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

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

朱雄英聽後頗爲動容,至少表面上看起來頗爲動容。

他舉起酒杯說道:“諸位都是水運這個行當的棟樑,只要在這次堤壩修築的工程裡盡心竭力做好運輸,同時保證好京城貨物的水運不斷絕,那麼以後朝廷認可的行會裡,一定會有諸位的一席之地。”

李景隆也跟着承諾不要錢地說道:“而且,以後諸位無論身在何處,若有任何困難,儘管可以來找我。”

這些中年男人自然不難聽出兩人話語裡的真假,聖孫從之前整頓莫愁湖的行動來看是個靠譜的人,既然主持此事,又把條件說的清楚,那他們照辦以後,顯然聖孫是不會毀約的。

只不過李景隆就有些不太靠譜了,只是一句空口白話,要是真遇到困難,小困難或許李景隆能幫忙解決,但大困難既然他們都沒辦法,那以李景隆目前沒襲爵的尷尬身份來講,也肯定是解決不了的。

李景隆這麼一說,他們也就這麼一聽行嗎?也不行,李景隆可以張口隨便說,但不管他說什麼,這件事情李景隆都明顯深度參與其中了,這場宴會用的是李景隆的私人場地,牽線搭橋也有曹國公府這邊的人脈,行會整頓以後,他們這些人搖身一變,被朝廷正式認可,那以後能不給李景隆分潤些好處嗎?

頭鐵裝不知道或許可以,但這些人早都圓滑無比了,哪怕是出於不得罪曹國公府的角度,哪怕李景隆無法給予他們任何庇護,也得逢年過節奉上孝敬再者說了,你怎麼知道李景隆這位小公爺多久會變成曹國公呢?送禮人家不見得都記得,但要是就你沒送,那等李景隆襲爵以後,給他們這些人穿小鞋還不是輕而易舉。

但不管心裡怎麼想的,衆人還是齊聲應和,船艙內氣氛極度熱烈。

繼續喝了兩輪酒,幾位船幫會首也逐漸放開了拘謹。

這時候朱雄英問道:“諸位對於水運這個行當,現在可有什麼難處,或是想提的建議?不妨藉着這個機會一併說來,若是合理的能有助於京城商業發展的,本王自當斟酌。”

這就是讓他們開始暢所欲言的意思了。

幾人中,陳震放下酒杯,神色認真地看向朱雄英和李景隆,還真提了條建議。

“殿下,我們轉行這些年,水路之上也不太平,若是長江、漢江、淮河這種倒還好,稱得上是安全,但在一些較爲狹窄難行的支流和湖泊,有些地方的盜匪還是頗爲猖獗,哪怕不是有船隻的水匪,就是幾十號土匪弄個石堤,都能收一筆過路費,這種事情還經常是一路都會出現.我們這些人只負責運貨收個船費和人手費,損失倒是與我們無關,但偶爾還是會出現船伕受傷,商旅們也深受其苦,只敢在大江大河上行船,不敢深入較偏遠的地方,給航運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另一人也沉聲說道:“有些船伕雖然有些粗把式,但終究不是官軍,也沒有必要豁出命來,所以對付零星手持棍棒的盜匪尚可,若遇到大規模的劫掠,諸如十幾人,便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了。”

船幫不是鏢局,只負責出船隻和船伕,進行貨物的運輸,而在運輸途中,遇到這種外力因素導致的貨物損失,跟他們是沒關係的.然而陳震既然提到了這件跟他們關係不算太大的事情,自然也有他的目的,那就是其人觀察出了朱雄英的整頓和發展京城的商業只是第一步,後面肯定還有更大的計劃,甚至是包括整個江南乃至整個大明十三布政使司的通盤考慮。

而無論朱雄英怎麼計劃只要大明需要發展,那貨物運輸都是少不了的,也就意味着他們生意的規模,能夠繼續擴大。 想想看,一個京城的水運生意就已經讓他們發家致富了,如果經營的規模繼續擴大到整個江南,那一年能掙多少錢?而阻礙這種規模擴大的最重要因素,就是運輸安全問題。

朱雄英點了點頭,這條建議不算是無的放矢,雖然目前跟船幫們關係不大,但確實是以後大明發展的阻礙。

畢竟不光是商業需要運輸,即便是發展工業、農業,同樣都涉及到產品流通的問題,而長江航道雖然目前作爲大明經濟的主動脈是暢通無阻的,但周圍的這些毛細血管卻有的地方堵塞了,同樣會造成流通不暢。

其實,匪患打劫這就是一個治理成本的問題,地方官府不是沒有能力去靖平境內的匪患,而是沒有這個意願。

畢竟這些土匪、水匪,很少會傷人性命,就是在偏僻的地方收點過路費,實在稱不上什麼心腹大患,甚至考成裡都沒有這項指標,而這些癬疥之疾,肅清起來卻非常的麻煩。

所以官員們爲了自己的政績,都會選擇把這種可報不可報的現象隱瞞下來,只要不鬧出亂子來就權當不存在。

這是古代社會不是現代社會,土匪在歷代王朝都是客觀存在的,只是危害性大小的問題而已,每到王朝末年風雨飄搖之際就有大片匪患出現不假,那承平年代就真的路不拾遺了嗎?想想也知道不可能,生產力基礎在這裡擺着呢.哪怕是現在的大明,也只是在城池周圍沒有匪患,但在偏僻的廣大鄉村,零散的、不成組織的土匪依舊大批的生存着。

朱雄英聽後,眉頭微皺:“陳會首所言極是,運輸安全確實是商貿往來的重中之重,不知各位有何良策?”

“還是希望朝廷能加強水路的巡邏和陸路的清剿,若是有官軍的出動,那些盜匪自然不敢輕易造次匪禮失而求野兮,民固化於不恌。”

這話說的就很有意思了,前半句表面上“匪”是古漢語在賦這種文學表現形式上的固定前置詞,意思應該是失去的道德禮儀要從民風淳樸的鄉間去尋找其根源,但隨着語境的變遷,則完全變了一個意思;後半句則是語出《鹿鳴》裡的“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效”,也就是示人榜樣不輕浮,君子賢人紛紛來仿效。

但實際上,這句話在大明要表達的意思已經演變成了絕大部分匪,其實就是官府在冊的民戶,只不過大明很多地方經濟不發達,所以纔會搖身一變成爲匪徒,實現字面意思上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而一旦官軍清剿埋了傢伙搬個板凳在村口嗑瓜子,官軍又能奈他一介百姓如何呢?甚至往深了想,宗族勢力在地方上依舊根深蒂固,打劫這種副業,就是整個村子一起幹,或者一部分人創收,整個村子幫忙隱瞞,都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210章 抗洪勝利,李文忠的欣賞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69章 時空蟲洞的秘密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4章 我原來是穿越者?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115章 龍江造船廠大匠們的驚歎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205章 秦嶺蟲洞再次開啓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啊!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11章 李奶奶的過期藥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190章 離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個預言應驗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149章 五爪龍牀,僭越之罪!第193章 幼軍之議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193章 幼軍之議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30章 朱棣的求證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235章 南方局勢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67章 徐達背疽!第11章 李奶奶的過期藥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團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準備第124章 出現在別古崖的古代獵戶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104章 大明戰神還有第二代?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186章 第二個預言,恐怖的天災!第20章 爺爺你逗我呢?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團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151章 來自朱樉的怨恨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59章 上架感言第161章 朱允熥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棄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棄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207章 劉日新:有一處新的陰陽炁海第74章 鄭和下西洋?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196章 保險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75章 世界地勢圖!震撼無比的大明衆人!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188章 第二個任務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218章 嶽山投誠
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210章 抗洪勝利,李文忠的欣賞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69章 時空蟲洞的秘密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4章 我原來是穿越者?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115章 龍江造船廠大匠們的驚歎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205章 秦嶺蟲洞再次開啓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啊!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11章 李奶奶的過期藥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190章 離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個預言應驗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149章 五爪龍牀,僭越之罪!第193章 幼軍之議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193章 幼軍之議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30章 朱棣的求證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235章 南方局勢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67章 徐達背疽!第11章 李奶奶的過期藥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團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準備第124章 出現在別古崖的古代獵戶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104章 大明戰神還有第二代?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186章 第二個預言,恐怖的天災!第20章 爺爺你逗我呢?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團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151章 來自朱樉的怨恨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59章 上架感言第161章 朱允熥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棄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棄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207章 劉日新:有一處新的陰陽炁海第74章 鄭和下西洋?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196章 保險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75章 世界地勢圖!震撼無比的大明衆人!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188章 第二個任務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218章 嶽山投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