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二章 圍城打援(上)

郭宋率領兩萬騎兵奔行兩天兩夜,終於抵達了名山縣大營,他的副將李冰也在幾天前回來了,整個名山縣的唐軍兵力達七萬人之衆,清一色的騎兵。

他們最大的問題還是補給,一萬頭駱駝一直往來於成都和名山縣之間,要運糧草,又要運軍用物資,導致軍糧供應一直比較緊張,好的宦官集團的船隊被帶回成都,使他們能夠從水路進行補給,儘管還要由駝隊中轉,但這個距離就近得多了。

時間已經到半夜,郭宋顧不得身體疲憊,回中軍大帳喝了口茶,便把王侑、裴信、李冰和張雲召來。

郭宋不在名山期間,是由裴信和王侑暫時統領軍隊,他們比較瞭解情況。

“回稟殿下,四天前,我們一隊斥候抓捕了兩名吐蕃報信士兵和一名僕人,但吐蕃士兵很烈,兩人在半路上嚼舌自盡,這名僕人稍微膽小,在我們的威逼下交代了,這兩名吐蕃士兵是報告援軍的,但交代者畢竟是僕人,瞭解情報不多,有多少援軍、距離這裡多遠,他都不知道。”

郭宋沉吟一下問道:“難道沒有書面的信件嗎?”

裴信搖搖頭,“我們再三搜查,都沒有發現任何書面信件。”

旁邊王侑補充道:“據卑職所知,斥候隊追逐這兩名報信兵五十多裡才抓住他們,估計在這個過程中書信被他們毀掉了,卑職也覺得應該有書面信件纔對。”

郭宋點了點頭,既然是追逐了五十多裡才抓住,書信肯定被毀掉了,撕碎了吞掉,還是撕碎了扔掉,就不得而知了。

他負手走了幾步,便回頭對張雲道:“我考慮最好在距離雅州城百里外殲滅這支軍隊,所以斥候要探查得更遠,這個任務我就交給斥候營了。”

張雲躬身道:“請殿下放心,卑職一定安排好!”

這時,親兵在帳外稟報,“殿下,周將軍從城內派了一名手下前來。”

郭宋大喜,連忙道:“速帶他進來!”

不多時,士兵帶進來一個瘦小的男子,張雲啞然失笑,“猴子,怎麼是你?”

這個士兵就是和周飛一起探洞穴的手下,他叫申耀祖,只有二十五六歲,關中陳倉縣人,出身一個著名的武術世家,他因爲練武太早,三歲就開始練武,結果影響了發育,導致他身材又瘦又小,長得尖嘴猴腮,所以有一個猴子的綽號。

他六年前參加斥候營招募,雖然身材條件不合格,但張雲發現他輕功高絕,便將他破格錄取,又在攻打關中和河北的戰役中立功,張雲兩次提拔他,現在他是一名斥候旅帥。

申耀祖連忙給張雲行一禮,又單膝跪下給晉王郭宋行大禮,“斥候營旅帥申耀祖參見晉王殿下!”

郭宋微微笑道:“看來申旅帥在斥候營名氣很大!”

張雲走上前笑着介紹道:“我們都叫他申猴子,輕功高絕,能夠直接攀城而上,他應該就是翻城牆出來,我沒說錯吧!”

“統領沒有說錯,卑職是從東城牆出來,鑽了一隊巡哨的空子。”

“申旅帥辛苦了!”郭宋讚許道。

申耀祖心中感動,連忙道:“卑職還要連夜趕回去,明天吐蕃軍隊點名時發現少一人,所在隊勞工皆殺,兄弟們誰也活不了。”

“那就長話短說!”

申耀祖隨即把周飛發現城牆洞的事情遠遠本本說了一遍,郭宋等人交換一個眼色,這個發現終於揭開他們心中的一個謎,吐蕃軍究竟是怎麼奪取雅州城的?

“現在洞穴情況怎麼樣?”郭宋又追問道。

“我們已經恢復原狀了,其實吐蕃軍就是用石頭填進去,人手多一點,半個時辰就能掏乾淨,我們怕吐蕃士兵發現,沒有留下痕跡。”

郭宋負手走了幾步道:“這個漏洞吐蕃人不會疏忽,你們只是僥倖沒有碰到人,下次可能就會遇到了,告訴周將軍,千萬不可大意!”

“卑職遵令!”

申耀祖從懷中摸出一卷布,呈給郭宋,“這是周將軍繪製的一幅城內駐軍圖,請殿下過來。”

這幅圖正是郭宋所需要的,他精神一振,連忙接過打開地圖,勞工營位子,吐蕃軍隊營地位置,還有吐蕃軍隊的佈防,都標註得清清楚楚。

不愧是斥候的地圖,簡潔而完整,郭宋把地圖交給王侑,讓他安排參軍重新繪製。

郭宋又對申耀祖道:“你回去告訴周將軍,我們很可能要進行鐵火雷攻擊,你們要注意安全,然後鐵火雷停止後的第三天晚上,三更時分,我們將進攻西城,大概在一更時分,會有九支火藥箭提示。”

“卑職記住了!”

郭宋隨即讓親兵帶申耀祖下去飽餐一頓,然後送他出營。

這時,李冰見晉王殿下眼睛裡佈滿血絲,應該是兩夜未睡,他便道:“殿下休息吧!有什麼事情,我們明天再商議。”

郭宋點點頭,他也着實有點睏倦了。

..........

在一望無際的山巒和森林中,一支兩萬人的吐蕃援軍正浩浩蕩蕩向雅州方向趕來,這是兩萬步兵,還有數千頭犛牛,犛牛身上揹負着士兵的口糧。

吐蕃軍所在之地是一個叫做鬆城的村落,屬於吐蕃地界,越過一座山巒就進入了雅州地界,這裡距離金沙江不遠,金沙江在山澗中咆哮,聲如巨雷,數十里外清晰可聞。

這是,十里外的山丘上出現了一隊的唐軍斥候,由十名唐軍斥候騎兵和一名嚮導組成。

他們一個時辰就發現了吐蕃援軍,但他們需要確定對方的人數,山丘上,斥候旅帥確定了吐蕃的人數和裝備,約兩萬人,裝備一般,皮甲、盾牌和短劍,他立刻調轉馬頭帶領手下向十幾裡外的會野城奔去。

會野城就是今天的康定,屬於雅州管轄,是一座邊境小城,居民基本上都是羌人,也有一些來這裡做生意的唐朝商人,唐軍斥候的信鷹就在會野小城內。

很快,一隻信鷹騰空而去,在空中盤旋幾圈,便向三百里外的名山縣大營飛去.......

名山縣唐軍大營內格外熱鬧,一萬頭駱駝和三千輛牛車滿載着糧草抵達大營,它們是從眉州過來,牛車也是從眉州就地徵用,糧隊的到來,極大的緩解了唐軍的糧草緊張。

名山縣城已經成爲唐軍的倉城,有五千軍隊專門守衛倉城,倉城護城河外排滿了長隊,牛車車伕都已經去休息,換成了唐軍士兵,就算這樣,進倉城依舊會很嚴格的盤查軍牌和口令,郭宋在物資糧食的安全保障上,幾乎是做到了無懈可擊,不給敵人任何機會。

他們要防備的不僅僅是吐蕃軍,還要當心其他勢力的破壞,這也是郭宋把名山縣城作爲倉城的主要原因。

此時在中軍大帳內,郭宋緊急召集了李冰、裴信和王侑三人。

“剛剛接到會野城斥候發來的鷹信,他們發現了吐蕃援軍,大約兩萬人左右,以步兵爲主,有少量騎兵,目前距離我們還有兩百多裡。”

郭宋展開一張地圖,地圖上的紅線就是吐蕃軍的行軍路線,他指着地圖上的一個黑點道:“這裡就是會野城,斥候是在早上發現吐蕃援軍,行軍大半天,吐蕃軍大概走了四五十里左右,位置應該到了這裡。”

郭宋又在地圖上標了一個點,對衆人道:“這一次我考慮用吐蕃軍來磨礪軍隊,大家的意見呢?”

王侑笑道:“殿下爲何不考慮用伏擊的策略?我看這一帶森林茂盛,很適合伏擊,殿下不考慮一下嗎?”

旁邊裴信道:“先生有所不知,如果是朱泚軍隊或者李納的軍隊,是可以採用伏擊的辦法,但吐蕃軍不一樣,吐蕃軍擅長集結作戰,一旦受到伏擊,他們不會逃跑,而是會迅速集結成一團,韌性極強,而且騎兵在狹窄的地帶施展不開,伏擊雖然是良策。但對吐蕃軍卻不是最好的辦法。”

李冰沉吟一下道:“我們不知道雅州城的吐蕃軍是否接到了飛鷹傳信,如果雅州城吐蕃軍得到消息,他們必然會發現我們的企圖,所以我們在打擊吐蕃援軍的同時,也要防止雅州城吐蕃軍的偷襲。”

郭宋點了點頭,他腦海裡的作戰思路漸漸清晰起來。

第七百四十一章 祭日宮變(上)第五百零二章 慷慨赴義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兵圍洛陽(下)第四百八十三章 及時提醒第四百二十三章 出兵酒泉第九百二十二章 元城嫁衣(下)第八百九十三章 酒館交易第五百五十八章 研製不易第五百一十一章 談判條件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白居不易第八百八十四章 矇混過關第八百五十九章 易州急信第八百八十八章 家有規矩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雨夜夜襲第四百四十一章 找米作炊第三十章 武道大會(十)第四百一十五章 最後戰備第八百五十章 提前接見第六百零四章 內部清洗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再度求和第七百一十三章 薛勳歸來第六百零三章 火燒安靜第二百零三章 重回安西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開拓思路第二百三十六章 殺人滅口第四百一十九章 血戰張掖(下)第三百六十一章 面見新君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三百三十六章 以毒攻毒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國元載第八十三章 兩難選擇第一千一十五章 蛛絲馬跡第二百四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六百零五章 聞訊知敵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金城之變第六百九十七章 回紇公主第九百三十八章 分化打壓第一百七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七百二十章 激戰玄武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王之術第七百一十一章 大赦方案第七百五十九章 市場調查第八百三十八章 迂迴調查第六百九十七章 回紇公主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夜襲江陵第一百零八章 從何入手第五百四十九章 伊吾談判第六百七十五章 扼住路頸第四百四十六章 沙州吐蕃第八百七十九章 解開真相第六百四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九百四十九章 太后密詔第四百零三章 神醫贖罪第五百二十六章 搶麥之戰(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兩個條件第九百二十八章 謀劃南撤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河西第一章 選道大會第四十四章 返回崆峒第一千章 接踵而來第六百五十一章 深宮驚變(下)第二百章 回紇翻臉第一千一十四章 注目東南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激戰內庫(下)第七百四十二章 祭日宮變(中)第三百五十三章 崔府壽宴(下)第二百零七章 天子病重第六百九十三章 視察雲州第六百六十四章 勇奪洛關第六百九十八章 將軍本色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城隍夜兵第四百九十六章 兵變前夕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崤函之變(下)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漢中山莊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百官投票第五百七十八章 回紇使者第六百七十二章 欽王事件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證據確鑿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兵圍洛陽(上)第五百二十五章 搶麥之戰(上)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喜臨門第九百四十七章 螳螂在後第八百五十九章 易州急信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激戰內庫(中)第一百九十四章 遭遇不測第八百七十九章 解開真相第三百零七章 秘密軍隊第五百二十九章 冬季備戰第五十七章 綠衫丫鬟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誘兵之計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異國斥候第六百七十七章 施壓加倍第三百零五章 中原消息第二百四十二章 不計前嫌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密知動向第六百六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九百四十章 秘密爭取第六百五十一章 深宮驚變(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半夜訪客第七百二十九章 官員大會
第七百四十一章 祭日宮變(上)第五百零二章 慷慨赴義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兵圍洛陽(下)第四百八十三章 及時提醒第四百二十三章 出兵酒泉第九百二十二章 元城嫁衣(下)第八百九十三章 酒館交易第五百五十八章 研製不易第五百一十一章 談判條件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白居不易第八百八十四章 矇混過關第八百五十九章 易州急信第八百八十八章 家有規矩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雨夜夜襲第四百四十一章 找米作炊第三十章 武道大會(十)第四百一十五章 最後戰備第八百五十章 提前接見第六百零四章 內部清洗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再度求和第七百一十三章 薛勳歸來第六百零三章 火燒安靜第二百零三章 重回安西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開拓思路第二百三十六章 殺人滅口第四百一十九章 血戰張掖(下)第三百六十一章 面見新君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三百三十六章 以毒攻毒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國元載第八十三章 兩難選擇第一千一十五章 蛛絲馬跡第二百四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六百零五章 聞訊知敵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金城之變第六百九十七章 回紇公主第九百三十八章 分化打壓第一百七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七百二十章 激戰玄武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王之術第七百一十一章 大赦方案第七百五十九章 市場調查第八百三十八章 迂迴調查第六百九十七章 回紇公主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夜襲江陵第一百零八章 從何入手第五百四十九章 伊吾談判第六百七十五章 扼住路頸第四百四十六章 沙州吐蕃第八百七十九章 解開真相第六百四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九百四十九章 太后密詔第四百零三章 神醫贖罪第五百二十六章 搶麥之戰(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兩個條件第九百二十八章 謀劃南撤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河西第一章 選道大會第四十四章 返回崆峒第一千章 接踵而來第六百五十一章 深宮驚變(下)第二百章 回紇翻臉第一千一十四章 注目東南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激戰內庫(下)第七百四十二章 祭日宮變(中)第三百五十三章 崔府壽宴(下)第二百零七章 天子病重第六百九十三章 視察雲州第六百六十四章 勇奪洛關第六百九十八章 將軍本色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城隍夜兵第四百九十六章 兵變前夕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崤函之變(下)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漢中山莊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百官投票第五百七十八章 回紇使者第六百七十二章 欽王事件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證據確鑿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兵圍洛陽(上)第五百二十五章 搶麥之戰(上)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喜臨門第九百四十七章 螳螂在後第八百五十九章 易州急信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激戰內庫(中)第一百九十四章 遭遇不測第八百七十九章 解開真相第三百零七章 秘密軍隊第五百二十九章 冬季備戰第五十七章 綠衫丫鬟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誘兵之計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異國斥候第六百七十七章 施壓加倍第三百零五章 中原消息第二百四十二章 不計前嫌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密知動向第六百六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九百四十章 秘密爭取第六百五十一章 深宮驚變(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半夜訪客第七百二十九章 官員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