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入邊

唐宏昌快速的拿出一張地圖,上面標明瞭宣大各關口的位置,張東湊上去一看,對唐宏昌說的沒人會打張家口信了八成。

龍門衛在張家口東邊,膳房堡在張家口西側,後金從東而來,他們有功夫潛行到膳房堡,卻不從最繁華的張家口入關,便是要留下這個輸血的通道。

蔣主事有些慌亂,他顫抖着對張東問道:“這,這,張副局長,這建奴怎地無聲無息就來了,這事你們情報。。。”

張東聽他說出自己的官職,而情報局和其中的職務都是保密的,所以一路上都只是稱他張兄弟,現在蔣主事一慌亂,便泄露了出來,他馬上盯着蔣主事大聲打斷道:“蔣主事,你慌什麼,冬季遼海結冰,遼東的道路也難行,就是有情報也傳遞緩慢,建奴若是輕兵快行,那是有可能悄悄過來的。”

張東狠狠瞪了蔣主事兩眼,他不願在此和蔣主事爭執,如今登州情報局在喀喇沁和喀爾喀發展了不少線人,都是通過商社的貿易進去的,通過提供稍低價的南貨,與蒙古當地很多小部落有了利益糾葛,對這些小部落來說,沒有任何集體和民族概念,誰給好處就跟誰,在裡面找些動搖份子是很容易。

所以只要後金從喀喇沁通過,那一定會有線人到寧遠報告,以換取高額的賞金,不過按照遼西傳遞情報的規則,不允許產生平行關係,所以遼西的情報不會傳到京師,他們會直接傳到天津,對於緊急軍情,平時會分海路陸路兩路傳送,現在還在結冰期。就只能走陸路了。

張東從京師過來,是不會得到消息的,但他相信登州會在最近收到消息,比起朝廷的速度來,登州鎮的傳遞速度快得多。

但他不確定陳新會不會來救援,因爲登州鎮到宣府要走兩千多裡,平時能海運還好,現在全部只能走陸路,登州火器都要自產的火藥。又有火炮弗朗機等重武器,需要大批的馬匹和車輛,人來少了又不成,後勤負擔很大,也可能剛走到後金兵又跑了。就算是趕上了後金兵,對方也可以靠騎兵的機動性撤退,對陳新鐵定是個虧本生意。

唐宏昌並未注意到兩人的爭執,稍稍看看地圖後便道:“兩位大人,建奴哨騎往往來去如風,不過應當還未到宣府,二位若是擔憂。便可乘着建奴還未回來,先行返回京師,或是一路往南進內長城也行。”

“好,好。那咱們。。。”蔣主事擡頭看着張東,只見張東神色不善,馬上又停口不說。

張東轉頭對着唐宏昌道:“我們登州鎮沒有臨陣退縮的規矩,十幾年前我就沒怕過建奴。如今更不怕他,咱們就留在此處。值此建奴入寇的時候,張家口一定有很多有趣的玩意,不看看實在可惜。”

唐宏昌原本有些蔑視,聽到後愣了一下,然後哈哈笑道:“張兄弟是個好漢,登州鎮果然非同凡響,但建奴大軍壓境,俘虜一事在下暫時不能去跟土默特各位臺吉提,既然兩位要留下,咱們便等到建奴退兵再議。至於張兄弟說的有趣的事情,很快就要開始。”

他話音剛落,便聽到圍牆外邊有人大喊,“收糧了,比平日高兩成,要賣的商號自行來大德通售賣,多少都收啊。。。”

唐宏昌對張東淡淡道:“張大人可以聽聽,這就是幫八家收貨的,那糧草是給誰準備的,大人便清楚了。”

張東冷笑着點點頭,對唐宏昌道:“在下想請唐掌櫃幫個忙。”

“張大人只管說。”

“尋一個熟悉山西道路的夥計,領我兩個伴當往南,騎馬走最近的路去。。。河南漳德府林縣。”

。。。

宣府膳房堡,成羣結隊的蒙古牧民亂糟糟的從關門涌入,這些人衣衫破爛,多裹一聲羊皮襖子,外形與大明的流民相差不遠,少部分穿着花花綠綠的雜色服裝,也不知是何時搶的,他們亂哄哄的大呼小叫着,進關之後就開始亂跑,連領頭的臺吉也叫不住。

因爲登州鎮的影響,歷史已經被改變得面目全非。後金沒能在崇禎六年攻克旅順,反而損兵折將,尚可喜也沒有投降滿清,東江鎮在登萊支援下正在緩慢的恢復,比起原本歷史已經強了很多。後金正處於戰略優勢可能被扭轉的關鍵時刻。要補充旅順之戰的重大損失,搶劫宣大是他們目前最好的選擇。而遼南登州鎮的存在,讓後金遠征的難度大增,而冬季遼海結凍卻是一個很合適的窗口。

在各種因素的改變下,後金入寇的時間提前了半年,原本歷史上的入寇宣大之戰是在七月八日開始,現在成了正月二十一,攻擊路線也從四路變成了三路。後金依然採用了分進合擊的方式,儘量擴大行軍的正面和範圍,以便搶劫更多的人口和財富。與以往一樣,大批的蒙古人隨在後金軍之後,成羣結隊的要去打秋風。

“大汗,要不要奴才去找一下土默特的那些臺吉,這實在類似烏合之衆。”薩哈廉望着那些亂糟糟的蒙古人,忍不住在皇太極身邊說着,他們身後站滿嚴整的白甲兵,與那些混亂的蒙人形成強烈對比。

“不是類似,他們就是烏合之衆。”皇太極淡淡道,“但如今還不是約束的時候,去歲在旅順,蒙古各部損失五六千人,各部沸騰,連科爾沁也四處抱怨,我大金使者十一月去喀爾喀和喀喇沁時,不但毫不聽調,還被他們言語衝撞。此次攻略宣大,便是要讓他們得些好處,消弭他們心中的怨氣,就由得他們的臺吉自行管束,若是咱們去管了他們,恐會適得其反。薩哈廉你記住,不同形式要用不同的策略,不必拘泥。”

“大汗英明睿智。”薩哈廉低聲奉承着,他是代善的第三子。雖然不是旗主,但也有自己的自管牛錄,還任着一個不管用的戶部尚書,各旗各管各的錢糧,他這個戶部尚書管着公中的部分,但是怎麼用完全不是他說了算。從旅順之戰後,公中的錢糧基本消耗乾淨,他基本成了光桿司令,每天去衙門房裡面坐一下。

而後面站着的阿巴泰更加清閒。他是工部尚書,每天連坐都不想去坐,多次挨皇太極批評,旅順之戰他損失最重,算是代兩黃旗受了罪。皇太極最近也沒有再罵他,但也沒有給他足夠的補充。

阿巴泰低聲說道:“奴才覺着不約束亦無妨,宣府此地蠻子軍無戰心,上次我等進關之時,我軍一箭未發,沙河堡明國將官便主動送來逃入堡中的三百二十名蒙古人,牛羊上千數。用“乘釁之計”又與宣府大同各地都堂道臺議和,收穫頗豐,可見其地兵將畏我大金如虎,蒙古人進去。亦是我大金兵,諒那些蠻子也不敢擅動。”

另外幾個將領也大聲贊同,面對着這些傳統的明軍,後金各將的信心轉眼又恢復了。攻擊膳房堡的時候也異常順利,明軍一如既往的一觸即潰。攻下膳房堡幾乎沒有損失。

高鴻中在後排道:“大汗於明國諸人皆無防備之時選擇進軍宣大,實乃神來之筆,宣大各明軍望徵旌而逃,此天意佑我大金之證。”

嶽託也大聲道:“大汗事先不知會蒙古各部,到了喀爾喀地方纔傳召集兵,雖是外藩人馬來少了些,但那明國一時根本難以察覺,已收奇襲之效,也讓那登州鎮沒有時間援救。”

皇太極微微笑着,對於宣大攻略,他其實在前年就計劃過,從上次入寇的效果看來,宣大的戰力比起遼鎮還差,自從滿桂死後,宣大軍敢與後金兵野戰的就很少了。

張家口的晉商給遼東傳的消息看來,宣大的邊軍精銳還被抽調用於追擊流寇,此時還在山西南部,部分已經追過黃河,所以宣大的兵力很空虛。

對皇太極來說,這次入寇又是孤注一擲,他留下五千披甲人和三千有馬餘丁在家中,其他壯丁幾乎傾巢而出,旅順會在二月中下旬開凍,皮島三月開凍。

所以他最早定下的時間是在臘月中旬出發,攻略兩月後大概三月中旬回到遼東,利用遼海凍結的這個時間差,讓登州鎮無法增兵遼南,就靠遼南那萬把人的兵力,騎兵只有兩千上下,皇太極有把握靠八千滿八旗防守。

不過所有計劃都沒有順利的時候,各旗又有一些爭執,莽古爾泰和代善希望去攻略遼西,因爲那裡更近,隨時可以回援,這個計劃很穩妥,但遼西實在沒有什麼好搶的,尤其在冬季的時候。

然後又是軍糧的事情,戶部的存留被各旗瓜分一空,大軍才終於在臘月底出發,繞道科爾沁、喀爾喀進入土默特,沿途才蒐羅外藩蒙古,而且並不減慢速度。雖然召集的兵馬少了一些,但達成了突然性。

與代善等人考慮的不同,皇太極更多是要考慮蒙古的政治利益,旅順之戰讓後金軍威大損,不給他們直觀的威懾,蒙古這幫牆頭草很可能發生動搖。

據皇太極所知,土默特、喀喇沁中都有部落在與明國邊將接洽,這次後金大軍一到,所有部落噤若寒蟬,土默特各部老老實實聽從召喚,強化了後金的宗主權,當然這是暫時的,會隨着後金軍的離開而減弱,所以最重要的還是好處。通過這次入寇,他能把這些動搖的蒙古人留在後金一方,並且增加他們明國之間的仇恨。

讓皇太極興奮的是,他打擊林丹汗的政策獲得了成功,附近有不少察哈爾當年遺棄的小部落,紛紛來投奔後金軍,這些蒙古人都會納入滿洲八旗,成爲其中的蒙古牛錄,蒙古左右翼會彌補上旅順的損失。皇太極依稀又看到了壯大後金實力的機會。

當然登州的動向依然讓他擔憂,皇太極既擔憂回去晚了,登州可能增兵遼南進攻遼中,又擔憂登州鎮在山西某處等着自己。

己巳之戰和身彌島之戰,文登營都是突然出現,將後金的大好形勢敗壞,面對登州鎮的連連敗北,也讓皇太極有一點心理陰影。

他轉頭看着身後的鮑承先,“今次由你負責與張家口那些明商接洽,每日皆需有騎馬之人往來,那些商家在明國京師、山西、運河皆有店鋪,有哪些兵馬來了都能早些知道,讓他們一定留意那支登州鎮,一有消息立即來報,不得有任何懈怠。公中奪來的銀兩要及時換成商貨,此時亦由你來辦。”

鮑承先跪下道:“嗻!”

皇太極一打馬鞭,騎馬越過那些亂糟糟的牧民,往南方疾馳而去。

第173章 宣大第60章 舊都第1章 合作關係第19章 何處第8章 買書第27章 觀察員第7章 輕騎狗鬥第41章 七克第80章 柴火第80章 橫掃千軍第72章 陰謀第15章 新的開始第179章 走馬驛尾聲茶館第45章 塵土第86章 掙扎第121章 對策第42章 關大弟第4章 相親第54章 接近第3章 錢莊總部第126章 鼴鼠第121章 對策第101章 兵王第102章 黎明第48章 放血第103章 各有打算第19章 推舉第45章 青皮第88章 下馬威第12章 有房一族(一)第53章 巡撫沒了第126章 鼴鼠第51章 長矛森林第56章 亂戰第48章 福建來客第92章 內應第171章 天份第76章 右勾拳第163章 戰鬥英雄第77章 十五步第52章 半渡第31章 白髮第39章 四城之戰(五)第8章 買書第33章 九年第168章 泰安州客棧第14章 告別第27章 觀察員第67章 人氣第7章 窩棚一第44章 水源不求票的戰鬥單章第48章 放血第26章 衝擊第163章 戰鬥英雄第205章 棘手第76章 煙業行會第48章 福建來客第97章 英烈傳第16章 要好處第135章 填壕第11章 看房(二)第8章 騎兵第21章 血道第104章 殺戮第96章 發動第42章 拿得舒服第58章 擒獲第85章 往中州第9章 理由第8章 土地第129章 罵戰第52章 未敢忘危負年華第50章 宣川第34章 比苦分贓第13章 瞬變第1章 伐明第83章 英雄(下)第41章 四城之戰(七)第65章 決戰日第79章 出太行第17章 考驗第一把九十六章 暴疾第62章 撤離第22章 福船第38章 練兵第99章 接戰第23章 惡戰第155章 民事官第104章 T第63章 地利第16章 伏路軍第17章 打行第95章 買路錢第61章 反擊第5章 旅順第25章 年前第123章 守中有攻第42章 四城之戰(九)
第173章 宣大第60章 舊都第1章 合作關係第19章 何處第8章 買書第27章 觀察員第7章 輕騎狗鬥第41章 七克第80章 柴火第80章 橫掃千軍第72章 陰謀第15章 新的開始第179章 走馬驛尾聲茶館第45章 塵土第86章 掙扎第121章 對策第42章 關大弟第4章 相親第54章 接近第3章 錢莊總部第126章 鼴鼠第121章 對策第101章 兵王第102章 黎明第48章 放血第103章 各有打算第19章 推舉第45章 青皮第88章 下馬威第12章 有房一族(一)第53章 巡撫沒了第126章 鼴鼠第51章 長矛森林第56章 亂戰第48章 福建來客第92章 內應第171章 天份第76章 右勾拳第163章 戰鬥英雄第77章 十五步第52章 半渡第31章 白髮第39章 四城之戰(五)第8章 買書第33章 九年第168章 泰安州客棧第14章 告別第27章 觀察員第67章 人氣第7章 窩棚一第44章 水源不求票的戰鬥單章第48章 放血第26章 衝擊第163章 戰鬥英雄第205章 棘手第76章 煙業行會第48章 福建來客第97章 英烈傳第16章 要好處第135章 填壕第11章 看房(二)第8章 騎兵第21章 血道第104章 殺戮第96章 發動第42章 拿得舒服第58章 擒獲第85章 往中州第9章 理由第8章 土地第129章 罵戰第52章 未敢忘危負年華第50章 宣川第34章 比苦分贓第13章 瞬變第1章 伐明第83章 英雄(下)第41章 四城之戰(七)第65章 決戰日第79章 出太行第17章 考驗第一把九十六章 暴疾第62章 撤離第22章 福船第38章 練兵第99章 接戰第23章 惡戰第155章 民事官第104章 T第63章 地利第16章 伏路軍第17章 打行第95章 買路錢第61章 反擊第5章 旅順第25章 年前第123章 守中有攻第42章 四城之戰(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