已經幹過不止一次了,現在算得上是輕車熟路。

更何況從航空部門的角度上講,加裝楔尾相比於加裝圓盤不算太複雜,無需他和風洞測試人員頻繁進行對接。

實際上在前世,空警200從立項到首飛也就用了大概20個月的時間,如果不是那次意外的空難,服役時間本來應該更早。

儘管那是在立項前就已經有了不少技術積累的情況下做到的。

但現在常浩南手裡的底牌更多,完全不虛。

總歸只是個項目開始之前的論證,不算什麼大活,所以幾個人只用了這半個晚上功夫,就把事情的總體方向給定下來了。

對於如今的常浩南來說,這種事情已經輕車熟路,根本不需要系統的幫忙,尤其運8本身的數據已經被172廠的樑紹修等人完成了數字化錄入,完全可以直接調用,只要把T形天線和尾鰭兩個部分加上去就好,實際工作量並沒有太多。

更何況徐洋和電科14所這邊的工程師們雖然沒學過飛機設計,但多少都學過算法,還是能幫一些忙。

最耗時間的部分估計是等結果,眼下的計算機性能實在是跟不上需求。

所以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正好可以見縫插針,把楔尾預警機的氣動和結構分析給做了——

儘管在設計吊艙的時候已經用一些奇技淫巧降低了對於硬件性能的需求,因此試製過程不存在什麼難以克服的阻礙,但電子干擾吊艙對於14所來說畢竟是個新玩意,況且從那具被繳獲吊艙借鑑的封裝技術也還需要適應,因此在基礎設計已經完成的情況下,一大一小兩種工程樣機預計還是預計需要半個月左右才製造出來。

這還是因爲樣機階段暫時不用考慮外部氣動修型等問題,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工時,否則得要更長時間才行。

……

總之,當幾天之後,常浩南把附有數值計算結果和幾次風洞試驗數據的論證報告交到甚至沒來得及離開金陵的王曉模手中時,後者下意識問出來的第一句話是:

“你是不是早就把報告準備好了?”

對此常浩南自然是實話實說:

“那倒沒有,雖然我對這種T字形天線已經研究了有一段時間,但確實是那天跟您交流過之後才真正開始着手分析的。”

“可是這才過了……十天?”

王曉模看向旁邊的日曆本:

“不對,九天半的功夫,這報告裡面怎麼連數據都這麼詳細?我以前也跟航空工業總公司的人合作過,從來沒有過這麼快的。”

“遠了不說,就去年年初,改713號電子設備試驗機的時候,光是吹個風洞就等了一個月時間,這還是我找丁主任催了很多次之後拿出來的效率。”

因此,看着面前一臉“不是你在誆我就是他們在誆我”表情的老院士,常浩南覺得自己有必要替29基地那些素未謀面的前同事(也是未來同事)們解釋一下:

“王院士,是這樣,如果是給一個新型號飛機做完整的風洞測試,那確實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時間,就算像是713號機那種修改幅度不大的型號,一個月也很正常。”

“但咱們現在畢竟只是個論證,並且因爲有我的計算數據做支撐,那邊也可以更加精確地選擇風洞測試條件,而不需要像過去那樣在很大的範圍內慢慢逼近,以前做100個小時風洞,裡面可能有90個小時都是在進行調試,現在可能只需要10個小時調試就行,效率自然也就高了。”

剛剛二人提到的713號驗證機,是一架由運7改進而來的、隸屬於電科38所的設備驗證平臺。

從名氣上講,它遠不及後來給殲10和殲11進行過多次雷達設備驗證的079號運8驗證平臺,更不如後來給殲20做驗證的769號圖204驗證平臺,但卻是華夏在這一領域的開端。

實際上,常浩南今天過來,除了把論證報告交給王曉模之外,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要借用這架飛機。 而且是要插隊用!

“原來是這樣?”

深知隔行如隔山的王曉模雖然覺得有點神奇,倒也沒有繼續追問下去。

但他旋即就意識到了一個問題。

虧了!

“等等,那照你這麼說,原來100個小時的風洞,現在20個小時就能吹完,那咱們之前籤的合同裡面,設備費和工時費那部分是不是……”

這種問題常浩南自然不可能鬆口:

“王院士,電科集團您這邊家大業大,肯定不會在乎這十幾萬塊錢不是……”

一方面合同都簽了肯定沒有變卦的道理,另一方面,電科集團的預付款都已經被參與工作的幾個單位和個人給分了。

不過王曉模也沒真的想過能把錢要回來,跟常浩南打趣幾句之後,就把注意力放到了手中的報告上:

“文筆很嫺熟嘛,不像是第一次寫啊……”

“過獎過獎,以前看得多,自己動筆的時候也就上手快一些……”

前世的常浩南別的事情不敢說,寫報告這種苦力活突出一個經驗豐富,如今雖然是二十多年前,但航空工業系統的行文風格變化不大,完全可以無縫銜接。

隨後他便隨着王曉模翻閱報告的進度,開始對裡面的內容進行介紹。

“T型天線會導致全機巡航阻力增加約9%,並且使全機焦點後移大約2.5%的平均氣動力弦,但這個變化我們可以通過調整機內設備分佈來解決,再結合尾鰭帶來的2%阻力,楔尾佈局預警機的經濟巡航速度會比運8原型機降低大約40-50km/h。”

“在飛行穩定性方面,T型天線和腹鰭本身都會增強飛機的航向穩定性,但前者同時又會破壞尾翼對航向穩定性的貢獻,總體上講,經過改造之後,偏航力矩係數和橫向力系數關於側滑角的導數分別減小0.009和增加0.0005,說明在合適的腹鰭作用下,全機航向穩定性達到可接受的狀態……”

雖然王曉模並非飛機設計專業出身,但結合數據圖表以及常浩南的講解,還是很快理解了報告的全部內容。

“有了這份報告,立項通過的概率就要增大不少了。”

老院士面色欣慰地把報告重新合上,然後跟其他材料一起放回那個公文包裡面。

常浩南意識到是時候開口借飛機了:

“王院士,我這次來,還有一個不情之請……”

心情大好的王曉模毫無戒備心理:

“你說,只要是我個人能辦到的、不違反原則的,都可以提。”

“咳咳……”

常浩南也就不客氣了:

“我們希望借用一下38所的那架713號電子設備驗證機,大概下個星期就要用。”

“……”

王曉模整理公文包的動作突然停住了。

(本章完)

第635章 機彈彈彈組網協同無源定位第576章 世界,正悄無聲息地發生變化368.第368章 爲支線客機徹底掃清障礙!第438章 華夏民用航空工業的里程碑!第173章 電火花加工第666章 1999,並不安寧的開局(新的一個月325.第325章 圖334客機和霹靂12空空導彈第29章 國產客機的遺憾第547章 合資,但不能當買辦252.第252章 搞預警機也要有備無患263.第263章 成年人選擇全都要(二合一)第194章 首見殲10(下)225.第225章 華夏的研究水平全面領先!301.第301章 那就說點什麼吧(二合一)第644章 起飛吧,太行!第596章 渦扇10和殲10的發變匹配第699章 亂套了,全亂套了(算昨天的)第426章 金陵法拉利研發中心233.第233章 俘獲電子戰吊艙了?第118章 我們需要更好的飛機(二合一)第136章 殲8C,空中表演第643章 殲11渦扇驗證機第800章 震撼法雞一整年第752章 三大型號,給基層同志的定心丸第524章 總不能去求華夏人幫忙吧?第70章 差分進化算法(55)第125章 想搞軍工,就不能只搞軍工236.第236章 九星戰將和航母之父276.第276章 馴服氣流第186章 海軍航空兵259.第259章 很高興認識你,徐研究員第442章 突破高端的阻力第745章 關於艦載機的規劃第715章 抱歉,我也是剛剛想出來312.第312章 來到華夏的伊爾78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190章 波斯雄貓223.第223章 堂堂空客竟然要買華夏飛機?第24章 葉片翼型和積疊線的參數化重構第171章 圖波列夫,也是一種選擇258.第258章 干擾吊艙測試!第143章 新型護衛艦(下)第421章 空警200,正式立項第104章 新發動機下線第451章 直升機主減速器第1章 重生1996,設計一架戰鬥機!324.第324章 決定賣身的圖波列夫和米格231.第231章 院長,我要寫教材!(二合一)第681章 神秘的雷達元器件第156章 多重攔截(二合一,5000字)245.第245章 基於數字射頻的雷達干擾技術第701章 你們信我啊,真是巧合!第206章 殲8C,首開戰果!第655章 準備跨國挖人!第760章 常氏引理第631章 加力燃燒!342.第342章 最後還是逃不過要講課第203章 在做了在做了(新建文件夾)218.第218章 已經有思路了第178章 精工計劃(二合一)第798章 我的大佬導師jpg第81章 渦噴14(爲舵主飛舞的魔術 luppp002第413章 給父母買個房338.第338章 受到驚嚇的英國人(日萬,求月第703章 同志,你昨晚拯救了一切第25章 從風扇葉片引發的思考337.第337章 突破攔截,飛越航母上方!第108章 渦輪前溫度215.第215章 在適航壁壘上開一個口子第593章 讓全國產三代機上閱兵!第24章 葉片翼型和積疊線的參數化重構第794章 欺人太甚264.第264章 間歇採樣逐次循環轉發干擾第459章 我們中出了一個叛徒!第645章 性能太好有時候也是一種苦惱第562章 GPS軍用導航模塊,到手了第785章 火炬實驗室引發的爭議(算昨天的)第490章 十一號工程的進度第144章 航改燃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加更第181章 關於渦扇9的二三事第625章 375代航發的測試準備第651章 巴爾幹火藥桶又要炸了第594章 “煥然一新”的NH90(4K)第82章 發動機故障第141章 搶人,不能講武德第530章 人家來領獎,你是來進貨?265.第265章 契卡洛夫飛機制造廠第732章 法國人被卡脖子了?337.第337章 突破攔截,飛越航母上方!第108章 渦輪前溫度第763章 好機配好彈第612章 兩個掛壁的思維碰撞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693章 美國人的報復371.第371章 小試牛刀第110章 我順手補充了一下國軍標第481章 無所適從的英國人第70章 差分進化算法(55)384.第384章 人在大堤在!第126章 下一步計劃
第635章 機彈彈彈組網協同無源定位第576章 世界,正悄無聲息地發生變化368.第368章 爲支線客機徹底掃清障礙!第438章 華夏民用航空工業的里程碑!第173章 電火花加工第666章 1999,並不安寧的開局(新的一個月325.第325章 圖334客機和霹靂12空空導彈第29章 國產客機的遺憾第547章 合資,但不能當買辦252.第252章 搞預警機也要有備無患263.第263章 成年人選擇全都要(二合一)第194章 首見殲10(下)225.第225章 華夏的研究水平全面領先!301.第301章 那就說點什麼吧(二合一)第644章 起飛吧,太行!第596章 渦扇10和殲10的發變匹配第699章 亂套了,全亂套了(算昨天的)第426章 金陵法拉利研發中心233.第233章 俘獲電子戰吊艙了?第118章 我們需要更好的飛機(二合一)第136章 殲8C,空中表演第643章 殲11渦扇驗證機第800章 震撼法雞一整年第752章 三大型號,給基層同志的定心丸第524章 總不能去求華夏人幫忙吧?第70章 差分進化算法(55)第125章 想搞軍工,就不能只搞軍工236.第236章 九星戰將和航母之父276.第276章 馴服氣流第186章 海軍航空兵259.第259章 很高興認識你,徐研究員第442章 突破高端的阻力第745章 關於艦載機的規劃第715章 抱歉,我也是剛剛想出來312.第312章 來到華夏的伊爾78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190章 波斯雄貓223.第223章 堂堂空客竟然要買華夏飛機?第24章 葉片翼型和積疊線的參數化重構第171章 圖波列夫,也是一種選擇258.第258章 干擾吊艙測試!第143章 新型護衛艦(下)第421章 空警200,正式立項第104章 新發動機下線第451章 直升機主減速器第1章 重生1996,設計一架戰鬥機!324.第324章 決定賣身的圖波列夫和米格231.第231章 院長,我要寫教材!(二合一)第681章 神秘的雷達元器件第156章 多重攔截(二合一,5000字)245.第245章 基於數字射頻的雷達干擾技術第701章 你們信我啊,真是巧合!第206章 殲8C,首開戰果!第655章 準備跨國挖人!第760章 常氏引理第631章 加力燃燒!342.第342章 最後還是逃不過要講課第203章 在做了在做了(新建文件夾)218.第218章 已經有思路了第178章 精工計劃(二合一)第798章 我的大佬導師jpg第81章 渦噴14(爲舵主飛舞的魔術 luppp002第413章 給父母買個房338.第338章 受到驚嚇的英國人(日萬,求月第703章 同志,你昨晚拯救了一切第25章 從風扇葉片引發的思考337.第337章 突破攔截,飛越航母上方!第108章 渦輪前溫度215.第215章 在適航壁壘上開一個口子第593章 讓全國產三代機上閱兵!第24章 葉片翼型和積疊線的參數化重構第794章 欺人太甚264.第264章 間歇採樣逐次循環轉發干擾第459章 我們中出了一個叛徒!第645章 性能太好有時候也是一種苦惱第562章 GPS軍用導航模塊,到手了第785章 火炬實驗室引發的爭議(算昨天的)第490章 十一號工程的進度第144章 航改燃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加更第181章 關於渦扇9的二三事第625章 375代航發的測試準備第651章 巴爾幹火藥桶又要炸了第594章 “煥然一新”的NH90(4K)第82章 發動機故障第141章 搶人,不能講武德第530章 人家來領獎,你是來進貨?265.第265章 契卡洛夫飛機制造廠第732章 法國人被卡脖子了?337.第337章 突破攔截,飛越航母上方!第108章 渦輪前溫度第763章 好機配好彈第612章 兩個掛壁的思維碰撞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693章 美國人的報復371.第371章 小試牛刀第110章 我順手補充了一下國軍標第481章 無所適從的英國人第70章 差分進化算法(55)384.第384章 人在大堤在!第126章 下一步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