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幼軍之議

第193章 幼軍之議

翌日。

朱雄英來見朱元璋,他的步履穩重,心中卻有一絲忐忑,畢竟今日要彙報之事,也是他之前種下的因果。

“拜見皇爺爺。”他恭敬地行禮道。

正在批奏疏的朱元璋擡起頭,眼睛裡有點血絲,顯然睡得晚起得早,讓他這種鐵人也有些生理不適,實際上這會兒雖然換算過來才早晨五點多,但朱元璋已經工作了好一陣子了。

“英兒回來了。”

朱元璋放下了手中的毛筆,示意他近前說話。

朱雄英走近了,沒看桌案上的奏疏,而是自然地給朱元璋捏了捏肩,一邊捏一邊說道。

“皇爺爺孫兒昨日拜訪了曹國公李文忠、鄭國公常茂、魏國公徐達三位國公的府邸。”朱雄英頓了一頓,繼續說道,“曹國公李文忠叔叔特地囑託孫兒,希望我能去開導開導表哥。”

朱元璋微微皺眉,問道:“景隆那孩子,近來如何?”

“表哥他”朱雄英有些遲疑,但終究還是實話實說,畢竟這些事情一查都能查出來,“他近來頗爲頹廢,意志消沉。”

朱元璋聞言不悅道:“這等心性,豈能成大事?自古以來,英雄豪傑何曾像他那般,稍遇挫折便自暴自棄?而且這還不是什麼挫折,不過是閒置罷了,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的道理都不懂嗎?正是修養身心磨礪本領的時候,竟然如此不堪,實在是讓咱失望。”

說罷,朱元璋又隨口給他講起了一段往事:“當年咱得了重病,在濠州城裡昏迷了半個月才醒過來,一聽咱醒了,郭元帥就拄着柺杖從咱牀榻邊上過,乃是因爲城外有支義軍將投未投嗐,說是義軍,其實就是聚在一起的盜匪,那時候咱怕郭元帥覺得咱這個乾女婿是吃白飯的,就領了這差事去遊說,一共身邊帶了十一個人,兩個騎兵,九個步兵,這麼多年過去了咱都記得清清楚楚,大傢伙見了人家黑壓壓的陣仗都想走回頭路,可少一露怯,那不就被人瞧出來虛實了?咱強撐着病體進了人家的營,後來一番波折,火併了首領,收編了這支義軍,這三千人就是咱明軍的根基,沒有這三千人,咱當不了管軍總管,也克不了滁州。”

“你想想,那時候咱多難?城外的元軍、賊寇城裡的各路義軍,甚至郭元帥,又有哪個好相與的?李景隆這點挫折又算得了什麼?”

朱雄英心中暗歎,知道皇爺爺對李景隆的期望很高,曾經也是覺得李景隆是一位青年才俊的,知曉了他今日模樣難免有些失望。

但朱雄英還是勸慰道:“皇爺爺,表哥畢竟還年輕,人生閱歷尚淺,遇到挫折也是在所難免。” 大約覺得這話他說出來有些怪,朱雄英隨後話鋒一轉說道:“更何況,那殘頁上的預言,也未必就能完全決定一個人的未來,不能僅憑一張紙片,就否定了表哥的所有努力和可能性。”

朱元璋聽後,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但眉宇間依舊帶着幾分擔憂,只道:“咱是怕大明後繼無人啊,老一輩的開國勳貴們都開始漸漸上不了戰場了,即便能上戰場,身體也都不容樂觀,若是到了你這代,連幾個能征慣戰的將軍都沒有,咱怎麼放心把大明交到你手裡?”

說罷,朱元璋靠在龍椅上,神情間有些惆悵:“而且,想想咱當年從郭子興元帥那裡離開的時候,身邊還有二十四個兄弟,有這些生死交託的兄弟幫忙,咱才能從那種困境裡挺過去,一個好漢尚需三個幫,難道以後你只能指望李景隆這種將軍嗎?”

朱元璋提及的這件事情,是三十六年前,也就是至正十四年正月初一的時候,朱元璋因爲義軍內鬥而離開時帶在身邊的二十四個人,包括徐達、湯和、郭英等人在內,日後均有所成就,鮮少有庸碌無爲之輩,可以說堪比劉秀的雲臺二十八將了。

而朱元璋的擔憂也確實有道理,除了藍玉、沐英這種少年從軍參與了統一戰爭,並且在後續戰爭中成長起來的名將以外,大明的中生代將領可以說相當匱乏,最起碼勳貴家的孩子裡即便是素有將名的徐輝祖、李景隆,在朱元璋看來也確實遠遜父輩,或許老四燕王朱棣是堪戰的,但其他的呢?也就一個平保兒算是有些名將之姿,還有殘頁上提到,但現在還寂寂無名的盛庸。

故此,朱元璋不得不爲朱雄英以後的事情多做考慮,畢竟培養軍中心腹,都是長年累月的事情,而且最好還要聚集在一起才能形成共同的利益關係,僅靠拜訪走動是不可能拉攏勳貴的。

“等你手頭的事情做完,咱有意擴大府軍前衛下轄幼軍的規模,也讓你接觸接觸軍旅之事。”

府軍前衛,在洪武朝的親軍上十二衛中位居第三位,僅次於錦衣衛和旗手衛,是一支獨特的侍衛禁軍,早在朱元璋當年創建衛隊之初,便特設帶刀舍人。

而洪武開國時府軍前衛更是負有特殊使命,也就是訓練幼軍,幼軍作爲府軍前衛下轄的單位,由府軍前衛全權掌管其的選拔、訓練諸事宜,而所謂的幼軍,其實就是少年預備軍隊,直到經過了數年的訓練,正式成爲府軍前衛衛士的,才能稱爲“帶刀官”,也就是所謂的御前帶刀侍衛嗯,其實也沒那麼御前,不是站在皇帝身邊,而是在外圍警戒。

而幼軍裡面也不乏少年勳貴子弟進入其中歷練,這些年紀還不夠的勳貴子弟,在幼軍裡面訓練後,一般會轉入錦衣衛的編制裡(但實際上並不歸錦衣衛管理)成爲勳衛散騎舍人,也就是俗稱的貴族衛隊,是由公、侯、伯、都督、指揮諸人的嫡次子組成的,勳衛散騎舍人的象徵意義也遠多於侍從意義,朱元璋並不依賴他們確保安全,而是給他們提供一個基本的訓練和工作環境,後面有什麼造化就不一定了,相當於專門給勳貴子弟打開的一個穩定上升通道。

聽聞此言朱雄英也是心頭一震,他當然明白這裡面的重要意義.幼軍一直都有,但在他之前的歷史上,洪武朝並沒有得到大力發展,而是在永樂朝,朱棣爲了捧朱瞻基而進行的擴軍。

很明顯,朱元璋這是要給他培養武裝力量了,畢竟在朱元璋看來,等這批開國勳貴凋零以後,明軍將領的素質可能不太樂觀,所以還是要加強培養,然後把那幾個在未來或許能夠大放光彩的將領,都調到幼軍裡面,如此一來,才能確保日後江山穩固。

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棄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17章 如何守住漩渦的秘密?第118章 倭寇作亂之根源第188章 第二個任務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42章 土豆紅薯玉米種子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個任務圓滿完成第41章 北失南補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3章 爺爺你穿越到大明瞭?第111章 殿試上怒噴海禁政策的解縉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161章 朱允熥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120章 白銀貨幣化與一條鞭法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226章 火器化部隊的想法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236章 仗劍去國第210章 抗洪勝利,李文忠的欣賞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變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211章 在皇室成員中威望的樹立第134章 朱雄英的僞裝身份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66章 大孫還陽的可能性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團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204章 行會登記的後續影響第104章 大明戰神還有第二代?第106章 藍玉的感激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團第31章 神器降臨!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104章 大明戰神還有第二代?第87章 朱元璋:老四發動了靖難之役?!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30章 朱棣的求證第173章 禮有嫡子而無嫡孫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101章 爺爺想做海貿生意?缺錢有辦法啊第78章 下下籤第87章 朱元璋:老四發動了靖難之役?!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87章 朱元璋:老四發動了靖難之役?!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201章 工業願景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224章 來自鄭夢周的求救信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棄第173章 禮有嫡子而無嫡孫第196章 保險第52章 朱元璋:大孫能還陽?!第37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37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161章 朱允熥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74章 鄭和下西洋?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210章 抗洪勝利,李文忠的欣賞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69章 時空蟲洞的秘密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234章 皇室海上貿易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85章 穿越倒計時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140章 殺身之禍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207章 劉日新:有一處新的陰陽炁海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
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棄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17章 如何守住漩渦的秘密?第118章 倭寇作亂之根源第188章 第二個任務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42章 土豆紅薯玉米種子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個任務圓滿完成第41章 北失南補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3章 爺爺你穿越到大明瞭?第111章 殿試上怒噴海禁政策的解縉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161章 朱允熥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120章 白銀貨幣化與一條鞭法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226章 火器化部隊的想法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236章 仗劍去國第210章 抗洪勝利,李文忠的欣賞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變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211章 在皇室成員中威望的樹立第134章 朱雄英的僞裝身份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66章 大孫還陽的可能性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團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204章 行會登記的後續影響第104章 大明戰神還有第二代?第106章 藍玉的感激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團第31章 神器降臨!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104章 大明戰神還有第二代?第87章 朱元璋:老四發動了靖難之役?!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30章 朱棣的求證第173章 禮有嫡子而無嫡孫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101章 爺爺想做海貿生意?缺錢有辦法啊第78章 下下籤第87章 朱元璋:老四發動了靖難之役?!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87章 朱元璋:老四發動了靖難之役?!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201章 工業願景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224章 來自鄭夢周的求救信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棄第173章 禮有嫡子而無嫡孫第196章 保險第52章 朱元璋:大孫能還陽?!第37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37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161章 朱允熥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74章 鄭和下西洋?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210章 抗洪勝利,李文忠的欣賞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69章 時空蟲洞的秘密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234章 皇室海上貿易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85章 穿越倒計時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140章 殺身之禍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207章 劉日新:有一處新的陰陽炁海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