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改變

廟島列島北面的南城隍島,幾艘大型福船繞過島的東部,進入南城隍島的港口。

陳新和劉民有從跳板登岸,放眼之處盡是成片的倉庫和營房。

自陳新進駐登州後,便勾結了王廷試和呂直壟斷遼海貿易,集中交易的地點就在南城隍島,這裡數年間變成了一個大型集市,同時也成了登州船隊的中轉地點,除了商船外,也常有登州、文登、東江水營的船隊在這裡避風。

從登州鎮開始動員後,所有通往遼東的貿易都被停止,南城隍島變成了軍隊集結地,往來的多半是軍船。

劉民有看看港口東側,那裡停泊着十艘沒有掛旗幟的船隻。

“那邊應該是東江來的船,那幾人都到了。”

毛文龍佔據皮島的時候,隨便去一個東江鎮的將官,就能威脅朝鮮的地方官,天啓七年皇太極突襲東江和朝鮮,讓朝鮮簽訂了一個兄弟之盟,那時的後金沒有能力在朝鮮保持軍力威懾,簽約後便撤走了,不久就爆發了身彌島之戰,登州鎮全殲登島後金軍,並俘獲牛錄額真一人,靠着這次大勝,登州鎮開始影響東江和朝鮮的局勢。

雖然沒有在鴨綠江附近駐軍,但登州鎮的商船不斷往來,購買朝鮮的人蔘、貂皮和菸草,外務司每年派人去漢城和宣川等地,與朝鮮建立了聯絡的渠道。

大明對朝鮮有再造之恩,皇帝和大臣都更加親民。陳新點點頭,悠閒的帶頭走在前面,島上民戶很少,本地經營的商業基本是登州的綜合門市,類似於軍管的狀態。

陪同過來的楊雲濃扭動着肥胖的身材,毫不落後的跟在兩人身後,他追到陳新身邊,“大人。屬下方纔已經問過駐島的外務主事,東江的人都來了,沈世魁本人來的,黃龍派來的人是尚可義。”

“尚可義。”陳新冷冷道,“尚可義本官是欣賞的,不過他還不是黃龍。”

黃龍依然是名義上的東江鎮總兵官,他的地盤在鴨綠江口的獐子島。與朝廷的海陸交通都完全被隔斷,周圍的皮島、石城、鎮江都在東江其他勢力控制下,年初春季攻勢中,登州鎮又佔據了岫巖和鳳凰城,黃龍已經完全被包圍在中間。

東江內部的勢力中,毛承祿和尚可喜都完全倒向登州鎮。在登州的援助下,實力早已超過其他東江勢力,沈世魁則佔據皮島、鐵山、義州,霸佔了屯田的地區,黃龍只得往鴨綠江西岸沿線發展,與沈世魁的勢力在寬甸等六堡互相交錯,雙方還時有衝突。黃龍的人口和兵馬都得不到補充,手上戰兵只有千人上下,往往處於下風。

東面的朝鮮還是每年向大明朝貢,他們的貢路便是走遼海至寧遠登岸,橫穿整個登萊勢力圈,這個時代的朝鮮國力弱小。親明,旅順之戰後,建奴全線收縮。朝鮮立即把那個兄弟之盟扔到了一邊。不過沈世魁還是毛文龍時期的做法,動輒便對當地朝鮮官員威脅,而登州鎮有軍力爲後盾,商社貿易又頗爲公道,朝鮮不但出口人蔘、貂皮、菸草,也從登州進口南貨、捲菸、棉布、燒酒等等產品,每年登州外務官去朝鮮時。也會按官場慣例獻上儀金,所以在東江鎮和登州鎮之間,朝鮮明顯的偏向登州鎮,在李朝已經出現一批親登州的官員。

不過朝鮮信息滯後。還不太清楚登州鎮與朝廷關係的變化,至少要今年的朝貢結束後,他們纔會知道詳情,屆時如何抉擇,李朝朝廷中又會有一番糾結爭鬥。

黃龍雖然一直和陳新不對付,但現在兵餉、糧道、走私等通道都受制於登州鎮,周圍又全是登州勢力,他從去年年底開始主動緩和,其中牽線搭橋的,便是尚可喜的哥哥尚可義。

這個尚可義也算是黃龍的心腹,劉興治皮島之亂時出力鎮壓了亂兵,後來黃龍被耿仲裕等人逮拿,遭挖鼻割耳丟盡了面子,無法在皮島繼續立足,尚可義也繼續跟隨着他。尚可喜投靠登州鎮後,尚可義也把家眷一起送去了安全的登州,既可以保家人平安,也算給陳新交了投名狀,所以他與兩邊關係都十分不錯。

登州雖控制了海運糧道,但沒有特意剋扣過黃龍的糧草,但在販私和其他貨物上一直多黃龍頗多打壓,使得黃龍控制的獐子島條件比東江其他各島都要差,逃散的人很多,黃龍漸漸撐不住,從去年底以來,開始主動緩和與登州鎮的關係,尚可義便充當了中間人的角色。

楊雲濃低聲道:“大人,黃龍帶了一封信,說舊傷發作不便遠行,派尚可義來拜見大人,但大人下的軍令他必定遵從。”

陳新停下腳步看着楊雲濃,隨軍擔任情報局聯絡主官的吳堅忠跟在陳新身後,聽到後聚精會神的聽着,看陳新是否會對付黃龍,經過多年滲透,黃龍手下已經被收買和安插了不少人。

楊雲濃低着頭,等待陳新的命令,他估計黃龍這次可能落不了好。爲了這次秋季攻勢,陳新召集東江各島將在南城隍島會面,一方面是爲了部署作戰,二來則是讓他們站隊,因爲這次攻勢與以往不同,是沒有登萊巡撫命令的。以往各次攻勢需要東江配合時,陳新都會找王廷試發一個形式上的命令,這次卻特意沒有如此做,就是登州鎮擅自調動兵馬。黃龍雖然沒有親自來,明顯還有些戒心,派出尚可義這個心腹,表示了聽從調遣的立場,但在這樣重要的戰事中,必須要儘可能消除可能出現的風險。

陳新突然笑笑,沒有說什麼就繼續走了,楊雲濃和吳堅忠對望一眼,兩人知道此事不會就此罷休。

陳新和劉民有兩人走在前面,劉民有低聲問道:“這黃龍也夠能撐的,難道這麼多年了,他還記着當年孫元化的事情?”

“他會記孫元化的恩?黃龍是遼鎮出身,當年孫元化當寧遠兵備的時候跟着練紅夷炮,四城之戰關寧軍的紅夷炮隊便是他率領,若他真能這麼記恩,又怎會從遼鎮跑出來。跟着孫元化到了東江鎮。他是知道皇帝讓他在東江當釘子,上次被耿仲裕割了鼻子後,便乾脆跟誰都不對付。”陳新說完後回憶了一下,這個黃龍其實打仗還是中規中矩,就是太過貪婪,帶兵水平實在低得厲害,不過在大節上並不糊塗。歷史上他於崇禎六年於旅順力戰而亡,比之三順王又強了不少。

“那你。。。打算怎麼對付他?他是攻擊赫圖阿拉方向,對大局似乎也無礙。。。”

陳新打斷道:“每個方向都是重要的,黃龍目前話是說得好聽,但總是一個隱患。”

劉民有沉默了一下,他知道這是關鍵大戰。陳新的考慮有道理,不過大戰前對付黃龍,也可能出現意外,而且他也聽陳新說過,這個黃龍在歷史上是個抗金英雄。

陳新看看劉民有笑道:“對付他又不是一定要殺他,此事容我再想想。”

劉民有勸道:“上次他打赫圖阿拉也做得不錯,大戰前還是要以穩固爲第一。”

陳新點點頭。在駐島的外務官帶領下,兩人順着山道登上了島北的小山,這裡有幾座院落,平日給路過的官員和商社管事用的,尚可喜、毛承祿等人已經等在大門口,陳新也立即認出了見過一次面的沈世魁。 wωw•Tтka n•c o

這個毛文龍的便宜老丈人當年在身彌島之戰時見過陳新,多年下來居然沒有顯老,反倒起色極爲不錯。劉民有想起情報局的報告,上面說沈世魁在皮島大興土木,生活極爲奢侈,不禁在心中搖頭。

沈世魁在歷史上也有點類似黃龍,他的出身又與吳襄相同,以前是個商人,一身的毛病。貪污腐化一點不輸其他官員,也喜歡搞些內鬥爭權,不過最後在大節上也是站住了,皮島被攻破後拒不投降。面對阿濟格不參不拜,最後被建奴殺死。

“下官見過大人!”

幾人齊齊跪下參見陳新,陳新眼神掃過幾人,依次是尚可喜、毛承祿、尚可義、沈世魁、沈志祥,現在是崇禎八年,原本的歷史上,尚可喜已經投降後金,毛承祿死於登州之變,尚可義跟着黃龍死於旅順,沈世魁將在崇禎十年死於皮島,沈志祥投降建奴,東江鎮徹底煙消雲散。

現在幾人卻都還在這裡,另外一個三順王耿仲明則駐守在青州府邊界,陳新心中頗有些感慨,自己的到來改變了這些人的命運,改變了登萊、東江無數人的命運,也改變了遼東的局勢,而他即將要去改變這個時代。

“各位請起。”陳新一一將幾人扶起,也沒有進屋,就站在門口對着幾人道,“今次之戰,是爲我登州鎮而戰,亦是爲各位將軍,本官從不白使喚人,這次亦是同樣,具體條款由楊雲濃司長與各位詳談,如何作戰,則由劉破軍司長分發文冊給各位。本官在這裡只和各位說說心裡話,各位與本官一樣,都是遼東人,人都說故土難離,我們卻被迫背井離鄉十多年,本官夜半夢迴,總能想見故土模樣,但睜眼卻知,家園早成荒冢,親人盡爲野鬼。”

陳新尚未說完,尚可喜和毛承祿已兩眼發紅,其餘幾人也面色凝重,連沈世魁這個貪官也是如此,遼人苦難之深重,已無法用言語表述。

陳新提高聲音繼續道:“今日我們就是去光復遼東的,收復我們的土地,此乃爲數百萬遼民的復仇之戰,亦是天下人十餘年之期望,容不得半點情面,我登州鎮有功必獎有過必罰,所有軍令必須嚴格遵循,有絲毫抗令懈怠者,本官絕不放過。此戰天下矚目,望各位精誠團結,與本官一道光復遼東。”

尚可喜帶頭再次跪下,幾人齊聲道:“謹遵大人將令!光復遼東!。。。”

劉民有在陳新身後站着,這裡只有他知道陳新根本不是遼人,但到達這個時代之初,他們便被認爲是遼東的逃人,登州鎮中亦有無數逃出的遼人,那種刻骨的仇恨和思鄉的感情都感同身受,很多時候劉民有也把自己當做了遼人,從而讓他堅定的認爲,在與後金的戰爭中,自己永遠是正義的一方。

“光復遼東。”劉民有也低聲說了一句,他轉頭往海上望去,南北城隍島之間的萬頃海濤之中,帆影蔽海,檣桅如林,無數的船隻破開海面,乘風往遼東的方向而去。(未完待續。。。)

第89章 彰德第41章 不送了第5章 薊州第215章 後路第29章 戰後第22章 前後受敵第56章 亂戰第25章 大將之才第47章 爭取第31章 道義第162章 挺進中原第13章 組織結構第3章 錢莊總部第37章 新氣象第27章 檢查第28章 時機第94章 夜火第105章 父子第141章 流星第191章 抓姦細第61章 火箭第30章 狠人第46章 老狐狸第19章 潛越第189章 能幹第22章 前後受敵第46章 改變第35章 農兵第17章 威海衛第11章 我老婆第135章 填壕第99章 接戰第117章 堅城第129章 罵戰第36章 文登營第38章 換老闆了第5章 階層第90章 調整第37章 新氣象第195章 鄖陽第9章 春季攻勢第166章 外邪第69章 家第124章 誰爲之犧牲第106章 濃眉大眼第7章 人心惟危第94章 河濱大勝第1章 伐明第146章 老友第78章 正途第96章 都是生意第122章 軍歌嘹亮第101章 夜行第37章 四城戰役(三)第95章 買路錢第177章 龍步兵第51章 新生活第97章 英烈傳第18章 忽悠瘸了第11章 看房(二)第31章 戰場初哥第177章 龍步兵第29章 憋悶的行軍第63章 尚未麻木第168章 泰安州客棧第22章 福船第13章 瞬變第27章 觀察員第35章 最關鍵的人第33章 上官第44章 農忙時第150章 躡蹤第64章 勳章第84章 祝營官第205章 棘手第32章 朕之戚少保第31章 戰場初哥第139章 不養寇第184章 竹帛口第154章 漢奸第43章 檄文第100章 百里第2章 張家灣第7章 人心惟危第98章 混亂第74章 女人心第15章 新的開始第26章 大年第160章 整肅第31章 五島列島第28章 新產品第164章 變通第31章 運籌之功第62章 冬眠蛇第100章 百里第46章 正式百戶第35章 最關鍵的人第175章 調兵第57章 露珠第115章 折磨
第89章 彰德第41章 不送了第5章 薊州第215章 後路第29章 戰後第22章 前後受敵第56章 亂戰第25章 大將之才第47章 爭取第31章 道義第162章 挺進中原第13章 組織結構第3章 錢莊總部第37章 新氣象第27章 檢查第28章 時機第94章 夜火第105章 父子第141章 流星第191章 抓姦細第61章 火箭第30章 狠人第46章 老狐狸第19章 潛越第189章 能幹第22章 前後受敵第46章 改變第35章 農兵第17章 威海衛第11章 我老婆第135章 填壕第99章 接戰第117章 堅城第129章 罵戰第36章 文登營第38章 換老闆了第5章 階層第90章 調整第37章 新氣象第195章 鄖陽第9章 春季攻勢第166章 外邪第69章 家第124章 誰爲之犧牲第106章 濃眉大眼第7章 人心惟危第94章 河濱大勝第1章 伐明第146章 老友第78章 正途第96章 都是生意第122章 軍歌嘹亮第101章 夜行第37章 四城戰役(三)第95章 買路錢第177章 龍步兵第51章 新生活第97章 英烈傳第18章 忽悠瘸了第11章 看房(二)第31章 戰場初哥第177章 龍步兵第29章 憋悶的行軍第63章 尚未麻木第168章 泰安州客棧第22章 福船第13章 瞬變第27章 觀察員第35章 最關鍵的人第33章 上官第44章 農忙時第150章 躡蹤第64章 勳章第84章 祝營官第205章 棘手第32章 朕之戚少保第31章 戰場初哥第139章 不養寇第184章 竹帛口第154章 漢奸第43章 檄文第100章 百里第2章 張家灣第7章 人心惟危第98章 混亂第74章 女人心第15章 新的開始第26章 大年第160章 整肅第31章 五島列島第28章 新產品第164章 變通第31章 運籌之功第62章 冬眠蛇第100章 百里第46章 正式百戶第35章 最關鍵的人第175章 調兵第57章 露珠第115章 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