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東風未肯入東門(五)

汴京是流言的天堂。

石學士夫人韓氏被削去誥命,很快便引起了從愛說是非的官員內眷到四處奔走鑽營的官吏的注意,然後更慢慢擴散到民間,因爲沒有正式公佈原由,這種神秘感,反而更引起了人們猜測的興趣。各種流言不脛而走——當各種各樣的猜測過多的時候,有時候真相反而成了最不可信的一種猜測,被埋沒在五花八門的流言當中,人們只有在事後真相揭開時,纔會拍着胸脯說:“這個我當時早就猜到了……”而對絕大多數的官員來說,在這種時候,謹慎地減少出入石府的數量,則不失爲明哲之舉。

不過,真正吸引官員們目光的,則是第二天在瓊林苑的大宴。

樞密使文彥博告病,並且從消息靈通的人士口中,還傳出這樣的消息,皇帝已經下詔召有“小閻王”之稱的小王將軍與慕容謙將軍回京,準備分別授予益州路經略使副之職,統率大軍,去平定西南夷的叛亂。

那些不太熟悉王厚與慕容謙的官員,在宴會中悄悄地相互打聽着二人的功績與背景——尤其是一向不爲汴京官場所熟知的慕容謙。有操守節氣的官員,關心的是二人的能力能否替帝國平定西南的叛亂;一頭扎進黨派之爭的官員,則關心二人的立場;汲汲於自己名利的官員,也要獲得更多的信息,以判斷這兩個人是否有可能成爲新貴,對自己的前途將有什麼樣的價值……大多數的官員,都是出於兩種以上的原因,來關心着這個任命。而人們知道慕容謙與石越的關係後,有些人則不免要變得更加迷惑不解,感嘆汴京的風雲越來越讓人看不懂,慨嘆帝心之難測——怎麼會一面如此重地處罰石夫人,一面卻準備重用慕容謙?也有一些自作聰明者,便以爲這是一種御下之術;還有一些人,則更加疑心着石夫人是不是重重地得罪了什麼重要的宮中嬪妃……

瓊林苑的花叢之中,流言便如蝴蝶一般,處處飛舞着。

而對於大遼國的駐宋使拖古烈來說,這樣大規模的社交場合,亦是他收集情報的好地方。宋朝皇帝的臉色極差,在各國使臣面前只露了不到一刻鐘的面,便只留下禮部尚書王珪與鴻臚寺卿李陶作陪,悄無聲息地衆人面前消失了。拖古烈注意到宋朝皇帝離席之時,腳步虛浮,他一向很留意宋朝皇帝的健康狀態——這顯然是極爲重要的情報——但他知道趙頊的身體並不是很好,因此亦沒有太放在心上。而且,這正是一個好機會,當皇帝離開之後,官員們纔不那麼拘謹,青壯派的官員們,藉着酒興,開始先行走動,不再固守於自己的席位,他們以同年、同鄉、同黨爲特徵,自然而然地分開了羣落。這時候瓊林苑正是花開的季節,來自天下各路軍州,甚至是海外的奇花異葩,爭相鬥豔,自然亦會引起許多才華橫溢的詩人的詩興,因爲這一日瓊林苑全部開放給官員們與各國使者遊園,更有許多的官員乾脆便離席而去,三三兩兩結伴去苑中賞花,詩詞唱和。

與蕭佑丹不同,拖古烈今日的穿着打扮,與一般宋朝士大夫毫無不同,他說着一口道地的汴京話,穿梭於大宋的公卿之間,傾聽着他們吟詩作賦,得心應手地品評着詩詞的高下,往往以一句妙語,贏得滿座讚歎。他巧妙地拉近自己與宋朝士大夫們的距離,讓他們不將自己視爲“外人”,然後纔有機會不動聲色地聽他們談論各種看似無關緊要的流言耳語,大部分的中下層的官員們對於朝廷的人事、政策,總有各種各樣的看法,他們亦不以爲自己所知道的東西會是什麼軍國機密,覺得自己說的只是衆所周知的事情,於是亦放心大膽地在拖古烈面前高談闊論。即使一些對遼國抱有極重的敵意的官員,也不怎麼排斥拖古烈——的確,要區分拖古烈與一個普通的宋朝士大夫的區別,實在是太難了,而他又是一個極能獲得人們好感的人。也有人有時候會故意在拖古烈面前炫耀着宋朝的國威,比如河北某州的一個官員怎麼樣有才幹,大宋又做了什麼了不起的事情……拖古烈總是耐心地傾聽着,偶爾不卑不亢地回答幾句,即不讓他們太失望,也肯不讓他們太滿意。而且因爲他對儒家經典、漢賦唐詩,乃至宋朝的學者的著作都十分熟悉,常常巧妙地引經據典來回答,讓那些存心想詰難他的人,也不能不在心裡佩服他的才智與學問。

但對於韓拖古烈來說,這一切都只是爲了自己的職責,爲了那個將自己從微賤中提拔重用的雄才大略的大遼皇帝,亦是爲了大遼朝的存亡延續。對於自己的國家,拖古烈內心有着極深的憂患意識。沒有人比他更清楚南朝的潛力——無論南朝現在面臨怎麼樣的危機,他都清楚,南朝已非昔日之南朝。這是一種感覺,一種如果你不在南朝生活,便無法體會到的感覺。忠烈、先賢二祠,白水潭學院,朱仙鎮講武學堂,每天練習弓箭的小學生,汴京城牆上的火炮,熙寧蕃坊,還有汴河上每日熙熙攘攘的船隻,汴京街道上越來越多的太平車……每一樣東西,都讓他感覺到南朝的力量——那是一種平靜下面的巨大潛力。

這個世界上有一種人,能夠敏銳地感覺到時代的變化,而拖古烈便恰恰是這樣的智者。但這樣的智慧,對他個人而言,卻不全是好事。他感覺到時代在變化,卻不知道自己的國家應當如何跟上這種變化,如何應對這種變化,這隻能讓他產生極大的挫折感與焦慮感。

拖古烈所能做的,只能是儘自己的力量,來幫助自己的祖國。

他深信大遼皇帝選擇的道路是正確的。大遼現在的道路,是契丹人唯一的選擇。做爲一個遼國人,做爲一個遼國士人,拖古烈對一件事看得清清楚楚:遊牧民族是沒有前途的。所有的遊牧民族,都註定是沒有前途的民族。這是有人類以來,就亙古不變的一條鐵律。任何不肯改變的遊牧民族,都註定會在極短的時間內滅亡,其中絕大部分,甚至不會在歷史上留下絲毫的印跡——能夠有機會做出選擇漢化與否的遊牧民族,都已經是極少數的幸運者。拖古烈不會被歷史的表象所欺騙,漢化也是註定要滅亡的,但是遊牧民族滅亡,卻從來都不會是因爲漢化——這是隻要做一個簡單的橫向比較,就可以得出的結論,不肯漢化的遊牧民族,在同樣的條件下,永遠比願意主動漢化的要死得快,而且是快得多。

大遼的先祖們具備超凡的智慧,他們意識到不漢化就無法生存;但又擔心漢化後又失去賴以立足的競爭優勢,所以創建了南北面官制度。但是,僅僅在太祖皇帝死後,太宗皇帝一親政,其理想便是成爲中原的皇帝。他統率大軍南下,擊潰漢人軍隊,在開封稱帝,留下大遼國永遠的榮耀,也留下大遼國永遠的教訓。從此以後,大遼的歷代皇帝,都自居於中國的正統;也是從此以後,大遼的歷代皇帝,都對漢人心存敬畏。

遼太宗在某種程度上,是被中原、河北的義軍給擊潰的。他離開汴京的時候,留下了一句名言:“吾不知中國之民難治如此!”

這是一句被刻在大遼歷代皇帝心中的名言。

從此以後,大遼國就再也沒有過野心要真正地兼併中國。與南朝和平共存,保持軍事上的相對優勢,實際上成爲了大遼一百餘年來最核心的政策。

契丹鐵騎可以將阻卜人、女直人,將一切遊牧民族毫不留情地踐踏在腳下,可以無所顧忌地剝削他們,奴役他們,輕視他們。但是自太宗皇帝北還之後,契丹人就再也不曾真正輕視過漢人。

並且,契丹人、奚人都在自覺不自覺地改變。

或者說漢化。

當今的大遼皇帝選擇了一條正確的道路。也許要爲此付出慘重的代價,但拖古烈深信,對大遼來說,對契丹族與奚族來說,這都是惟一正確的道路。

惟有農耕,方能帶來更多的、更穩定的糧食供應。

惟有將遊牧改成畜牧,方能繁衍更多的牛馬羊。

惟有如此,方能養活更多的人口,過上更富足的生活;惟有如此,纔會有更多的人力與物力、以及時間——惟有如此,大遼國纔會有前途。

真正的前途。

破壞者只能暴虐一時,建設者纔會擁有未來。

這一定會付出代價。也許是非常慘重的代價,但是拖古烈堅信,除此別無他途。爲了未來,你不能懼怕眼前的犧牲。

但是遼國人也是矛盾的。縱如衛王這樣的智者,甚至是拖古烈本人,也認爲“北方的朔風,才能錘鍊出英勇強壯的戰士來”——他們都爲自己民族的傳統感到由衷的驕傲;而且眼前的代價如果過於沉重,則會遮蔽人們更爲長遠的目光……不僅僅是那些堅持祖制的反對者,連衛王、拖古烈本人,也並非那麼一無反顧的。党項人爲了正確的道路,已經代出了慘重的代價——他們失去了最重要的國土。大遼遠比他們幸運,經過內戰的錘鍊,國內主明臣賢,政治清明,兵強馬壯……

但是一個想要漢化的遼國,一個正在漢化的大遼,反而卻要迫不得已與南朝開戰,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巨大的諷刺。

太宗皇帝失敗的陰影,在一百多年後,始終籠罩在遼國君臣的心中。

這次,他們將面對一個更爲強大的南朝。

信念堅定如拖古烈,都不由在心裡要有猶疑,更何況他人?

大遼國也在一個巨大的三岔路口,一念之間,就可以決定一個國家,三個民族的命運,永遠無法回頭的命運。

至此時,拖古烈才深深地明白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一種怎樣的心情!

“凌牙門也有這麼漂亮的荷花麼?”一池綻放的荷花旁邊,兩個緋衣貴客毫無風度地坐在池邊的大石頭上,遠離着人羣,一面說着閒話。他們都是皇帝面前的新貴,在高麗,在南海,他們都是炙手可熱、翻雲覆雨的人物,但是在汴京的官場,他們卻只是普通的中下級官員,他們與汴京的官場,似乎一直相互排斥着。這種排斥,幾乎是天然的。在這裡,他們很難找到同伴,沒有幾個人與他們有共同語言。儘管大宋已經開拓海疆十餘年,但海洋依然不是大宋關注的焦點。那裡只是遙遠的域外,是被放逐的地方。而他們的功績,亦受不到應有的尊重,他們被汴京官員背地裡稱爲“夷官”。

“有。凌牙門的睡蓮,不遜於瓊林苑的荷花。但天下最好的荷花,應當是在杭州。”薛奕心不在焉的應道。他今天本來還幻想找機會與皇帝搭上話,當面陳敘他的設想,但是,九重之上,咫尺即是天涯,皇帝與他的距離實在是太遙遠了。他不由感到一陣沮喪——他好不容易見到文彥博,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讓文彥博對他海船水軍的新設想產生那麼一丁點的興趣,沒有想到,文彥博卻忽然告病。種種謠言顯示,文彥博在密院呆不久了。原本他也曾寄望於石越再次進入中樞,或者退而求其次,盼着唐康得脫此劫,回來重掌沿海制置司。但是,從各種流言,他能猜到的,是唐康即使化險爲夷,也很難再在中樞呆下去……這麼些年來,薛奕從汴京官場學到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汴京的謠言往往比政事堂的公文,更能揭示事情的真相。

秦觀久久凝視着池中的荷花,他似乎並沒有太留意薛奕的回答,而是在出神。半晌,忽然沒頭沒腦地說道:“高麗有兩種不同的議論,一種議論說,朝廷允許他們出海的商船太少了;另一種議論卻說,高麗國物產應有盡有,貿易有害無益,爲了造船,不得不讓許多勞力去深山中砍伐良木,浪費國力……”

“短視。”薛奕淡淡地回道。

秦觀沒有理會薛奕的評價,繼續說道:“我在想,解決高麗的麻煩,也許應當全面允許他們的商船分享我們的航線與貿易,這樣高麗於大宋的依賴,將更深更長久……”

“少遊一點也不考慮南邊那些海商麼?”一個聲音在二人背後響起。二人連忙起身回頭,笑道:“蔡元長怎的如此神出鬼沒?”

蔡京笑着在二人中間坐了,道:“我看你們纔是神出鬼沒,躲到這個地方來了。”

“葉祖洽拉了一幫人在那裡吟詩作賦,我實在沒什麼詩興,便和世顯躲這裡來了。”秦觀笑着也坐了下來。

薛奕卻笑道:“少遊是石門有名的才子,他是怕我一介武夫爲難,救我一命。”又道:“元長知道我的,我要有元長一半的本事,亦不至於躲到這裡來。”

秦觀知道薛奕是說蔡京長袖善舞,當下笑笑,岔開話題,問道:“文太傅到底是怎麼了?”

蔡京笑了笑,回顧了一下四周,見並無旁人,方低聲道:“被都堂的那一位排擠了。聽說文公是昨天和那一位一道面聖回府後,氣出的病來。宮裡有人傳,帝心生厭,密院要換主了。我看不日之間,文公便要自請出外了。”

薛奕聽得更是意興索然,不由嘆了口氣。卻聽蔡京笑道:“薛侯果真要想成事業,呂府、馬府、韓府,你總要走一家的門子。”

“罷了。”薛奕搖了搖頭,道:“我一介武官,奔走於執政之門,傳揚出去多有不便。”

蔡京笑了笑,不再多說,轉向秦觀,問道:“方纔子游說的是當真的麼?”

“我想來想去,並無其餘良策。”秦觀點點頭,道:“眼前看是吃了虧,長遠來看,卻是得利的。鼓勵高麗出海,我大宋纔是真正把握了高麗的命脈。”

蔡京默然一會,低聲道:“若出此策,是雪上加霜。大宋的海商豈會答應?少遊可知道,朝廷的海船水軍,實際是由這些海商們養着。況且這些人在東南勢力不小,不可小覷。”

“若能用我之策,便讓高麗人分一杯羹,又何傷大雅?”薛奕搖頭道,“元長與少遊可見過寶雲齋的掌櫃?二位若聽他說一說,便知道大宋的海外貿易,其實還只是一個起點。踢開面前的絆腳石,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

“學士怎麼說?”蔡京試探着問道。他知道薛奕已經拜見過石越幾次了。

薛奕木然搖頭,沉默不語。

“薛侯且耐心等等。”蔡京安慰道,一半卻似乎是在暗示什麼,“眼下朝廷關心的是,說到底還是西南的局勢。千頭萬緒的一團亂麻,想理清了,總得要有個下手的地方。西南之事一日不定,朝廷就騰不出手來關心你的海船水軍。再怎麼說,注輦國也是在萬里海域之外,與我大宋往日無冤近日無仇的,前些年還有注輦國的使者來進貢過……”說到這裡,他頓了頓,又道:“使者今日早晨已經出發了,小閻王和慕容謙分任益州經略使副。皇上到時候一定會召對,詢問軍事方略……”說罷,瞥了薛奕一眼。

薛奕只在心裡暗暗苦笑,他哪裡又有本事能結交上王厚與慕容謙?

蔡京又與薛奕、秦觀閒聊了幾句,便告辭離去。對於薛奕與秦觀的態度,他是十分不以爲然的。汴京的官場的確十分疏遠他們,但是這並非是沒辦法彌補的。一個契丹人拖古烈,尚能與汴京的士大夫們打得火熱,何況薛奕與秦觀,兩個人都是石越門下有名的高足?秦觀不必多說,他隨手填一小詞,隨口占一絕句,哪裡還會有葉沮洽等人的風頭?便是薛奕,其實也是會寫詩的,他在南海的幾首詩流傳回來,也頗受稱讚。說到底,二人還是太驕傲了,少年得志,在域外又都是呼風喚雨的人物,自以爲做的都是經邦濟國的大事,打心眼裡便看不起汴京那些風花雪月的官員們。他們只恨不得能和兩府大臣天天謀劃着國家大事,卻渾然忘記了自己的身份,不過是個平平常常的五六品官而已。新官制以後,這種級別的官員,汴京城裡多如牛羊。

所謂的權力中心,在蔡京看來,絕不僅僅是指兩府與學士院。

在外面的時候,你必須表現出吏材來——無論是石越,還是司馬光、文彥博,甚至是呂惠卿、馮京,都不是你用“德行”就可以唬弄的人,沒有值得稱道的政績,你入不了他們的眼。想出人頭地,當然也可以賄賂內臣貴戚請託,“至寶丹”參政,還有呂惠卿、馮京那裡,也並非無隙可鑽,但是蔡京是個極精明的人,他知道這樣做不值得——門下後省的給事中與御史臺的御史們就不必多提,靠這樣的手段晉身,在石越、司馬光、文彥博那裡,無異於判了死刑。如果他的政治野心僅止於五品六品,倒也無可無不可,但若真想有所作爲,只要這些人還能發揮着政治影響力,這就是非常不智的。

要想升官,就要摸準上司的喜好,投其所好。兩府諸公看重的是政績,那就好好做出些政績來給他們看。

但是,僅有這樣是不夠的。木秀於林,風必催之。同儕的關係若不搞好,就不會有士林的“清議”支持,僅有“德行”不能得到重用,但如果沒有清議的讚譽,同樣也會成爲仕途上的重大缺陷。兩府諸公看的是你的政績,但是汴京的士大夫們,卻不會象個考課官一樣,憑着你的政績來決定他的喜惡。

你必須謹慎的融入其中,表現出你另一些方面的才華,才能得到他們的欣賞。詩詞歌賦、琴棋書畫,乃至品味美食,講笑話,互相贈送歌伎……只有如此,你纔可能成爲汴京士大夫們中的一員,而不是成爲他們的另類。除非你和石越一樣,有機會一開始就得到皇帝的賞識,憑着自己的才幹牢牢地在皇帝心目中佔據一席之地;或者如王安石一樣,用幾十年的功夫,不斷的積累着自己道德聲譽與政治資本。但是,石越那樣的奇緣,不是人人可以遇到的;而且,石越在未取得相應的地位之前,照樣也結交內侍,與馮京、王安禮等人打得火熱;王安石更是得到了韓、呂等世家大族的支持——沒有韓維天天在皇帝面前說他的好話,王安石未必有機會披麻拜相。

所以蔡京有自己的策略。今時不同往日,熙寧初年,皇帝爲了勵精圖治,兼之還沒有一批自己瞭解、信任的大臣,所以纔有王安石、呂惠卿、石越等人的崛起。但到了今時今日,皇帝已非昔日稚嫩的皇帝,他對於朝廷與大臣的操控,早已經得心應手。想通過得到皇帝的信任,而驟得大位,複製王、呂、石一樣的傳奇,幾乎已經不可能。

皇帝依然是決定官員命運的最強有力的人。但在熙寧十七年,除非你是韓忠彥,你去逝的父親是定策兩朝的元老重臣韓琦,否則的話,一個太府寺丞,還是不要有不切實際的幻想爲妙。決定自己命運的,是兩府諸公,與他身邊那些看起來似乎是無關緊要的中低級官員。

蔡京儘可能地塑造一個良好的形象。石黨是他立身的根基,自然不用多說,即使是秦觀、薛奕、曾布這樣的海外官員,他也總是與他們保持着良好的關係,並且在他們面前以自己人自居,偶爾也會友善地幫幫他們。而石黨以外,對於舊黨與新黨,他也儘量地保持着交往,維持着較好的關係——只要他不公然出入呂惠卿的府邸投送秋波,就算是陳元鳳站在他面前,他也能稱兄道弟。除此以外,他經常出入白水潭學院,結交一切名士,偶爾也會資助一些貧窮的士子——能夠影響到朝野清議(主要是言官與報紙)的力量中,白水潭學院毫無疑問是最重要的一支。

總之,良好的聲譽,是絕不能忽視的。

他嘴邊帶着一種溫和親切的笑容,朝每一個人打着招呼。並非所有在京的官員都有資格參加這次瓊林苑的大宴。換言之,在今日的瓊林苑,一次不經意的傲慢,就有可能樹下難惹的敵人。這是蔡京絕不願意犯下的錯誤。

他一面走着,忽然,從左邊的道路上傳來兩個人的低聲議論。

“大尹這樁案子,怎的一反常態?”

“舒兄有所不知,這案子牽涉到祥符令……”

蔡京心裡一驚,他已經聽出來這個“舒兄”,便是御史臺大名鼎鼎的舒亶。而“大尹”這兩個字,在汴京,除了開封府蘇頌外,是不會再有第二個人被如此稱呼的。祥符縣是隸屬於開封府的第一個大縣,天子腳下,稱得上是“天下第一縣”,祥符令也不是尋常縣令可比。這二人所說的案子,聽起來非同小可。他頓時留了心眼,放輕腳步,閃到一個樹叢後面,卻聽舒亶又道:“蔣安?那僧人和蔣安也有關係?”

“這些和尚道士,出入權貴之門,也是常事。他們作奸犯科,哪一樁後面省得了要牽出幾個權貴來?”

聲音越來越近,蔡京仔細辨認這個聲音,總覺得很熟悉。隱隱約約不是御史臺的,便是大理寺的,卻記不清楚究竟是何人。

“蘇子容自任開封府起,便號稱要厲行法禁,說什麼京師重地,須用柱後惠文之治,以法彈壓,斷不能無爲而治。說得好生冠冕堂皇,我還以爲又要出一個包公了。”舒亶語帶譏諷地說道:“想不到,區區一個祥符令,他便視國法於無物了。輕輕鬆鬆便將那僧人給放了……”

“蔣安是韓樞副的同鄉。”

“一個韓持國,便可以給蔣某人面子,放過一個僧人。陳世儒的案子,他拖而不決,那也不難想象了。”

二人一面說着,卻是朝北邊轉了過去。蔡京待到二人走遠,方從隱身處走出來,怔怔地發了一會呆。他已經看出來另一個人的背影——此君是蔡確的同年,如今在開封府做判官。舒亶想對付蘇頌,自然是有原因。呂惠卿曾經想過要收買蘇頌,他曾經故意對人放出話來,說蘇頌是他同鄉的前輩,如果肯來拜會他,就可以位至執政。這話自然會傳到蘇頌耳邊,但蘇頌只笑不答,並不賣呂惠卿的賬。兼之蘇頌爲開封府,的確也因秉公執法,得罪過不少權貴,舒亶是新黨中有名的御史,想借機羅織罪名彈劾他,也不足爲怪。但那個開封府判官,也是平素素有直名的,爲何要陷害蘇頌,他卻一時沒有想明白。蔡京自然不知道,此君想要對付的,並非是蘇頌,而是陳世儒——蔡確的父親蔡黃裳,曾經是陳世儒的父親陳執中的下屬,因爲年老糊塗,被陳執中逼迫致仕,鬱鬱而終。蔡家與陳家由此而結下世仇。蘇頌遲遲不肯判陳世儒夫婦死刑,自然也有他的顧慮,但卻免不了便要得罪另一些人。

蔡京心事重重地邊走邊想,此事表面看起來自然是事不關己,但他的直覺卻告訴他,這事沒有這麼簡單。“不要多管閒事。”蔡京一面在心裡告誡着自己,一面卻又忐忑不安。

“元長,有禮。”

蔡京只顧着想心事,沒料到前面來人,慌忙擡頭望去,卻見是國子監丞呂大臨。他慌忙回禮,笑道:“與叔,有禮了。”一面在心裡暗暗奇怪。

其時舊黨人物,也並非是鐵板一塊。在另一個時空的歷史上,因爲新黨勢大,因此不同政治理想與信念的人物,不得已合成一塊,而一起聚集在司馬光這面反對黨的“赤幟”之下。但實際上,以蘇軾爲代表的蜀黨、以二程爲代表的洛黨,與勢力最大、人數最多,主要由司馬光的門人們組成朔黨之間,是存在着衝突的。大體來說,其中二程的洛黨,與新黨理念最爲接近,他們也主張對朝政要進行徹底的變革,因此程顥開始時曾經與王安石共事,只是後來無法接受王安石的行事方法,而分道揚鑣。但至司馬光秉政之時,其時大程已然去逝,程頤還是公然反對盡廢新法的舉動。後來又是程頤第一個自我反省,以爲黨爭之禍,舊黨亦應付責任。而蜀黨與朔黨的基本立場,則與石黨比較接近,都是主張逐步的改良。但相對而言,蘇軾較爲理想化,而朔黨則重視歷史的經驗,實幹的精神較強。

此時歷史已然發生極大的改變。但宋廷中的派系,反而變得更加複雜,甚至呈現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糾纏不清的狀況。舊黨中,已經不存在所謂的“蜀黨”,這一派的政治勢力,以二蘇爲首,已經隱隱併入了石越一派。而所謂的“洛黨”,因爲二程植根於白水潭學院培養學生,與新、舊、石三黨,竟都有牽扯不清的關係。而真正意義上的舊黨,亦即是朔黨,因爲與石黨在政治理念確有相合之場,二者的政治聯合,使之因此也成爲了朝中三大政治勢力之一,而且隱然是勢力最大的一派,但同時也很難說得清楚,究竟有多少朔黨,其政治光譜其實是在石、舊二黨之間偏移不定的。

而這個呂大臨,雖然此時不過是小小的國子監丞,但他的身份,卻可以折射出熙寧朝中政治派系之間的複雜關係。一方面,他是“程門四子”之一,是所謂的“洛黨”;另一方面,他本人是陝西人,他的兄長呂大忠、呂大防、呂大鈞都是舊黨中極有名望的大臣,呂氏兄弟,也是公認的“關學”大家。在舊黨的政治版圖中,顯然是更偏向朔黨的。兼之呂大臨以其忠直頗受司馬光的賞識,而又以其學問,在白水潭學院頗具人望,因此與石黨中的許多人物也牽扯不清。

一直到這個時候爲止,呂大臨以其人品與學問、才幹,兼之身具這種複雜的身份背景,一直被視爲汴京城中極爲前途的一顆政治新星。許多人都認爲,呂大臨成爲“新貴”,不過是一個時間問題。在蔡京看來,可能是因爲這個原因,呂大臨對自己一向是不冷不熱的。他親近的石黨人物,多半都是所謂的“白水潭派”,象蔡京這種“西湖派”,顯然不屬於他“青眼”的範疇。

但此時,呂大臨卻一反常態,主動向蔡京打起了招呼。而且還親善地和他交談着。這既令蔡京感到有點受寵若驚,又讓他心裡非常的奇怪。他全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這樣有點“反常”的情況,接下來又不斷的出現,一路之上,竟然又有兩三個在朔黨中素有剛直之名的官員,主動向自己展示善意。

一向極精明,極善於分析汴京各種政治勢力光譜的蔡京,也幾乎不由得暈了頭。一個呂大臨的善意,也許還可以說是偶然,但接二連三的出現,卻一定不可能沒有特別的原因。面對着這種不原由的善意,蔡京心裡竟產生了不安的感覺。他極不喜歡這樣的狀況,哪怕這看起來對自己是好事。幸好,路上依然還是有舊黨的官員對自己依然故舊,這讓他稍稍安心一點。但很快,他就想到,出現在這樣的情況,會不會是那件使呂大臨們對自己改變態度的事情,就發現在今天,就發現在瓊林苑,而很多人尚還不知道此事的發生?

一想到這裡,蔡京背上竟冒出一陣冷汗來。

瓊林苑的一處行宮中。

石越靜靜地站在皇帝的身旁。他怎麼也沒有想到皇帝的病情會如此嚴重,連站立久了,都會支撐不住。當他被單獨召來之時,見着皇帝的病體,他跪在皇帝面前,哽咽得半晌說不出話來。他對於趙頊,絕不是沒有感情的。只不過,這種感情,有時候是致命的,必須謹慎的掩藏起來。年輕的皇帝可能需要一個亦君臣亦朋友的人物,但是這樣的人物,隨着皇帝的成長,是不可能被允許一直存在的。如果他不懂得分寸,下場只能是悽慘無比。

但不管怎麼樣,見着趙頊的神情,石越卻還是忍不住動了感情——他是知道在另一個時空中,趙頊的壽命的。歷史也許已經改變,但未必每一件事都一定會改變。皇帝的病情,讓石越突然產生一種不祥的預感。

他哽咽着,一面卻叩頭賠罪,爲自己女兒的行爲請罪,以掩飾自己的感情。

趙頊顯然也有點動情。

但他也不允許自己表露自己的感情。從治平四年算起,他已經做十八年的皇帝。他已經不再是熙寧初年的那個皇帝。他本來想和石越說說他的女兒,但是,結果趙頊只是和聲安慰了一下石越,便迅速地談起了正事。

他也不允許自己隨便浪費精力。尤其是這個時刻。

“朕一定要穩住高麗國這個盟邦。爲了北邊!”皇帝的聲音很輕,但卻有一種不容置疑的堅定。“與高麗的那點貿易,是蠅頭小利。朝廷也不缺那點錢,開貿易,是爲了加深對高麗的控制,不是爲了將其變成敵人。”皇帝停了一下,嘆了口氣,“只是,司馬君實是斷不肯白給錢給高麗的……文彥博已經……”

石越聽懂了皇帝沒有說出來的話。

“高麗使者帶給朕的奏章,說的都是同一件事,顯然高麗國國內也很危險了……”關係到高麗國王的王位,自然不會說假話。現在王運唯一的指望,就是宋朝。

“陛下,臣以爲,朝廷不能拋棄王運。”沉吟了好一會,石越纔開口說道。

“貿易怎麼辦?”趙頊注視着石越,“繼續下去,王運遲早有一日王位不保,難道真要出動軍隊替他穩固王位?到了那個時候,江華島那點駐軍只怕不夠……但也不能停止貿易……”

第七章第29章 誰知快意舉世無第9節 下第八章第17章 安漢當年一觸龍(七)第五章第三節第9章 下第1章 上第16章 莫嗟身世渾無事第一章第四章第31章 與昔一何殊勇怯第二節第20章 關河迢遞繞黃沙(二)第27章 臣憂顧不在邊陲第25章 河潼形勝寧終棄第5節 學術與政治(下)第1節 上第9節 上第17章 安漢當年一觸龍第13章 一夜大雪風喧豗第十章第17章 安漢當年一觸龍第9節 下第7章 江上潮來浪薄天(三)第十章第9節 上第12節第14章 兩河百郡宋山川(二)第二章第六節第三章第17章 安漢當年一觸龍第27章 臣憂顧不在邊陲第21章 雲重陰山雪滿郊第二十二章第19章 黃金錯刀白玉裝第6章 面如田字非吾相(二)第27節 續完第21章 雲重陰山雪滿郊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二)第27章 臣憂顧不在邊陲第14章 兩河百郡宋山川(二)第五章第3章 誰持白羽靜風塵(一)第12章 三朝元老心方壯(三)第16章 莫嗟身世渾無事(二)第6章 面如田字非吾相(二)第10節15 汴京杭州5第23章 熊羆百萬臨危堞第07節第2章 下第13章 一夜大雪風喧豗第15章 天機雲錦用在我第28章 聖主如天萬物春第4節 集英殿風波下(1)第10章 上第6章 面如田字非吾相(一)第7章 江上潮來浪薄天(三)第4章 書生名利浹肌骨(二)第九章第七節第21章 雲重陰山雪滿郊15 汴京杭州2第6章 下第16節 十字(一)第14章 兩河百郡宋山川(一)第十一節第13章 一夜大雪風喧豗第18章 封疆盡是春秋國第二十二章15 汴京杭州3第23章 熊羆百萬臨危堞第十九章第十二節第2節 下第24章 天下自古無能才第26章 真剛不作繞指柔第13節第5章 東風未肯入東門(五)第11章 錯料一帆超十程(五)第5節 下第26章 真剛不作繞指柔第26章 真剛不作繞指柔第3節 終南捷徑上(01)第12章 三朝元老心方壯(三)第10章 上第六章第12章 三朝元老心方壯第8節 離間計(中)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第31章 與昔一何殊勇怯第1節 上第七節第6章 面如田字非吾相(一)第6章 面如田字非吾相(四)第24章 天下自古無能才第4章 書生名利浹肌骨(一)
第七章第29章 誰知快意舉世無第9節 下第八章第17章 安漢當年一觸龍(七)第五章第三節第9章 下第1章 上第16章 莫嗟身世渾無事第一章第四章第31章 與昔一何殊勇怯第二節第20章 關河迢遞繞黃沙(二)第27章 臣憂顧不在邊陲第25章 河潼形勝寧終棄第5節 學術與政治(下)第1節 上第9節 上第17章 安漢當年一觸龍第13章 一夜大雪風喧豗第十章第17章 安漢當年一觸龍第9節 下第7章 江上潮來浪薄天(三)第十章第9節 上第12節第14章 兩河百郡宋山川(二)第二章第六節第三章第17章 安漢當年一觸龍第27章 臣憂顧不在邊陲第21章 雲重陰山雪滿郊第二十二章第19章 黃金錯刀白玉裝第6章 面如田字非吾相(二)第27節 續完第21章 雲重陰山雪滿郊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二)第27章 臣憂顧不在邊陲第14章 兩河百郡宋山川(二)第五章第3章 誰持白羽靜風塵(一)第12章 三朝元老心方壯(三)第16章 莫嗟身世渾無事(二)第6章 面如田字非吾相(二)第10節15 汴京杭州5第23章 熊羆百萬臨危堞第07節第2章 下第13章 一夜大雪風喧豗第15章 天機雲錦用在我第28章 聖主如天萬物春第4節 集英殿風波下(1)第10章 上第6章 面如田字非吾相(一)第7章 江上潮來浪薄天(三)第4章 書生名利浹肌骨(二)第九章第七節第21章 雲重陰山雪滿郊15 汴京杭州2第6章 下第16節 十字(一)第14章 兩河百郡宋山川(一)第十一節第13章 一夜大雪風喧豗第18章 封疆盡是春秋國第二十二章15 汴京杭州3第23章 熊羆百萬臨危堞第十九章第十二節第2節 下第24章 天下自古無能才第26章 真剛不作繞指柔第13節第5章 東風未肯入東門(五)第11章 錯料一帆超十程(五)第5節 下第26章 真剛不作繞指柔第26章 真剛不作繞指柔第3節 終南捷徑上(01)第12章 三朝元老心方壯(三)第10章 上第六章第12章 三朝元老心方壯第8節 離間計(中)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第31章 與昔一何殊勇怯第1節 上第七節第6章 面如田字非吾相(一)第6章 面如田字非吾相(四)第24章 天下自古無能才第4章 書生名利浹肌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