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

哈密城的淪陷,如同一塊巨石落入靜謐的湖面,激起的漣漪迅速波及到了遠方的東察合臺汗國。

要知道,哈密城的西北方就是同樣作爲獨立勢力的吐魯番城,而再往西北就是東察合臺汗國的領土了,哈密城與吐魯番城作爲東察合臺汗國與大明之間的緩衝地帶是非常敏感的,而且距離並不遠.明軍之所以要繞路奇襲,也是爲了防止兀納失裡狗急跳牆向吐魯番城或東察合臺汗國逃竄,跑了再追可就麻煩了。

那麼,誰能肯定明軍打了哈密城,不會繼續打數百里之外畏兀兒人佔據的吐魯番城呢?如果畏兀兒人也戰敗了,明軍的鐵騎就將大明的勢力範圍推向了與東察合臺汗國接壤的位置。

消息如同長了翅膀,飛越了吐魯番的沙漠與綠洲,最終落入了位於東察合臺汗國的首都別失八里的皇宮之中。

大汗黑的兒火者坐在鑲滿寶石的寶座上,眼神中閃爍着不安的光芒,在他看來明軍的這次遠征不僅僅是對哈密的佔領,更是對西域各國的一次示威。

實際上,東察合臺汗國從建立到鼎盛再到衰落,時間也就是這幾十年的事情,它並不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在察合臺汗國後期,其政治中心從天山南北轉移到了富庶的河中地區,作爲地理意義上的世界中心,河中自古以來就是豪傑必爭之地,屬於中亞般的關中了,是正經的“王霸之基”,誰佔據水草豐美農田肥沃的河中,誰就能支配整個中亞乃至西亞。

而察合臺汗國分裂以後,堅持蒙古傳統的天山蒙古諸部落就扶持擁有黃金家族血統的後人,聯合建立了東察合臺汗國,最初擁有東起輪臺,西到吐魯番,北到伊塞克湖,南達塔里木盆地的廣袤國土。

並且在龍灣之戰,也就是朱棣出生的那年,東察合臺汗國兩次西征,攻克了撒馬爾罕徹底佔據河中地區,使東察合臺汗國的領土向西擴展到了阿富汗的興都庫什山等廣大地區。

不過好景不長,由於東察合臺汗國是以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後代爲大汗,蒙古諸部落爲主體並聯合西域其他各族組成的鬆散的政治聯合體,其內部部落組成複雜,矛盾非常的多,大汗是被都格拉特部扶持上位的,因爲限制都格拉特部雙方爆發了激烈的矛盾,都格拉特部叛亂並殺戮大汗家族成員,因此帖木兒趁機起兵反抗察合臺汗後裔對河中地區的統治。

隨着帖木兒這個令世人震顫的瘸子的崛起,以及他從河中地區發動的六次東征,東察合臺汗國開始由盛轉衰,到了黑的兒火者這代大汗的手中,他已經不得不全面依附於帖木兒汗國了,並且將自己年輕貌美的女兒嫁給帖木兒,並且拋棄了長生天信仰,跟隨帖木兒汗國完成了全面綠化。

現在夾在大明與帖木兒汗國,這兩個當今世界上“唯二”的萬里大國中間,若是雙方沒動作,東察合臺汗國還能裝裝死,現在明軍西進,牽扯到的局勢可就太過微妙了。

皇宮的燭火搖曳,將大殿內的金碧輝煌染上一層溫暖的色彩,黑的兒火者沉思片刻,梳理清楚了自己的思路,被他召見了的兒子沙迷查乾和親信哈馬力丁二人也踏入了大殿。

兩人見大汗眉頭緊鎖,顯然心中有事,也不敢多言語。

“你們來了。”黑的兒火者沉聲說道,聲音在大殿中迴盪,“明軍的鐵蹄已經踏上了我們的邊界,這件事情你們應該都聽說了。” 沙迷查幹年輕氣盛,立刻回答道:“父汗,我們必須針鋒相對,明軍此次行動,顯然是想要進一步控制西域,我們不能坐視不理,要是坐視吐魯番的畏兀兒人被明軍擊敗,接下來明軍的目標就是我們了。”

哈馬力丁則更加沉穩,他沉思片刻後說道:“大汗,明軍此次行動確實不容小覷,但臣以爲行動之前還是要深入瞭解他們的意圖,是單純的領土擴張,還是有其他更深層次的考量?比如.這是以攻爲守對付帖木兒?”

哈馬力丁的話顯然更符合黑的兒火者的心意,他也在考慮這個問題,明軍要打到哪裡停下?明軍的目的究竟是什麼?是對付哈密和吐魯番,還是對付東察合臺汗國,亦或是要與帖木兒汗國開啓全面戰爭?

所有的選項都有可能性,只不過是可能性大小的問題罷了,或許站在上帝視角能看清楚這一切,但對於當局者,尤其是這個夾在兩個萬里大國之間的黑的兒火者來說,他真的很難判斷出大明的意圖。

大殿內陷入了短暫的沉默,黑的兒火者目光在兩人之間流轉,心中權衡着各種利弊這個決定肯定會影響到整個東察合臺汗國的未來,最終,他深吸了一口氣,做出了決定。

“沙迷查幹,你帶領三個千戶的怯薛軍,前往與吐魯番的邊界探查現在的情況;哈馬力丁,你去一趟大明,先拿着國書去見明軍的主帥,瞭解他們這次行動的目的,然後如果可以,就去一趟大明的京城,面見大明的洪武皇帝。”

兩人齊聲應諾,隨即轉身離去,大殿內再次恢復了寂靜,只剩下黑的兒火者獨自坐在寶座上,在他看來.一場風暴就要來了。

很快,哈馬力丁就帶着東察合臺汗國的使團抵達了哈密,見到了明軍的主將,威名在草原上早已流傳甚廣的藍玉,而有些出乎他們預料的是,雖然藍玉並沒有做出不繼續西進的承諾,但對待他們的態度卻並不嚴苛,而是給了他們寫了書信,讓他們繼續東進前往應天府朝見天子。

藍玉這麼做當然是有自己的考慮的,西域商隊這些年來往來關中並不少,所以從軍事角度,明軍的佈置沒什麼好遮掩的,這樣展露出來秀肌肉,反而能夠震懾住東察合臺汗國。

而跟哈密、吐魯番這樣的小勢力不一樣,東察合臺汗國的體量雖然跟大明沒得比,但卻是西域第一大國,藍玉甚至不指望對方能夠倒向大明,只要爭取東察合臺汗國不過度倒向帖木兒汗國,從而助長帖木兒汗國的野心就已經足夠了。

畢竟從河中地區來的商人,這些年也帶來了帖木兒的消息,這位與朱元璋稱得上是同齡人的梟雄,正在用超絕的武力征服西方的一個個國家,建立起了一個完全不遜色於大明的萬里大國,甚至隱約間有人將帖木兒與成吉思汗相類比。

這對於大明來說絕不是什麼好消息,或許朱雄英能知道蒙古人不會再次崛起到橫掃世界的地步了,可這時候的大明上到皇帝下到庶民,可不這麼覺得.畢竟,上一個漢人王朝被蒙古人滅亡也就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情。

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別墅,藩王們的震驚!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116章 火炮上艦?鳴樑海戰是個啥?第210章 抗洪勝利,李文忠的欣賞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個任務圓滿完成第78章 下下籤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120章 白銀貨幣化與一條鞭法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74章 鄭和下西洋?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4章 我原來是穿越者?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103章 考成法!文官噩夢降臨!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115章 龍江造船廠大匠們的驚歎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196章 保險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準備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209章 衆志成城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157章 新手引導任務:熟悉皇宮環境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134章 朱雄英的僞裝身份第200章 藍玉的小圈子第172章 朱雄英的謀劃第158章 嗑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140章 殺身之禍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3章 爺爺你穿越到大明瞭?第189章 曹國公府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88章 李景隆,咱還是低估你了!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變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87章 朱元璋:老四發動了靖難之役?!第172章 朱雄英的謀劃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變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127章 佛朗機炮與紅衣大炮,國公們的震驚第50章 沐錦月的決定第169章 來根華子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60章 憤怒的朱元璋【求首訂!】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30章 朱棣的求證第207章 劉日新:有一處新的陰陽炁海第204章 行會登記的後續影響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222章 《西涼伎》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第102章 新式火銃帶來的震撼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30章 朱棣的求證第88章 李景隆,咱還是低估你了!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100章 遠洋艦隊花費,朱元璋的煩惱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83章 別古崖的秘密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第49章 拍賣會預展
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別墅,藩王們的震驚!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116章 火炮上艦?鳴樑海戰是個啥?第210章 抗洪勝利,李文忠的欣賞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個任務圓滿完成第78章 下下籤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120章 白銀貨幣化與一條鞭法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74章 鄭和下西洋?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4章 我原來是穿越者?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103章 考成法!文官噩夢降臨!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115章 龍江造船廠大匠們的驚歎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196章 保險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準備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209章 衆志成城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157章 新手引導任務:熟悉皇宮環境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134章 朱雄英的僞裝身份第200章 藍玉的小圈子第172章 朱雄英的謀劃第158章 嗑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140章 殺身之禍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3章 爺爺你穿越到大明瞭?第189章 曹國公府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88章 李景隆,咱還是低估你了!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變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87章 朱元璋:老四發動了靖難之役?!第172章 朱雄英的謀劃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變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127章 佛朗機炮與紅衣大炮,國公們的震驚第50章 沐錦月的決定第169章 來根華子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60章 憤怒的朱元璋【求首訂!】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30章 朱棣的求證第207章 劉日新:有一處新的陰陽炁海第204章 行會登記的後續影響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222章 《西涼伎》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第102章 新式火銃帶來的震撼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30章 朱棣的求證第88章 李景隆,咱還是低估你了!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100章 遠洋艦隊花費,朱元璋的煩惱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83章 別古崖的秘密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第49章 拍賣會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