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遼餉

登州水城中,一個正兵營千總部正在登船,這個千總部是鴛鴦陣編制,另一個方陣編制的千總部已經在上一批運往旅順.這兩個千總部都屬於正兵營,也就是陳新的近衛營,近衛營最早一批完成兵源補充,補充兵大多來自去年那些臨時輔兵營,這些輔兵都接受過基礎訓練和少量個人技藝訓練,在登州平亂中也感受過戰場氛圍,屬於最優質的補充兵,另外則有約兩成來自旅順的臨時輔兵營,這些東江兵以前戰力不行,是因爲身體羸弱和裝備地峽,他們與建奴有深仇大恨,挑出來的這些人都有些個人技藝,很多有戰鬥經驗,也曾隨軍光復金州,同樣是優良兵源。

碼頭上站滿了來送行的文武官員,其中便有剛剛回到登州不久的王廷試。

陳新滿面微笑的打量了一下對面的武官,此人體格強壯,臉上毛孔粗大,留了一把絡腮鬍子,眼神中始終閃動着一種戾氣,他與李九成的強悍不同,也不同於張東的陰狠,反而整個人散發着一種殘忍的氣息。

“陳將軍,這位便是新來的標兵左營劉澤清參將,亦是一員虎將,曰後當可助陳大人一臂之力。”王廷試笑眯眯的道,他剛從京師回來不久,陳新還是第一次看到這個劉澤清。

“末將見過陳大人。”劉澤清跪下道,聲如洪鐘的道,“三年時,末將亦曾參與遵永大捷,只是其時被困於三屯營,未能當面聆聽陳大人教誨。”

陳新扶起劉澤清笑道:“本官聽過劉參將的威名,當年劉將軍與楊軍門以孤軍一支取三屯營,割裂建奴陣線,其後堅守數月,實乃我大明將官楷模。當事之時,我等在薊州亦是時時擔憂二位安危。”

王廷試撫着鬍子微微點頭,心中有些得意,他收這個劉澤清之前也打聽過,確實是楊肇基手下的一員虎將,又是山東人氏,最適合於在登萊任職,即便比不過陳新,至少能增加自己在登州的話語權。

他對陳新道:“今年朝廷議餉已畢,登萊約在一百五十萬上下,六月間戶部撥了第一筆五十萬,到時自會下發各軍。”

陳新馬上道:“如此便有勞大人,正兵營今年只領了春餉,營中兵士確實有些焦躁。”

王廷試嘆口氣道:“朝廷這兵餉也確實慢了些,戶部雖給了餉額,但各布政司解部時間不一,也未必能全數到齊,每年都會有些欠額,光是兩淮鹽運司的加派鹽課便累計拖欠四十萬兩,今年的加派分文未到。那生員優免銀更是……哎,總之兵餉只要到了登萊,不會拖欠陳將軍所部,”

陳新默然片刻,看王廷試的樣子,就知道生員優免銀必定是拖欠最多的,只是王廷試欲言又止,只是不願隨意得罪那些生員罷了。

“末將謝過大人關照。”陳新說完後,看看王廷試身後的劉澤清,王廷試知道陳新有話說,便轉頭對劉澤清道:“劉參將去問一下水師的人,啓行吉時還有多久?”

劉澤清十分知趣的行禮離開,陳新纔對王廷試道:“大人,上次萊州的鄭和貴,在招遠集聚妖人,經審問有聞香教和白蓮教衆二十餘人,甚至有土匪數十人。登州推官無力對付,求助於呂大人,末將奉命將其一衆人等逮拿,此人口稱戶部畢尚書親眷,四處敗壞畢大人名聲,末將將其轉交登州推官關押。在其居處剿出各種妖書五十餘本,另有髒銀珠寶等物,末將已派人送至大人門房,請大人查驗後代爲退回苦主。”

王廷試稍稍回憶一下,似乎上次在萊州確實見過一個叫鄭和貴的,當時也聲稱是畢尚書的親眷,但如今陳新逮都逮了,又拿了證據證人,王廷試雖然不願得罪畢自嚴,但更不願得罪陳新。

但他還是有些擔憂的道:“就是不知畢尚書知道有人敗壞他名聲,會否心中不快。咱們的兵餉,畢竟是要從戶部過的。”

陳新知道他說的是什麼意思,其實是問的畢自嚴會不會因爲鄭和貴被抓而記恨,陳新忙道:“小人在京師識得戶工總理張彝憲,請他跟畢大人解釋一番便可,再說那鄭和貴,似乎也願改過自新。”

王廷試一聽張彝憲的名字,便知道陳新和那太監關係不錯,隨即便明白過來,根底還是陳新能打仗又不鬧事,皇上喜歡自然太監就要捧着,否則就憑陳新那點好處,張彝憲還不至於看在眼中。

王廷試想明白後,立即便把萊州那幫縉紳扔在腦後,當曰他確實收了萊州縉紳好處,大致知道他們要佔招遠金礦,但現在對他最重要的是軍功,而且陳新同樣要給好處,自然不再理會那些縉紳,馬上便道:“既如此,便讓那鄭和貴在獄中反省些時曰,陳將軍只管放心殺建奴,下面有些人要吵吵嚷嚷,本官懶得理會。”

他說完後,算是拋棄了萊州縉紳,然後邊對陳新關切道:“奴酋明知旅順有我大軍,仍猖狂遠征,正應給他一個大大的教訓,除陳將軍所部,本官已令東江鎮一同出擊,具聽陳將軍調派,必收牽制之效。唯有一條,陳大人此去旅順,還請萬勿親身犯險。”

“末將都記住了,謝過大人掛懷。”……

船隻出海後,陳新和宋聞賢兩人在船頭坐着吹風,這次宋聞賢將在旅順暫停,然後去東江鎮各處拜訪,最後還要去皮島建立與朝鮮接觸的渠道,陳新爲了讓他做事方便,上次報功時候也給他報了一個贊畫遊擊。

宋聞賢雖然一直在官場打滾,實際上是白身多年,現在得了如此一個職務,心中的滿足感自不待言。

陳新想起方纔王廷試說及生員優免銀的事情,其實這麼多年他一直不太清楚,只知道各處遼餉催繳甚急,到底收了多少卻不甚了了,船上無事便向宋聞賢問起此事。

宋聞賢這幾年在京師與戶部官員打過不少交道,那些人酒後時常抱怨,所以他也得知一些戶部情形,稍稍回憶後說道:“遼餉加派不止是田賦,也包括雜項、鹽課、關稅,其中名目繁多,生員優免銀便是雜項中的一種,對生員縉紳徵收部分原來免收的賦稅,原本這些人按不同等級有優免數額,天啓年間因爲遼餉緊張,開始徵收文武官員的優免銀,但對生員依然免除,到崇禎四年開始徵收生員優免銀,這些生員們豈會那麼好說話。結果僅三年累計便拖欠六十多萬兩,已接近半數,乃是雜項中拖欠最高的一項。”

陳新聽完笑道:“收他們的銀子那倒真是不易,宋先生你看黃功成、鄭和貴這種人,他們賺多少銀子都應該,交一文錢出來都覺得不應該。但是偏偏他們銀子最多,大家賴掉之後,反倒讓銀子最少的人來承擔加派。繳納使用過程中又多入經手人之腰包,偏偏又是生員吏目之類,纔是富者越富,貧者愈貧。朝廷這是加派加錯了地方。”

宋聞賢也搖搖頭,“大人說得是,的確加錯了行當,海貿如此賺錢的行當,一年市舶稅才十萬兩上下,運河八大鈔關每年貨價鉅萬,鈔關稅加起來也只六十七萬兩。其他雜項即便加了的,亦是常常拖欠,屬下聽戶部的人說,不單是生員優免銀拖欠,加派的鹽課和雜項每年亦大量拖欠,確如王大人所說,光兩淮加派鹽課就累計拖欠百萬,相比起來,天啓的七年時間裡,所有遼餉總計拖欠還不到一百萬。雜項拖欠多,田賦催繳考成卻急如烽火,甚至有徵稅官無法完成,逼得在衙門中自殺者。”

陳新嘆口氣道:“若是那稅官不死,就只有逼得百姓死,眼下各處都在鬧旱災,原本收成就不好,特別在北地,若是再加派,山東登萊拋荒的流民會更多。”

“流民多些亦無妨,他們大可投奔我登州鎮。”宋聞賢毫無同情心的道,“朝廷的加派確實有失妥當,原本的田地正賦實際是區別了田土收成的。松江府每畝正賦一錢二分五釐,加派遼餉一分二釐,只正賦十一而已,咱們登萊土地差,以寧海州爲甚,每畝正賦僅一分二釐一毫,加派五釐八毫,這便加派了五成之多。”

陳新對登萊的情形倒是知道,蓬萊縣算是正賦最高的,也才三分八釐,寧海和招遠都只有一釐多,跟松江的一錢二分相比,便可知收成差距有多大。

宋聞賢擡頭看看陳新,又有些興奮的道:“屬下打聽過,崇禎四年的戶部預算案裡面,遼餉加派合計九百九十萬兩,其中的田賦加派六百六十萬,比原本九釐銀多出一百四十萬上下。遼餉催迫甚急,各地甚至拖欠正賦先完遼餉,去年天下七成州縣拖欠正賦一半以上,太倉裡面實際多半都是遼餉,朝中和各地大員都看着這塊肥肉,工部去年的遼餉分餉便二十萬兩,登州府亦留用八萬七千兩,只要咱們再打幾個勝仗,明年登萊拿個兩百多萬或許都能行。”

陳新嘿嘿一笑,“這次皇太極敢去打察哈爾,本官自然要用勝仗教訓他一下,既然有遼餉,那建奴的人頭遠遠不止五十兩一個。想來皇太極亦是覺得打遼南無甚搞頭,遠不如察哈爾人口馬匹衆多。或許他亦留了人馬準備伏擊我,但不知道我已經有近兩千騎馬的兵。就是不知他到底準備了多少首級給本官。”

第53章 困局第42章 拿得舒服第73章 空心方陣第9章 千戶離京第138章 俘虜營第111章 腹心之患第34章 你爲何不當官第98章 混亂第6章 不許說話第30章 皇帝也得忍第215章 境遇第29章 街頭羣毆第12章 有房一族(二)第161章 抓嫖第5章 門市第41章 四城之戰(八)第17章 威海衛第51章 聲東擊西第178章 東路第3章 錢莊總部第65章 價值第167章 百萬長槍第15章 新的開始第170章 青州佈局第28章 新產品第20章 狹路相逢第64章 雪停第195章 鄖陽第32章 小島黃土第177章 龍步兵第115章 折磨不求票的戰鬥單章第56章 話嘮第71章 泰州學派第75章 矚目第208章 還招第167章 百萬長槍第12章 佯動第45章 混編局第57章 露珠第30章 人才第217章 成績第80章 橫掃千軍第78章 又一年第20章 軍棍與敵人第15章 街坊第6章 訓導官第141章 流星第39章 權錢交易第47章 動員第97章 北門第53章 巡撫沒了第27章 發小第120章 螻蟻第71章 泰州學派第74章 戰機第95章 暗室近戰第104章 殺戮第30章 人才第43章 戲韃子第4章 星空第93章 決斷第59章 南來第91章 價值第42章 四城之戰(九)第152章 狡兔三窟第76章 右勾拳第85章 強軍第203章 任重道遠第18章 待機第43章 暗流第37章 新氣象第215章 後路第27章 檢查第32章 小島黃土第96章 都是生意第80章 邊檢第7章 人心惟危第30章 各取所需第37章 兵額第193章 廠公第42章 關大弟第10章 招聘會第47章 愛塔第1章 搶衣服的劫犯第14章 萊陽第49章 希望第38章 四城之戰(四)第56章 亂戰尾聲茶館第10章 軍務第11章 看房(二)第20章 誤殺第16章 擊潰第17章 狼煙第68章 軍工廠與福利第180章 亂選第21章 又是上門女婿第199章 福晉第60章 舊都
第53章 困局第42章 拿得舒服第73章 空心方陣第9章 千戶離京第138章 俘虜營第111章 腹心之患第34章 你爲何不當官第98章 混亂第6章 不許說話第30章 皇帝也得忍第215章 境遇第29章 街頭羣毆第12章 有房一族(二)第161章 抓嫖第5章 門市第41章 四城之戰(八)第17章 威海衛第51章 聲東擊西第178章 東路第3章 錢莊總部第65章 價值第167章 百萬長槍第15章 新的開始第170章 青州佈局第28章 新產品第20章 狹路相逢第64章 雪停第195章 鄖陽第32章 小島黃土第177章 龍步兵第115章 折磨不求票的戰鬥單章第56章 話嘮第71章 泰州學派第75章 矚目第208章 還招第167章 百萬長槍第12章 佯動第45章 混編局第57章 露珠第30章 人才第217章 成績第80章 橫掃千軍第78章 又一年第20章 軍棍與敵人第15章 街坊第6章 訓導官第141章 流星第39章 權錢交易第47章 動員第97章 北門第53章 巡撫沒了第27章 發小第120章 螻蟻第71章 泰州學派第74章 戰機第95章 暗室近戰第104章 殺戮第30章 人才第43章 戲韃子第4章 星空第93章 決斷第59章 南來第91章 價值第42章 四城之戰(九)第152章 狡兔三窟第76章 右勾拳第85章 強軍第203章 任重道遠第18章 待機第43章 暗流第37章 新氣象第215章 後路第27章 檢查第32章 小島黃土第96章 都是生意第80章 邊檢第7章 人心惟危第30章 各取所需第37章 兵額第193章 廠公第42章 關大弟第10章 招聘會第47章 愛塔第1章 搶衣服的劫犯第14章 萊陽第49章 希望第38章 四城之戰(四)第56章 亂戰尾聲茶館第10章 軍務第11章 看房(二)第20章 誤殺第16章 擊潰第17章 狼煙第68章 軍工廠與福利第180章 亂選第21章 又是上門女婿第199章 福晉第60章 舊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