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巡撫被擄走

事隔兩天信王妃才進宮,顯然是朱由檢耐不住寂寞了。

朱栩揹着手,撐了撐腰,道:“畢師,孫閣老,六部的事情你們盯着,一定要寫的完善,不要錯漏,到時候要給進京的官員們看的,朕,先去收拾了信王……”

“遵旨。”畢,孫兩人擡手躬身。

朱栩出了景陽宮,慢慢的走向仁壽宮方向。

一邊走着,朱栩還在思索,朱由檢這個拴着不行,放着不行,得給他畫一個不能出的圈才行。

“不能出的圈……”

朱栩揹着手,不緊不慢的向仁壽宮走去。

曹化淳跟在朱栩身後,心裡也感嘆。做皇帝也不容易,尤其是一個立志中興的皇帝。

“太妃,太后,宮外都在傳,說我們家王爺不忠不孝,仁德有失,更忤逆皇上,皇上要滿門抄斬信王府……”

朱栩還沒有走近門口,就傳出信王妃的哭喊聲。

朱栩挑了挑眉,對着要稟報的宮女擺了擺手,就在門旁聽着。

兩旁的宮女都低頭站在沒動,內心忐忑。

“胡說八道!”

這是老太妃的聲音:“皇上年少有爲,那是難得的明君,豈會殺戮血親,對兄長舉屠刀,我大明就沒有這樣的皇帝!”

“起來,皇上來了,我給你問問。”這是張太后的聲音,語氣中也有着焦慮。

即便她們在深宮,可宮外各式各樣的的流言蜚語還是傳了進來。

什麼皇帝早就怨恨信王,殺心早有;什麼信王意圖謀逆篡位;什麼皇帝忌憚信王,要剷除他……

總之,皇帝與信王非得死一個不可。

周王妃跪在那,任由張太后拉扯就是不起來,哭腔道:“太妃,太后,我們家王爺絕對沒有外面穿的那些心思,太妃,太后,我不求別的,只求皇上能繞過世子,他還小……”

朱栩聽的直感嘆,這信王妃也不簡單,這句話一出,怕是劉太妃,張太后都不能不說話了。

“胡說!”

劉太妃聲音鏗鏘有力,沉聲道:“老太婆還沒死,皇室操戈,我決不答應!”

張太后也算是被逼到牆角,表態道:“你放心,我的話皇上還能聽兩句,不管如何,你們都不會有事。”

“臣妾叩謝太妃,太后大恩大德……”

周王妃的聲音,還伴隨着頭磕地。

朱栩嘴角抽了抽,這戲,最起碼給八十分,哪怕所有人都知道這是‘戲’也都得陪着演下去!

他理了理衣服,咳嗽一聲,轉身大步向裡面走去。

“皇上駕到。”

曹化淳連忙跟着,遠遠的唱喏。

朱栩一進去,一羣宮女內侍行禮,周王妃也慌忙轉身,強抑哭聲的道:“臣妾參見皇上。”

朱栩看了她一眼,雙十年華,梨花帶雨,看上眼頗爲楚楚可憐。

朱栩向劉太妃,張太后行禮:“見過太妃,皇嫂。”

兩人表情都有些冷肅,看着朱栩不說話。

周王妃一見,又轉過身向朱栩,哭聲道:“臣妾求皇上,饒王爺一命!”

朱栩揹着手,俯視着周王妃,面露不悅,淡淡道:“宮外的流言蜚語也不是一天半天,朕什麼時候說過要把皇兄怎麼樣了?”

周王妃楞了下,皇帝這話倒是不假,這樣的流言蜚語傳了好些年,不過今年不同,皇帝即將親政,沒有理由留着信王在中樞!

更何況,信王如今都被圈禁在府邸,皇宮裡又諱莫如深,誰知道下一步要怎麼處置。

周王妃哭的越發厲害,滿臉是淚水,看了看劉太妃與張太后,向着朱栩道:“皇上,宮外傳的有鼻子有眼,妾身請皇上看在王爺這些年的苦勞上,放過他一次吧……”

周王妃說的無比可憐,饒是不想摻和的劉太妃也不得不說話了,看向朱栩,語氣頗爲厲氣的道:“皇帝,朝政我們婦道人家不懂,可皇室操戈,以弟弒兄,那是要在史書上記載的。唐太宗世稱明君,可宣武門那也是繞不過去的,一句‘殺兄弟於殿前,囚慈父於殿後’,那可是萬古的惡名啊……”

很顯然,在朱栩親政的當口,非常多的人都認爲他要對朱由檢動手,或者說,這應該說是一種大勢所趨,理所應當。

老太妃也應該是這麼認爲的,所以纔會有罕見的嚴厲語氣。

朱栩不在意,他本就沒打算把朱由檢怎麼着,笑了笑,剛要說話,劉時敏急匆匆的跑進來,顧不得禮儀,直衝朱栩身前,遞過一張紙條道:“皇上,錦衣衛,陝.西飛鴿傳書。”

朱栩眼神微凝,劉時敏這個舉動,本身就說明了事情的嚴重性,他飛快接過來,打開一看就臉色驟變,沉聲道:“傳旨,讓孫承宗,畢自嚴,申用懋來御書房,再傳旨,陝.西戒嚴,等候朕的旨意!”

“遵旨!”劉時敏應聲,快步離去。

朱栩沉着眉頭,神色也變幻。

這紙條寫的簡單‘巡撫李察鄉野,賊擄,十六人無蹤’。

就是說陝.西巡撫李精白巡視地方,被匪寇擄走,十六個人生死不知。

這是一省巡撫,他被流寇劫走,對陝.西,西南,甚至對大明朝廷都將有無可估量的影響,尤其還在朱栩決定明年召集各省官員入京,共商國是的時候!

劉太妃,張太后等人也察覺到該是出大事了,都沒有出聲,唯有信王妃還在小聲的啜泣。

西南對大明來說,是一塊埋着雷的雷區,這個雷區具體能有多大威力,誰也說不準,朱栩從來都不敢掉以輕心,所謂的抗洪救災,大部分也都在爲西南幾省準備的。

陝.西,萬不能再有事!

他看了眼信王妃,稍作沉吟的道:“信王……明年讓他上道奏本請罪,這件事就算過去了。”說完又擡手向劉太妃,張太后道:“太妃,皇嫂,朕還有其他事情,就先走了,信王的事情,你們無需擔憂。”

兩人也都看着了,老太妃道:“皇上既然有事就去忙吧。”

朱栩點點頭,轉身出了仁壽殿,快步向景陽宮趕回去。

錦衣衛傳來的消息很少,陝.西的詳細奏報估計還在八百里加急,具體詳情還不知道,不能確定是偶然事件,還是早有謀劃,偶然還好說,要是蓄謀,只怕陝.西又要出亂子。

第1212章 血腥味的海風第1334章 勝敗之舉第九百二十九章 席捲京城第1317章 孫傳庭的野心第七百五十八章 軍火生意第一百五十六章 六君子下獄第八百八十八章 送行第1298章 變局之前的亂局第1476章 定調番外一第八百二十一章 宋應星很激動第七百五十二章 決戰二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否定聖人第四百三十五章 狼性(第五更!)第一百三十四章 漕運總督新人選第一千零七十章 海貿利益第九百八十七章 儒家思想第九章 眼藥水第七百七十六章 順位繼承製第六百三十六章 柳如是第一百一十四章 刑部狼狽第六百四十八章 訓話第1202章 世界規則的雛形第一百八十五章 登基與捷報第六百一十二章 試探誰?第六百零九章 抄家第八百四十三章 就是你了第八百六十四章 江南動刀兵第八百六十一章 曹文詔生怒第兩百三十八章 大臣們的私相授受第四百二十四章 建奴求和第1468章 有利於朝廷第兩百三十章 魏忠賢的手段第1182章 陷阱第六百零四章 終於離京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萬燝杖斃第八百六十八章 殺氣騰騰的序幕第一百四十二章 信王的規勸第七百七十章 平安南第兩百一十七章 都是有錢人第1143章 爭分奪秒第一百八十四章 詔皇六弟繼位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起風了第1407章 龐大的商業計劃第1521章 海外建國?第1495章 李邦華出手第兩百八十六章 小爽一把第1512章 無所例外的反腐第三百二十二章 激戰第一百四十六章 魏忠賢讀大學第1221章 無翰林,不入閣第1118章 地方藩籬第1170章 遷都之議第九百四十五章 開端第九百五十五章 大婚進行時第三百五十二章 翻天覆地第四百六十五章 晚上的問題第三百九十二章 裁都察院第1333章 四國島之戰第四百五十八章 科舉泄題第六百一十章 蠻橫到講道理第一百三十章 鴻臚(第三更,求訂閱~)第七百五十六章 高不可攀第1350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三十五章 明軍的捉迷藏第兩百七十一章 帝王術第七百一十二章 兩面坑第1154章 摧枯拉朽的海戰第1354章 力竭而戰第四十八章 恩威並重第一百六十章 東林點將錄第一百七十章 尾聲第五百零六章 幕後之人楔子第一百八十章 晉商立商會第1123章 中宮有喜第五百四十章 兩面受敵第八十二章 鋪展第1511章 大商們的吐血第三百五十四章 劫後餘生第三百五十六章 戾氣第1308章 劇烈的人事變局第1417章 第一個辭官的人第1490章 妖孽縱橫第1451章 多爾袞謀自立第一百九十章 信王欲關商會第兩百三十八章 大臣們的私相授受第1409章 給孫傳庭看的土地官司(加更)第1434章 飽暖思第三百二十三章 松山危險了第九百四十九章 悠閒第1333章 四國島之戰第六百五十一章 繼續南下第一次單張:作者君的感言第十章 佈局第1265章 大元帥府的部署第七百六十五章 歸心第三百五十五章 殺氣第五百八十一章 廷議開始第七章 以退爲進
第1212章 血腥味的海風第1334章 勝敗之舉第九百二十九章 席捲京城第1317章 孫傳庭的野心第七百五十八章 軍火生意第一百五十六章 六君子下獄第八百八十八章 送行第1298章 變局之前的亂局第1476章 定調番外一第八百二十一章 宋應星很激動第七百五十二章 決戰二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否定聖人第四百三十五章 狼性(第五更!)第一百三十四章 漕運總督新人選第一千零七十章 海貿利益第九百八十七章 儒家思想第九章 眼藥水第七百七十六章 順位繼承製第六百三十六章 柳如是第一百一十四章 刑部狼狽第六百四十八章 訓話第1202章 世界規則的雛形第一百八十五章 登基與捷報第六百一十二章 試探誰?第六百零九章 抄家第八百四十三章 就是你了第八百六十四章 江南動刀兵第八百六十一章 曹文詔生怒第兩百三十八章 大臣們的私相授受第四百二十四章 建奴求和第1468章 有利於朝廷第兩百三十章 魏忠賢的手段第1182章 陷阱第六百零四章 終於離京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萬燝杖斃第八百六十八章 殺氣騰騰的序幕第一百四十二章 信王的規勸第七百七十章 平安南第兩百一十七章 都是有錢人第1143章 爭分奪秒第一百八十四章 詔皇六弟繼位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起風了第1407章 龐大的商業計劃第1521章 海外建國?第1495章 李邦華出手第兩百八十六章 小爽一把第1512章 無所例外的反腐第三百二十二章 激戰第一百四十六章 魏忠賢讀大學第1221章 無翰林,不入閣第1118章 地方藩籬第1170章 遷都之議第九百四十五章 開端第九百五十五章 大婚進行時第三百五十二章 翻天覆地第四百六十五章 晚上的問題第三百九十二章 裁都察院第1333章 四國島之戰第四百五十八章 科舉泄題第六百一十章 蠻橫到講道理第一百三十章 鴻臚(第三更,求訂閱~)第七百五十六章 高不可攀第1350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三十五章 明軍的捉迷藏第兩百七十一章 帝王術第七百一十二章 兩面坑第1154章 摧枯拉朽的海戰第1354章 力竭而戰第四十八章 恩威並重第一百六十章 東林點將錄第一百七十章 尾聲第五百零六章 幕後之人楔子第一百八十章 晉商立商會第1123章 中宮有喜第五百四十章 兩面受敵第八十二章 鋪展第1511章 大商們的吐血第三百五十四章 劫後餘生第三百五十六章 戾氣第1308章 劇烈的人事變局第1417章 第一個辭官的人第1490章 妖孽縱橫第1451章 多爾袞謀自立第一百九十章 信王欲關商會第兩百三十八章 大臣們的私相授受第1409章 給孫傳庭看的土地官司(加更)第1434章 飽暖思第三百二十三章 松山危險了第九百四十九章 悠閒第1333章 四國島之戰第六百五十一章 繼續南下第一次單張:作者君的感言第十章 佈局第1265章 大元帥府的部署第七百六十五章 歸心第三百五十五章 殺氣第五百八十一章 廷議開始第七章 以退爲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