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朕之戚少保

十二月二十二日,文登營在五軍營引領下,經永定門入城,永定門外上萬勤王軍屍橫遍野,一些京營兵正在安埋,不時有野狗跑來啃食,京營兵拿着刀槍不停驅趕。

文登營的士兵一邊行軍一邊沉默的觀看面前的慘象,固安過來一路所見處處皆是地獄,建奴的兇殘更激發起他們的憤怒。

進入永定門後,全軍在甕城休整,司禮監、御馬監和兵部都派出官員迎接,上次來查驗戰功的幾名京官也在,雖然他們一貫看不上武夫,但此人在此時立下大功,受到皇上眷顧是必定的,所以他們對陳新都十分客氣,兵部也調集了糧草供應和帳篷,讓文登營在甕城紮營。

消息流傳很快,京師百姓都聽說一支登萊兵斬殺數百建奴,都跑來永定門附近,想看看熱鬧,永定門附近街道人滿爲患,外城兵馬司和錦衣衛只得加派人手疏散,並守住永定門不准許他們進入甕城。

文登營士兵大多是第一次來京師,甕城就是一個四方天井,巍峨的城牆和城樓都讓他們生出敬畏,同時又好奇的看着周圍衆多的文官和京營兵。

陳新聽着外面嘈雜的人聲,知道是朝堂的故意宣揚,他們急需這樣一次勝利挽回聲望,他對身邊的盧傳宗和代正剛低聲道:“沒想到咱們再到京師是這般光景吧。”

盧傳宗忍不住的笑:“沒想到,當年咱們走的時候可都沒人送,現今倒是這麼多人來接。”

代正剛道:“都是大人帶着咱們,不然俺還不知在哪裡做苦工。”

三人談談說說,正感慨時門洞那邊的京營官兵跪倒一片,陳新知道大人物要來,趕緊停了說話迎過去,其他的京官也紛紛往那邊走去。

一個乾瘦文官在一干隨從簇擁下走入甕城,他官服胸前一個錦雞踩雲鳴日的二品文官補子,周圍的文官紛紛跪下見禮,陳新一眼看到陪在他身邊的宋聞賢,知道必是溫體仁。宋聞賢也見到人羣中的陳新,他一臉激動,下巴上的鬍子微微抖動着,他知道文登營名揚天下的時候到了。

陳新趕緊上前跪下,溫體仁一進甕城就在張望,對滿地的文官視而不見,獨獨在那些武官身上打量,宋聞賢在他身邊輕輕一指,他看到跪在地上一身甲冑的陳新,大步趕過來親手扶起陳新。

溫體仁大量陳新一番,才哈哈笑道:“好個仗義執言的千戶,好個勇猛敢戰的哨官。”

陳新躬身道:“溫大人過獎,爲國殺賊,乃我輩軍人本分。”

溫體仁轉頭對身旁一羣文官道:“不畏強敵,居功不傲,如此方爲我大明男兒本色。”

衆官一陣附和,直把陳新吹到天上,陳新則小心的擡頭打量了一下溫體仁,五十多歲,臉和身材都是乾瘦,鬍子稍稍有些枯黃。此時在衆官之中侃侃而談,神情之間很是威嚴。

他身邊還有一個臉色白淨,沒有鬍子的人,他戴着五樑朝冠,身上的穿竹青色曳撒,胸口繡着紅色的蟒圖,領口露出紅色的貼裡,與竹青色外袍映襯着頗爲好看。

陳新估計應當是崇禎身邊的近侍,否則不會被賜穿蟒袍,雖然現在京師最好越制,稍稍富貴之家就敢自己訂做蟒服,但在正式的官方場合,還是有體制的。

果然溫體仁馬上對陳新介紹道:“陳哨官快見過曹公公,皇上還在信邸之時曹公公便隨侍身邊,乃是皇上身邊最親近之人。”

陳新馬上又跪下拜見,曹化淳一把扶住他,曹化淳笑眯眯的尖聲道:“果然一看便是雄壯之輩,難怪能殺那許多韃子,皇上原本讓其他人來,咱家專程跟皇上討了個恩典,要先來看看這個不怕韃子的壯士。”

陳新連連謙虛,溫體仁待他們說過幾句,跟曹化淳親熱的耳語幾句,兩人便撇下其他文官,帶着陳新到永定門的城樓商談。

進了城樓溫體仁臉色沉下來一些,對陳新道:“原本打算讓你所部休整一兩日,但今日建奴在北門打造盾車長梯,一副攻城架勢,兵部建議將你部調至德勝門,震懾建奴,皇上也許了,是以明日便讓你部到午門宣捷,然後直抵德勝門城牆。”

陳新開始一聽,還以爲要調他出城,此時才放下心來,守城就不用怕,滿口答應。

溫體仁對陳新的態度很滿意,讚許的點點頭,兵部其實也有意讓他們再出城打一仗,王洽下獄後剛剛啓用申用懋爲兵部尚書,但溫體仁以堪戰之兵過少爲由,堅決反對此事,陳新已經表現出不俗的實力,而且一開始就投靠溫體仁,每年又送上孝敬,如此能幹又懂事的人,溫體仁必定要拉入自己的體系一力培養,豈能讓他出去白白送死。

曹化淳道:“如此,咱家便跟陳大人說說明日的安排。。。。。。”

---------------------------------------------------------------------------

二十三日一早,文登營營地號鼓響個不停,城牆上的京營兵張着嘴巴看着甕城中的士兵,他們鐵甲森嚴,隊列嚴整,隨着軍官洪亮的口令,如同機械一般整隊,整齊得數十人如一人,早早趕來的溫體仁在城樓看了,也是十分驚異,眼前這支軍隊所表現出的氣勢已經遠超京營和邊軍,曹化淳讚歎道:“令行禁止,原來強軍該是如此模樣,溫大人,咱家看來,便是御馬監的四衛營也遠不如這小小的文登營。”

溫體仁道:“曹公公說的是,由這裡到午門,都是兵部負責,本官先回午門安排禮部事務,曹公公是否同去。”

曹化淳道:“同去,咱家也好給皇上回話。”

兩人離去後不久,文登營的哨官紅旗升起,五城兵馬司的兵丁馬上開始清道,兵部的引領官也先到了門洞外,道路兩旁擠滿了圍觀的人羣,沿街的樓上也排滿了人,住家的也紛紛打開窗戶探頭張望。

巳時剛到,甕城中一通大鼓響,隨即步鼓聲響起,傳出一陣洪亮的歌聲。

“黃沙莽莽不見人,但聞戰鬥聲,槍林箭雨天地驚,壯哉我軍人,噓氣乾坤暗,叱詫鬼神驚!拼將一倨英雄淚,灑向沙場見血痕。。。。。。”

歌聲中,一個身着鐵甲的大漢在兩個親兵步鼓手護衛下,高舉着一面大旗走出永定門門洞,旗手是第一個生擒建奴的親兵蒲壯,陳新把旗手的榮耀給了他,他走出門洞後對無數雙目光的注視高昂起頭,一臉橫肉的臉上滿是興奮。

他身後走着按旗隊排列的文登營士兵,鐵甲鏗鏘軍容嚴整,高高舉起的密集兵刃頂端都插着建奴的人頭,嘹亮的軍歌繼續迴盪,“犧牲此驅殼,爲吾國干城;人生萬古皆有死,何如做徵魂!身死名猶列,骨朽血猶磬!何懼箭如雨,浩氣壓征塵。”

圍觀的人羣一開始被文登營的氣勢所震撼,全都靜悄悄的,等到文登營有一半走出門洞,一個聲音突然大喊一聲:“好漢!”

人羣終於反應過來,跟着高喊:“殺韃子!”“好漢!”

喝彩聲匯成潮水般的聲浪,響徹京師外城,自建奴入寇以來,他們無時不生活在恐懼之中,城外的連戰連敗他們許多人都親眼目睹,一月多的精神壓抑和高度緊張,讓許多人接近崩潰,終於今天有一支大明的軍隊沒讓他們失望,被壓抑許久的情緒突然噴發出來,京師民衆如癡如醉的向文登營大聲歡呼,盡情的發泄着。

五城兵馬司的士兵用力阻擋着人羣,不讓他們衝到中間,文登營的歌聲已經被歡呼聲淹沒,旗隊長必須嘶聲力竭才能讓士兵聽到一點口令。

陳新的中軍隊伍也走出門洞,哨官旗高高飄揚,上書“文登營哨官陳”六個大字,歡呼聲達到頂峰,陳新騎着馬對兩側的民衆微笑拱手,無數的手向他揮舞着,眼前的情景幾乎與他從前見過的天皇巨星出場一般。

歡樂的氣氛隨着文登營的前進傳遞着,六百多個建奴人頭被高舉着展示給京師的民衆,雖然光是永定門外就死了數萬明軍,但六百個建奴人頭已經是罕見的勝利,渾河血戰或許殺傷超過,但明軍最終全軍覆沒,並未拿到任何人頭。特別這一次是絕望中的大勝,尤其珍貴。

文登營的隊列繞行到宣武門入內城,再經宣武門到棋盤街,從大明門進入皇城,帶起一路的歡呼,半個京師都沸騰起來,他們最終到達紫禁城南面的午門停步,這裡就是獻俘宣捷的地點。原本的明會典典制是隻有獻俘纔到午門,宣捷就直接在朝會,陳新此次沒有俘虜,但崇禎又希望把動靜弄大,所以禮部和兵部商議後按獻俘闕下的規格進行。

午門前的御道上,錦衣衛大漢將軍已沿東西兩側設好儀仗,御道南面是教坊司的大樂樂隊,午門門樓前分設鴻臚寺贊禮和承製官,東側是文武大員和藩國使臣。一般的文武官員則由引禮帶至御道南偏東位置東西對面而立。

文登營一路行進,已經到了午門西邊的武將位列隊,陳新到了前面,一名引禮低聲跟他說着一會的注意事項。

紫禁城內鐘聲響起,那引禮道:“陳大人,皇上已到奉天門,你們可準備妥當了。”

陳新趕緊答應,看到眼前的肅穆景象,居然比打仗還緊張一點,難怪這些皇帝要搞大排場,就是拿來嚇唬人的,所以皇城都非常宏偉,衙門也要修得宏偉一點,先在氣勢上鎮住辦事的人再說。

鐘聲一停,教坊司的樂隊就奏起大樂,直到一個身着皇帝常服的人影到了午門的門樓正楹,大樂停止,在場衆官全體跪拜四次。

跪拜完畢後,士兵將建奴人頭堆放到午門御道上,陳新親自把甲喇旗幟放在首級堆上,接着引禮官引文登營旗隊長以上將校齊至午門下跪拜,溫體仁出列大聲向皇帝上奏捷報,完畢之後兵部尚書請旨敘功,陳新的職務當即就升爲登州鎮遊擊,署衛指揮使。然後又是跪拜五次,磕頭三次。

陳新小心翼翼做完,總算鬆了一口氣,贊禮讓他們站起後,陳新對着西側的黃思德打個手勢。

片刻後文登營兩千士兵齊聲高呼:“萬人一心,有進無退,畿輔重寄,不負吾皇。”

溫體仁偷眼看午門門樓上,崇禎正在微微點頭,溫體仁心中暗自得意,他昨日將文登營平日呼號略作修改,來拿討皇帝開心。

儀式很快結束,文登營將退出皇城,到內城北面的德勝門佈防,而陳新則被溫體仁帶入紫禁城,面見皇帝。

---------------------------------------------------------------------

崇禎在乾清宮接見陳新,陳新按昨日曹化淳所說,伏在地上,沒有擡頭。

一個十分溫和的聲音傳來:“陳卿請起。”

陳新小心的站起來,低眉順眼的等待皇帝問話。

“陳卿千里勤王,又立下如此大功,據兵部回話,全是真夷首級,光是這份實誠已是難得。”

陳新大聲道:“全賴皇上洪福眷佑,溫大人運籌帷幄,微臣不敢居功。”

崇禎微笑道:“溫卿的功是有的,你的功也是有的,也不必過於謙遜。若無你所練強軍,豈能有當日之捷。兵部的奏疏上說文登營已經欠餉許久,勤王之前才由登萊道補發三月,這些兵丁如何能出力死戰,陳卿你有何良方?”

“皇上明鑑,小人也沒有其他本事,這些兵丁也都是淳樸之人,自他們到兵營起,微臣便教他們忠君之事,爲皇上分憂,是以人人皆知大義,戰陣之上那氣勢便強於建奴,加之溫大人指點得法,僥倖得此微功。至於欠餉,確實如皇上所說,微臣自到文登營一年多便未見過一釐的月餉,幸而剿滅聞香教之時得了些髒銀,經登萊道臺大人准許,補發部分軍餉。”

旁邊的溫體仁聽陳新句句不離溫大人的功勞,越發滿意,旁邊的盟友周延儒也對溫體仁微微點頭,表示這個人不錯。

崇禎爽朗的笑了幾聲,陳新這時才乘機擡頭快速的看了一眼,崇禎穿得並不華貴,只是皇帝的常服,臉上十分白淨,下巴上蓄着點鬍鬚,但還是看得出很年輕。他神態間十分暢快,對陳新笑着問道:“聽溫卿說文登營都是用昔年戚少保之法練兵?”

溫體仁出列道:“皇上,據微臣昨日與營中軍兵詢問所知,那文登營守備雖也盡職,但於練兵一途並不擅長,皆是陳新一力操持。”

陳新故意謙虛道:“回皇上,登州附近乃戚少保故鄉,微臣多次聽過戚少保威名,是以買來戚少保所著兵書數本,潛心研究,略有所得。守備大人見微臣樂於此道,便將練兵事務盡數託付於微臣,微臣讀戚少保兵書,既佩服其兵法之精,更佩服其忠君爲國之胸懷,二者兼得,方有戚少保這般絕世名將。”

崇禎從座位上站起來,大聲道:“說得好,陳卿是讀書讀明白的,不象有的人,經綸滿腹,卻沒往心裡去。陳卿有如此見識,才幹亦是非凡,日後陳卿只需用心做事,必成朕之戚少保!”

第41章 新上官第41章 返航第54章 已巳年第157章 不是也是第12章 佯動第2章 逃兵第86章 公關第43章 戲韃子第29章 戰後第86章 掙扎第47章 戰役第41章 奪食第49章 希望第29章 帥哥商人第74章 嫌疑第76章 所見略同第44章 農忙時第54章 動搖第121章 對策第19章 何處第22章 消費第32章 混亂的庭審第39章 權錢交易第26章 大年第101章 夜行第144章 大霧第107章 友軍第71章 泰州學派第28章 新產品第10章 招聘會第56章 亂戰第104章 殺戮第95章 暗室近戰第58章 清剿第18章 下一站第11章 搶西邊第26章 暗夜第14章 萊陽第22章 前後受敵第21章 二十四橋風月第59章 靜夜傷逝第24章 戰旗第21章 二十四橋風月第63章 地利第167章 百萬長槍第34章 比苦分贓第129章 罵戰第23章 刺殺第101章 夜行第51章 新生活第17章 考驗第40章 好生意第186章 捨生第127章 巢穴第4章 狠一點第29章 多事之秋第33章 上官第113章 負擔第69章 家第50章 宣川第56章 亂戰第84章 提成第86章 公關第25章 宋聞賢第54章 生死之間第32章 朕之戚少保第154章 漢奸第20章 誤殺第88章 下馬威第18章 忽悠瘸了第145章 水阻第103章 各有打算第197章 搶購第14章 新三方策第22章 聞香第11章 援兵第83章 新督師第7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26章 議和第110章 不要臉第169章 西廂記第4章 星空第65章 決戰日第14章 新三方策第67章 軍情第40章 好生意第40章 私產第13章 組織結構第22章 前後受敵第68章 軍工廠與福利第194章 經濟戰第43章 你賺了多少第60章 舊都第36章 有錢真好第143章 兩條船第102章 黎明第99章 接戰第100章 百里第112章 下風第48章 夜海燈號
第41章 新上官第41章 返航第54章 已巳年第157章 不是也是第12章 佯動第2章 逃兵第86章 公關第43章 戲韃子第29章 戰後第86章 掙扎第47章 戰役第41章 奪食第49章 希望第29章 帥哥商人第74章 嫌疑第76章 所見略同第44章 農忙時第54章 動搖第121章 對策第19章 何處第22章 消費第32章 混亂的庭審第39章 權錢交易第26章 大年第101章 夜行第144章 大霧第107章 友軍第71章 泰州學派第28章 新產品第10章 招聘會第56章 亂戰第104章 殺戮第95章 暗室近戰第58章 清剿第18章 下一站第11章 搶西邊第26章 暗夜第14章 萊陽第22章 前後受敵第21章 二十四橋風月第59章 靜夜傷逝第24章 戰旗第21章 二十四橋風月第63章 地利第167章 百萬長槍第34章 比苦分贓第129章 罵戰第23章 刺殺第101章 夜行第51章 新生活第17章 考驗第40章 好生意第186章 捨生第127章 巢穴第4章 狠一點第29章 多事之秋第33章 上官第113章 負擔第69章 家第50章 宣川第56章 亂戰第84章 提成第86章 公關第25章 宋聞賢第54章 生死之間第32章 朕之戚少保第154章 漢奸第20章 誤殺第88章 下馬威第18章 忽悠瘸了第145章 水阻第103章 各有打算第197章 搶購第14章 新三方策第22章 聞香第11章 援兵第83章 新督師第7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26章 議和第110章 不要臉第169章 西廂記第4章 星空第65章 決戰日第14章 新三方策第67章 軍情第40章 好生意第40章 私產第13章 組織結構第22章 前後受敵第68章 軍工廠與福利第194章 經濟戰第43章 你賺了多少第60章 舊都第36章 有錢真好第143章 兩條船第102章 黎明第99章 接戰第100章 百里第112章 下風第48章 夜海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