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隱藏在古畫中的幽靈

孫九爺沒理會我和胖子的挖苦,匆匆把封師古手書的幾本冊子塞進包裡,指着樓下說:-地仙村下面有陰宅-這座藏骨樓的下方肯定是個墓室,咱們躲進地底,不僅能避開棺材蟲,還可以順着墓道去找地仙墓,否則被困在樓裡怎麼得了?”

Shirley楊攔住孫九爺說:-墓道里更危險,我先前看到地仙村陰宅的墓道中多有縫隙,棺材蟲無孔不入,未必擋得住它們-

我聽shirley 楊這話很有道理,棺材山中的陰宅縱橫相連,一處處不同朝代的古墓疊壓在地下,每座墓室的結構和建築材料各不相同,導致墓道間存有縫隙漏洞,倘若大批棺材蟲鋪天蓋地而至,在狹窄封閉的墓室中實在是難以應付。

耳聽遠處蟲足爬行之聲漸漸逼近,愈發使人心中發慌。我沉住氣想了想,那幅《棺山相宅圖》中詳細描繪着棺材山各處地形,在地仙墓入口處,繪有幾道金屬圓環圍繞的標記,雖然在圖中看不出究竟有什麼名堂,但大概是位於墓穴入口,古時又有天圓地方的概念,圓爲生、方爲死,在卦圖中圓弧暗含“生”意,按理推想這幾道圓環應爲墓前斷蟲、防盜之物,退入其中或許能夠躲避棺材蟲的襲擊,這樣做也屬於以退爲進之計,總好過困守孤樓獨宅。

這時顧不上地仙村裡是否真有guichuideng.org/gui-chui-deng-2447.html

忌火的舊例,我立刻招呼胖子一起動手,掄開鏟子拆了幾張木案木椅,又扯碎了那些布條裹在上面,要點燃當做火把驅蟲。

孫九爺見狀急得嗓子都啞了,扯住我的胳膊聲嘶力竭的說:“不能點火,地仙村各處宅院裡的木料全是老殤樹,火頭一起,非把底層的九死驚陵甲引出來不可。”

孫九爺翻看《觀山掘藏錄》,從中得知棺材山裡全部的建築,都是以老殤樹作爲原料,這與地仙村陰陽兩宅的風水佈局有關。

老殤樹是種兇木,冬天冷,夏天熱,如做棺槨,裝殮的死人在地下都不得安寧,多生長在深山窮谷之處,但木中含有陰腐之氣,陰陽兩相的溼元宅裡離不開此物。封師古爲了使棺材山裡的盤古神脈恢復原狀,就讓人大量砍伐殤木,仿照古鎮原型建造陽宅。

地仙村雖然看似陽宅,但若是在風水之道中細究起來,卻屬於陰宅,死人送葬,常有白紙紮的牛馬車轎和僕從,也有白紙紮的樓房宮殿,都要燒化了供死人在陰間受用的冥器,造在地底的這處村莊也有文章,專爲給殉葬者的亡靈居住,又因鬼不見地,幽靈沒有血肉形體,故稱影宅。

地仙村裡之所以guichuideng.org/gui-chui-deng-2447.html

忌火避燭,正是由於棺材山外面埋着九死驚陵甲,這種極其恐怖的驚陵甲有避陰趨陽之性,如果山中陽氣太重,周遭密如蟲繭的銅血燭,就會穿壁而出。明朝末年的觀山太保以老殤樹作爲建築材料,就是爲了不使那些自行增殖的驚陵甲接近山中地脈。

此刻顧不得細說,但孫九爺所言之意,我很快就聽明白了八九分,棺材山裡的種種異常徵兆,都預示着山裡將會發生一場翻天覆地的劇變。究其根由,恐怕還是我們進入地仙村才引起的,要說燭火龍氣,剛剛點燃了區區一支蠟燭也許算不上什麼,最要命的是沒有將歸墟古鏡妥善收藏起來。銅鏡、銅符都是經過南海龍火淬鍊鍛造,古鏡中的龍氣雖然快要消失了,可畢竟是龍火之氣,終於還是引起驚陵甲鑽進山壁,並且先把峭壁岩石裡的大批棺材蟲給驅趕了出來。

shirley楊說:“沒有火焰必定被棺材蟲圍住了無法脫身,地仙村雖然忌諱火,但是地下陰宅的墓道里藏有火弩銷器,墓穴裡應當可以點火防身,咱們趕快拿上火把避入墓中才是。”

衆人齊聲稱是,將觀山藏骨樓中的能引火的物事都拿了,隨後立刻衝到樓下尋找陰宅的入口。陰陽兩宅的通道,每處都不一樣,在炮神廟中是在神龕附近,民居里有在竈下,也有在牀下的,都按八宅明鏡之理藏設。先前見過幾處,我既然窺破了其中的奧秘,那八宅明鏡自然難不住摸金校尉,很快就率領衆人在封氏祖先堂裡,找到了墓道。

我們撬開地磚,就覺得底下的陰風冷霧逼人,這時已有許多“棺材蟲”從門縫窗縫裡涌了進來,衆人不敢再有遲疑,匆匆下了墓道,又將通道重新封堵住,就這麼一轉眼的功夫,已有數只棺材蟲跟着鑽進了古墓,都被我們當場用工兵鏟拍死在地。

Shirley楊和幺妹點起兩根火把來,棺材山雖然深埋地底,卻是條神龍相通的奇脈,墓牆上有許多的縫隙,如果有空氣流通,雖然會感覺呼吸不暢,火光也隨之暗淡,但只要火燭不熄滅,就還不至於要戴防毒面具。我不敢大意,提醒衆人將防毒面具的楔形帶掛在胸前,以備隨時使用。

地仙村陰陽兩宅相通疊,上面是房舍,地下是墓室。在這連成一片的古墓博物館中,各類罕聞罕見的棺槨鼎器,古屍珠玉,歷代幽冥之物,無所不藏,都成了地仙村盤古風水的一部分。

位於藏骨樓的墓室,是一處春秋戰國時代的墓葬,槨室主要爲銅木結構,四面墓壁都是漆黑的烏木,墓室裡堆了許多的竹簡,更有不少劍戈盾甲之類的古老兵器,都已經鏽了沒有辦法使用。當中有一具保存完整的撩爐伏虎青銅棺,也就是把銅槨藏在燒汞的撩爐之中,只有兩端的伏虎獸頭是露在外面的,沉沉的汞爐裡裝滿了水銀,如果盜墓者拆破爐壁,墓室中就會有水銀涌出傷人,並不稀奇。

我在火把的光芒中四下裡一望,見這座春秋戰國的古墓並不堅實,墓室的年代太久了,木料多已殘破腐朽,不能在此久留,趕緊招呼胖子一同去撬開墓門,以便讓大夥奪路而出。誰知墓牆上的烏木雖然腐爛枯朽,卻十分厚實,只好竭盡全力用工兵鏟一層層地挖。

正在心急似火,揮汗如雨之際,就聽身後的shirley楊等人叫聲“不好”,忙回頭去看,只見墓壁縫隙間好似混流涌動,無數棺材蟲源源不斷地從縫隙中爬了出來。這古墓裡的棺材蟲非比尋常,在鄉下也有被稱作棺材蟲的起卦小蟲,身上分泌酸液,爬到哪爛到哪,而墳地裡的棺材蟲則更厲害,被其咬到皮肉,就會立即引起高度糜爛,先是麻癢難擋,隨後流血流膿,能一直爛到骨頭。

孫教授爺抄起一根火把,接在shirley楊手中的火把上點燃,再加幺妹的一根,三支火把流星般往來揮舞,將涌在跟前的棺材蟲驅退開來,這些火把都綁了幾根繃帶和布頭,再倒上些引火的壓縮燃料,能燃燒的時間並不算短。奈何古墓中陰氣極重,火頭不旺,有些棺材蟲沒頭沒腦地也不知畏火,都被三人用火把戳在地上燒死,隨着被燒死的蟲子越來越多,便有一股股濃烈的焦臭散出。

這戰國古墓的槨室是以粗大的方木堆砌,巨木被從原址牽動後,已生出腐蟲,敗蛆,平時都藏在縫隙裡潛伏不動,此刻被鑽出來的棺材蟲驚動了,也紛紛蠕動着笨拙的軀體,從墓牆的窟窿縫隙間逃了出來。

那些墓槨中所生的敗蛆,有些已藉着墓中陰氣起生出變異,人指粗細的怪蛆竟會吱吱驚叫,被棺材蟲咬住後發出掙扎的聲音,如同嬰兒瀝血啼哭,在這漆黑陰冷的古墓中聽來,足以使人心驚肉跳,幾欲發狂,我握工兵鏟和火把的手都有些發顫。

眼見再也支撐不住,多虧了shirley楊急中生智,從我背上拔出封師古那把寶劍,搶出兩步,拔劍刺入撩爐中的伏虎槨的獸嘴中,觸發了爐中機關,頓時一股股貢水順勢而出,將棺槨附近的棺材蟲和敗蛆全部吞沒。

這口寶劍應該是當年棺山遇仙時,封師古用來刺死“烏羊王”的利刃,我從觀山藏骨樓中帶了這柄劍出來,本是有意要用其來對付“地仙封師古”,卻被Shinley楊拿來插進了“伏虎槨”中。此時已遭水銀所侵無法取回來。

我也知事急難全,暫時沒有萬全之策,只有走一步算一步了,墓室裡貢氣瀰漫,火焰也變得更加微弱,蜂擁而來的棺材蟲卻是懼怕貢毒,潮水般的潰散逃離。衆人帶上防毒面具,一起動手搬開擋住木門的朽木,又拋開殘缺不全的銅門,先後奔入墓道。

各個相對獨立的墓穴間,都有相同的墓道相互貫通,縱橫交錯猶如街巷,磚牆還算比較堅固完整,不似墓室中那般陰氣沉重,手中火把上的火焰再次正常的燃燒起來,衆人辨明瞭方位,就趁着還未有大量棺材蟲鑽進來的時機,迅速通過墓道向“地仙墓”所在之處而行。

“棺材山” 中的盤古屍脈,形如無頭古屍仰臥,地仙村依着山勢建在古屍胸前,陷入深壑的地仙墓,則是位於盤古脈的腹部,墓道曲折交錯,周圍的墓室墓坑一個挨着一個,似乎永遠到不了盡頭。

衆人火燒火燎的跑了好一陣,仍然不見地仙墓的蹤跡,胖子不禁嘀咕起來:“老胡,你是不是領錯道了?怎麼跑了半天都跑不到頭呢?咱的原則可一直是吹牛不吹淺的,走路不走遠的-

幺妹也支持不住了,問我這條路還有多遠,我只好拿以前shirley楊的一句話支應:“你們可千萬別泄氣,別問路有多遠,而是問問你們自己——有沒有信心和勇氣走完這條路,無論路有多遠”

胖子說:“歇菜吧,別忘了地球是圓的,不問路只顧往前瞎走,那不成瓜娃子了。”

這當口,我心中也沒底,便對衆人坦言相告:“這墓道里漆黑曲折,說實話我都有點發蒙了,看指南針的指向,咱們大致的方向肯定沒錯,但也備不住走過了。”

衆人稍一商議,決定先看看《觀山遇仙圖》,確定一下處在什麼位置,否則在古墓裡繞來繞去不是道理。於是多點了兩支火把,在墓道中清出一小塊安全區域來,從揹包裡取出那幾卷古畫,一幅幅地展開,想從中找出繪有地仙村陰宅的圖畫來。

我見第一卷翻開的是《觀山遇仙圖》,就隨手遞給了胖子讓他收起來,剛把第二卷古畫展開,卻是那幅描繪入墓殉葬情景的《秉燭夜行圖》。我心中越發焦急,地仙親手所繪的幾幅破圖,紙張裝裱全部一模一樣,捲起來後根本無法區分,正待再取出第三幅古畫來,竟發現這張《秉燭夜行圖》與我先前在藏骨樓中見過的不同了。

我記得十分清楚,原來的《秉燭夜行圖》中,是許多人點着燈籠火把,走進一個地層中埋着玉璧、銅器的山洞,而現在眼前這幅古畫,卻多了一些東西,在那些祭山的器皿中,出現了許多模糊的黑影,細看起來竟像是一個個猙獰兇惡的幽靈,又似乎是陰曹地府中的厲鬼,在幽冥之中注視着進入古墓殉葬的鮮活生命,教人一看之下,頓生不寒而慄之感。

第六章 魚骨廟第九章 鐵馬幫(1)第二十五章 柱之神殿第四十三章 奔月第五章 打神金鞭(3)第十二章 逃命(3)第二十七章 魔鬼橋(3)第二十六章 球蝦第十四章 風雲再起(3)第十五章 驚翅第十四章 九龍回頭棺(2)鬼吹燈電影2015年12月18日上映第十章 戚繼光墓(1)第三十九章 死亡——不期而至第四十三章 長生燭第二十三章 登島(1)第五十章 穴地八尺第十五章 秦王金鼎(3)第六章 鬼葵(3)第十一章 黑風口野人溝第四十二章 定海神針第六章 虛冢假穴(4)第十二章 滅頂之災第二十章 沙海魔巢第八章 古平崗老宅(1)第二十四章 瘋狗村遺址(7)第十五章 懸陽洞(3)第十六章 地下神宮第二十四章 瘋狗村遺址(7)第二十五章 滇王墓(2)第十四章 密室卷軸(3)第二十二章 孤燈(下)第二十九章 小王八(1)第三十四章 觀山太保第四十八章 龍穴第三十八章 防腐液第六十八章 帳薄之金盆洗手第三十五章 線索第四章 吞舟之魚(上)第十五章 鎮陵譜第三十七章 海和尚第六十三章 沉默的朋友第十六章 防以重門第四十章 有筋無骨(上)第九章 鬼打牆(4)第三十五章 猛鬼出籠(下)第一章 翡翠雙篆梅花箋(2)第一章 盜墓祖師爺(上)第十二章 移屍地第二十五章 掉落第十六章 古城庫斯科(1)第三十五章 猛鬼出籠(下)第七章 起死回生(3)第二十五章 乾坤一跳(上)第十五章 蚰蜒鉤(上)第二章 渡河第十四章 風雲再起(5)第二章 酉水墓(2)第二十三章 燈籠火(1)第七章 狗頭人身像(3)第二十章 沙海魔巢第三十三章 武候藏兵圖第四十章 有筋無骨(下)第三十三章 水潭第十三章 牛虻(上)第三十二章 瞎子算命第十四章 失蹤第十八章 墳場小屋(2)第三十二章 瞎子算命第二章 潛逃者第二十七章 寶藏第二十六章 撫仙毒蠱(4)第二十一章 蟒腹升棺(2)第二章 冰川水晶屍第二十八章 龍獺(上)第二十六章 撫仙毒蠱(2)第四十一章 布萊梅樂隊第十九章 猛狗(1)告別鬼吹燈的日子第十六章 地下神宮第十三章 黃皮子(8)第二十四章 瘋狗村遺址(4)第五章 食人蟻(1)第四十章 有筋無骨(下)第二十章 楊二皮(3)第十九章 鬼角(5)第二十一章 異底洞第十二章 月溝第三十章 可以犧牲者第十四章 紅犼第五十章 刮蚌採珠第十九章 化石森林第十五章 驚翅第二十五章 滇王墓(1)第十四章 風雲再起(4)第二十七章 鬥官第四十四章 總路線 總任務第二十七章 魔鬼橋(1)第六十二章 天怒第二十二章 黑沙漠
第六章 魚骨廟第九章 鐵馬幫(1)第二十五章 柱之神殿第四十三章 奔月第五章 打神金鞭(3)第十二章 逃命(3)第二十七章 魔鬼橋(3)第二十六章 球蝦第十四章 風雲再起(3)第十五章 驚翅第十四章 九龍回頭棺(2)鬼吹燈電影2015年12月18日上映第十章 戚繼光墓(1)第三十九章 死亡——不期而至第四十三章 長生燭第二十三章 登島(1)第五十章 穴地八尺第十五章 秦王金鼎(3)第六章 鬼葵(3)第十一章 黑風口野人溝第四十二章 定海神針第六章 虛冢假穴(4)第十二章 滅頂之災第二十章 沙海魔巢第八章 古平崗老宅(1)第二十四章 瘋狗村遺址(7)第十五章 懸陽洞(3)第十六章 地下神宮第二十四章 瘋狗村遺址(7)第二十五章 滇王墓(2)第十四章 密室卷軸(3)第二十二章 孤燈(下)第二十九章 小王八(1)第三十四章 觀山太保第四十八章 龍穴第三十八章 防腐液第六十八章 帳薄之金盆洗手第三十五章 線索第四章 吞舟之魚(上)第十五章 鎮陵譜第三十七章 海和尚第六十三章 沉默的朋友第十六章 防以重門第四十章 有筋無骨(上)第九章 鬼打牆(4)第三十五章 猛鬼出籠(下)第一章 翡翠雙篆梅花箋(2)第一章 盜墓祖師爺(上)第十二章 移屍地第二十五章 掉落第十六章 古城庫斯科(1)第三十五章 猛鬼出籠(下)第七章 起死回生(3)第二十五章 乾坤一跳(上)第十五章 蚰蜒鉤(上)第二章 渡河第十四章 風雲再起(5)第二章 酉水墓(2)第二十三章 燈籠火(1)第七章 狗頭人身像(3)第二十章 沙海魔巢第三十三章 武候藏兵圖第四十章 有筋無骨(下)第三十三章 水潭第十三章 牛虻(上)第三十二章 瞎子算命第十四章 失蹤第十八章 墳場小屋(2)第三十二章 瞎子算命第二章 潛逃者第二十七章 寶藏第二十六章 撫仙毒蠱(4)第二十一章 蟒腹升棺(2)第二章 冰川水晶屍第二十八章 龍獺(上)第二十六章 撫仙毒蠱(2)第四十一章 布萊梅樂隊第十九章 猛狗(1)告別鬼吹燈的日子第十六章 地下神宮第十三章 黃皮子(8)第二十四章 瘋狗村遺址(4)第五章 食人蟻(1)第四十章 有筋無骨(下)第二十章 楊二皮(3)第十九章 鬼角(5)第二十一章 異底洞第十二章 月溝第三十章 可以犧牲者第十四章 紅犼第五十章 刮蚌採珠第十九章 化石森林第十五章 驚翅第二十五章 滇王墓(1)第十四章 風雲再起(4)第二十七章 鬥官第四十四章 總路線 總任務第二十七章 魔鬼橋(1)第六十二章 天怒第二十二章 黑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