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章 海貿利益

畢自嚴說要增加內閣輔臣!

“年後再說吧。”朱栩淡淡說道,他對畢自嚴想要拉攏傅昌宗,周應秋來抵抗他對內閣的壓力的心思一清二楚。

畢自嚴心裡一沉,道“遵旨。”

幾人等了一會兒,便道:“臣等告退。”

朱栩看着這羣內閣輔臣離去,暗自搖頭。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大明的文官集體的想法都是‘穩’,穩來穩去就是穩不下去,這一次的事情,是給了他們一個狠狠的耳光。

‘希望他們能有所醒悟吧……’

朱栩心裡想着,擡頭看向張筠幾人,目光落在布木布泰身上,道:“既然入京了,就多待幾日吧,慈熠會暫時給皇后照管,你無須多擔心。”

布木布泰屈身,道:“臣妾遵旨。”

朱栩看了眼在牀上嘬着手指頭的朱慈熠,道:“南直隸的事情,你做的不錯,晚上朕去你那,跟朕細細說說神龍府的事情。”

“是。”布木布泰道,她的表情一直很平靜,冷清,沒有絲毫波動,眼神一直在軟塌上的朱慈熠身上。

朱栩看着四個孩子,又向張筠道:“帶布木布泰去宮裡走一走,見見皇嫂,太妃,帶上慈熠。”

張筠明白朱栩的意思了,道“是。”

朱栩擺了擺手,讓幾個女將孩子抱走,自己倚靠在牆壁上,思索着這件事。

這件事朱栩並不在意,哪怕沒有他插手,內閣,地方官員都有足夠的能力擺平。

但這對他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可以讓他有足夠的藉口,光明正大的來‘整肅大明風氣’,確立‘新政’的正當性,必須性,以此收攏天下人心,鼓舞大明士氣。

只是,得找個合適的人來做這件事。

“找誰呢?”朱栩心裡轉悠着,一個個人選在他眼前飄過。

他這麼做一定會徹底激怒士林,讓無數‘儒家’門徒爲之跳腳,註定會是一場大風波,這個人選沒有足夠的定力,即便有他去站臺也是事倍功半。

在朱栩思索着的時候,畢自嚴等人出了乾清宮,迴轉文昭閣。

畢自嚴一邊走一邊道:“南直隸那邊是什麼情況?”

孫傳庭道:“南直隸那邊上書,已經抓獲叛亂賊首三百多人,還有一些從犯,多達近千人。現在南直隸沸反盈天,謠言四起,人心惶惶,萬民不安。他們向內閣請示,是否儘快公開審結,以穩定民心。”

南直隸有南直隸的考慮,內閣也得有內閣的想法,畢自嚴面色冷蕭,看了眼孫承宗,道:“稚繩,你怎麼看?”

稚繩,孫承宗的字。

孫承宗心裡也沒底,道:“皇上的心思向來難測,他這次將處置之權給內閣,我擔心……他是另有謀劃。”

這些正是他們內閣輔臣所擔心,憂慮,提防的。

當今皇帝所行所爲迥異於常人,對他們內閣不滿也不是一天兩天,在這件事上,他另有計劃已經是預料之中的事情。

“白谷,你的想法?”畢自嚴又看向孫傳庭。

孫傳庭心思縝密,行事大膽,向來合朱栩心意,並將他當做下一任‘首輔’來培養。這些畢自嚴,孫承宗等人都心知肚明。

孫傳庭現在隱約能猜到朱栩的想法,但做法卻完全沒有頭緒,一邊走一邊推敲着道:“我大明風氣頹靡,官場腐朽,心思散亂,人浮於事,這些衆所周知,皇上以往都是在體制上改革,現在,應該是想要整肅風氣,掃蕩這些頹靡之風,重振大明上下人心。”

“那,你猜皇上會怎麼做?”畢自嚴神色認真了一分。

孫傳庭自是猜不透朱栩的想法,但還是估摸着道:“一個是四五館,四五館編纂的書我看過一些,很多地方……離經叛道,但也能自圓其說,這些應該很快成爲各地書院的教程。另一個,是皇家政院的生員,今年應該有不少可以擔任知府一級的了,最多兩三年,我大明大半的知府都將由政院出來的生員擔任。第三,我想是報紙,這些報紙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士林間已經有相當一部分接受‘新政’,功勞來自於此。第四,就是科舉,這個,皇上應該不會放過。”

畢自嚴默默聽着,心裡有底,道:“待會兒讓四五館的總裁來我班房,還有,南直隸的事情先壓着,我要再斟酌一翻。”

如果在南直隸大開殺戒,後果真的無從預料,若是南直隸就此頹敗,打擊的會是整個大明!

孫傳庭應聲,不等他說話,孫承宗道:“我在京中待不久,這件事還需儘快決斷,皇上要召集的人,須儘快叫進京,絲毫耽擱不得。”

‘軍改’現在正在關鍵時刻,孫承宗必須要親自去盯着,任何變故都不能小視!

畢自嚴點頭,道:“嗯,晚上召集六部尚書,我們商討一個穩妥的辦法,了結這件事。”

靖王,汪喬年話語權比較弱,跟着點頭,又各有心思。

南直隸這件事,影響最大的莫過於督政院,而主刀審判的會是大理寺,兩人對視一眼,神色警惕,擔心畢自嚴又給他們穿小鞋,藉機打壓他們。

“還有,傅昌宗,周應秋需要儘快入閣。”畢自嚴接着神色肅然道。

孫承宗沉吟一聲,道:“我年紀大了,最多等‘軍改’結束就會致仕,內閣確實需要補充閣臣。”

孫傳庭不語,他很清楚畢自嚴與孫承宗的想法。

一直以來,內閣承擔了乾清宮絕大部分壓力,隨着‘新政’,‘軍改’等一系列大事情的推動,他們有些不堪重負,內閣需要想辦法分攤壓力,同時,也是爲了‘新政’更加有力,快速,穩妥的推進,傅昌宗與周應秋這兩個在朝野耕耘多年,影響力不亞於閣臣的乾清宮親信,必須要儘快入閣!

衆人達成默契,迴轉文昭閣,繼續忙碌。

時間一天天過去,南直隸風聲鶴唳,舉起的鍘刀遲遲未落,這讓整個南直隸喘不過氣來,無數人活在戰戰兢兢,忐忑不安之中。

陝川之地的‘剿匪之戰’成果斐然,無數山頭,賊匪被掃滅,官軍的強大在這一刻展現的淋漓盡致,這些虎嘯山林,企圖自立爲王,霸凌一方的匪首毫無反手之力,幾乎沒有任何勝仗,在官軍的強力打擊之下,如同秋風掃落葉般,迅速得以平定。

景正二年,七月二十六日,晴。

“這天氣是越來越熱了。”御花園內的樹蔭裡,朱栩看着縫隙中的火辣陽光,以手帕擦着汗,喘着粗氣道。

布木布泰坐在他身側的石凳上,給他倒了杯涼茶,道:“近年的夏天是越來越熱,臣妾聽說江南一些地方都出現乾涸,一來大雨又足以淹沒很多地方,旱澇反覆。”

朱栩喝了口涼茶,嘆道:“這天氣多變,受苦的還是百姓。”

除了南直隸稍好一些,大明其他地方几乎都在承受旱災,水澇,這一來一去,大明不知道損失多少,又會出現多少災民。

布木布泰對大明的情形瞭解不少,拿起扇子,給朱栩扇着,道“臣妾與西夷以及其他各國的那些商人定了一千萬石糧食,下半年陸陸續續會到,應該能幫皇上一些忙。”

說到這裡,朱栩還是很欣慰的,拉着她的手,道:“嗯,不要在乎銀子,儘管撒出去。銀子本身是沒什麼用的,還是糧食最實際。對了,聽說單香料一項,你那邊一年就有一千多萬的收入?”

香料是在舊港,也就是後世的馬來西亞一帶,現在控制在神龍府,也就是布木布泰手中。

布木布泰想了想,道:“是,有價無市。除此之外,其他的不少貨物也是暴利,神龍府單在舊港,呂宋兩省每年的預計收入是三千萬兩白銀以上,大明四周的,起碼也有兩千萬,林林總總,每年五千萬是少不了。臣妾聽說這兩勝也在加緊開墾,想必明年就會不少糧食可以用來賑災。”

朱栩眉頭挑了挑,即便他心裡有估計,還是對這些暴利頗爲意外。

不過想想也是,大明現在幾乎壟斷了亞洲所有的海貿,尤其不少貨物是獨有,壟斷,暴利,外加對呂宋,舊港現在還算是掠奪性質,付出極少,每年五千萬,不算多。要知道,在萬曆以前,嘉靖年間,每年流入大明的白銀數以億計!

對於呂宋,舊港兩省能輸入大明內地的糧食,朱栩也心有期待。

有了這些‘外來收入’,朱栩心裡底氣加了不少,看着外面火辣辣的陽光,他眯了眯眼,道:“你覺得,南直隸一事,朕該如何處置?”

第七百二十七章 琉球鉅變第四百三十三章 林丹汗復出第1159章 磨了多年的刀第四百零四章 東林反對第兩百一十七章 都是有錢人第四百九十二章 扶持信王第三百一十五章 膠着第1141章 毫無壓力的作戰第兩百二十三章 衆王彈劾孫承宗(求推薦票~~)第八百四十九章 揍對第1160章 殺氣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棚第1371章 大戰起第四百六十四章 巡撫安排第1519章 手段齊出第1115章 嚴厲起來第兩百九十二章 東江大戰第六百四十九章 拿下第七百九十四章 矛頭直對第1453章 驅逐性移民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驚魂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千古第兩百四十一章 朱由檢的作用第1193章 歐洲前站第1208章 打頭風第1160章 殺氣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風雲激盪第八百二十章 軍器局第四百六十三章 部際聯席第六十六章 對峙第七十七章 不對勁(求收藏,求推薦~~)第二十四章 疑蹤第一百九十七章 限宗室俸祿第四百三十一章 鬧市見聞第六十章 魏良卿找罪受第一千零六掌 送行第1152章 殺機暗浮第三百二十二章 激戰第1455章 閒聊下的大事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由校昏迷第1362章 僵持第1479章 如朕親臨第三百六十七章 朱國弼第九百一十七章 聖德第九百八十二章 去國號第1357章 炮轟關城第九百三十章 看國旗去第1257章 威勢第1339章 尋找駱養性第1286章 多爾袞的識相第四百八十八章 撤出朝鮮?第四百七十五章 建奴的遇難第六百零六章 咄咄進逼第一百八十一章 努爾哈赤兵進寧遠第五百六十五章 搞個大的第二章 阻擊魏忠賢第六百零一章 萬事俱備第兩百六十七章 兗州案(上)第四百二十七章 詭異的多爾袞第1158章 一概接受第六百一十七章 公子賭徒第五十三章 碰壁 (求收藏,求推薦~~)第五百章 告發吏部尚書周應秋第五十三章 碰壁 (求收藏,求推薦~~)第1447章 轉移危機第八十六章 上山第七百九十章 京城好熱鬧第1536章 開軍營放人第八百七十三章 禪房暖春第1139章 來自大明扯淡的信第一百零五章 袁崇煥第八百一十四章 下一個對付誰第八百六十一章 曹文詔生怒第1320章 最後的用處第四百五十八章 科舉泄題第八百三十八章 君臣交心第1198章 節點第一百九十二章 第一次廷議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宴請秦良玉第兩百九十四章 尾隨追殺第兩百五十二章 信王府夜議(下)第1504章 秉公執法第1314章 以理服人第1200章 漫天要價第五百七十五章 大火漫天第九百二十二章 戰略轉變第十五章 漿糊第三百一十章 利器第一百二十四章 扒皮第1437章 詔安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風暴前的震動第三百九十四章 孤注一擲第三十章 密辛第九十一章 前戲第1288章 變態的情第七百六十章 討伐安南第一百九十二章 第一次廷議第一百六十九章 決戰(下)第五百九十七章 是人是鬼第一百零七章 御花園奏對(第三更~)
第七百二十七章 琉球鉅變第四百三十三章 林丹汗復出第1159章 磨了多年的刀第四百零四章 東林反對第兩百一十七章 都是有錢人第四百九十二章 扶持信王第三百一十五章 膠着第1141章 毫無壓力的作戰第兩百二十三章 衆王彈劾孫承宗(求推薦票~~)第八百四十九章 揍對第1160章 殺氣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棚第1371章 大戰起第四百六十四章 巡撫安排第1519章 手段齊出第1115章 嚴厲起來第兩百九十二章 東江大戰第六百四十九章 拿下第七百九十四章 矛頭直對第1453章 驅逐性移民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驚魂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千古第兩百四十一章 朱由檢的作用第1193章 歐洲前站第1208章 打頭風第1160章 殺氣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風雲激盪第八百二十章 軍器局第四百六十三章 部際聯席第六十六章 對峙第七十七章 不對勁(求收藏,求推薦~~)第二十四章 疑蹤第一百九十七章 限宗室俸祿第四百三十一章 鬧市見聞第六十章 魏良卿找罪受第一千零六掌 送行第1152章 殺機暗浮第三百二十二章 激戰第1455章 閒聊下的大事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由校昏迷第1362章 僵持第1479章 如朕親臨第三百六十七章 朱國弼第九百一十七章 聖德第九百八十二章 去國號第1357章 炮轟關城第九百三十章 看國旗去第1257章 威勢第1339章 尋找駱養性第1286章 多爾袞的識相第四百八十八章 撤出朝鮮?第四百七十五章 建奴的遇難第六百零六章 咄咄進逼第一百八十一章 努爾哈赤兵進寧遠第五百六十五章 搞個大的第二章 阻擊魏忠賢第六百零一章 萬事俱備第兩百六十七章 兗州案(上)第四百二十七章 詭異的多爾袞第1158章 一概接受第六百一十七章 公子賭徒第五十三章 碰壁 (求收藏,求推薦~~)第五百章 告發吏部尚書周應秋第五十三章 碰壁 (求收藏,求推薦~~)第1447章 轉移危機第八十六章 上山第七百九十章 京城好熱鬧第1536章 開軍營放人第八百七十三章 禪房暖春第1139章 來自大明扯淡的信第一百零五章 袁崇煥第八百一十四章 下一個對付誰第八百六十一章 曹文詔生怒第1320章 最後的用處第四百五十八章 科舉泄題第八百三十八章 君臣交心第1198章 節點第一百九十二章 第一次廷議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宴請秦良玉第兩百九十四章 尾隨追殺第兩百五十二章 信王府夜議(下)第1504章 秉公執法第1314章 以理服人第1200章 漫天要價第五百七十五章 大火漫天第九百二十二章 戰略轉變第十五章 漿糊第三百一十章 利器第一百二十四章 扒皮第1437章 詔安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風暴前的震動第三百九十四章 孤注一擲第三十章 密辛第九十一章 前戲第1288章 變態的情第七百六十章 討伐安南第一百九十二章 第一次廷議第一百六十九章 決戰(下)第五百九十七章 是人是鬼第一百零七章 御花園奏對(第三更~)