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暗流

晚明sodu

靖海衛的碼頭上,第二批菸草正在發貨,這次用的兩艘鳥船,開年後南方的菸草不斷運來,除了左昌昊之外,劉民有還自己派人去更近的淮安府和天津等地購買,基本能保證產量。

南下的船送去菸草後,帶回江南的絲綢、砂糖、菸葉、棉布等南貨,因爲用自己的水師運送,沒有鈔關和稅卡的盤剝,許心素給的價格又很優惠,所以成本比登州更便宜,既可用於日本貿易,又可以在文登附近銷售,陸續有登州商人發現後,逐漸開始來文登進貨。

所以這些船隻就是文登營的經濟命脈,靖海衛這個私港條件良好,目前有四個木橋可以停靠海船,因爲靖海衛的重要性慢慢增加,保衛力量也在增強,這處私港駐紮有一個局的戰兵,還有一個屯堡的農兵連,二月有一批淘汰下來的合機銃和腰刀送到這裡,武裝了兩個廠裡的男工人,目前訓練比較少,他們的職責是在戰兵離開的情況下威懾附近的本地人,並不是用於戰陣決勝的。

按照陳新給他的時間表,五月農忙完之後,農兵就要轉爲戰兵一樣訓練,劉民有不知道陳新的計劃是什麼,但他還是制定了民政的新計劃,爲了提高收割效率,爲每個屯堡購買了麥鈦、麥綽、麥籠等成套的收割器具,這些器具都是文顯明按《王禎農書》做出來的,它們能組合在一起,大大節省人力。

開春之後照樣的沒有下雨,周圍的幾條小河水流也少了很多。大量的人力是用在提水上,目前用的工具還是桔槔、軲轆等,效率並不高,若要保證種植所需,每百畝需要打井五口,分別在四角和中間,好在屯堡的組織力體現了優勢。大量灌井被打出來,周圍靖海衛的軍田則只有忍受乾旱,他們今年的生活將會更加艱難。

劉民有也預見到了今年的饑荒。去年通過綜合門市的打擊,屯堡的糧店基本全軍覆沒,那些店鋪紛紛該做其他生意。但是不遠的衛城就有其他糧店,他們可能會在糧食成熟後來收糧,畢竟本地收糧不需要運費,他們能稍稍提高收購價,劉民有不願與那些糧店拼價格,也不能允許糧食流失。他已經在開年後向屯長傳達了命令,強制所有屯戶不得向外賣糧,抓到的可能被收回土地,綜合門市的價格仍然維持去年每石八錢的收購價。

另外便是通過南下的船隻帶回一些糧食,淮安等地的糧食比登州便宜很多。走海路的運輸成本也很低,劉民有現在比任何時候都希望水師壯大,能免費給他搞運輸,所以劉民有正在對港口進行擴建,更遠的地方還有幾個船塢。一羣流民在五名福建船工指揮下正在修建,按那些福建船工所說,就算在沙灘上挖個坑,也能造船,整個港口區就如同一個大工地。

李冉竹拿着貨冊正在點捲菸的貨,點過一堆後。商社接貨的人就抽查一箱,然後簽字確認,李冉竹開年後還是被安排到靖海,負責捲菸和箱包的生產。

劉民有在李冉竹身邊,不時打量一下這個小妾,李冉竹雖然是妾,實際上劉民有沒有打算再娶,李冉竹比天津時顯得年輕了許多,臉上泛着圓潤的光澤,一身樸素的打扮,原來頭上的少許白髮也沒有了。

李冉竹點完最後一堆貨,長長出一口氣,把貨冊交給自己的助手。轉頭見劉民有正看自己,抿嘴笑了一下。

這時她的助手看到一隊行商模樣的人正在上船,連忙跟李冉竹說了,一般運貨的船隻有水手和商行的人,都是她們認識的,這一隊人完全陌生,而且行走間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

李冉竹正要讓人去攔下,劉民有已經看到蒲壯在裡面,知道是特勤隊的人,估計是隨船南下,然後還要去福建,連忙叫住李冉竹。

蒲壯一行十餘人,他看到劉民有,只是拱拱手,劉民有知道他們有保密規定,也只是拱手作別。

李冉竹看劉民有樣子,也不再多問,她讓劉民有走在前面,兩人一前一後往廠區回去。

這個時代自然不能手挽手走在一起,尤其在文登這樣相對保守的地區,這讓劉民有對散步提不起興趣。

“老爺,你下一處去哪裡?”

劉民有不快的道:“都說過不要叫老爺,就叫我名字好了,我聽了覺着自己多老了。”

李冉竹跟他相處下來,知道他和陳新都很隨和,從來不要求屬下的禮節,聽了笑道:“叫名字更彆扭。”

劉民有跟她一起到了廠區,裡面走動的大部分是女子,一些體力活也是女子在幹,她們很多原來都是種地的,有些人手上力氣比讀書的男子還大。

“我打算明天去成山,看看那邊的屯堡,然後就在威海呆到三月底。”

李冉竹看看劉民有憔悴的臉,有些心痛的道:“你這麼到處跑,我在靖海又照顧不到你,別累着自己了。”

“在威海住家裡,累不着,這次回去事情多,一是東江有船來賣人生和貂皮,這些東西在江南很貴,我得去看看,二來,東江又逃來些人。”

李冉竹奇怪的道:“怎麼還要逃,不是有新總兵來了,爲亂那個劉什麼也聽話了麼。”

“昨日有人過來報信,已經有一千多人逃來,據說那個黃龍貪墨無度,比之原來的東江將官還貪,各島都是人心浮動,皮島那麼遠,也有人偷船出來,大小船已經有十多艘,還有許多木筏。”

“陳大人有流民就要收着,現在不但遼民,聽說已經有河南的流民聞名過來了。”

這些人口既是他們最需要的資源,也是目前最沉重的負擔。東江形勢仍然很差,黃龍到任後搞得天怒人怨,這人打仗還是有兩把刷子,管軍就太貪了一些,他仗着是孫元化的心腹,在東江爲所欲爲,完全沒有注意到眼前短暫平靜下的暗流。東江兵在毛文龍被殺後一直有一種怨氣,而且對朝廷和上官都充滿懷疑,這種情況下他的作爲無疑是往柴火堆扔火星。

劉民有對東江的事情不熟悉。不知道他們最後會如何,但轉念就想到陳新安排的農忙後農兵正規訓練,他皺着眉頭。半響才嘆氣道:“陳新自有他的打算,能多活一人就多活一人吧。”

登州城內的鎮海門大街上,陳新帶着周世發慢悠悠的走過忠烈祠北面的街道,這裡有一處棉布店,這是他們預先佈下的一個據點,前面是店鋪,後面是院落,能藏幾十人。

兩人神色如常的走過店鋪,並未進去與裡面的坐探聯繫。

周世發低聲對陳新道:“大人,這裡離鎮海門兩百步。離草橋也不遠,這一門一橋都是北城要點,這處位置甚好,只是眼下只有這一處,這月再在附近尋兩處院落或鋪子。”

陳新點頭道:“登州眼下是誰在總管?”

“大人。按您要求,幾個店鋪會互相都不知情,他們的身份只有屬下和張東知道,屬下準備在鐘樓附近尋一商鋪爲聯絡點,以外面報價和榜寫暗語,坐探不需與聯絡點聯繫。只需從門外過,就能接受命令,這樣一來,即便一處被發現,其他幾處不會受牽連。只是。。。大人,似乎太過小心了一些。”

陳新笑道:“登州是我大明境內,是小心了一些,不過咱們的對手終歸是建奴,以後總會到建奴的地盤去,練得小心一點沒有錯。”周世發低聲受教。

他們回到宋聞賢的老宅子,陳新叫上隨從,準備返回威海,宋聞賢跟陳新彙報了他打聽的登州情報,今年朝廷撥的軍餉很充足,光是制器之用就是數萬兩,孫元化手中其實物資很多,東江的春糧已經發了,不過據說被黃龍剋扣大半,也不知他轉賣去了哪裡,最大的可能是登州城內那些官員縉紳的糧店。

原本還應該補足東江前兩年欠發的本色,總共有十三萬石,但據說孫元化不打算補了,他甚至又提出要東江移鎮,把軍民分離,已經給皇帝上了奏疏。

陳新聽得大搖其頭,軍民分離說起來理由很堂皇,便於點查實兵,按兵給餉,但東江至少還有十數萬百姓,這些人進了登州根本沒有辦法安置,孫元化提出的同樣是軍屯,但他顯然找不到那麼多土地,這個奏疏交上去也是白搭,但是看得出孫元化還是有些紙上談兵。

東江目前沒有大的動靜,劉興治也老老實實的,但明顯的是,東江鎮已經沒有進攻能力,連騷擾都談不上了。

陳新到巡撫衙門接了王徵,他們一起在水城坐船,王徵是遼海監軍道,登州水師還是很巴結他的,派了一艘小福船送他們到威海。

王徵氣色比那日好了許多,他在陳新面前已經不擺架子,與陳新在船頭閒談,船開出半月灣後,長山島遙遙在望,王徵看着北方道:“十數年來,天下靡費金錢無數,只爲那遼東一塊土,每言遼事,便是需兵十數萬不止,今年又增遼餉三釐,此十數萬兵真當用否。”

陳新低聲道:“王大人,有孫大人在,應是當用的,據說標營紅夷炮就二十餘門,那建奴必定難以討好。”

王徵淡淡道:“本官願去威海,除解罪之事外,還有一因,陳大人的文登營多有遼人,正合以遼人守遼土,且文登營必是精兵無疑,陳大人去年兩千多兵,斬首超過一千,何也,兵貴精不貴多,貴土着不貴客兵,管仲曰:有節制之兵三萬足以橫行中原,更何況遼東一隅。本官以爲,客兵耗費錢糧,戰心不揚,每每一觸即潰,應遼民中擇精壯衛兵,在遼東之地乘險樹壘,後以遼兵守遼地,尢可堅故鄉故土之思,膏腴耕屯山寨,即以遼地儲遼糧,亦可漸減加添節省之投,略解小民賦稅之苦,於攘外之中得安內之道。”

陳新低頭道:“是,大人高屋建瓴,下官受教。”

王徵滿意的點頭,他原本是揚州府推官,對軍隊也只是紙上談兵,其實遼人守遼地一觸即潰的也不少,反倒是川兵和浙兵這兩支客兵打得最英勇,去年建奴入寇,石柱和酉陽的土司兵在秦良玉率領下勤王,合計共九千人,其中七千由四川布政司供餉,兩千由秦良玉自籌,因爲路途遙遠,走到十一月纔到京師,此時建奴早就退去,並未如傳言那樣參加四城之戰,原本歷史上也是如此。若是他們能早些到,倒可能和文登營配合全殲關內建奴。

崇禎對秦良玉非常看重,親自召見了她,還贈了她幾首詩,然後把川兵留在了關寧,秦良玉留下弟弟帶兵,自己返回了四川。顯示了朝廷對這支強軍的重視,所以陳新對所謂遼人守遼地並不以爲然,更重要的是軍隊的組織訓練和待遇。

王徵得到一個著名將軍的馬屁,意氣風發的站立船頭,他的鬍鬚迎風紛飛,王徵指着北方大聲道:“初陽(孫元化)以掃平建奴爲夙願,是以本官願到威海,略盡綿力,下報初陽提攜之恩,上報萬歲知遇之恩,陳將軍亦要時刻以此爲念。”

陳新滿口答應,偷眼看他一臉沉醉,心中暗笑道:“就當揚州推官多好,孫元化把你弄來登州,可是牽連你了。到時你就報我的救命之恩吧。”(未完待續。

第215章 境遇第50章 宣川第226章 九月第42章 關大弟第21章 二十四橋風月第23章 捆綁第4章 平靜第145章 水阻第97章 北門第24章 挑釁第57章 露珠第21章 細作第51章 聲東擊西第12章 有房一族(二)第55章 團屬炮第37章 四城戰役(三)第27章 忙碌的假期第117章 堅城第96章 發動第11章 援兵第137章 要活命第135章 填壕第22章 前後受敵第51章 聲東擊西第42章 回家第52章 祈禱第21章 細作第46章 改變第81章 光復第43章 四城之戰(十)第19章 推舉第210章 軍訓第107章 友軍第45章 混編局第40章 胖演員第14章 萊陽第27章 檢查第107章 旅順副將第34章 軍官第30章 皇帝也得忍第63章 牽制第27章 發小第145章 水阻第1章 合作關係第34章 你爲何不當官第42章 拿得舒服第95章 買路錢第211章 各有難處第38章 脫險π第7章 南京第48章 放血第163章 戰鬥英雄第3章 快手就穿這樣第3章 回家第27章 接舷血戰(一)第212章 獨坐第37章 兵額第54章 動搖第70章 變化第46章 獵人-上第134章 驅趕第77章 額駙來了第141章 流星第93章 決斷第9章 千戶離京第32章 小島黃土第66章 行進第93章 伏擊第8章 騎兵第13章 最小的長官第107章 友軍第30章 皇帝也得忍第4章 平靜第93章 伏擊第18章 埋伏第194章 經濟戰第32章 混亂的庭審第113章 全局第63章 牽制第60章 舊都第128章 攻心戰第12章 有房一族(二)第104章 T第215章 境遇第51章 長矛森林第51章 聲東擊西第72章 幫忙第210章 軍訓第96章 都是生意第10章 質疑第202章 心外無物第68章 還鄉團第47章 愛塔第21章 二十四橋風月第37章 新氣象第30章 着棋山第21章 又是上門女婿第43章 戲韃子第13章 組織結構第193章 廠公
第215章 境遇第50章 宣川第226章 九月第42章 關大弟第21章 二十四橋風月第23章 捆綁第4章 平靜第145章 水阻第97章 北門第24章 挑釁第57章 露珠第21章 細作第51章 聲東擊西第12章 有房一族(二)第55章 團屬炮第37章 四城戰役(三)第27章 忙碌的假期第117章 堅城第96章 發動第11章 援兵第137章 要活命第135章 填壕第22章 前後受敵第51章 聲東擊西第42章 回家第52章 祈禱第21章 細作第46章 改變第81章 光復第43章 四城之戰(十)第19章 推舉第210章 軍訓第107章 友軍第45章 混編局第40章 胖演員第14章 萊陽第27章 檢查第107章 旅順副將第34章 軍官第30章 皇帝也得忍第63章 牽制第27章 發小第145章 水阻第1章 合作關係第34章 你爲何不當官第42章 拿得舒服第95章 買路錢第211章 各有難處第38章 脫險π第7章 南京第48章 放血第163章 戰鬥英雄第3章 快手就穿這樣第3章 回家第27章 接舷血戰(一)第212章 獨坐第37章 兵額第54章 動搖第70章 變化第46章 獵人-上第134章 驅趕第77章 額駙來了第141章 流星第93章 決斷第9章 千戶離京第32章 小島黃土第66章 行進第93章 伏擊第8章 騎兵第13章 最小的長官第107章 友軍第30章 皇帝也得忍第4章 平靜第93章 伏擊第18章 埋伏第194章 經濟戰第32章 混亂的庭審第113章 全局第63章 牽制第60章 舊都第128章 攻心戰第12章 有房一族(二)第104章 T第215章 境遇第51章 長矛森林第51章 聲東擊西第72章 幫忙第210章 軍訓第96章 都是生意第10章 質疑第202章 心外無物第68章 還鄉團第47章 愛塔第21章 二十四橋風月第37章 新氣象第30章 着棋山第21章 又是上門女婿第43章 戲韃子第13章 組織結構第193章 廠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