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矛陣接敵

後金兵剛進入兩百步,三個局的登州騎兵便開始策馬跑動,譚申親自領兵,方向正對着建奴步兵側翼的那股建奴騎兵,他一心要抓住那些騎兵,一開始就採用慢跑並迅速進入快跑,減少接近的時間。

兩個局的登州騎兵拉開寬闊的正面,依然採用三排隊形,帶着一往無前的氣勢猛衝而去,場中狗斗的雙方遊騎紛紛作鳥獸散。

其他地方部署的建奴騎兵開始往這個方向移動,準備糾纏那隊騎兵,朱國斌離開預備隊,來到騎兵第二組的地方,親自把握戰機,但不到萬不得已,他不會把第二組提前投入,那樣整個右翼就只剩下分遣隊和一個局的騎兵,很容易被建奴的某股騎兵竄入陣後。

因爲距離太近,文登騎兵來勢又快,那股兩百人的建奴騎兵果然沒有避讓,選擇了迎頭撞上來,三輪人仰馬翻的碰撞,那股建奴騎兵損失超過三成,就和金州第一次遇到的正藍旗一樣,陣形混亂不堪,領頭的一名甲喇巴牙喇額真也被擊斃,整隊人立即失去了指揮。

朱國斌立即放出一個局的騎兵,乘着那羣建奴的混亂再給了一次重擊,截殺了部分不及撤退的騎兵,基本瓦解了這股騎兵的威脅,後金兵雖然知道登州騎兵陣的厲害,但沒想到能有如此爆發力,有兩股準備去圍剿譚申的騎兵立即改變方向,往步兵側翼趕來。

第一組登州騎兵也損失數十人,他們留下滿地人馬屍體繼續往南奔跑,後陣兩股建奴騎兵立即圍攏過去,跟着跑過的登州騎兵追擊,等着他們失去速度的時候圍上去混戰。

朱國斌剛剛放出的那個騎兵局則開始前進接應,譚申的人馬跑到山丘下,往西一轉開始撤退,後金兵加速衝來攔截,登州騎兵並不與他們纏鬥,只是悶頭逃跑,而朱國斌剛剛放出的那個局正好趕到,加速一個衝刺,又擊潰了一股建奴,掩護着第一組撤退,但第一組仍有部分被攔住,在西側左衝右逃,騎兵戰開始混亂起來。

朱國斌知道按這個打法,騎兵一時分不出勝負,把目光轉向了步兵,那邊戰線展得很開,接觸面很大,而且沒有任何取巧,勝負會在很短時間決定……

後金步兵進入一百五十步,散兵進入一百步,他們已經遭遇了兩輪散彈的打擊,加上前面的實心彈,總損失達到七八十人。

後金散兵開始拋射輕箭,關大弟低下頭,用前帽檐遮住面門,遠遠投來的輕箭落在隊列中,發出叮叮噹噹的脆響,只有火槍兵那邊傳來一些被命中的叫聲,對於鐵甲來說,百步外的輕箭和撓癢癢差不多。

少量的明軍哨騎在兩翼與建奴散兵用重箭對射,後金後面的大陣卻沒有耽擱,繼續快步前進,他們沒有時間慢慢去和明軍消磨,娘娘宮登陸場的登州步兵正在後面急速追來。

四磅炮的散彈射速達到每分鐘三發,每一輪投射出一百四十四枚一兩鉛彈,對着不同方向橫掃建奴散兵,不少散兵全身冒血跌倒地上,後面的後金陣線也有人被散彈擊中,他們在兩門四磅炮遠距打擊下已經損失了七八十人。

鍾老四護膀上插着一支輕箭,眼睛卻死死盯着建奴的步陣,旁邊還有千總、副千總和另一個把總,副千總是來前排指揮兩個司分遣隊齊射的,幾人都對身邊飛舞的輕箭視而不見。

鍾老四大大咧咧道:“建奴走得快,分遣隊先打散兵好了,把散兵掃掉些,打完我們好插肉串,咱們要主動接近,不然建奴二三十步來幾輪步弓破甲箭,老子吃不消,我迎過去,他們最多隻夠射兩輪。”

那千總贊同了一句,他對鍾老四印象一般,但對鍾老四的水平還是知道的,他轉頭看看鐘老四,“就是第四連的分遣隊沒有,你的三連分遣隊火力要朝西側一些,外側建奴對騎兵有威脅,打掉一些好。”

鍾老四點點頭,幾人說完就各自退回所屬方陣安排,等待分遣隊齊射後接敵。

後金散兵很快進入七十步,後面的大陣中後金各級軍官的嚎叫聲連連響起。

鍾老四回到了自己的把總旗位置,在兩個方陣結合部的靠後位置,前面是兩個連的側翼火槍兵,這些士兵人挨着人,使用無刺刀的燧發槍,跟隨方陣行動,與自由調動的分遣隊有很大區別,他們的主要任務是輸出火力,殺傷敵人並掩護長矛兵進攻接敵。

摸出短銃最後檢查了一下火門,插回腰上後,衛兵遞過來的一面盾牌,鍾老四不耐煩的搖搖手,那衛兵知道他脾氣,只得自己用左臂套在盾牌後面的兩個環套中,護在他的面前,鍾老四一把拉開他不快的道:“別擋着我看熱鬧。”

話音剛落,前面一百五十支燧發槍排槍爆響,火炮也射擊了一輪散彈,接着分遣隊就從縫隙中往後退來,鍾老四看着他們分成兩隊,站到了兩個連方陣之後開始緊張的裝填。

後面千總旗一聲喇叭,鍾老四轉頭對鼓號手道:“正常步速,吹前進號。………

一聲前進號響,關大弟將長矛提起,豎立在右側,步鼓一通急響後,關大弟踩着鼓點開始前進,對面建奴踏步的轟轟聲清晰可聞。

建奴害怕火炮和火槍,登州鎮擔心建奴的步弓近射,雙方都希望儘快進入關鍵的近身搏殺。

他的面前已經沒有分遣隊遮擋,視野中的建奴散兵在剛纔的齊射中倒下了二十餘人,散兵線更加零落,大陣中也有人摔倒,被後面的人直接踩過。

那些後金散兵看着有些驚慌,不過他們已經接近到了五十步,開始改用重箭。部分兇悍的繼續向前挺進,手中拿着破甲錐和弓,衝到二十步外。

方陣兩翼一陣猛烈的火銃射擊,方陣火槍兵開始輪轉射擊,前排射擊後往後退回,第二排又上前射擊,如同古斯塔夫的方陣火槍兵一樣,在登州鎮的嚴格訓練下,他們能夠一邊隨同長矛陣前進,一邊裝填彈藥,提供持續的火力支援。

每個連方陣有九十六名火槍手,一般分爲兩翼各四十八名,每翼六排八列,燧發槍手排列非常緊密,但以千總部爲單位列陣時,爲了保持方陣的密度,最外側兩個連的所有火槍手都放在外側,長矛方陣之間就只有八人的間隔,兩邊的長矛能夠控制不讓大批敵人直入陣後。

長長的方陣線滾滾向前,兩翼和中間都有火槍的齊射,如同一隻蠕動前進的怪獸不斷吞雲吐霧。

面前的後金散兵也越來越多,他們拉弓和火槍兵對射,沉重的破甲錐帶着破風聲擊穿火槍兵的鎖子甲,火槍兵的慘叫聲連綿不絕,後金散兵也在連續的齊射中噴着血箭倒下,更多的火力集中在後金主陣上,正對着火槍兵的地方遭受了最嚴重的打擊,不斷有手執長矛的士兵翻滾倒地,後金散兵的破甲錐也開始襲擊明軍長矛手,許多長矛手撲倒在地,雙方行進的陣列後都留下滿地死傷,戰場上充斥着被擊中者的慘叫。

關大弟腦中幾乎麻木,他面前二十步外,有一個邊退邊射的後金兵,那後金兵躲過了多次齊射都沒死,一直不停對着關大弟這隊的方向放箭。

關大弟只能踩着步點前進,也不能離隊過去追擊,只捱打不還手是一種難以忍受的感覺,正在這時那建奴又發出一箭,關大弟胸口噹一聲響,強勁的力量讓他身形一頓,胸口位置一陣疼痛,後面的隊友推着關大弟繼續往前走,關大弟連連喘氣,終於緩過來的時候才低頭看胸口,之間一直樺木杆的重箭插在胸口鐵甲甲葉上,正隨着自己的走動上下搖晃,粗大的箭頭還有大半截留下外面。

他連忙騰出左手把箭頭拔掉,一股液體在胸口的皮膚上流過,感覺入肉不深,但傷口十分疼痛,左側的隊友突然一聲慘叫,面門上帶着一支重箭仰天倒下,後排的隊友迅速上前填平了戰線。

被射中的是關大弟最喜歡的老周,關大弟心中一股無名火起,心中開始的懼怕不翼而飛,他兩眼噴火,腳步踩着鼓點繼續向前走去。

後金步陣上林立的長矛越來越近,後金兵的前排和兩翼損失損失慘重,在登州鎮的火炮和火槍輪番打擊下,已經損失了接近三百人,尤其在正對明軍火槍手的位置,那裡是登州長矛陣的空白,火槍兵必須減少對面近戰兵種的威脅,在行進中對那幾處集中打擊,後金那幾個地方被打穿,剛剛補上又被下一輪齊射消滅。

後金的散兵重箭同樣對登州兵威脅很大,儘管在二十多步才能射穿明軍鐵甲,但他們的射速更高,也在短時間也造成了登州鎮近百人傷亡,只是弓箭威力有限,直接死亡的人數不多。

終於相隔只剩下最後二十步,雙方忍受着遠程武器的打擊接近到了要交戰的距離,近距離的死戰即將到來。

登州方陣的進軍鼓點突然一停,變成有間隔的緩慢鼓點。

“側身平槍!”

相距二十步,鍾老四等軍官的吼叫聲響起,明軍四個小方陣前三排長槍齊齊放平,關大弟身體轉向右側,左手在前右手在後,長矛對準了建奴的方向,這個動作以左手爲支撐點,右手起到控制槍身的作用,可以一直握到矛杆的尾部,既能相對節省體力,也能將長矛的攻擊範圍增加到最大。(注:見作品相關)在雙方都是長達四米多的長矛情況下,士兵很難準確判斷突刺的時機,如果狂衝過去突刺,往往會自己撞到對方槍頭上,自己卻沒有刺到對方,這樣的緩慢接近後尋找時機,才最適合超長長槍的對戰。

密密麻麻的矛頭出現在陣列前方,建奴鼓聲一緩,他們的長矛兵也放平長槍,保持着平整的戰線一步步接近,但握持的方法各式各樣,沒有登州鎮這樣的整齊劃一。

方陣火槍兵發出最後一輪齊射,建奴散兵則扔了一波飛斧和飛劍,給對方造成了最後一次遠程傷害,然後明軍的火槍兵開始退後,回到陣後裝彈,一些有短兵近戰經驗的士官,則乘着方陣速度減慢,抽出匕首和腰刀,蹲下身子沿着陣線鑽到長矛線之下,然後躲藏在第一排長矛的縫隙之中。

建奴散兵並未有這種訓練,活動空間消失後,有一些冒失的衝上前來拼殺,被密集的長矛立即刺死,另外有些看到明軍蹲着,也學着照做,這些短兵手在矛杆下兇狠對視,也在等待時機。在長矛互相交鋒之前引開敵人注意之前,這些短兵手不能出擊,否則會被對方密集的長矛輕易紮成肉串。

外側的火槍射擊聲不斷,分遣隊和方陣火槍兵在用密集的火力壓制超出己方戰線的後金兵,外側的建奴弓手也在反擊,箭支飛舞的嗖嗖聲夾雜在火槍轟鳴之中。

關大弟耳中卻只對鼓點有反應,每響一鼓便踏前一步,其他的聲音似乎都遠在天邊,兩翼不關他的事,面前的長矛卻越來越近,關大弟兩眼發紅,下意識的按照緩慢的鼓點一步步接近敵人。

建奴不是傻子,不會一頭紮上來送到槍口上,雙方越靠越近之後,步幅也越來越小,長矛矛鋒寒芒閃爍,都極具威脅,互相威懾之下,都在小心翼翼的靠近攻擊距離。

關大弟對面是一個皮膚黝黑的後金步甲,他帶着一頂類似明盔的頭盔,兩眼在鐵質帽檐下閃着兇光,關大弟不去看面前不遠的地方矛刃,眼睛一眨不眨的死死盯着對方的肩部位置,留意對方的動作,腳下緩緩挪動,判斷着互相間的距離。

長矛兵維持超長槍平放並不能太久,該來的遲早要來,關大弟的矛頭和對方的矛頭開始交接,雙方陣線中間是密集的長矛矛杆,正在緩緩的交錯而過,矛杆不時發出輕輕的碰撞聲,此時的步鼓已經停了,陣線上對峙的士兵都全神貫注在正面對手身上,在緩慢接近中判斷着最適合的刺殺時機,沒有人有功夫去發出聲音,只剩下鍾老四等軍官的大喊提醒,以及腳步移動的沙沙聲。

第70章 變化第45章 遼餉第39章 投靠第13章 後金的應對第112章 做好事第110章 不要臉第70章 畿南第87章 意義第26章 大年第14章 新三方策第218章 前進的腳步第45章 皮島第11章 看房(二)第120章 螻蟻第21章 二十四橋風月第3章 快手就穿這樣第133章 調整第169章 西廂記第99章 接戰第52章 祈禱第9章 二面第17章 展開第103章 各有打算第7章 擴軍第84章 提成第28章 接舷血戰(二)第10章 小美女第8章 名聲鵲起第37章 四城戰役(三)第25章 年前第29章 帥哥商人第24章 對立第91章 暗器第215章 境遇第45章 塵土第96章 都是生意第25章 軍閥第4章 星空第97章 北門第132章 心態第80章 邊檢第17章 文藝隊第31章 運籌之功第37章 背街第78章 又一年第110章 選址第28章 時機第109章 大行業第6章 一家第107章 旅順副將第49章 複雜第202章 心外無物第51章 坦途第29章 憋悶的行軍第36章 指導第19章 潛越第3章 建設第24章 熱愛第128章 攻心戰第212章 獨坐第50章 交換第28章 化解第104章 T第17章 狼煙第46章 獵人-上第103章 各有打算第99章 接戰第14章 新三方策第4章 平靜第75章 矚目第174章 入邊第6章 運河縴夫第212章 獨坐第13章 瞬變第84章 提成不求票的戰鬥單章第17章 狼煙第97章 英烈傳第183章 意外第26章 名聲第90章 開價第49章 山雨欲來第193章 廠公第26章 大年第14章 肉搏第79章 雷霆第28章 接舷血戰(二)第12章 有房一族(一)第67章 人氣第35章 四城之戰(二)第95章 暗室近戰第17章 考驗第11章 爲何當兵第162章 挺進中原第42章 關大弟第5章 小小波瀾第26章 金礦第3章 錢莊總部第27章 觀察員第169章 西廂記
第70章 變化第45章 遼餉第39章 投靠第13章 後金的應對第112章 做好事第110章 不要臉第70章 畿南第87章 意義第26章 大年第14章 新三方策第218章 前進的腳步第45章 皮島第11章 看房(二)第120章 螻蟻第21章 二十四橋風月第3章 快手就穿這樣第133章 調整第169章 西廂記第99章 接戰第52章 祈禱第9章 二面第17章 展開第103章 各有打算第7章 擴軍第84章 提成第28章 接舷血戰(二)第10章 小美女第8章 名聲鵲起第37章 四城戰役(三)第25章 年前第29章 帥哥商人第24章 對立第91章 暗器第215章 境遇第45章 塵土第96章 都是生意第25章 軍閥第4章 星空第97章 北門第132章 心態第80章 邊檢第17章 文藝隊第31章 運籌之功第37章 背街第78章 又一年第110章 選址第28章 時機第109章 大行業第6章 一家第107章 旅順副將第49章 複雜第202章 心外無物第51章 坦途第29章 憋悶的行軍第36章 指導第19章 潛越第3章 建設第24章 熱愛第128章 攻心戰第212章 獨坐第50章 交換第28章 化解第104章 T第17章 狼煙第46章 獵人-上第103章 各有打算第99章 接戰第14章 新三方策第4章 平靜第75章 矚目第174章 入邊第6章 運河縴夫第212章 獨坐第13章 瞬變第84章 提成不求票的戰鬥單章第17章 狼煙第97章 英烈傳第183章 意外第26章 名聲第90章 開價第49章 山雨欲來第193章 廠公第26章 大年第14章 肉搏第79章 雷霆第28章 接舷血戰(二)第12章 有房一族(一)第67章 人氣第35章 四城之戰(二)第95章 暗室近戰第17章 考驗第11章 爲何當兵第162章 挺進中原第42章 關大弟第5章 小小波瀾第26章 金礦第3章 錢莊總部第27章 觀察員第169章 西廂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