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

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

這白胖和尚停下掃帚,擡起頭來,露出一張圓圓的臉蛋,眉頭細長,倒三角的眼睛有些兇相。

他身穿一件寬大的茶褐僧袍,腰間繫着一條青絛帶子,脖子上還掛着一串沉甸甸的佛珠,每一顆都打磨得圓潤透亮,隨着他的動作輕輕搖晃,發出細微的碰撞聲。

白胖和尚上下打量了朱雄英一番,放下笤帚,雙手合十,向他行了一禮,道:“貧僧便是道衍,施主找貧僧有何貴幹?”

朱雄英怔了剎那,他沒想到眼前這個白胖和尚,竟然就是他要找的道衍。

不過,這白胖和尚的衣着服飾確實符合規定,一開始佛教傳入中土,只准穿若青、若黑、若木蘭等“三如法色”的袈裟,直到唐代武則天崇佛,朝廷纔開始常賜高僧紫衣、緋衣以示寵貴,因而演變成了大紅袈裟,並不是電視劇裡演的那樣,和尚都穿大紅袈裟而到了如今的明初,按照洪武十四年頒佈“比僧道服色,禪僧茶褐常服、青絛、五色袈裟;講僧玉色常服、綠絛、淺紅袈裟;教僧皁常服、黑絛,淺紅袈裟”的制度,不同教派的僧人需要穿不同的服飾。

大天界寺是如今大明禪宗之首,全寺上下僧人自然都是禪僧,若是奉行天台、華嚴諸宗的佛寺,僧人則是講僧。

因此,茶褐僧袍的禪僧,僧袍上還繡有八寶紋飾,定是禪宗僧官無疑,跟看電視劇裡的警察幹部通過“白襯衫還是藍襯衫,肩膀上扛着的是什麼”來辨認身份是一個道理。

他上下打量着道衍,試圖從這個貌不驚人的和尚身上,看出那“黑衣宰相”的影子。

畫像不是很瘦嗎?還是人老了才幹巴的?

“原來是道衍大師失禮了。”朱雄英回過神來,連忙還禮,“在下朱雄英,此次前來,是希望能與大師探討一些佛法。”

道衍微微一笑,把掃帚倚放到了一旁的樹幹上,點了點頭:“朱施主請隨我來。”

他引領着朱雄英穿過一片幽靜的竹林,來到了一間僻靜的禪房。

房間內陳設簡單,一張木桌,幾張凳子,還有一張簡陋的牀鋪,牆上掛着一幅字,卻沒有寫禪語,而是潦草地寫着“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這是老子《道德經》裡的一段話,掛在佛寺裡沒被人撕了,說明道衍還是有點地位的。

“朱施主如何理解?”

道衍看着他,朱雄英同時也在揣測這位未來“黑衣宰相”的深淺,正所謂“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他很清楚這次會面不僅是對道衍的考察,也是道衍對他的考驗,這種交互顯然是雙向的,只不過這和尚可絕不是什麼良善之輩,老朱雖然沒殺他,但這種雙刃劍自己用也得小心劃傷手。

當然,直接人身威脅綁過來也不是不可以,但這種方法就跟流寇抓落榜書生當軍師一個道理了,難免日後人家出歪主意所以還是交流一下比較好。

這句話的意思很簡單,治理天下如果合乎道,就可以作到太平安定,把戰馬退還到田間給農夫,馬耕作、糞拉田;而治理天下如果不合乎道,那麼就連懷胎的母馬也要送上戰場,在戰場的郊外生下馬駒子。

這裡的關鍵問題在於,什麼是“道”,對於這一點,不同哲學流派都有自己的答案,如果是一個正常的儒生,那理解的道肯定是孔孟之道,是以“三綱五常”爲核心的道;如果是道士,那便是道法自然清靜無爲,以黃老之術治國,重現文景之治;如果是和尚,則是人心向善,建立地上佛國,方纔是道。

道衍學貫三教,卻又不在三教之中,因此,他的“道”一定是與衆不同的。

若是旁人,肯定猜度不出來這白胖和尚的心思,但朱雄英不一樣,因爲這對於他來說並不難。

“道,便是這天下的種種舊制。”

“哦?”

道衍的三角眼微微吊了起來,露出了幾分玩味的神情繼續問道:“那敢問朱施主,這道是變好,還是不變好?”

“自然是要變的。”朱雄英面不改色,“不過,卻並非是要改天換地。”

實際上,他的主張,便是改變大明,這一點與道衍是一致的,只不過要怎麼改,改變到底有多大力度,卻未必與道衍的想法一致。

總之,眼下整頓莫愁湖這件事情,雖然不大但卻是他要做的第一件實事,所以朱雄英要竭盡全力,把這件事情做得漂亮,而道衍既然有智謀,那麼或許可以問問他的看法,擇其能用之處來用。 “噫”

道衍給他倒了杯茶水,低着頭說道:“貧僧聽說過朱施主的一些事情,如今一見,果然有趣。”

“哪裡有趣?”朱雄英饒有興趣。

“從前貧僧聽聞有人在陰陽炁海中能窺破未來,那時候貧僧還頗爲不以爲然,可幾年前貧僧被從燕王身邊忽然調開,陛下讓貧僧來這大天界寺中擔任僧官,勉強保住一命,而後日夜思慮間,便覺得這天數委實可怖了。”

朱雄英握着茶杯:“機緣巧合,道衍大師倒也不必太過在意。”

“不是巧合,彷彿有一雙眼睛洞徹了貧僧的心思和命運。”

道衍的三角眼緊緊地盯着朱雄英:“如今一試便知,朱施主窺得天機,乃是天命之人。”

道衍的話語分外篤定,而剛纔的問題,也是道衍爲了驗證自己猜想所設下的小小陷阱,朱雄英的回答,已經驗證了他的猜想。

“我確實窺得天機。”

朱雄英坦蕩地承認了這一點。

道衍霍然起身,僧袍獵獵作響:“那還請朱施主告訴貧僧,到底看到了什麼。”

“天下大亂,越亂越好。”

朱雄英用茶杯一下下地磕着案几的木質平面,八個字說完,將手中的茶一飲而盡,同樣起身昂然直視道衍:“這便是你的未來,你所求的,根本就不是走馬以糞的太平治世,而是戎馬生於郊的世界,你想要用這個世界來證明自己的能力。”

“貧僧實現了嗎?”

面對這個答案,道衍的呼吸似乎都停頓了剎那。

“這取決於你的表現.現在是你做抉擇的時候了。”

來大天界寺找道衍的事情,朱雄英已經問過老朱了,而老朱的態度是默許,顯然,雖然老朱不喜歡道衍,但也覺得他是個有能力的人,於是故意冷落讓道衍閒置了這幾年,以備兒孫收用。

朱雄英也並不覺得自己能虎軀一震就收復道衍,令其心悅誠服的納頭便拜,但眼下既然兩人之間有了基礎的瞭解,那麼先拐帶上船還是可以的,道衍跟着朱棣的時候也不是一門心思不是?良禽擇木而棲都不止擇一次呢。

道衍沒有猶豫很久,他就像是被佛祖鎮壓在五指山下等取經人的孫猴子一樣,等待這一天已經很久了,剛纔的考驗不過是小小試探,並不影響最終的結果。

“若聖孫不棄,道衍願追隨左右。”

面對要麼當狗頭,要麼當軍師的抉擇,道衍選擇了後者,至少得活着纔有機會知道問題的答案,同樣只有活着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兩人再次落座後,開始談論起了其他事情,從佛法聊到世間百態,從政治聊到民生,道衍雖然外表看起來普通,但他的言談舉止中透露出的智慧,卻讓朱雄英有些刮目相看。

談話結束後,朱雄英對道衍的印象更加深刻了。

朱雄英意識到,這個白胖和尚雖然此時還鬱郁不得志,但未來必定是個了不起的人物,確實不負“黑衣宰相”之名。

第101章 爺爺想做海貿生意?缺錢有辦法啊第214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130章 藍玉案第192章 父與子第17章 如何守住漩渦的秘密?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17章 如何守住漩渦的秘密?第175章 鬼市第73章 卷什麼卷?出海吧!第41章 北失南補第103章 考成法!文官噩夢降臨!第168章 第一個預言應驗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棄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235章 南方局勢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16章 敕封聖孫?呂氏的警覺第189章 曹國公府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87章 朱元璋:老四發動了靖難之役?!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163章 先找個狗頭軍師吧!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134章 朱雄英的僞裝身份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36章 告白第152章 抵達京城第121章 馬皇后的擔憂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第52章 朱元璋:大孫能還陽?!第14章 馬皇后:把藍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78章 下下籤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102章 新式火銃帶來的震撼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86章 第二個預言,恐怖的天災!第232章 五京之議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85章 穿越倒計時第130章 藍玉案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200章 藍玉的小圈子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66章 大孫還陽的可能性第36章 告白第85章 穿越倒計時第158章 嗑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第73章 卷什麼卷?出海吧!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104章 大明戰神還有第二代?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193章 幼軍之議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100章 遠洋艦隊花費,朱元璋的煩惱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226章 火器化部隊的想法第234章 皇室海上貿易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207章 劉日新:有一處新的陰陽炁海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31章 神器降臨!第83章 別古崖的秘密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92章 父與子
第101章 爺爺想做海貿生意?缺錢有辦法啊第214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130章 藍玉案第192章 父與子第17章 如何守住漩渦的秘密?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17章 如何守住漩渦的秘密?第175章 鬼市第73章 卷什麼卷?出海吧!第41章 北失南補第103章 考成法!文官噩夢降臨!第168章 第一個預言應驗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棄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235章 南方局勢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16章 敕封聖孫?呂氏的警覺第189章 曹國公府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87章 朱元璋:老四發動了靖難之役?!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163章 先找個狗頭軍師吧!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134章 朱雄英的僞裝身份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36章 告白第152章 抵達京城第121章 馬皇后的擔憂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第52章 朱元璋:大孫能還陽?!第14章 馬皇后:把藍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78章 下下籤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102章 新式火銃帶來的震撼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86章 第二個預言,恐怖的天災!第232章 五京之議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85章 穿越倒計時第130章 藍玉案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200章 藍玉的小圈子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66章 大孫還陽的可能性第36章 告白第85章 穿越倒計時第158章 嗑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第73章 卷什麼卷?出海吧!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104章 大明戰神還有第二代?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193章 幼軍之議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100章 遠洋艦隊花費,朱元璋的煩惱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226章 火器化部隊的想法第234章 皇室海上貿易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207章 劉日新:有一處新的陰陽炁海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31章 神器降臨!第83章 別古崖的秘密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92章 父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