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鬼市

第175章 鬼市

這次任務的成功與否,將直接關係到朱雄英在大明朝堂的初始印象,因此,他必須確保每一個環節都萬無一失,所以該打通的環節,他都要親力親爲。

接下來,朱雄英又去了趟五城兵馬司軍隊直接出動影響比較大,錦衣衛也不是幹這個活的,所以自然是五城兵馬司出手。

嗯,五城兵馬司在洪武朝不是一個衙門,而是五個衙門的統稱.朱雄英去找的,就是西城兵馬司。

兵馬司的長官爲兵馬司指揮,正六品,五司各一人,副長官爲兵馬司副指揮,正七品,各二人,兵馬司指揮和副指揮,基本都是由外戚擔任。

沒辦法,除了作爲京城的治安機構,兵馬司要御風火,察奸盜,驗城門,還要兼管市司,每三日校勘一次街市的斛鬥秤尺,稽考牙儈等中介人員的名姓,甚至還兼着物價管理的作用,要打擊囤積居奇,除此之外檢查街巷的衛生也歸他們管,可以說是啥都管,基本上就是背黑鍋的邊緣型衙門,而京城這個地界,樹杈上掉下來一片葉子都能砸到一個藍袍官,五城兵馬司的主官們若是沒點背景,怕是一點小事就要被折騰死。

西城兵馬司的指揮名爲任俠,乃是任順妃的哥哥,不過別看名字威風,卻是個不練武藝的,人長得憨胖,見了朱雄英更是畢恭畢敬地口稱聖孫。

畢竟任順妃沒有子嗣,在宮內地位可以說是岌岌可危,屬於妃子中排名倒數的,要是皇帝哪天駕崩了,百分百要下去殉葬,而偏偏宮裡消息多借着妹妹的關係,任指揮也聽到了很多關於朱雄英的傳聞,因此雖然身爲外戚,卻不敢輕易怠慢了這位神仙人物,反而有意巴結討好。

“聽說莫愁湖周圍的租房、生意,全都被牙行把持着?”

“是。”任俠斟酌着語句說道,“這些牙行情況有點複雜。”

“我看沒那麼複雜。”

朱雄英之前便了解了一下這位西城兵馬司的指揮,知道他的情況,因此果斷說道:“陛下既然授命,那出了什麼事自有我擔着,不礙你分毫給你兩天時間,通知好莫愁湖周圍的牙行,拆遷安置之事勢在必行,讓他們處理好首尾諸事,若是誰膽敢阻攔,便是碾爲齏粉的下場,望他們好自爲之。”

有了這句話,任俠的心又放回了肚子裡,做事他是不怕的,怕的就是擔責任,如今既然大概率能夠不擔責任,有了聖孫撐腰,他也沒什麼說的,幹就完了。

朱雄英最後去工部衙門見了工部尚書沈溍,沈溍早已經接到了朱元璋的口諭,在這件事裡,工部只不過是負責蓋房子清理環境的,不僅利益上跟他們沒有任何阻礙,而且還能從工程款裡上下分潤一筆,順便完成考成指標好吧,工部上下也是要吃飯的,肅貪再嚴,該恰的錢也得恰,工部就是靠這個的。

工部共下設營繕、虞衡、都水、屯田四司,營繕司負責建設、維修等工程,虞衡司負責山澤財捕、陶冶,都水司負責水利工程、舟車、織造,屯田司負責屯種、薪炭、伕役、陵寢等差事。

因此沈溍自然是滿口答應,直接派了工部營繕司郎中李至剛全權負責此事,當着朱雄英的面交代李至剛要輔佐聖孫盡心做事。

李至剛這人有些說法乃是洪武二十一年入仕東宮,所以算是朱標的人,不久前升任的禮部郎中,但因爲犯了錯要被貶職戍邊,還是朱標求情方纔轉到了工部營繕司,這個職位對他來講倒是如魚得水,又能打灰又能掙米,而沈溍派這麼個不算清廉的太子一系的幹吏過來,其中存的心思自然不必多說。

應天府、西城兵馬司、工部營繕司既然都協調完畢定下了基調,自然就是要擰成一股繩開始幹活了。

鬼市,也就是“半夜開市,黎明即散”的夜市,倒是沒字面上那麼神秘,其實就是內外城之間的不固定市集交易,跟宋朝的草市差不多,不僅有固定的營業時間,而且還有固定的營業地區和參與人羣,鬼市售賣的物品除了外城輸入的各種農貿副食,還有中草藥、手工藝品、金銀珠寶、字畫書籍等當然了,因爲不是正經的市集,這裡的攤主可能今天還在,明天就沒了,所以自然存在着欺詐的風險,而作爲擔保和中介的牙行,就理所當然地成爲了這裡規則的主導者。

牙行們不僅因爲放印子錢有着權貴背書,搞錢鋪和當鋪所以財大氣粗,而且還掌控了這裡的地產交易和攤位交易等等權力,對於他們來說,莫愁湖鬼市可比城內的朝天宮鬼市自由多了也賺錢多了,簡直就是每天下金蛋的老母雞,朱雄英要整頓這裡直接嚴重觸犯了他們的利益。

這一夜顯然不太尋常,莫愁湖畔充滿了凝重的氣氛,牙行的東家們平日裡各個互不對付,此刻卻齊聚一堂,面色凝重。

消息靈通的他們自然在應天府和五城兵馬司是有人的,而他們剛剛收到了一個消息——聖孫朱雄英要整頓莫愁湖鬼市。

對於他們來說,這個消息無異於五雷轟頂。

“實在不行,都搬到城內朝天宮去吧,不能以卵擊石啊。”

“莫愁湖鬼市是我們一手打造起來的,怎麼能輕易放棄呢?”一位牙行東家憤憤不平地說道。 “是啊,這裡可是我們的搖錢樹,每天都有這麼多人在此交易,光是從中抽成就有多少?我們怎麼能拱手讓人呢?”另一位牙行東家也急切地表達着自己的不滿。

牙行東家們議論紛紛,情緒激動。

不過,也只是叫的熱鬧,還真沒有誰敢說出要公然對抗的話。

實際上他們都知道,朱雄英此舉雖然觸犯了他們的利益,但是朱雄英背後有皇帝的支持,想要與之抗衡並不容易。

這大明的天下,再大能大過皇帝?面對九五之尊的意志,他們這些人背後的靠山,那些勳貴,也只能低頭默不作聲,畢竟勳貴的權力,實際上也是皇權的延伸。

而對於勳貴來說,平常對於他們這些牙行,或許還能笑臉相迎,因爲這些牙行給他們當了白手套,把他們的錢用來放印子錢,能給他們賺取源源不斷的利潤,所以他們也願意用自己的權力和影響力來庇護牙行,從而滿足自己府上龐大的開銷但說到底,牙行在勳貴這裡,也不是不能替代的,更不可能爲了牙行而對抗皇權,這一點想都別想。

所以,勳貴和官員們,最多就是給他們發聲應援兩句。

那句話怎麼說來着?

“對於您的遭遇我們深表同情,爲此,我們可以提供除了口頭幫助以外的一切幫助。”

正因爲這些商人都很奸猾,沒一個傻子所以才都清楚這件事情的難度。

此時,一位年長的老者站了起來,他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諸位,靜一靜,現在需要思考對策,而不是在這裡吵來吵去。”

他的話讓在場的牙行東家們逐漸安靜下來,他們也明白麪對朱雄英的整頓計劃,必須團結起來才能應對。

“我們不能坐以待斃,”這位老者繼續說道,“這件事不光是我們利益受損,所以一方面是聯繫在我們這裡投了錢的勳貴、文官,讓他們替我們發聲;另一方面,莫愁湖這裡的坐地戶也受影響,這些人素來善於撒潑不妨指使他們去當出頭鳥,明日便去應天府鬧一鬧給些壓力,畢竟朝廷也不可能出動兵丁打殺了他們,那就影響鬧得太壞了。”

老者這話說的有理,想要暴力對抗硬碰硬肯定不行,但是可以來軟的,雙管齊下,一邊讓朝廷看到民意不可違,一邊讓涉及到相關利益的滿朝文武幫忙說話,羣情洶洶之下,說不定事情就會出現轉機。

而且,這兩個對策,都突出一個法不責衆,如果只有幾個人,那朝廷自然可以強勢處理,可要是人多了,官員們在抗議,百姓們也在抗議,縱使決心再大,面對這一切也會斟酌一二,這就是“以勢壓人”。

說到底,在他們看來,朱雄英雖然名頭響亮,被傳的神乎其神,但也不過是個娃娃罷了,在這種朝野輿論紛至沓來的情況下,很有可能會自亂陣腳,而只要朱雄英稍稍屈服,那這件事情自然就“攻守之勢異也”了。

“宋老說的有理。”

“不錯,如此來做,定然能行。”

“那些破落戶只要知道自己被奪了生計,自然是有撒潑不要命的,也不需我們出頭,當衆鬧出人命來,事情鬧得大了反而好收場。”

牙行東家們紛紛贊同,這件事情雖然不容易,但爲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他們必須全力以赴。

夜色中,莫愁湖鬼市的燈火依舊亮着,牙行們開始暗中聯絡城中的勳貴、官員和當地的破落戶們,一場針對朱雄英整頓計劃的反擊戰悄然打響。

第25章 咱大孫果然是有辦法的!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別墅,藩王們的震驚!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235章 南方局勢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1章 爺爺,我想你了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102章 新式火銃帶來的震撼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第31章 神器降臨!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224章 來自鄭夢周的求救信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121章 馬皇后的擔憂第17章 如何守住漩渦的秘密?第193章 幼軍之議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60章 憤怒的朱元璋【求首訂!】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134章 朱雄英的僞裝身份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141章 四海商會第16章 敕封聖孫?呂氏的警覺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116章 火炮上艦?鳴樑海戰是個啥?第226章 火器化部隊的想法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91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205章 秦嶺蟲洞再次開啓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149章 五爪龍牀,僭越之罪!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31章 神器降臨!第130章 藍玉案第193章 幼軍之議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211章 在皇室成員中威望的樹立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67章 徐達背疽!第209章 衆志成城第38章 人麻了,你管這叫尋常字畫?第121章 馬皇后的擔憂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162章 第一個任務:整頓莫愁湖第201章 工業願景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軍團第36章 告白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14章 馬皇后:把藍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134章 朱雄英的僞裝身份第174章 應天府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別墅,藩王們的震驚!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許第151章 來自朱樉的怨恨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152章 抵達京城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232章 五京之議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狀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78章 下下籤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
第25章 咱大孫果然是有辦法的!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別墅,藩王們的震驚!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235章 南方局勢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1章 爺爺,我想你了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102章 新式火銃帶來的震撼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第31章 神器降臨!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224章 來自鄭夢周的求救信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121章 馬皇后的擔憂第17章 如何守住漩渦的秘密?第193章 幼軍之議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60章 憤怒的朱元璋【求首訂!】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134章 朱雄英的僞裝身份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141章 四海商會第16章 敕封聖孫?呂氏的警覺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116章 火炮上艦?鳴樑海戰是個啥?第226章 火器化部隊的想法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91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205章 秦嶺蟲洞再次開啓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149章 五爪龍牀,僭越之罪!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31章 神器降臨!第130章 藍玉案第193章 幼軍之議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211章 在皇室成員中威望的樹立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67章 徐達背疽!第209章 衆志成城第38章 人麻了,你管這叫尋常字畫?第121章 馬皇后的擔憂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162章 第一個任務:整頓莫愁湖第201章 工業願景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軍團第36章 告白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14章 馬皇后:把藍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134章 朱雄英的僞裝身份第174章 應天府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別墅,藩王們的震驚!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許第151章 來自朱樉的怨恨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152章 抵達京城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232章 五京之議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狀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78章 下下籤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