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第231章 院長,我要寫教材!(二合一)

第231章 院長,我要寫教材!(二合一)

在關於973計劃的話題告一段落之後,三人之間的談話也很快就結束了。

兩位主任親自把常浩南送出門。

宋建看着後者逐消失在拐角處的身影,頗爲感慨地說道:

“長江後浪推前浪啊……老杜找到的這個小同志,確實不一般。”

直到此時,他臉上震驚的神情仍然沒有完全褪去。

丁高恆轉過頭看了一眼旁邊的老友:

“我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表現也跟你差不多,後面就會逐漸習慣的。”

後者伸手捋過自己鬢角的白髮,輕輕搖了搖頭:

“老咯……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差了,趕不上他們這些年輕人了……”

“倒也不必有這種想法,根據我的觀察,小常的情況應該不能代表現在年輕人的平均水平,還是需要我們這些老傢伙發光發熱的。”

“真要說起來的話,少年強則國強,我反倒希望這樣的年輕人能多一些……”

二人一邊聊着一邊重新坐回了會議室的沙發上,看上去並沒有要離開的意思。

過了一小會之後,宋建又像是突然想起來了什麼一樣,突然問道:

“對了,小常同志應該是今年6月份畢業對吧?”

“畢業?”

突然跳脫的話題讓丁高恆一時間有些沒反應過來,大概兩秒鐘後才點了點頭:

“是的,今年6月本科畢業,我聽老杜說是已經通過審批,會跳過碩士階段,在他本校直接攻讀博士,另外京杭沈世元校長已經表了態,會在他的職權許可範圍內,儘量壓縮常浩南讀博的學制時間。”

聽過回答之後,宋建擡頭注視着天花板的一個角落思索了片刻:

“現在的博士學位,最快能多長時間讀完?”

“特事特辦的話,其實入學之後馬上就可以授予學位。”

丁高恆這一次的回答幾乎不假思索,顯然早就已經考慮過這方面的問題:

“不過老杜還有小常本人都覺得這樣動靜太大,畢竟京航大學雖然是我們科工委主管的學校,但學位授予,尤其是破格授予博士學位這種事情,肯定還是要經過教育部的,這幫子人……不太可靠,他們有這種顧慮也正常。”

“所以目前我和老杜定下來的計劃是,在小常讀博期間給予他相當於教授級別的待遇,但還是按照正常情況下公立全日制大學博士學制的最短時間計算,在兩年後授予學位。”

這樣的安排讓宋建連連點頭:

“唔……還是你們考慮的比較周全,這麼做的確更穩妥一些。”

“爲什麼突然問這個?如果你是對小常有想法的話,恐怕老杜和京航大學那邊沒那麼容易放人的。”

丁高恆用帶着幾分好奇的語氣問道。

老練的宋建一眼看穿了對方的真實想法:

“呵,恐怕是你老小子也對他有想法,怕我搶了先吧……”

隨後又話鋒一轉:

“不過,想法麼,我確實是有的,只不過沒有大膽到直接把常浩南整個人挖到科技委這邊而已。”

“哦?”

聽到感興趣話題的丁高恆眼眉一挑:

“這就準備好給小常壓擔子了?”

宋青擺了擺手:

“咱們兩個老油條就別在這懂裝不懂了,誰不知道在咱們這個層面上,壓擔子的同時也是搭梯子,我看你就是嫉妒我手裡有個最上面拍板定下來的973計劃……”

言語上反擊了一下之後,他又緊接着正色道:

“我剛剛之所以問你小常的畢業時間,本來是想讓他當973計劃的第一屆專家顧問組成員的。”

一句話就讓正在戰術喝水的丁高恆差點嗆到。

“別擔心,在聽過你剛纔說的那些話之後,我也意識到這麼搞有點太着急了。”

看着有些狼狽的老友,宋青笑着安慰道:

“專家顧問組成員的名單需要公開,在一羣教授和研究員裡面突兀地出現一個沒有職稱的人確實有點扎眼。”

丁高恆此時也總算恢復了過來:

“咳咳……那我可真是代表科工委全體成員謝謝你了……”

不過還沒等他鬆一口氣,宋青緊接着又繼續道:

“所以我決定,在負責發展戰略研究和重大問題諮詢建議的專家顧問組之外,再設立一個用於跟蹤瞭解和指導項目執行情況的各領域專家諮詢組,規模大概在每個領域4-5人左右,再把常浩南同志邀請進去,這樣就能在無需公開個人身份的情況下給他一個正經身份了。”

這個操作直接讓旁邊的丁高恆驚掉了下巴。

科技委這是爲一碟醋專門包了頓餃子——

爲了讓常浩南能有正當理由參與到973計劃之中,直接創造了一整個系列的崗位!

而反觀科工委這邊,儘管在過去一段時間裡給了別人不少物質獎勵,但確實沒有一個契機能夠正式安排一個位置。

精工計劃總顧問算是編外人員,況且就算等幾個月常浩南畢業之後把這個帽子轉正,也顯然不可能跟得到上面支持的973工程相提並論。

這讓丁高恆的危機感瞬間就起來了。

他本來還想再說點什麼,但這個時候,會議室的門突然被人從外面推開。

幾名衣着普通,但氣質不凡的便衣工作人員走了進來。

在他們身後還跟着一位年紀稍大的老人。

二人同時站起身來:

……

另外一邊,回到住處的常浩南還不知道自己已經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他此時正在盤點自己年後這段時間的收穫。

由於這次跟空中客車的談判搞出的動靜太大,以至於他在雙方的意向協議簽署後,直接獲得了多達100點的科研點數、1000點工程經驗以及多達3000點的管理能力,系統的總體狀況也變成了:

【科研點數:600

理論水平:LV2(3500/10000)

工程經驗:LV2(2000/10000)

管理能力:LV2(3000/10000)

綜合能力:LV2

正在進展的項目:0

可以開展的項目:2】

這樣的面板數據讓常浩南有了不少底氣。

尤其是已經攢了多達600點的科研點數,甚至足夠在要緊的時候讓系統跳過步驟,直接給出一部分項目的結果。

因此在鎬京休息了幾天之後,他開始重新思考之前答應唐林天的事情,也就是編寫《有限元思想在飛機結構設計中的應用》一書中的最後兩個單元。

結果發現系統並不會把寫書這件事情作爲一個項目來看待。

也就是說,外掛失效了。

不過這倒不要緊。

常浩南還有自己過去的經驗,以及重生之後從包括但不限於系統和書籍期刊等各種來源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可以嘗試着對有限元法的應用部分進行一個系統性的歸納總結。

按照他一開始的想法,反正只是兩章內容,正好可以一章寫計算流體力學,另一章寫計算結構力學。

先介紹一些基本概念,然後寫上去幾個算例,最後留一些課後作業就完事。

但這項工作越是進行,他就越是發現寫出來的內容仍然不夠基礎。

教材面向的本來就是初學者,而且是90年代的初學者。

很多人從本科階段纔開始學習使用計算機。

還有很多工科專業的本科培養方案中並沒有偏微分方程的內容。

必須考慮到這些羣體的接受能力。 如果爲了解釋一個專有名詞而需要出現三個新的專有名詞,那至少說明內容安排的順序和邏輯是有問題的。

結果原本的兩章內容就被越寫越多……

沒用幾天功夫,常浩南預留出來的內容空間就已經突破了一百頁。

然而他纔剛剛寫到不可壓縮介質和結構問題的分析的inf-sup條件。

這還是刪掉了很多內容和習題之後的結果。

於是思索再三之後,常浩南一咬牙一跺腳,決定放棄螺螄殼裡做道場的操作,直接放飛自我。

從向量、矩陣和張量開始講起!

隨後是介紹工程分析的基本概念,以及對工程系統進行數學建模。

再然後是離散系統和連續系統數學模型的求解方式。

有限元法的構造方式……

等參有限元矩陣的構造與計算……

基於固體力學和結構力學的非線性有限元分析……

特徵問題的求解方法……

……

當常浩南花了幾天時間把大綱總體列出來之後,他終於意識到自己給自己挖出來了一個多大的坑。

兩章?

笑死,兩本書都未必寫得完。

最終他直接給唐林天打了個電話。

運氣不錯,對方正好在辦公室,幾乎是瞬間就接通了。

“喂,唐院長,我是常浩南。”

常浩南也不廢話,直接開門見山:

“關於編寫有限元分析新教材的事情,如果按照目前的思路來進行,實在是有些困難……”

電話那頭的唐林天馬上就坐不住了:

“小常,你先冷靜一下,如果有什麼困難,學院方面會盡量幫助你客服……”

他最擔心的就是常浩南撂挑子不幹,那樣整門課程的含金量恐怕都要大打折扣。

唐林天的野心可是要把這門課程,或者至少這本教材推廣到全國範圍內的。

結果後者的下一句話更是重量級:

“唐院長,兩個單元的篇幅實在是不夠施展,我希望您能批准,讓我直接寫一本教材出來!”

常浩南看着自己在筆記本上列出來的提綱,光是目前想到的一級和二級目錄就列出來了足足7頁。

就算要寫書,恐怕也得分成上下兩冊才能正常使用,否則恐怕會印出來一塊磚頭。

於是他又緊接着補充了一句:

“呃……一本可能不夠,得分成上下兩冊。”

電話那邊瞬間陷入沉默。

“唐院長?”

常浩南又試探着叫了一聲。

儘管寫書這件事情本身唐林天是管不到的,但要是想把寫出來的書當做教材,自然還是需要對方這個院長的配合,甚至有可能需要對本科階段的培養方案進行調整,以實現教學方面的無縫銜接。

否則豈不是成了自娛自樂。

“啊?”

唐林天這才反應過來:

“寫書……還是兩本?”

他對於常浩南自行上強度這件事倒是沒什麼意見,就上次聽對方給大半個學院講課時候表現出的條理性,寫出來的教材質量完全無需擔心。

唯一的問題在於進度。

常浩南確實很強,甚至比學院裡絕大多數教授都強,這點唐林天非常清楚。

但沒真正動筆寫過一本書的人,很容易低估這件事的難度。

尤其常浩南這種腦子比較靈光的,可能在新建文件夾的時候就已經把腹稿打好了。

結果真正寫起來就發現,寫書並不僅僅是把自己腦子裡的東西一股腦堆在紙上那麼簡單。

然後就爛尾了。

於是唐林天用比較委婉的語氣問道:

“但是現在已經馬上就要三月份了,就算咱們安排你們這屆研究生一年級下學期上這門課,滿打滿算也就剩一年時間,上下兩冊教材……小常啊,你真的能寫完麼?”

聽到這個問題,常浩南笑了:

“唐院長,就是因爲我知道自己寫不完,所以纔會打這個電話啊。”

“我這可是給咱們自己學院寫教材,您難道不準備支援給我幾個人手來幫忙麼?”

——這也是他聯繫唐林天的第二個目的。

如果按照這幾天裡面定下來的大綱,那麼上下兩冊書的篇幅總共至少要有700-800頁之多,其中還涉及到大量難以輸入和排版的圖表和公式,要是讓常浩南自己手打,恐怕等博士畢業也未必能弄完。

自然要找一些外援。

他以前確實沒幹過寫書這種事。

但沒吃過豬肉,總見過豬跑。

重生之前,常浩南就知道有很多書,尤其是教材的主編實際上是不寫或者只寫很少一部分具體文字的,只負責設計總體結構和對內容進行把關。

當然也有完全當甩手掌櫃的,不過那就屬於學術道德問題的範疇了。

以目前的情況而言,他自己肯定還是要實際負責一些涉及到理論層面的內容,但其它含金量不高的製表、繪圖以及字符錄入功能完全可以交給別人來辦。

常浩南的時間還是比較值錢的,很難騰出大塊時間來做這種事情。

“幾個人手啊……”

唐林天那邊猶豫了一下:

“寫教材這種事,終究還是要一些稍微內行一點的人,否則你還要先把內容教上一邊……”

“也不能年紀太大,否則用電腦打字還不如手寫快……”

“……”

一番斟酌過後:

“這樣吧,我讓劉洪波老師還有他的課題組來幫你幹這個活,怎麼樣?”

“劉教授啊……”

聽到這個名字的常浩南一愣。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面,劉洪波已經完成了從他的老師,到他的師兄,馬上就要到他手下的蛻變。

樂.jpg

不過確實是個不錯的人選。

只要對方本人沒有意見,常浩南自然歡迎:

“好,那就這樣。”

(本章完)

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第95章 姚夢娜的發現第571章 日本人在造假?第468章 媒體攻勢第477章 往垂直起降方面努努力吧第763章 好機配好彈337.第337章 突破攔截,飛越航母上方!第121章 白月光與(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441章 揚眉吐氣的一天!第552章 殺人,還要誅心第57章 思路轉變276.第276章 馴服氣流第616章 軍工系統也想打翻身仗!第135章 華麗出場(爲flankerr的打賞加更)第12章 鈔能力也是很重要的第159章 自然結冰試驗第163章 讓殲8C試試第592章 閱兵空中梯隊(4K)第517章 渦槳7和渦軸7第9章 學霸之間,亦有差距!第89章 意大利人的橄欖枝第619章 一臉懵逼的安南人,空中行舟?387.第387章 來自外太空的博弈第191章 波斯空軍重生計劃(二合一)358.第358章 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404.第404章 首飛,成功!(加更,繼續求月第187章 殲7,超進化!(二合一)221.第221章 向歐洲出口工業軟件,風水輪流第581章 好TM大的導彈!(月初求一波月票)第631章 加力燃燒!364.第364章 超越時代的仿真建模工具!326.第326章 客機,C808和C909327.第327章 本科畢業就被欽定是不是搞錯了第111章 進氣畸變試驗第512章 終於能自主生產渦扇了!第720章 常總的影響力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89章 意大利人的橄欖枝第101章 能不能去航展?第195章 國際倒爺第617章 反巡航導彈寶具231.第231章 院長,我要寫教材!(二合一)399.第399章 TORCH Multiphysics的誕生第783章 滬東造船廠的撒手鐗第741章 數學不會就是不會第188章 媽都認不出來的米格21改(二合一)第627章 令人糾結的垂直起降第206章 殲8C,首開戰果!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20章 中華兒女多奇志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643章 殲11渦扇驗證機第613章 動力充沛的感覺,真爽!第68章 推倒重來的勇氣(35)第490章 十一號工程的進度312.第312章 來到華夏的伊爾78第698章 真打下B2來了?第686章 墜落的夜鷹294.第294章 這寫教材,當真是一件美事啊第584章 常總巧施錦囊計(求一波月票)352.第352章 江城重型機械廠的貓膩(4K)第462章 高性能氣膜冷卻,突破渦輪前溫度第440章 機械製造業的曙光第474章 “太行”發動機設計評審會(日萬)393.第393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元年!第571章 日本人在造假?第732章 法國人被卡脖子了?第13章 你告訴我這叫殲7?第79章 比幻影2000更強!第547章 合資,但不能當買辦第786章 你這不是撞槍口上了麼?322.第322章 俄國人也羨慕我們(爲盟主【死跑龍套的】加更55)第189章 DSI進氣道的設想第437章 安靜的渦槳客機(日萬,求一波月票第530章 人家來領獎,你是來進貨?第31章 全新的工程模型333.第333章 人民海軍,向前進第662章 那個飛機是我設計的第566章 聲吶無銅,撈之無用?第212章 你們做不了,我們可以做!第752章 三大型號,給基層同志的定心丸第642章 渦扇10,裝機!第193章 首見殲10(上)第466章 硬核狠人252.第252章 搞預警機也要有備無患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268.第268章 空軍的財神爺406.第406章 給領導畫餅第455章 大型模鍛件製造攻關小組(日萬,求359.第359章 我要曙光2000的優先使用權第13章 你告訴我這叫殲7?第474章 “太行”發動機設計評審會(日萬)343.第343章 勝利了也要總結經驗教訓第567章 取代運8的新一代空中平臺第424章 我,就是標準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117章 來自的需求(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第524章 總不能去求華夏人幫忙吧?第503章 常浩南同志成了香餑餑第447章 十倍壽命,還真不是吹牛逼?
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第95章 姚夢娜的發現第571章 日本人在造假?第468章 媒體攻勢第477章 往垂直起降方面努努力吧第763章 好機配好彈337.第337章 突破攔截,飛越航母上方!第121章 白月光與(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441章 揚眉吐氣的一天!第552章 殺人,還要誅心第57章 思路轉變276.第276章 馴服氣流第616章 軍工系統也想打翻身仗!第135章 華麗出場(爲flankerr的打賞加更)第12章 鈔能力也是很重要的第159章 自然結冰試驗第163章 讓殲8C試試第592章 閱兵空中梯隊(4K)第517章 渦槳7和渦軸7第9章 學霸之間,亦有差距!第89章 意大利人的橄欖枝第619章 一臉懵逼的安南人,空中行舟?387.第387章 來自外太空的博弈第191章 波斯空軍重生計劃(二合一)358.第358章 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404.第404章 首飛,成功!(加更,繼續求月第187章 殲7,超進化!(二合一)221.第221章 向歐洲出口工業軟件,風水輪流第581章 好TM大的導彈!(月初求一波月票)第631章 加力燃燒!364.第364章 超越時代的仿真建模工具!326.第326章 客機,C808和C909327.第327章 本科畢業就被欽定是不是搞錯了第111章 進氣畸變試驗第512章 終於能自主生產渦扇了!第720章 常總的影響力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89章 意大利人的橄欖枝第101章 能不能去航展?第195章 國際倒爺第617章 反巡航導彈寶具231.第231章 院長,我要寫教材!(二合一)399.第399章 TORCH Multiphysics的誕生第783章 滬東造船廠的撒手鐗第741章 數學不會就是不會第188章 媽都認不出來的米格21改(二合一)第627章 令人糾結的垂直起降第206章 殲8C,首開戰果!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20章 中華兒女多奇志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643章 殲11渦扇驗證機第613章 動力充沛的感覺,真爽!第68章 推倒重來的勇氣(35)第490章 十一號工程的進度312.第312章 來到華夏的伊爾78第698章 真打下B2來了?第686章 墜落的夜鷹294.第294章 這寫教材,當真是一件美事啊第584章 常總巧施錦囊計(求一波月票)352.第352章 江城重型機械廠的貓膩(4K)第462章 高性能氣膜冷卻,突破渦輪前溫度第440章 機械製造業的曙光第474章 “太行”發動機設計評審會(日萬)393.第393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元年!第571章 日本人在造假?第732章 法國人被卡脖子了?第13章 你告訴我這叫殲7?第79章 比幻影2000更強!第547章 合資,但不能當買辦第786章 你這不是撞槍口上了麼?322.第322章 俄國人也羨慕我們(爲盟主【死跑龍套的】加更55)第189章 DSI進氣道的設想第437章 安靜的渦槳客機(日萬,求一波月票第530章 人家來領獎,你是來進貨?第31章 全新的工程模型333.第333章 人民海軍,向前進第662章 那個飛機是我設計的第566章 聲吶無銅,撈之無用?第212章 你們做不了,我們可以做!第752章 三大型號,給基層同志的定心丸第642章 渦扇10,裝機!第193章 首見殲10(上)第466章 硬核狠人252.第252章 搞預警機也要有備無患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268.第268章 空軍的財神爺406.第406章 給領導畫餅第455章 大型模鍛件製造攻關小組(日萬,求359.第359章 我要曙光2000的優先使用權第13章 你告訴我這叫殲7?第474章 “太行”發動機設計評審會(日萬)343.第343章 勝利了也要總結經驗教訓第567章 取代運8的新一代空中平臺第424章 我,就是標準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117章 來自的需求(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第524章 總不能去求華夏人幫忙吧?第503章 常浩南同志成了香餑餑第447章 十倍壽命,還真不是吹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